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

我可能罹患胃癌嗎?台大醫院用AI幫你看「胃相」9秒揪罹癌風險

我可能罹患胃癌嗎?台大醫院用AI幫你看「胃相」9秒揪罹癌風險#幽門螺旋桿菌

想知道自己罹患胃癌機率有多少?用AI看「胃相」就知道!台大醫院今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利用最新電子化篩檢方式,大幅縮短傳統胃相判讀時間,過往得耗時處理,現在僅需9秒就能察覺癌前病變跡象,找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胃癌風險,使醫療團隊能更早介入除菌治療,達到防治甚至是根治胃癌的目標。

9成胃癌曾染幽門羅旋菌 保胃戰2招

9成胃癌曾染幽門羅旋菌 保胃戰2招#幽門螺旋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胃癌成因複雜,在胃癌的危險因子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胃癌患者中有9成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此外,飲食過鹹、醃漬食物、飲食衛生、抽菸、過度飲酒,以及遺傳、慢性胃部疾病等亦是胃癌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遠離胃癌可從健康飲食做起;並注意胃部警訊,及早察覺接受診治,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第8位及死因第7位,每年新發生個案有3,700人,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近年來由於食物保鮮儲存方法顯著改善、民眾飲食衛生觀念提升、減少生食生水以及共飲共食等習慣,胃癌發生率從87年每10萬人口15.4人,下降至105年的9.5人,降幅近4成。 幽門螺旋桿菌經糞、口傳染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降低50%罹患胃癌風險!胃癌因人體胃部的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民眾因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部分會因為病症的關係而有不同的症狀,常見病症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而胃癌更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研究也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較無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5.6倍;而根據臺灣大學醫療團隊研究顯示,接受除菌治療可降低50%罹患胃癌的風險。保「胃」戰2招式 人人都是保胃達人!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外,在癌化過程中也會受到上述危險因子影響。研究也發現,吸菸者比起無吸菸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出2.52倍;另外,長期吃鹽分高且醃製的食物,其進入人體後會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也可能致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醃漬食物1.98倍)。保胃2招式:健康飲食和及時檢查及早就醫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固然可以減少胃癌發生的風險,但遠離胃癌的威脅必須從生活做起,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保胃2招式,呼籲所有民眾一起來保「胃」大作戰:一、健康飲食1、避免不潔的食物與飲水、飯前便後要洗手。2、少吃煙燻、醃漬食物,少食用過辣或過刺激的食物。3、戒菸、酒、檳榔。4、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與2份水果。二、及時檢查及早就醫若有腸胃不適症狀(例如長期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應及早就醫,若為胃癌高危險群的民眾(例如有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感染者須接受除菌治療並應定期檢查。胃癌近年來年齡層更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許多40歲上下的中年患者逐漸增加,不良飲食是造成胃發炎的首要原因,應少吃油炸、醃漬、或者燒烤類的食物、少飲酒,不讓胃增加太多負擔,以免發生早期病變,若持續腹痛2周,應迅速就醫檢查。

消化性潰瘍易復發 教你6招有效對抗

消化性潰瘍易復發 教你6招有效對抗#幽門螺旋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引起消化性潰瘍的因素大只可區分為3類,如胃酸過多導致黏膜受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服用消炎止痛劑引起的潰瘍等,一般發生在胃、12指腸近端,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疼痛。此外,15~20%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會有出血的情形,是因為潰瘍穿破大血管導致的,此時患者會吐血、解黑便,同時有昏眩、頭暈甚至呼吸困難等情形,應及早治療,以免發生憾事。更嚴重的是,消化性潰瘍痊癒後仍有復發的可能,所以除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和避免服用會引起潰瘍的藥物外,病患還需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戒菸,且調整飲食習慣和注意身體保養。柯素綾護理長建議可遵守以下6項建議,讓消化性潰瘍不再反覆發作:● 三餐定時定量。● 進食時盡量放鬆,細嚼慢嚥,飯後略作休息在開始工作。● 禁止或限制菸、酒、可樂、咖啡且避免任何刺激性食物。● 生活有秩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每餐最好都含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蛋、肉、魚、豆製品,不要純吃澱粉類食物。● 飲食選擇無刺激性、易消化且足夠營養的食物:1)無刺激性性/選擇不會促使胃液分泌或讓胃黏膜組織受到損傷的食物。2)易消化/纖維質、一些動物的筋和膠都不易消化,並留意烹調方法,蒸、煮、燉、糊泥狀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煎、烤、炸則不易。3)足夠營養/雖因疾病關係,飲食上有所調整,但攝取仍要以6大類為主,廣泛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

醫訊/認識胃幽門螺旋桿菌

醫訊/認識胃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澳洲醫師馬歇爾和華倫在1982年成功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證實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發炎有相關。後來研究發現該菌同時也會導致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因此,高雄榮民總醫院特舉辦團體衛生教育講座「認識胃幽門螺旋桿菌」,邀請洪瑞蘭護理師主講,腸胃科陳海雄醫師現場諮詢。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胃幽門螺旋桿菌時間:102年10月16日(三)上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1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

