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

蔬果攝取越多越健康?哈佛研究:每日5份即可

蔬果攝取越多越健康?哈佛研究:每日5份即可#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均衡飲食不僅使身體變得更健康外,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問題的產生,但英國營養學界在今年4月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每日若攝取7份蔬果,會比過去所建議的5份更健康,對此,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攝取過多的蔬果病不會降低死亡風險。多攝取蔬果可降低死亡率?目前沒有研究可證實該研究只要是由大陸和美國研究人員,花費4年半到26年不等的時間,針對16份飲食和健康的調查報告進行分析,其中涵蓋超過83萬名參與者,而有5萬6000人在這段期間內過世。根據研究結果發現,若每多攝取1份蔬果,就能降低5%的早死風險及4%的心臟病與中風死亡風險,但卻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每天攝取超過5份蔬果能降低死亡風險,此外,研究更指出,大量攝取蔬果未必能降低癌症死亡率,而此研究目前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

不吃炸物、愛吃蔬果 婦人仍罹腸癌

不吃炸物、愛吃蔬果 婦人仍罹腸癌#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歐姓婦人平時非常注重健康、不吃炸物、愛吃蔬果,且生活作息正常,並長年保持每天晨泳的習慣,排便也相當規律,沒想到大腸直腸癌還是找上門。但在5年前,因出現輕微腹痛、排便不正常、有鉛筆便,原不以為意,直到看了新聞報導,才發現自己的狀況與大腸直腸癌症狀類似,因此趕緊就醫,原本醫師還說是因為吃乳酸菌的關係,請她不要太大驚小怪,但在她堅持下還是做大腸鏡檢查,此時,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直腸癌第3期,且在這段期間內,癌細胞更多次轉移至腹腔、輸尿管、直腸、甚至是兩側肺部。治療組合 提升存活率至30個月台北榮民總醫院藥物放射治療科趙毅醫師表示,化療、標靶藥物的發展,即使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病患整體存活已有顯著的延長,從過去只有一種化療武器,到現在有多種、多線標靶及化療治療組合,讓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平均存活期從過去的5個月提升至30個月。治療用對方法 民眾最多省百萬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王照元醫師表示,原本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二線治療僅有化療,但衛生福利部在今年已核准血管新生抑制劑可作為二線治療使用,讓病患們可以在全線標靶不中斷的治療策略下存活更久。此外,趙毅醫師也表示,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健保已有給付2種標靶藥物,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用對順序,最多可省百萬,讓病患們能享有更好的治療機會,也能降低治療的經濟負擔。選對治療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最後,提醒各位民眾,雖然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健康的最大威脅,但隨著治療方法的增加,使得醫師與病患都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且在標靶藥物以及健保政策的支持下,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效果以及更低的經濟負擔,因此,呼籲病患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迷思?吃甜食會快樂? 研究:增2倍憂鬱風險

迷思?吃甜食會快樂? 研究:增2倍憂鬱風險#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許多人紓壓會吃甜食、炸物、含糖飲料等高油糖鹽的食物!但研究顯示,多吃這類食物,恐越吃越憂鬱!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提醒,年節將至,不少人過年想放鬆,常大吃大喝到假期結束,但天天高油鹽糖,反而會造成憂鬱和體重負擔。芬蘭大學公共衛生與臨床營養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常吃全穀類、蔬果、莓果類、魚、低脂起司及白肉的男性,較少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相對的,多吃含糖飲料、香腸等加工肉製品、或甜點零食的男性,容易出現憂鬱症狀,約比前者高出2倍,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此外,2012年「英國糖尿病醫學期刊」芬蘭研究結果亦指出,若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並增加蔬果、低脂乳品、肉類的攝取量,3年後憂鬱指數(BDI)平均可降0.9分,顯示出健康飲食與減重有助於改善心情,減少憂鬱症狀。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多吃蔬果、全穀等健康食物,可帶給你好心情。最佳飲食:糙米飯半碗+3蔬2果董氏基金會營養組許惠玉主任表示,過年不要餐餐高油、高鹽、高糖,恐不知不覺把憂鬱吃下肚,建議連假還是要維持均衡飲食、多吃蔬果,最好飲食方式為每天至少吃半碗糙米飯、搭配3蔬2果,並定時運動,讓年假放鬆又健康。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春節不忌口,恐成大腹翁、大腹婆!據調查,過年期間約37.9%的民眾體重增加,平均胖1.94公斤!對此,國民健康署表示,傳統年菜常有糖醋魚、東坡肉、羹類等佳餚,因大多屬於高油脂、裹粉油炸、勾芡或多醬汁的食物,恐一不小心熱量就超標,因此建議大家過年千萬別大吃大喝,可掌握「4少2多」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熱量、多天然、多蔬果,讓年菜吃得健康又豐盛。水果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表示,國人過年常大魚大肉、零食等都不忌口,甚至疏忽水果的補充,喝果汁、飲料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導致一個年假下來,體重增加不少,因此建議以水果代替零食、果汁,多攝取蔬菜、避免高油脂、高熱量的海鮮與肉類,如此一來,過年免發胖、還能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說明,年節除了採購健康年菜以外,也應多購買新鮮水果,千萬不要以果汁替代,建議大家每天都應攝取2~4份的水果,特別推薦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和富含維生素A的聖女番茄,兩者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不僅解油膩、更促進健康。

