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

21歲女大生血尿頻頻 竟罹腎細胞癌

21歲女大生血尿頻頻 竟罹腎細胞癌#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二十一歲的陳小姐,腰痠、血尿、疲倦長達一個多月,本來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不以為意,豈料症狀隨著時間拉長愈來愈嚴重,不得已前往診所就醫,檢查後確診竟罹患腎細胞癌第二期,右腎臟腫瘤已達八公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微創科主任黃志平醫師表示,以往認知腎細胞癌好發於五十至七十歲中壯年,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臨床已遇到不少年輕個案,二十一歲的陳小姐只是其中一例。 腎細胞癌難被發現 不可不知晚期三大症狀:血尿/腰痛/腹腫泌尿部微創科主任黃志平醫師解釋,腎臟位在腹腔後壁脊柱兩側,因脂肪團團包圍,就算有腫瘤也不容易被摸到,或是待腫瘤壓迫腎臟周圍神經及晚期移轉他處,才會出現明顯症狀,早期多得靠健康檢查發現,臨床常見腫瘤長到七公分以上大小才前來就診的患者。根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約一千四百名腎細胞癌患者,因為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多半伴隨腰背單側疼痛、血尿、腹部腫塊等三大典型症狀,男女比例約為二比一,常被形容為「沈默癌症」。黃志平主任說,抽菸、肥胖、高血壓、接觸有機溶劑都是腎細胞癌危險因子,一定要多留意是否有血尿、長期單側腰腹痠痛和腹部腫塊等三大常見症狀。腎細胞癌早期可透過一般手術切除,晚期則可考慮使用全身性治療,包括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可提供第一、二線治療選擇,目前多以標靶藥物治療為主。標靶藥物依作用機轉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TKI抑制劑,多用於一線治療,作用為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阻斷養分供應腫瘤,主要針對亮細胞腎臟癌,治療效果普遍較好,無病存活期平均達十至十二個月,整體存活率平均可達二至三年;第二類則是mTOR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細胞分裂及血管增生,無病存活期約為四至五個月。黃志平主任表示,醫師多半會依據疾病狀況、副作用耐受程度、療效等考量,建議患者選擇不同的藥物做為治療計畫,才能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和療效。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醫師呼籲應定期做健康檢查日前曾有一名六十歲男性,右側頭顱長了顆二・六公分大腫瘤,外觀明顯、摸起來不痛,因自身警覺主動到醫院做全身檢查,才確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顱骨及硬腦膜轉移,左腎腫瘤達六公分大小,肺部也有二十多顆兩公分大小不等腫瘤。經手術切除腎臟、顱部腫瘤後,以標靶藥物持續治療,三年多來狀況穩定。黃志平主任呼籲,除了維持良好生活作息、避免抽煙、多運動以外,民眾應定期做腎臟超音波檢查,三十歲以上二至三年檢查一次,五十歲以後則應固定每年檢查,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可至泌尿外科求診,才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解尿疼痛只是感染?女驚見膀胱腫瘤

解尿疼痛只是感染?女驚見膀胱腫瘤#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4歲的葉女士常急尿、頻尿、解尿時下腹部有些許痠痛,常尿濁且時常有茶褐色血尿,症狀已有數月。原本在診所檢查為泌尿道感染,但抗生素及症狀治療數月,解尿症狀並未改善,急尿、褐色血尿症狀也總是反覆出現。經檢查發現解尿不乾淨、膀胱右壁有一顆腫瘤。手術切除後,再經過幾次輔助性化療,解尿情況已恢復正常,也沒有急尿、血尿等症狀發生。血尿形成原因很多 泌尿道感染、結石等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泌尿科醫師陳俊孚說明,血尿即是尿中帶血,本身不是疾病,只是一種症狀表現、表徵。如果發生血尿了,代表泌尿道某個部位在流血,使血摻入尿中,應該找出背後的發生位置和原因,才能正確診斷和治療。血尿形成原因很多,常見為泌尿道感染、結石、挫傷、凝血功能異常、泌尿道腫瘤等。其中泌尿道感染、結石、挫傷等,除了血尿外還常合併有其他解尿、身體某部位疼痛的症狀。泌尿道惡性腫瘤則較需費心積極處理,其他大部分血尿形成原因多是良性的,比較不令人那麼擔心害怕。女性停經後少喝水 更易發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惡性腫瘤造成的血尿以無痛性血尿居多,然而上述案例卻合併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急尿、頻尿、解尿疼痛等,而且數次的尿液檢驗均呈現膿尿與菌尿症的結果。陳俊孚醫師提醒,由於女性的尿道本來就較男性短,加上年紀較大的女性在停經過後、水喝得少或需憋尿,泌尿道感染更容易發生。由上述案例可見,雖然不是無痛性血尿,但只要是反覆性血尿病人,建議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排除泌尿道腫瘤或其他原因造成血尿的可能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血尿不痛以為感染 竟罹尿路上皮癌!

