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

攜帶或郵購國外食品 未經查驗不可售

攜帶或郵購國外食品 未經查驗不可售#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關將屆,國人常趁春節連續假期至國外旅遊,同時攜帶土產品或伴手禮食品回台;或跨境網購海外食品,除供自己食用外,如於自家或他人店面販賣,或上網轉售,小心可能觸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簡稱食安法)。無論為自行帶入或網購、郵購國外食品,如超過免驗範圍未申請查驗,或未經查驗而自行販賣、轉售,則違反食安法第30條第1項,可處新台幣3到300萬元之罰鍰,違規產品後續可能面臨退運或銷毀之命運。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可參考旅客攜帶食品入境免申請查驗之相關規定為:(一)依據食安法第30條規定,輸入食品應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符合下列條件者可辦理免驗:1.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含錠狀、膠囊狀食品)供個人自用:價值在一千美元以下,且重量在六公斤以內。2.輸入食品容器、具供個人自用:以報單單一項次之價值在一千美元以下,且同規格數量未逾四件,或價值超過一千美元且數量為一件。3.錠狀、膠囊狀食品供個人自用,每種至多十二瓶,合計不超過三十六瓶。(二)依據財政部訂定「入境旅客攜帶應稅物品、菸酒、外幣、農畜水產品限量規定」,與食品有關尚有農畜水產品類限6公斤內,其中,米、花生(限熟品)、蒜頭(限熟品)、乾金針、乾香菇、茶葉各不得超過1公斤;大陸地區之干貝、鮑魚干、燕窩、魚翅各限量1.2公斤,罐頭限量各6罐。食藥署提醒您,自行攜帶或網購、郵購國外食品,如不符上述可免驗之相關規定,須向食藥署申請輸入食品查驗,取得輸入許可通知。勿違法販售未經查驗許可之食品,以免觸法受罰。

春節食品抽驗不合格 簡易試劑可自驗

春節食品抽驗不合格 簡易試劑可自驗#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節、元宵將近,新北市衛生局抽驗241件應景食材,包含生鮮蔬果、禽畜水產及其加工品、澱粉類製品、醃漬蔬菜、堅果糖果、糖漬鹽漬果實及元宵湯圓等,計有5件不合格,不合格率2.1%,已命其下架回收並移請所轄衛生局追辦。為讓民眾可以自行快速檢測二氧化硫、皂黃及過氧化氫,即日起於衛生所贈送簡易試劑,送完為止。5產品抽驗不合格副局長許朝程說明,不合格的5件產品有2件生鮮蔬果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不合格1.「芹菜」芬普尼0.005ppm(標準:0.001 ppm以下)不合格2.「山東大白菜(進口)」氟尼胺0.03ppm(標準:0.01ppm以下)不合格3.「酸菜心」二氧化硫0.096g/kg(標準:0.03g/kg以下)不合格4.「榨菜絲」防腐劑苯甲酸2.60g/kg(標準:0.6g/kg以下)及二氧化硫0.06g/kg(標準:0.03g/kg以下)不合格5.「竹笙」檢出重金屬鎘5.0 ppm(標準:2 ppm以下)。許朝程指出,農藥殘留超標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及第44條第1項第2款,處新臺幣6萬至2億元罰鍰;添加物不合格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及第47條第9款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至300萬元罰鍰;另違反重金屬限量標準,經命限期改正卻屆期不改正者,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及第48條第8款規定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以大量清水沖洗以避免農藥殘留許朝程也呼籲大家烹調食品前先以清水浸泡並沖洗,可去除殘留的農藥或食品添加物;另外應避免偏好食用少數食材,宜均衡攝取多樣食物,降低因農藥或重金屬累積而造成慢性危害的風險。衛生局建議民眾於春節期間的飲食攝取可依照「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及堅果種子一茶匙,來選擇食材及烹調菜色,均衡營養以促進健康。

