#黃疸

童腹痛一周 竟是膽道囊腫!

童腹痛一周 竟是膽道囊腫!#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未滿3歲的呈呈因腹痛住院,症狀合併有黃疸並疑似有腹部腫塊,經急診醫師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後,確診為「膽道囊腫」,隨後順利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囊腫並完成重建,成為全台第1例3歲以下、15公斤以下,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成功完成手術的個案。發炎指數高 確診為膽道囊腫呈呈因為持續腹痛至診所就診,經一週用藥狀況都沒有改善,醫師安排呈呈照超音波,發現有異狀,又再做了一次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呈呈當下的發炎指數很高,確診為「膽道囊腫」。可能有腹痛、黃疸、右上腹部腫塊彰基兒醫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傅玉瑋表示,「膽道囊腫」是一種先天性膽管不正常擴大,原因可能是總膽管與胰管匯合處異常,導致胰臟的胰液逆流進入總膽管使膽管擴大並發炎,造成腹痛、黃疸、右上腹部腫塊等症狀。膽道囊腫是先天性疾病,可能在產檢超音波時就發現,通常出現在1歲以上幼童,如果不予處理,可能造成慢性發炎而長期腹痛,更甚者有膽管癌化的風險。手術視野佳 穩定度、精細度高傅玉瑋醫師指出,通常膽道囊腫手術,可以使用傳統或微創如腹腔鏡、3D內視鏡以及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等進行手術,採用傳統手術會在右上腹留下8~10公分大的傷口,腹腔鏡、3D內視鏡及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都可以大幅縮小手術傷口,減少傷口疼痛,使術後快速恢復。手術視野最佳的是3D內視鏡與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至於能兼具小傷口、手術視野佳和手術穩定度、精細度及安全性,就屬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如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進行手術,將使手術更安全,不僅能將囊腫切除乾淨,也可做好膽道重建,並降低出血量。

新劑治療 找到「胰腺」曙光

新劑治療 找到「胰腺」曙光#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57歲的陳先生平時工作忙碌,曾有過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史,自前年8月開始出現腹部悶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狀,歷經腸鏡、胃鏡等一連串檢查後卻找不出病因,半年後轉往大醫院接受檢查,才發現已罹患胰臟癌,歷經70幾次放射治療,台灣開發的胰臟癌二線藥物通過審查,可提高存活期,讓陳先生找到「胰腺」曙光。胰臟癌發生率間接等於死亡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中表示,胰臟癌可說是治療效果最不好的癌症,因位置長在後腹腔,位置隱密,若沒有壓到膽囊、出現黃疸,通常不會有症狀,直到發生症狀,通常都已是晚期,一般來說可開刀的患者不到20%,而20%患者在開刀後仍會復發,美國曾預測到2030年時,胰臟癌有機會成為癌症致死率第1名。胰臟癌死亡率很高,過去20幾年內的治療效果一直沒有改善,整體來看,5年治療粗估率只有5~7%,以去年個案發生率來看,發生數約2000人,死亡人數就占了1800人,90%病人都會死亡,幾乎每診斷一個胰臟癌患者就有一人會死亡,也可以說發生率間接等於死亡率。上腹悶痛、血糖失控 都可能是早期警訊成大醫院外科部及臨床醫學研究部主任沈延盛醫師指出,黃疸、上腹部悶痛、長期血糖失控、甚至背痛、偏頭痛等,都可能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沈延盛醫師提到,診間就曾遇過患者長期下背疼痛不適,因此求助復健科治療,效果卻始終不見好轉,半年才發現原來是罹患胰臟癌,因此任何症狀都應考量接受完整而全面的診治。臨床試驗結果發現,若在治療失敗後接續使用新劑型二線藥物,可顯著提高存活期, 1年存活率更可提高到26%,沈延盛醫師說明,新劑型藥物可穿透腫瘤血管孔壁,進入腫瘤後才釋放高濃度藥物,讓藥物進入體內後能停留較長時間,也可有效降低藥物副作用,讓胰臟癌患者在治療期間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黃疸、皮膚癢 誤認癌症險挨刀

