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

穿太緊、便秘 竟致胃食道逆流

穿太緊、便秘 竟致胃食道逆流#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生活繁忙,壓力大,常常忽略飲食,加上飲食不規律造成的生活緊張、腸胃狀況,胃食道逆流漸漸成為文明病,其實這樣的疾病出現,是一種警訊,告訴民眾務必要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避免病情嚴重,造成其他無可挽回的問題。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 減少刺激粘膜胃食道逆流常與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改變相關,下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下方,正常情況下可以防止胃酸逆流,胃食道逆流患者常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因此,飲食上應避免一些容易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的食物種類,在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下,也要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減少刺激粘膜。預防胃食道逆流飲食原則1) 維持適當合理的體重 /肥胖會增加腹壓、導致胃部排空緩慢,容易加重症狀,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Index;BMI)=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理想 BMI 數值為18.5~24。2) 三餐定時不過飽、少吃宵夜 /一次吃太多食物胃部壓力會增加,另外,研究發現,長時間未進食,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因此定時定量很重要,吃的時候也不能過飽,僅量維持每餐7~8分飽。3) 適量的蛋白質食物攝取 /胃酸主要消化蛋白質,蛋白質食物過多,易刺激胃酸分泌,建議維持適當蛋白質攝取(4~5份的豆、魚、肉、蛋類),雖然研究指出富含蛋白質食物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但過多蛋白質,刺激胃酸分泌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患者不適。4) 避免高油食物攝取 /高油食物會減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拉長胃排空時間,也就是增加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甜食或是蛋糕大多為高油、高糖食物,應該避免,再者簡單醣類也就是高甜味的食物直接刺激胃酸分泌,精緻糖類食物須看個人接受程度選擇,若吃甜食易感到脹氣或胃酸者,則應少吃。5) 減少茶鹼攝取 /研究指出茶鹼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且刺激胃酸分泌,可可粉、巧克力、濃茶、咖啡、可樂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都有較高的茶鹼含量,若有為食道逆流者,須酌量攝取。6)  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取 /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會有黏膜組織發炎,應避免辣椒、咖哩、胡椒等辛辣的食物及調味料,有些酸味較重的水果,如檸檬、柳橙汁等,尤其要避免酒精性飲料及碳酸汽水飲料等。7)  戒除菸、酒 /吸菸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有胃食道逆流者也會加重症狀,酒精在身體中會優先代謝,反而減少胃的排空,增加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加上酒精直接刺激胃酸分泌,戒除菸、酒則是較理想的方式。8) 維持適當的排便習慣 /便秘者因如廁習慣,易瞬間增加腹壓,也會加重胃食道逆流,每天適當飲水1500~2000cc以上,可減少便秘的機會。9) 每日3蔬2果 /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一份蔬菜為100g重,煮熟約半碗的量,一天加起來,理想為1.5碗,水果平平的2碗,視為2份,或是以棒球大小計算,每天2顆,不建議空腹攝取水果,因水果的簡單糖類會直接刺激胃酸分泌。10) 維持適當的運動 /運動能有效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消除壓力及疲勞,但過度運動可能降低食道收縮的能力,因此適當合理的活動即可。11) 勿穿過緊的衣服 /有些女性因為愛美,常穿著緊身衣物,緊身衣會增加腹部壓力,造成胃酸難往下排空,也會相對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祖孫好「食」光 切記2要2不

祖孫好「食」光 切記2要2不#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爺爺奶奶們帶的孩子好幸福,常天天在家吃晚餐,但吃得「飽」卻常忽略也要吃得「好」,較少攝取蔬菜乳品,更常喝含糖飲料,董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爺爺奶奶們常不節制孩子吃零食的量,為了孩子的健康,應「要愛不要寵,除了養還要教」,注意飲食品質,也減少父母對孩子教養的衝突與矛盾。較少吃蔬菜和乳製品 近40%天天喝飲料董氏基金會2015年進行「隔代教養與孩子飲食行為」相關調查,對象為全台國小1~4年級18,099位學童的主要照顧者,結果發現祖父母有93%天天準備晚餐,孩子放學後外食頻率也僅17%,較少吃蔬菜和乳製品,近40%還天天喝飲料。祖父母照顧 64%孩子每天運動不到30分另外發現,無論哪方照顧,孩子的運動時間都不夠,祖父母主要照顧的孩子更有64%每天動不到30分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爺爺奶奶們希望孫子吃得開心,常準備孩子「喜歡、想要」的食物,卻忽營養品質,建議掌握「祖孫好食光-2要2不建議」:● 1要:要給需要(need),不是想要的(want) /家長應給孩子「生理需要的(need)」的健康食物,如蔬果、全榖等,而不是給孩子「想要的(want)」,如高油糖鹽、多添加物或空熱量的食品,吃多容易可能導致憂鬱、過動。● 2要:要以鼓勵代替強迫 /如果可自行決定要紅蘿蔔或芹菜時,超過90%會吃光自己選的菜,家長應以鼓勵代替強迫,提供2種以上的蔬菜,讓孩子決定要吃的種類份量。● 1不:家中不放「不健康的食物」 /家中有放含糖飲料的孩子,喝飲料的量是沒有放飲料的近2倍,家裡最好不放零食糕餅、含糖飲料等,反而要多放蔬菜水果,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吃不健康的食物。● 2不:不主動提供,勿當作獎賞 /家長要求孩子先吃完蔬菜才可以吃甜點,容易讓孩子誤會蔬菜是被迫吃、不好吃的,並提升甜點等於獎勵的錯誤印象。