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 台灣感染率過半

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 台灣感染率過半#幽門螺旋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幽門桿菌,也稱幽門螺旋桿菌,在人體內主要生存於胃。西方國家約半數的成年人口群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在台灣其感染率約54%,感染途徑為經口感染,且家族成員多者感染率較高。1982年,澳大利亞病理科醫師華倫及內科醫師馬歇爾由人類胃黏膜分離出細菌,他們推論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是因為該細菌在胃部繁殖,而非單因人們長久認為的壓力等造成的。超過半數的消化性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有關,而一成多幽門桿菌感染者罹患消化性潰瘍。幽門桿菌分泌毒素如泡毒素及誘發胃黏膜分泌發炎物質,損傷胃黏膜,造成胃炎。長期會導致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桿菌列為具致癌性質,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原因不明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等疾病可能也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幽門桿菌清除治療,常被使用的為三合一治療,包括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加上兩種抗生素,清除率大於九成。治療期間少數人有副作用如噁心、腹部不適、腹瀉。幽門桿菌清除治療後,常以尿素呼氣測試法檢測幽門桿菌是否已被清除。若呈陰性,日常生活仍需注意壓力調適、飲食負擔、藥物影響。若呈陽性,考慮進行救援治療。約五成的人有幽門桿菌感染,它會增加胃及十二指腸發炎及潰瘍的機會,也被認定具致癌性質。若再加上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阿斯匹靈,消化性潰瘍及其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會更高。除注意衛生,若有症狀或發生相關疾病者,應接受幽門桿菌檢驗,陽性者應接受清除治療。幽門桿菌感染者經治療後建議以尿素呼氣測試法追蹤。

為何會罹胃癌?注意遺傳與環境因子

為何會罹胃癌?注意遺傳與環境因子#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一度是世界上第二常見的癌症,就算在如今,依舊是世界上癌症相關死因的第二位。在先進的國家中,因為食物多半新鮮,且減少了鹽類以及醃漬品的攝取,使得胃癌的發生率有顯著的下降。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以及治療,相信更可減少胃癌的發生。康聯預防醫學內視鏡室主任林姿伶醫師表示,胃癌初期的症狀模糊且不具特異性,這也是大部份的人被診斷出胃癌時為時已晚的原因。許多人在上腹不舒服時,常自認為是胃炎或胃潰瘍,但其實已有可能是罹患了胃癌。林姿伶醫師指出,胃癌的產生常起因於胃黏膜的發炎性反應以及細胞的複製跟遺傳因子的修復錯誤。因此所謂的致癌因子,可以是多方面的,像是遺傳以及環境因子。環境因子的部分,可以包含飲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前的胃部手術、惡性貧血、腺瘤型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及輻射的暴露,都有可能會導致罹患胃癌。林姿伶醫師指出,篩檢胃部疾病的最佳方式還是胃鏡。可以檢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是否有息肉、發炎、糜爛及腫瘤等病變。在檢查同時,也可對於異常病灶直接施予切片病理檢查,以確切診斷是否為惡性腫瘤,是目前胃癌篩檢的最佳利器。尤其是對於有萎縮性胃炎、腸黏膜化生等病史者,更應該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

自體免疫出問題 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恐致腦出血

自體免疫出問題 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恐致腦出血#幽門螺旋桿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黃俊登指出,在眾多造成紫斑症的病因中,部分確有立即性命危險或嚴重併發症,須盡快診斷與治療,如敗血症、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輸血後紫斑症、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或急性白血病等,尤其「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是其中一種少見但重要的疾病,民眾需提高警覺。黃俊登醫師說,此類患者的臨床表徵除紫斑外,輕度血小板不足者以皮膚瘀青、流鼻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為主,但嚴重不足者(血小板低於1萬),甚至會有自發性內臟出血或腦出血的危險,且由於此類患者血小板往往會低於2萬(正常值約為15萬至45萬),出血危險性和嚴重度大增,故不可輕忽。他進一步解釋,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年發生率約在萬分之2左右,肇因於血小板自體抗體的產生,進而使血小板的破壞增加並減少生成。臨床上習慣以疾病有無持續6個月以上,作為急性與慢性的區別。黃俊登醫師指出,目前對於新診斷的血小板過低紫斑症到底需不需要治療或該如何治療,主要取決於患者血小板數量以及有無出血症狀。第一線用藥為類固醇,藉由抑制免疫系統進而減少血小板的破壞,若類固醇無效,二線治療有脾臟切除、免疫球蛋白注射、Rituximab(anti-CD20的標靶藥物)等。其他新研發出的藥物,如romiplostim與eltrombopag(血小板生成素相似物),在最近研究中亦顯示其療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