研究:多吃抗氧蔬果 可抑制肥胖基因

研究:多吃抗氧蔬果 可抑制肥胖基因#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相信民眾為了甩油甩肉,什麼樣的減肥大絕招,都要拿出來,但台大與中研院的研究終於發現,導致人體肥胖的主要基因,而若人們只要多吃抗氧化能力較強的蔬果,就可以抑制此基因的活性,進而讓肥肉不纏身!多吃蔬果 輕鬆減重此項研究指出,人體內有一種扮演肥胖「閘門」的NPGPx基因,只要多吃具有強大抗氧化能力的蔬果,就可抑制此種基因的活化,而抗氧化蔬果有那些呢?像是番茄、胡蘿蔔、波菜、空心菜等,就是所謂的抗氧化蔬果。現代人蔬果攝取量明顯不足,營養師劉怡里就指出,民眾每日攝取蔬果,最好能吃足七個拳頭小的蔬果份量,掌握「3蔬2果」的原則,也就是每天至少吃300公克蔬菜、2拳頭大水果。另外,冬天最佳的抗氧化水果則有,柳丁、橘子、蓮霧等等,因此,民眾要減重,無非是要做足運動,每天更要好好的攝取足夠的蔬果,才能夠健康減重不復胖! 

蔬果挑選處理4原則 農藥不殘留

蔬果挑選處理4原則 農藥不殘留#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為保民眾健康,於11月份抽驗轄內農會、市場、賣場超市及果菜市場販售的生鮮蔬果,查驗其農藥殘留量,21件蔬果均符合規定。此外,為了讓市民吃得更健康,衛生局提供蔬果挑選與處理4原則,供大家參考:● 購買蔬果認明標章/食品藥物管理科林冠蓁科長提醒消費者,可選擇具有農業CAS或吉園圃標誌認證的蔬果,或到信譽良好的商家購買,確保飲食安全。● 流動水處理蔬果/林科長表示,農藥大多為水溶性,因此蔬菜食用前可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以流動的小水流浸泡15~20分鐘,無需使用鹽水或清潔劑,以免沖洗不足,反而殘留清潔劑。●各式菜類適合不同清洗法/小葉菜類可於接近根部切根,把葉片張開後再沖洗;包葉菜類則是去除外葉後,再拆成單片沖洗;根莖類則是清洗後才去皮,凹陷不平處可以削厚一點。利用上述方法來去除農藥和汙垢。● 農藥自然代謝/蔬果可放置通風處2~3天,讓農藥自然代謝,或透過烹煮、選擇當季蔬果等方式,來減低農藥殘留。

健康飲食生活 營養師提3建議

健康飲食生活 營養師提3建議#蔬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台南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特別實地了解民眾購買食材、烹煮方式和習慣使用的相關調味料,從原有的飲食習慣指導更健康的飲食觀念。台南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實施「營養師到您家」這個計畫開始進行後,獲得民眾的肯定與鼓勵,給予更切合實際的飲食衛教。台南新樓醫院的侯喜容營養師也針對飲食問題提出三點建議:● 針對現代人外食族,飲食精緻、蔬果纖維質攝取量不足如果主食改吃全榖類,可多攝取維生素B群、鈣、鐵、鉀、鎂及植物雌激素等,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防止高血壓,飲食上需注意鈉鹽攝取量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的鹽)。和風沙拉醬是零脂低鈉低熱量的產品可用來取代醬油佐料,和風醬的含鈉量比起醬油少了35%左右,用來佐以生菜食用或青菜燙熟後拌入和風醬調味,可減少鈉鹽攝取亦可享用美味佳餚。 ● 烹調用油不知如何選擇油品安全頻傳,民眾甚至回歸改用豬油或椰子油,以營養師的角度來看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利,因為現代人多吃肉又動得少,大部分動物性油脂如牛油、豬油等,是造成血膽固醇增高的危險因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植物油富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是提供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脂肪酸的來源,購買油品建議選擇信用良好的大廠牌,可選擇玻璃瓶裝較不易受高溫、陽光照射影響而變質。

花卉蔬果殘農藥 飲用應喝第二泡

花卉蔬果殘農藥 飲用應喝第二泡#蔬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9月份市售花卉蔬菜檢驗結果,15件中有3件驗出農藥殘留超量,衛生局已要求業者下架。衛生局並提醒民眾飲用花卉或食用蔬果前應選擇良好信譽的商家產品,並於食用前多加清洗以減低農藥量殘留。衛生局說明,驗出三件不得驗出之農藥殘留成分的產品分別為,「古拉爵板橋大遠百新站店」的「洋甘菊」;「惠康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大同陽分公司」的「茄子」;家宜有限公司(勤居生活廣場)」的「乾燥玫瑰花瓣」。飲用花卉應喝第二泡 食用蔬果應去皮以保安全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由於農藥多具有殺蟲、殺菌或除草等特性,對人體、動物或環境均會造成風險或危害,因此乾燥的花卉在飲用之前,第一泡先用沸水快速沖過之後,快速倒掉後再沖泡來喝,以確保安全。而選購蔬果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的商家產品,且食用前應多加清洗、去皮或避免食用根部,來減低農藥的殘留,以確保安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