黃疸、皮膚癢 誤認癌症險挨刀#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74歲男性林先生,因黃疸、皮膚癢、胃口不好,就醫尋求協助,被醫院診斷罹患胰臟癌,林先生轉至別院進一步尋求協助,經由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並非罹患胰臟癌,而是較為罕見的「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服用類固醇進行治療,免去開刀的風險。與胰臟癌症狀相近 有些會合併胰臟炎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表示,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與胰臟癌的症狀非常相近,過去若沒有接觸過此類型案例經驗的醫師,很容易就將患者視為胰臟癌病人,而進行手術,切除病灶,等到病理切片結果出來後,才發現病患所得並非癌症,白白挨了一刀。陳建華主任進一步說明,林先生所患的病,稱為「自體免疫性膽管炎」,正式的名稱為「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膽管炎」,此類患者,有些會合併有胰臟炎,這類疾病的診斷,需藉由「影像」、「血清」檢查,以及盡可能取得組織的「病理」檢驗,才能有較為正確的診斷。都有黃疸、腹脹、食慾不佳、體重減輕透過「影像」,則可觀察膽管附近被波及的器官,是否呈現腫脹,若是膽管炎,會造成膽管狹窄、長度較長,此部分可以與是否為膽管癌區分,另外,患有這類疾病的病人,其症狀與胰臟癌非常類似,很難區分,因為兩者主要皆有黃疸、腹脹、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等症狀,須有更進一步鑑別診斷才能區分。使用類固醇治療 根據體重給劑量若高度懷疑或是已經確診為這類型免疫性膽管炎的病人,可以使用類固醇進治療,根據患者體重給予30~40毫克的劑量,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治療中可根據病患的反應,逐步降低劑量,3個月後停藥追蹤檢查。膽管擴張、狹窄端較長 要進一步檢查「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症」是一種體質性疾病,發病原因目前尚無定論,陳建華主任建議,如果民眾有上述症狀出現,且電腦斷層影像中,胰臟出現如香腸般的腫大,胰管卻無擴大,但合併有膽管擴張、狹窄端長度較長,以及血清中G-免疫球蛋白數值較高,要高度懷疑有這個病灶,務必進一步檢查,以免白白挨刀。

C肝可根治 勿輕忽黃金治療時機

C肝可根治 勿輕忽黃金治療時機#黃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所公布的C型肝炎篩檢調查報告顯示,國人C肝盛行率為4.2%,換句話說,全台有約55萬人正面臨C肝的威脅。由於感染C肝病毒後,多年後可能出現肝硬化、肝癌等風險,且部分感染者會因為沒有任何症狀,容易輕忽,這也使得台灣在根治C肝的道路上,阻礙重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陳健弘醫師表示,目前國內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已經感染C肝卻不自知;且被診斷為C肝的患者,接受治療的比率僅10至20%;其中,沒有繼續追蹤的C肝患者,究其原因多與無症狀而輕忽有關。另外,根據肝基會去年的調查發現,C肝患者未接受治療的主因,在於身體無法負荷傳統治療注射長效型干擾素,合併口服雷巴威林的組合療法所產生的副作用,另有17%的患者因為治療費用過高而無法持續治療;甚至有11%的患者不知道C肝是能治癒的。由此可見,國人對於C肝的認知似乎仍嫌不足。C肝治療拖延 嚴重可能影響治癒力隨著C肝病毒口服新藥上市,只要早期治療,治癒率約達95%以上,且療程較短。陳健弘醫師說,C肝患者一旦延遲就醫,不但會令治療效果變差,對於治癒的機會也隨之降低,甚至可能進入換肝一途,因此,最好在還沒有肝硬化的情況下,及早積極治療,才是較好的選擇。雖然明年健保可能會有條件的給付C肝口服新藥,不過,由於C肝口服新藥目前仍未列入健保給付,有些患者會選擇購買網路上所販售較為便宜的學名藥或印度藥,陳健弘醫師提醒,由於這類來源不明的藥品無法保障其品質,也無從得知其療效及副作用,建議不要冒險,仍應尋求正規管道才有保障。另一方面,自從C肝口服新藥納入健保議題被炒熱後,有部分原本需要及早治療的民眾會有所等待,但因政策祭出仍需多方考量,恐延誤治療,仍建議C肝患者須與醫師討論,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C肝治療選擇多 患者不應輕易放棄陳健弘醫師提醒,目前C肝已有新藥可治癒,即使價格仍高,也有傳統干擾素治療組合可以使用,治癒率也能達到70%,因此若已知罹患C肝的患者應及早做治療,此外,若是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為C肝感染者,目前國內已提供年滿45歲可進行一次B、C肝的免費篩檢;更重要的是,C肝在初期、甚至即使到了肝癌初期都可能沒有明顯症狀,然而出現腹水、黃疸、肝昏迷時,通常已經是後期或者末期,就只能進入換肝,甚至可能連換肝也來不及,且存活率低,實在輕忽不得。