血尿不痛以為感染 竟罹尿路上皮癌!#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年約30多歲美髮師出現血尿,但只有血尿,沒有疼痛症狀,她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不以為意,拖了一段時間才就醫,醫師仔細檢查才揪出血尿元兇,原來是尿路上皮癌作怪,所幸經過一連串治療,病情終於獲得控制。出現無痛性血尿 要提高警覺!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表示,尿路上皮癌典型症狀為「無痛性血尿」,而泌尿道感染不只血尿,還常伴隨排尿疼痛、頻尿、急尿等症狀,驗尿時常發現尿液帶有細菌、白血球,兩者大不相同。尿路上皮癌致癌因子包括抽菸、使用含馬兜鈴酸中草藥與長期接觸染髮劑等, 裘坤元主任分析,有些女性解尿後直接沖水,沒觀察尿液,或腫瘤長在上泌尿道,出血遭尿液沖淡,而這都可能延誤治療,患者確診時,癌症可能已進入中、晚期。治療早期尿路上皮癌以手術、膀胱內灌藥為主,一旦轉移,患者就得接受化療。裘坤元主任表示,許多患者聽到要接受化療就非常憂慮,而化療有腎毒性,腎功能不好、年長的患者,更無法接受化療,偏偏許多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同時還洗腎,治療選項更受到侷限。新型免疫藥物 助免疫細胞殲滅敵人已完成第三期大型臨床試驗的Anti-PD1新型免疫藥物,為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了另一種治療選擇,今年並通過晚期尿路上皮癌第一期、第二期適應症。根據2017年10月出版的〈免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中,一項大型臨床試驗顯示,同樣是第二線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後,整體存活期為10.3個月,比化療7.4個月延長許多,追蹤兩年後,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整體存活率為27%,化療為14.3%。至於藥物反應率,免疫療法的藥物反應率為21%,化療則只有11%,兩者有明顯差異。裘坤元主任說明,免疫細胞遇到重大威脅會發動攻擊,而癌細胞會在「PD-1免疫檢查點」進行偽裝,逃避追緝,新型免疫藥物主要針對「PD-1免疫檢查點」作用,破除癌細胞偽裝,讓免疫細胞就能馬上辨識,並主動殲滅,其藥物副作用比化療輕微,由於沒有腎毒性,腎功能不佳、年長患者也適用。但要注意的是,少部份患者用藥後可能產生自體免疫方面副作用。避免接觸致癌因子 減少復發風險!裘坤元提醒,尿路上皮癌治癒後,患者想減少疾病復發風險,除了定期追蹤,也要戒菸,盡量不要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少碰染髮劑,一有「無痛性血尿」,就要趕快看醫師、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婦血尿就醫 「尿路上皮癌」已晚期

婦血尿就醫 「尿路上皮癌」已晚期#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9歲的張女士2年前突然發生血尿,竟然是尿路上皮癌徵兆。檢查後發現腎臟指數出問題,照電腦斷層及切片後,確診為晚期尿路上皮癌,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不只腎臟被侵襲,癌細胞也遠處擴散至脖子淋巴腺,考量腎功能狀況,已不適用化學治療。免疫療法3次療程後,張女士脖子上的淋巴腺腫瘤已全部消除。持續追蹤2年,共接受9次治療,最後一次回診,電腦斷層確認已找不到腫瘤。膀胱癌好發60歲以上 男性罹患高居第8位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江博暉表示,尿路上皮癌(又稱泌尿道上皮癌)可分為膀胱癌、腎盂癌、輸尿管癌及尿道癌,其中膀胱癌約6成,台灣每年新增案例數約2千名。膀胱癌約5至30%的表淺性癌會發展成侵犯性深層癌,而膀胱癌好發於60歲以上患者,且以男性居多,是國人男性罹患第8名。尿路上皮癌復發風險高,高達78%患者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一旦轉移,5年的存活率只剩5%。過去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僅有放療、化療,不過由於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多數出現腎功能不全狀況,無法完成化學治療療程。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使用於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今年同時通過第一線及第二線適應症。免疫療法喚醒T細胞保護功能 攻擊癌細胞根據刺胳針醫學期刊臨床試驗中發現,第一線使用Anti-PD1免疫療法治療,治療後有58%的患者在成功縮小腫瘤,其中更是有29%患者的腫瘤縮小超過3成以上,且超過8成以上的患者,使用Anti-PD1免疫療法藥物持續反應時間長達6個月以上。對於年紀大、腎功能不好患者,藥物有效反應率能達到32%。江博暉理事長解釋,人體免疫有自動對抗外敵的保護機制,但因為癌細胞上的PD-L1會和人體T細胞上的PD-1連結產生「剎車機制」,讓T細胞無法展開攻擊。Anti-PD1免疫療法喚醒自身免疫系統T細胞上的「PD-1免疫檢查點」受癌細胞壓制的免疫機制,打斷兩者間的「剎車機制」,讓T細胞恢復應有的保護功能,對癌細胞發動持續性的攻擊。透過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免疫治療副作用相較外來化學毒性攻擊的傳統治療要來得小。免疫療法副作用雖較小 仍可能出現疲倦、搔癢等不良反應江博暉理事長提醒,儘管相較傳統化療,免疫療法的副作用較小,但由於免疫療法是一種透過病人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因此也可能使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病人的正常器官或組織,如免疫媒介性肺、結腸炎等,也可能造成嚴重或致命的威脅。其他最常見的相關不良反應為疲倦、搔癢、皮疹、便秘、噁心、腹瀉以及食慾降低等,治療時應依醫師建議,隨時與醫師溝通,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家有長者注意!血尿就醫驚見百顆結石