夫妻飲食習慣雷同 雙雙罹腸癌

夫妻飲食習慣雷同 雙雙罹腸癌#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一對年約五旬的夫妻,前後相隔不到2個月,雙雙被查出罹患乙狀結腸癌,目前正在接受治療。55歲的太太,2年前開始有便秘情形,直到5個月前,她因嚴重的腹脹就醫。醫師在她的下腹部摸到腫塊,檢查發現是第四期的乙狀結腸癌合併多處肝臟轉移。就在這段住院期間,先生想到自己和太太有著共同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會不會也是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於是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癌症篩檢中心安排他進行大腸直腸癌篩檢,結果呈現陽性,證實他同樣罹患大腸癌,部位也是在乙狀結腸。按時篩檢保健康 家族史更要當心台大新竹分院腫瘤醫學中心診療個管師鄭伉吟表示,當配偶被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時,另一人也應該要儘快接受篩檢。像這個案例,先生即表示,一直以來都知道癌篩重要性,但因為覺得麻煩、沒時間,再加上自己認為有規律運動而且吃得很健康,所以沒有按時接受篩檢,沒想到此次因為太太不舒服就醫,才及時查出自己也罹患一模一樣的癌症。鄭伉吟診療個管師呼籲,目前國健署提供50至75歲民眾可以免費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曾患有大腸息肉或有家族性息肉的民眾,或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應該積極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

《還我睡眠》當心!3大飲食習慣害你失眠

《還我睡眠》當心!3大飲食習慣害你失眠#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一隻羊、兩隻羊…數了一整晚數百隻羊,但還是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時鐘滴答滴答過了午夜,家人都紛紛入睡,只有你還躺在床上,難以入眠嗎? 而每個人失眠原因都不大相同,有人因為壓力、疾病難以入眠,有人是心理、生理、環境使他們焦慮得睡不好,但是你可能沒想到,可能還有一個跟我們息息相關的原因那就是「食物」。當心!以下3大飲食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睡眠:咖啡因減少褪黑激素 易失眠每天睡不飽又被工作壓力追著跑的上班族,多會在早上先來一杯咖啡來驅趕瞌睡蟲,有些人甚至會在下午再來杯提振精神。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洪若樸營養師說,咖啡因會影響神經系統 使得呼吸跟心跳加快,讓你精神亢奮;也會減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因而導致失眠,因為褪黑激素是一種荷爾蒙具有催眠作用。此外,研究發現,咖啡因會抑制化學物質腺乾B酸(Adenosine)分泌,且會影響需要充份休息的深睡期。產氣、辛辣食物是兇手脹氣也會影響睡眠,而造成脹氣的原因,包括晚上吃下產氣的食物,會造成消化不良,可能導致脹氣的「產氣食物」包括:豆類、豆干、洋蔥、地瓜、馬鈴薯、乳製品、高油脂高糖的食物、碳酸飲料等。其次是因為吃東西時狼吞虎嚥或是吃東西時邊吃邊說話,都會吞下過多的空氣造成脹氣。不僅肚子脹氣會令你不好入眠,睡前吃過於辛辣的食物,如蔥、薑、蒜、辣椒等辛辣的食物,也會造成胃灼熱或消化不良的情況,洪若樸營養師也提醒,許多人的晚餐或消夜會選擇麻辣火鍋,當心讓你失眠的狀況「雪上加霜」,因為麻辣鍋不僅食材會有脹氣問題還會因為過於辛辣,某些人更會胃食道逆流,這些食物可都是會嚴重干擾你的睡眠。晚餐維持八分飽   刺激性飲料應避免而每天有只有足夠的睡眠,才能使第二天精神充沛,睡眠不足,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狀況。洪若樸營養師也提醒,想要有好的睡眠,晚餐份量應減少,維持八分飽、半夜不會餓的狀態就好;主食也不挑選辛辣富含高油脂的食物,記得要增加蔬果量;盡量不要在睡前2到3小時內再吃東西,睡前應避免刺激性飲料,也不要喝太多水,因為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