黃疸、腹痛警訊 別再「逼」肝

黃疸、腹痛警訊 別再「逼」肝#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要追蹤、治療?」這是B、C肝炎個案最常問的問題,成大醫院B、C型肝炎個案管理師吳淑芳指出,若喪失治療黃金期,等到肝臟有症狀時,通常肝病的病程都已進入較晚期,治療成效較差也難掌握病況發展。腹脹痛、噁心嘔吐 肝炎發作一名退休教師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平日生活作息規律,無其他慢性病史,雖自知罹患B型肝炎,但未按時回診,某日因腹脹痛、噁心嘔吐入院,診斷為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且已有早期肝硬化情形,才讓他驚覺病情嚴重,病人才開始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定期追蹤下,肝硬化的情況改善,肝指數轉為正常。感覺累、茶色尿、黃疸、腹痛吳淑芳個管師表示,肝臟在人體中是「沉默」的器官,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再「肝」苦也繼續工作,所以在發炎初期大多數人只自覺比較疲倦,或是認為自己工作太勞累,常忽略是肝臟發炎的警訊,等到出現明顯表徵,如:茶色尿、黃疸、腹痛等,通常疾病已經進展到比較後期,如:肝硬化、肝癌。肝臟反覆發炎 會致肝臟纖維化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尤其需要注意,應該定期追蹤,醫師也會將有需要的患者轉介給個管師,幫助病人了解B、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症狀、照護及預防,還有治療及定期追蹤的重要性,她說,如果肝臟反覆發炎,會造成肝臟的纖維化,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定期回診追蹤 檢視生活作息目前B、C型肝炎個案的主要來源為胃腸肝膽科、一般內科、家庭醫學科、血液腫瘤科、感染科,對病人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追蹤,視病況需要個管師也會協助病人檢視生活作息及衛生習慣,對於收案追蹤及治療中的個案,皆會主動電話追蹤及關心。

嬰兒黃疸不退、解灰白便 小心膽道閉鎖

嬰兒黃疸不退、解灰白便 小心膽道閉鎖#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生兒黃疸加深、糞便變色,恐是膽道閉鎖造成!樂樂出生一個月大打預防針時被告知可能為母奶性黃疸,之後慢慢會退。但最近,已2個多月大,因食慾不好,肚子脹而就醫,經醫生檢查發現,樂樂身上仍持續有黃疸,仔細詢問才知道樂樂近來一個月的大便顏色越來越白。緊急住院檢查後發現是膽道閉鎖,故接受手術治療,手術中發現肚子有少許腹水,且肝臟病理切片發現已有輕微纖維化的情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徐千婷醫師表示,膽道閉鎖是種罕見、漸進性的膽道系統發育異常疾病。病人因漸進性的膽道狹窄,膽汁無法流通而造成持續性黃疸和灰白便。膽道閉鎖拖不得 嚴重恐肝衰竭徐千婷醫師指出,葛西氏手術是目前治療膽道閉鎖常見的手術,目的為用小腸取代狹窄的膽道連接肝臟,重建膽汁流通。一旦診斷為膽道閉鎖須儘早接受手術治療,否則肝臟會快速纖維化,進而變成肝衰竭。膽道閉鎖是一漸進性的疾病,有可能出生時大便顏色正常,但之後慢慢變淺。徐千婷醫師提醒家長,要持續注意小孩大便顏色,一旦出現灰白便要儘速就醫。另外,單用肉眼觀察膚色,無法區分母奶性黃疸與膽道閉鎖,建議抽血檢驗「直接型膽紅素」來區分。