家有長者注意!血尿就醫驚見百顆結石#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高齡92歲的林阿公已經攝護腺肥大10年,沒做攝護腺手術,解尿困難只裝尿管。某次血尿,就醫照X光有幾堆疑似石頭,所占的體積過大,只得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沒想到石頭竟然上百顆,大的2、3公分,多數小於1公分,共重160公克。恐因攝護腺肥大,長時間解尿不乾淨,結石物質沈澱在膀胱尿管口,一段時間就脫落掉入膀胱,造成上百顆結石幾乎占據整個膀胱。膀胱逼尿肌收縮力不足 造成結石另一名62歲張姓阿嬤10年前中風,智力受損,目前有失智現象。也因血尿就醫,X光顯示有「一大塊」石頭,取出一顆大如拳頭的結石,採傳統開腹手術,取的結石約8.5公分,重達254公克。結石應該是多年累積而成,阿嬤中風後,膀胱逼尿肌收縮力不足,造成每次解尿不乾淨,長期累積沈澱物成大石頭。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老人家較易膀胱結石,家人要多留意。男性長者的膀胱結石常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因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難,解尿不乾淨,殘尿沈澱後累積成結石。長者解尿不順應及早就醫 降低感染風險老人家或因行動不便憋尿,或因排尿功能異常而解尿不順,都可能是膀胱結石的原因。家人要多關心長者,只要解尿不順應該馬上找醫師解決,當結石還小就可用內視鏡處理,也降低結石越來越大可能引發的感染風險。蔡卓榮醫師表示,除了膀胱結石外,國人也常見腎臟及輸尿管結石,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是多喝水,一天至少喝2、3千毫升,讓沈澱物不會沈澱為石頭。若有腰痛、血尿症狀,還是要及早就醫。

血尿要當心!膀胱癌初期症狀無痛感

血尿要當心!膀胱癌初期症狀無痛感#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1歲的邱先生2年前排尿開始帶血,後來血尿頻繁而就醫,診斷為第2期肌肉層侵犯性膀胱癌。後來轉變成第4期合併淋巴腺轉移,進行機械手臂根除性膀胱切除及重建人工膀胱手術,手術後固定進行免疫治療,目前可自行解尿,生活品質良好,癌症沒有復發。膀胱癌徵兆 血尿、小便困難第2期至第4期的膀胱癌是非常惡性的腫瘤,需要接受根除性膀胱切除術,手術併發症很高,造成生活品質不佳,而且缺乏適當輔助治療,病患存活率降低,這些病患需要多科整合積極治療,以提昇生活品質不佳,提高病患存活率。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微創內視鏡主任翁瑋駿表示,膀胱癌發生原因不明確,好發於中老年人。血尿是膀胱癌早期症狀,接下來會小便困難、疼痛與解不出尿。研究報告指出,吸菸是導致發生膀胱癌的主因,其他致病因素包括染料、橡膠、皮革、油漆、印刷、石油和其他有機化學工業使用的化學物品,男性罹患膀胱癌的機會比女性高出1倍。膀胱癌第2至4期 惡化、轉移快速膀胱癌依照侵犯程度分為3類, 第1類是尚未侵犯肌肉層(第1期),第2類是侵犯至肌肉層以上至鄰近器官(第2期至4期),第3類是轉移性膀胱癌轉移至淋巴及遠處器官(第4期)。第3類轉移性膀胱癌病人需儘快接受化學或免疫治療,無法手術或沒手術,平均存活率17個月。根治性膀胱切除合併轉移病兆完全切除,平均存活率可達53個月。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表示,侵犯至肌肉層以上及轉移性的病人可能快速惡化、轉移,有致命危險,2/3病人沒有治療或不適當治療,導致存活率不高。可合併「術前新輔助性化療」、微創手術及「術後輔助性化療」。新免疫藥物給病患新的希望,改善生活品質,有拉高整體存活率。