改變3種飲食習慣 擺脫年節游泳圈

改變3種飲食習慣 擺脫年節游泳圈#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年節期間,美食佳餚當前,親朋好友的團聚,小心身材跟著寬廣起來,腹部多了游泳圈!營養師建議,選擇低熱量食物、改變餐次與進食習慣、增加基礎代謝率、改變烹調方式等方法,幫助您快速擺脫年節胖達人!大林慈濟醫院鄭欣宜營養師指出,改變以下三種飲食習慣,將有助於擺脫年節失控的腰圍:●選擇低熱量食物/建議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可選擇低GI(低升糖)、少油脂、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白飯與糙米飯,可選擇營養價值較豐富、纖維含量較高的糙米飯;蘋果汁與蘋果,可選擇可增加飽足感的新鮮水果,且一杯蘋果汁至少要2至3顆蘋果榨成,無形中也攝取過多的卡路里;蔬菜清湯與濃湯,可選擇不勾芡的清湯,減少勾芡澱粉熱量的攝取。●改變烹調方式/可以蒸滷烤取代油炸食物及勾芡食物,例如以烤雞腿取代炸雞腿,尤其沾粉的油炸食物,吸油量較高,熱量相對也提高不少,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去除外皮再吃。●餐次與進食習慣方面/建議可採少量多餐,每餐細嚼慢嚥,定時定量,不要大小餐,且有時吃的少,不一定就瘦得多,因為等到飢餓才吃,容易造成血糖不穩定或是吃下過多的份量,且常飢餓的人代謝易失衡。建議餐前可先喝碗清湯,除增加飽足感之外,也可抑制胃的飢餓感,再選擇富含纖維的蔬菜類,最後才選擇蛋白質及澱粉類,少吃加工製品,以減少鈉含量的攝取。甩肉!增加運動量+選擇優質蛋白質鄭欣宜營養師也指出,減重不復胖除了飲食之外,另還有一個關鍵要素為增加基礎代謝率,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建議可增加運動量及選擇優質蛋白質補充肌肉量,飲食中蛋白質會增加產熱效應,可提高熱量的消耗。另建議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30分鐘的運動量,除增加心肺功能,增加體內肌肉量,也可降低體脂肪。

都吃超標!應少鹽防高血壓

都吃超標!應少鹽防高血壓#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你知道吃重鹹是造成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嗎?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呼籲,改變飲食習慣,減少鹽分的攝取。然而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各年齡層鹽分攝取量都已超過建議食用量,且國、高中生更是建議值的2倍以上。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減少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可以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每日鹽分攝取若能降低至6公克以內,則血壓平均可下降2~8 mmHg,相當於每日服用1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之成效。比過去吃的鹹 應改變飲食習慣依據200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各年齡層民眾的鈉(鹽)攝取量都已超過衛生署建議每日2400毫克的標準,而且有「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男生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899毫克及4962毫克,已達每日建議值的2倍以上,居各年齡層之冠。另相較於前次國民營養調查,3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比過去吃的鹹。因此,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呼籲,民眾要改變吃重鹹的飲食習慣,找出自己的飲食問題,選購符合自身健康需求的食品,才能吃得健康又樂活。

睡不著真磨人!8招打擊失眠

睡不著真磨人!8招打擊失眠#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是不是有晚上睡不著、睡不好的困擾?得不到品質良好的睡眠,白天就容易感到疲倦,導致工作和生活效能降低,同時也影響健康。這種惡性循環讓人好乏力!到底該如何打擊失眠,除了看醫生藥物控制治療外,或許也能從飲食下手,台南新樓醫院劉明宜營養師告訴你,可遵守好的飲食習慣和補充營養,來改善失眠:● 飲食習慣面1)下午5~7時,盡量放鬆、休息並準備營養充足的晚餐2)盡量於晚上7點前吃完晚餐3)晚餐份量應減少,維持半飽、不餓的狀態就好4)少吃主食與油脂類(約為午餐的1/2~2/3),可增加青菜量5)盡量不在睡前3小時內吃東西,且睡前4~6小時內避免刺激性飲料● 營養補充面1)多吃色胺酸食物/如全麥製品、大豆、香蕉、小米等,因色胺酸能在體內合成褪黑激素及血清素,幫助睡眠。2)補充維生素B群(B2、B6、B12、葉酸及菸鹼酸)/維生素B12可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不安的情緒;B6可以幫助製造血清素;且維生素B1、B2、B6的協同作用,能讓色胺酸得以轉換為菸鹼酸;菸鹼酸則是會影響新陳代謝,若缺乏易有焦慮、易怒的現象,進而使睡眠品質下降。而全穀類是B群的良好來源。3)補充鈣、鎂/是屬於舒壓安眠的營養素,攝取能幫助睡眠、安定神經,而綠色蔬菜富含鎂,多吃蔬果有益睡眠。

青年吃重鹹恐中風 日鈉攝量超標2倍

青年吃重鹹恐中風 日鈉攝量超標2倍#飲食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今(29)日是世界中風日,為了關懷國人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國內民眾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不再呈下降趨勢,反而有逐年上升現象,且腦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下降趨勢亦有趨緩現象,值得警惕。這和飲食「重鹹」恐脫離不了關係,民眾若不改變飲食習慣,後續將有可能導致高血壓或嚴重的中風問題。根據2005-2008年、2010-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各年齡層民眾的鈉攝取量已超過每日建議量(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且有「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及青壯年(19-30歲) 男性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899、4962及4494毫克,已達每日建議值的2倍以上。重鹹是血壓升高的主因 高血壓者患腦中風為常人3倍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年輕人鈉攝取量超標的情形,已比想像的嚴重許多,目前每12個年輕人(20-39歲)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其中更有高達3/4對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覺,更可怕的是,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忽略「重鹹」的飲食習慣,其實早已對自我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