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

怕到不敢吃!擔心米食被污名化,王必勝:考慮將「米酵菌酸」改名

怕到不敢吃!擔心米食被污名化,王必勝:考慮將「米酵菌酸」改名#米粉

你還敢吃粿條、米粉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國內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強烈毒性引發民眾恐慌,不少民眾怕道不敢吃相關製品,部分店家更直接停賣米粉、粿條等米製品。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其產生有3大條件,過往在台灣的案例也少,將與專家討論是否改名,以免污名化米製品。

正餐改吃蘿蔔糕 血糖飆超高

正餐改吃蘿蔔糕 血糖飆超高#米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糖尿病患者,在一餐內吃了數十塊的蘿蔔糕,導致醣類和油脂超標血糖飆升。農曆春節即將到來,除了閒話家常時的傳統點心如花生糖、牛軋糖、花子等,傳統的蘿蔔糕、米粉、紅燒牛腩、炸排骨等更是桌上必備佳餚,要怎麼吃才能健康無負擔,讓營養師為民眾解密!蘿蔔糕吃三塊以上 血糖就容易飆高豐原醫院營養科主任謝惠敏表示,過年民眾通常會以冬粉、蘿蔔糕、炒米粉、火鍋等等取代白飯,但蘿蔔糕本身的含油量就比白飯高,因此一餐七分滿的白飯,等同於三片蘿蔔糕(約6×7×1公分)的熱量,即使沒有吃白飯,只吃蘿蔔糕達三塊以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就容易飆高。另外,烹煮方式也是造成脂肪堆積的主要原因,年菜裡最常出現的爌肉、紅燒牛腩、炸排骨、炸魚、紅燒獅子頭等容易造成高血脂,體重過重、血糖較高、血脂肪異常的民眾,可選擇去皮、去肥肉食材,以低油脂的瘦肉、牛腱、海鮮等蛋白質替代。另外,喝湯時可將上層浮油清除,減少身體負擔。花生、開心果熱量高 盡量少攝取清淡口味的食物絕對可以幫助減輕腸胃負擔,謝惠敏主任表示,年菜裡可準備一些青菜火鍋,或是涼拌青菜、沙拉、燙青菜等補充因為大魚大肉攝取不足的青菜量。棗子、蘋果、蓮霧、葡萄、橘子、柳丁等皆可適量食用,瓜子、花生、開心果熱量高,能減少攝取盡量避免。多吃少動是年節常見現象,假期過後許多人也在為減重困擾,如果能在年假時就注重運動,安排親友一起爬山、慢跑、快走、散步、打球、騎腳踏車等活動,更能增加年節運動量,將能有效控制個體重及腰圍,減少血糖、血脂肪上升情形,快樂過好年。

米粉標示新規 食藥署態度強硬重申法令如期上路

米粉標示新規 食藥署態度強硬重申法令如期上路#米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米粉標示新規定,若米若米粉含米量不足百分之百,從今日起,皆一律叫調和米粉或是炊粉,但新竹米粉業者對此大感不滿,並且稱為這項政策幾乎要毀掉新竹米粉,而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態度仍強硬,並指出,此項規定如期實施,若業者持續違法,將處以新台幣四萬至四百萬不等的罰緩!業者須清楚標示 以免造成民眾混淆誤解衛生福利部於102年11月29日公告訂定「市售包裝米粉絲產品標示規定」,並自103年7月1日生效。依該規定,米粉絲產品米含量為100%,品名始得標示為「純米粉(絲)」或「米粉(絲)」,如米含量超過50%者,其品名得標示為「調和米粉(絲)」。惟如米含量未達50%,其品名不得宣稱為「米粉(絲)」或「調和米粉(絲)」,避免造成消費者誤解。食藥署指出,消保團體於102年1月28日發布「假『米粉』?!9成米粉充斥廉價玉米澱粉,米含量甚至未達10%,疑有產品標示不實之情形」等新聞,引起各界關切。除媒體報導外,監察院介入調查「米粉含米量及標示相關事宜」,並糾正食藥署,多位立委亦表示關心,102年6月19日修正之食品衛生管理法,強制標示包裝食品之主成分含量。食藥署呼籲野這清楚標示 以維持金字招牌為使市售米粉產品品名符合本質及促使米粉市場更加健全,並回應各界期待,食藥署參考國家標準CNS11172米粉絲(條)之規定,於102年7月30日預告「市售包裝米粉絲產品標示規定」草案,預告期間(60天)除有新竹市政府爭取緩衝期之訴求外,並未接獲其他反對意見。食藥署也呼籲業者,請米粉相關業者務必遵守「市售包裝米粉絲產品標示規定」,提供消費者正確資訊,並擦亮台灣米粉的招牌。