尿液竟呈紅色!泌尿道系統異常徵兆

尿液竟呈紅色!泌尿道系統異常徵兆#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有時因為吃了某些食物,會尿出顏色不如以往的尿液,譬如吃過火龍果,尿出偏紅色的尿液。但如果沒有吃火龍果,尿的顏色就偏紅,小心可能是血尿。尿液顏色正常 仍可能有尿潛血成大醫院泌尿部醫師胡哲源表示,血尿是泌尿道系統異常徵兆。尿液排出的顏色會根據出血位置、發生時間及出血量不同。但是,食用火龍果,某些藥物及維他命B,也可能造成像是血尿的顏色。然而,有些血尿卻是肉眼無法察覺尿色變化的血尿,在尿液分析下會發現尿中出現紅血球。可能是因為腎臟過濾系統受傷,或是集尿、排尿系統,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男性攝護腺、尿道病變。不只發炎 外傷、運動也是成因尿潛血反應除了血尿,還有血紅素尿及肌紅素尿。血紅素尿為溶血性貧血、輸血反應、嚴重燒傷、感染、激烈運動造成。肌紅素尿是外傷、長時間昏迷、抽筋、肌肉代謝疾病導致。胡哲源醫師表示,依據血尿發生原因,治療方法不同:1) 發炎/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男性攝護腺發炎,使用抗生素治療。2) 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保守治療、藥物排出治療,或是內視鏡手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腹腔鏡或開腹手術、體外震波碎石術。3) 凝血系統異常/血小板不足、血友病,常使用抗凝血藥物。除治療原因,亦可調整抗凝血藥物劑量。4) 瘤/腎細胞癌、腎盂上皮癌、輸尿管上皮癌、膀胱上皮癌、尿道上皮癌或前列腺癌。依病症分期,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5) 外傷/車禍、外力撞擊或穿刺傷,依傷害種類及部位保守觀察性治療或手術止血。6) 運動/少數人激烈運動後會血尿,改變運動強度及方式可獲得改善。7) 月經/月經時尿液檢查,會於尿中混入經血。

腰痛就是腎臟出問題?專業醫師大解密

腰痛就是腎臟出問題?專業醫師大解密#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位於腰後兩側的腎臟,又稱「腰子」,因為疾病不容易被了解,加上人人耳聞「洗腎」色變,許多人對某些症狀常有相同的疑問,例如:「腰痛就是腎臟不好嗎?」、「出現症狀時應該看泌尿科或腎臟科呢?」事實上,腰痛來源很多,機件、皮膚、神經都有可能是兇手,對於難解的腰痛問題,專業腎臟科醫師教你如何找出兇手!腎臟功能不好並不會出現腰痛情形亞東醫院腎臟科醫師徐愷翔表示,腎臟對於人體排毒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腎臟是否能發揮正常功能對於調節體內環境、排除毒素非常重要。腎臟的好壞通常取決於腎臟是否能發揮正常功能,因此單以功能而言,腎臟功能不好多半不會出現腰痛的症狀。徐愷翔醫師表示,除了腎臟外,後腰部的人體組織,包括:脊椎骨、脊椎附近的神經、以及表淺的肌肉、肌腱、皮膚,都有可能是腰痛的來源。腎臟結構、功能出問題要分別看不同科此外,許多病人對於自己該看泌尿科或腎臟科也常感到疑惑,徐愷翔醫師認為,如果腎臟裡頭長了腫瘤、長了膿包、長了石頭,都是屬於「硬體」也就是結構性上的疾病,通常我們會請泌尿科醫師幫忙。如果是腎臟的排毒功能下降,體內的尿毒上升,可以看作是「軟體」也就是功能上的異常,這時候請由腎臟科醫師來傷腦筋。檢驗尿毒素含量可看出腎臟功能是否良好另外,徐愷翔醫師也提到,若將腎臟疾病大致分為功能不佳與結構異常。對於腎臟的結構,醫師常會安排超音波檢查,在沒有輻射線的狀況下,大致了解是否有結構的異常。針對腎臟的功能部份,由於排毒是腎臟的重要功能,因此醫師可能會檢驗您血液當中的尿毒素含量,一旦尿毒素上升,可能就是腎臟怠忽職守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