慢性肝病難察覺 出現腹水、黃疸多已晚期

慢性肝病難察覺 出現腹水、黃疸多已晚期#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壓力大,加班、熬夜、偏食、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導致肝臟暴露在「爆肝」的風險!肝臟沒有神經分佈,是無聲的器官,因此早期肝病往往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如倦怠、嗜睡、食慾不振、右上腹部不適或皮膚搔癢等而不易察覺。除了急性猛爆性肝炎外,慢性肝病常循著「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逐漸演變,不少病人是因發生黃疸、腹水、肝昏迷或肝癌等末期併發症才來就醫,往往為時已晚。肝臟為人體最大的器官,負責將腸胃道吸收的養份合成人體所需的重要蛋白質,如白蛋白、血液凝固因子及部份荷爾蒙,調節醣類、脂質的代謝與能量的平衡、儲存重要的營養素、製造膽汁,亦肩負著排毒工廠的重大任務;其功能的複雜度目前尚無機器可完全取代,因此俗諺有云「肝那好,人生是彩色的,肝那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慢性肝病追蹤 每半年應定期抽血+腹部超音波而肝病是台灣的國病,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數高達1萬3千多人。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林育民醫師指出,肝病發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肝炎,同時伴隨著日益攀升的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林育民醫師說,肝指數雖能有效的偵測肝臟發炎,但卻無法顯現肝纖維化的程度。而超音波對肝纖維化的判斷則有賴醫師的經驗但仍有一定的主觀性。然而,慢性肝病是否已達顯著纖維化的程度常常決定了治療的時機、方式及預後。因此他也提醒,對於慢性肝病的追蹤,一般建議每6至12個月定期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肝硬化病人則須縮短每3至6個月一次。

新生兒黃疸加深、糞便變色 恐是膽道閉鎖造成

新生兒黃疸加深、糞便變色 恐是膽道閉鎖造成#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名68天大的女嬰疑因黃膽就醫,該嬰兒足月產,出生體重2500公克,出生後即因黃膽在診所照光治療,近日因為家屬感覺黃疸加深,轉而到醫院治療,醫師表示,嬰兒膽道閉鎖症並非少見的疾病,東方民族的發生率較高,女嬰則比男嬰稍多,為新生兒主要的肝膽疾病之一。若延誤治療 能導致肝衰竭進而死亡收治個案的佳里奇美醫院兒科醫師陳德人問診得知嬰兒餵食配方奶,食慾可,糞便是黃色的,無發燒或其它症狀。身體檢查發現體重為4.5公斤,身長56.3公分,除皮膚和鞏膜均有黃疸外無異常發現。檢驗結果血中膽紅素9.87 mg/dl,Direct:8.00 mg/dl,SGPT:201 IU/L。經安排住院確定診斷為嬰兒膽道閉鎖症後隨即手術治療,出院後仍持續追蹤中。陳德人醫師解釋,膽道閉鎖,是指膽道管腔有阻塞的情形,致使肝中的膽汁鬱滯,無法運送到小腸。若延誤治療,病人最後可能會因肝硬化,導致肝衰竭而死亡。糞便成棕黃、米色或灰白 為典型症狀膽道閉鎖症與新生兒肝炎兩者的鑒別非常困難。一般足月產嬰兒,出生後的前1~2週出現黃疸為正常現象。若為膽道閉鎖症的典型病例,黃疸在出生2週後仍然持續,且日益加深,糞便變成棕黃、淡黃、米色後成為無膽汁的陶土樣灰白色,在病程較晚期,偶可略現淡黃色,這是因膽紅素在血液和器官內濃度增高,使少量膽紅素經腸粘膜進入腸腔摻入糞便所致。經確定診斷後應儘早手術治療。若在肝臟機能尚未被破壞之前進行手術,成功率會較高。另陳德人醫師提醒,近年政府大力推廣母乳哺育,母乳最好的觀念逐漸獲得認同,產後餵母乳的比率明顯提升。要注意的是哺餵母乳常會出現超過出生14天以上的延長性黃疸,而延長性黃疸的嬰兒當中,有一部分是膽汁滯留的「膽道閉鎖症」造成,不可大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