口感Q彈恐是假食物?挑選食物張大眼

口感Q彈恐是假食物?挑選食物張大眼#米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毒澱粉、黑心醬油等事件延燒全台,讓大眾人心惶惶,到底還有什麼可以吃的?目前市場上充斥不少假食物,就連經常作為主食的米粉、冬粉等也有假的。假米粉通常問題在比例上,純米粉的原料是米,假米粉的原料可能是米和玉米澱粉,其中玉米澱粉的比例比米高出許多。民眾到底應該如何辨別真食物與假食物?化學教授吳家誠在《請你跟我這樣過-食物安全吃健康》一書表示,食物有兩種:真食物和假食物。假食物有些只是不是真材實料,例如用魚漿、花枝充當鮑魚,不至於傷身體;但有些則利用化學品,調配出任何想要的香味、顏色、口感、濃度,這類型的則就會傷身。此外,含大量玉米澱粉的米粉,成品顏色比較黃,如果使用雙氧水漂白後,賣相會比較好。但人體吸收雙氧水中的成分,對於肝、腎都會造成傷害。真正的純米粉偏白色,煮過之後呈現天然米色,吃起來帶有米天然的黏性。假的米粉不是太黃,就是太白,煮過之後成透明色,吃起來比較彈牙。而真正的純冬粉,應該是帶點淡米色,那是綠豆仁的顏色,用手摸起來會有點韌性,不會一碰就斷掉,煮過之後會變成透明色,在鍋中呈現出很柔順的狀態,會隨著湯水改變,烹煮時間久一點會變糊。吳教授也提醒,如果要從外觀上挑選米粉,建議太黃、太白者都不要買。至於冬粉,原料應該是綠豆澱粉,不過綠豆粉通常不便宜,為了節省成本,製造商通常轉而使用玉米粉、麥粉,將兩者調合後加入黏著劑。

米粉含米量低?市售食品應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標示

米粉含米量低?市售食品應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標示#米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針對媒體報導在來米粉含米量低、疑有產品標示不實情形,食品藥物管理局重申市售包裝之在來米粉、糯米粉與蓬萊米粉等用來製作各式米食的食品原料,應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詳實標示,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包裝食品品名標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9條規定,應使用國家標準所定之名稱;無國家標準名稱者,得自定其名稱,且其名稱應與食品本質相符,避免混淆。市售包裝「在來米粉」、「糯米粉」與「蓬萊米粉」,內容物應分別含有在來米、糯米與蓬萊米,且食品之內容物標示應含有米。目前市售包裝「在來米粉」、「糯米粉」與「蓬萊米粉」,以米及玉米澱粉或其他澱粉等原料製得之產品,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內容物為二種或二種以上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之;且如食品內容物添加有食品添加物,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亦須詳實列示所含食品添加物名稱。另針對市售包裝食品之營養標示依據同法第17條第2項及「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規定標示,應於包裝容器外表之明顯處標示「熱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含量」等項目,且其標示值誤差允許範圍為±20%,如標示值與檢驗值超過法規允許範圍,亦屬違反規定。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消費者選購市售包裝食品時,應看清楚標示資訊,依個人需求作選擇,以保障自身權益。

米粉參玉米澱粉有害? 專家:安全

米粉參玉米澱粉有害? 專家:安全#米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日前報導市售米粉參雜玉米澱粉,其中有許多可能是來自國外進口基因改造,讓民眾對於基因改造植物性食品,是否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感到疑慮,台大生化科技學系潘子明教授發表文章,認為安全無虞。潘子明表示,所謂「基因改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遺傳物質轉移(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改造現象之相關技術。目前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像黃豆及玉米,為了讓其生長得更好,業者使用技術將基因轉殖到植物,產生特定蛋白質以抗病蟲害。潘子明指出,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評估採用極嚴格之標準,將經由新的基因改造技術所獲得的產品,與其改造前的原有產品做各方面的分析比較。台灣不會因為其他國家已給予許可,就跟著許可,一定要有對國人特有過敏原之完整安全資料後才會准予進口。潘子明表示,玉米製成玉米澱粉之製造過程極為強烈,根本檢驗不出轉殖之新基因或此新基因所表現之蛋白質。在衛生署基因改造食品標示辦法中有:「使用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所製造之醬油、黃豆油(沙拉油)、玉米油、玉米糖漿、玉米澱粉等,得免標示」即是雖然原料為基因改造玉米或黃豆,但因製造過程為深度加工,所以加工產品檢驗不出轉殖之新基因或此新基因所表現之蛋白質。加上未加工之原料玉米與黃豆,均在審查委員層層把關下,應是安全無虞的。(資料:國家食品安全教育暨研究中心及台灣食品保護協會提供)

防假米粉橫行 嘉義市抽驗市售米粉

防假米粉橫行 嘉義市抽驗市售米粉#米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防止假米粉事件上演,嘉義市衛生局針對轄內12家大賣場等販售業者,進行市售米粉的檢驗,並查獲1件標示不實,案件已交由所屬縣市衛生局查辦。衛生局表示,目前市面上所販售之米粉基於消費者口感,在使用添加玉米澱粉的米粉,不容易煮糊、煮斷,亦可讓米粉耐蒸煮,口感Q彈;另外,市售包裝米粉,以米及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等原料製得之產品,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內容物為二種或二種以上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之;且如食品內容物添加有食品添加物,依據該法第17條規定,亦須詳實列示所含食品添加物名稱。而為確保消費者權益及食品衛生安全,衛生局將針對市售包裝米粉之標示情形持續進行稽查,如經查獲有標示不實之情況將依法進行處辦。另籲請消費者選購市售包裝食品時,應看清楚標示資訊,依個人需求作選擇,並拒絕購買標示不完整或標示不明之產品,來保障自身權益。

9成市售米粉不「米」粉 食藥局:依法處辦!

9成市售米粉不「米」粉 食藥局:依法處辦!#米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對米食主義的台灣而言,米粉是常見的主食之一,更是近來年節將至,民眾會到市場購買回家料理的選擇。但你吃的米粉真的是「米」粉嗎?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昨(28)日踢爆,抽查市售五十二件包裝米粉,竟有四十五件的米含量未達規定較低標準的50%,甚至有三十九件米含量連20%都不到,近九成不合國家標準。對此食品藥物管理局重申,市售包裝米粉應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詳實標示,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如經查獲以澱粉取代純米製造,屬標示不實,就涉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食藥局表示,包裝食品品名之標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規定,應使用國家標準所定之名稱;無國家標準名稱者,得自定其名稱,且其名稱應與食品本質相符,避免混淆。市售包裝「米粉」如宣稱為「純米」粉或「純米製作」,內容物應含有米。食藥局指出,目前市售包裝米粉,以米及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等原料製得之產品,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規定,內容物為二種或二種以上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之;且如食品內容物添加有食品添加物,亦須詳實列示所含食品添加物名稱。基於保障消費者權益及食品衛生安全,食藥局表示將責成衛生機關查明市售包裝米粉之標示情形,如經查獲有標示不實之情況將依法進行處辦。另呼籲消費者選購市售包裝食品時,應看清楚標示資訊,依個人需求作選擇,並拒絕購買標示不完整或標示不明之產品,來保障自身權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