自動販賣機食品標示不清 業者恐受罰

自動販賣機食品標示不清 業者恐受罰#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消費者以現金、代幣或其他行動支付方式付款後,在自動販賣機選購後即可直接取得商品,不用排隊結帳,快速又方便,無人化的販售方式已成為現代銷售趨勢,但要怎麼挑選才能吃得安心呢?業者想想利用自動販賣機販售熱食便當、蛋糕、餅乾或現榨果汁等,必須符合食藥署公告的「自動販賣機販售食品之標示規定」(包含加水站或夾娃娃機)。自動販賣機販售的食品應標示事項,且應於機台外部明顯標示業者名稱或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且以自動販賣機販售的食品,不論包裝、散裝或自動販賣機調製的食品,應依前揭規定辦理標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標示諮詢服務平台(http://www.foodlabel.org.tw/)」之散裝食品及機台調製食品,應標示項目及方式說明如下:(1)依「自動販賣機販售食品之標示規定」,散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內容物及食品添加物名稱、食品負責廠商或製造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地址及登錄字號、原產地、有效日期、過敏原、基因改造食品原料、重組肉等8項,以機台調製之食品因屬消費者投幣選擇後調製之食品,故得免標示其「有效日期」,其餘標示事項與散裝食品相同。(2)有關標示型式與方式,除散裝食品之「有效日期」應標示於產品外包裝或容器外,其他標示項目得以標記(標籤)或標示牌(板)等型式,採張貼懸掛、黏貼或其他足以明顯辨明之方式為之,且應予固定;其使用標記(標籤)者,字體長度及寬度各不得小於零點二公分;其他標示型式者,各不得小於二公分。營養食品標示應清楚註明於外包裝每件包裝食品「營養標示」皆需完整揭露內容物,包括熱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鈉等八項。也要注意外包裝上是否有標示品名、內容物之名稱、重量、有效日期、食品添加物、廠商名稱、地址、電話、營養標示等資訊。標示不實 得處以罰鍰若業者未依規定完整標示,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第25條規定,得處新臺幣3萬至300萬元罰鍰;如標示有不實則違反同法第28條規定,得處新臺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違規包裝產品應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售。食藥署提醒,民眾在購買自動販賣機販售之食品前,應挑選有完整標示業者資訊的販賣機,並仔細看清楚產品標示內容,避免購買來路不明之食品。

你吃對了嗎?6類潛藏的食安問題

你吃對了嗎?6類潛藏的食安問題#食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過期食品/不肖商人不當謀取利益,罔顧消費者的健康,竄改食品製造及保存日期,或是將過期食品重製再包裝,繼續販售,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常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可能已受微生物感染、變質或產生毒素的過期食品吃下肚。長期累積,就可能讓癌細胞有機可乘的冒出來。2) 食品添加物/為了讓食品永遠不腐壞、永遠好吃,或呈現可口的樣態,聰明的化工業者開發了各類的食品添加物,如各式香料、著色劑、乳化劑、防腐劑、抗氧化劑等,供食品加工者製作各式各樣的加工食品或「假食物」。我們每個人每天可能攝入的化學食品添加物,高達數百種以上,長期下來這些食品添加物會造成肝臟及消化道受損、過敏等身體上的不適,更甚者,誘發大腸直腸或其他相關癌症。3) 基因改造食物/為了增加產量、維持農作物的穩定品質,自以為聰明的人類透過基因改造各種作物,確實換來了降低成本、更省力的作物量產成效,相對的卻忽略基改作物可能帶給人體的不良副作用,如基改玉米和基改黃豆,會引發過敏;基改玉米會危害內臟細胞;基改馬鈴薯則會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及細胞分裂;而基改牛奶更可能是乳癌、肺癌及大腸癌的罹患因子。生活中充斥著基改作物製作出來的基改食品,41篇針對基因改造作物的研究中,有19篇的結果顯示,基改作物的成分或對人體的生理作用,與傳統作物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如2009至2012年間,6篇關於乳癌患者的研究,其中3篇研究結果顯示,植物雌激素可降低死亡率,另有4篇顯示,植物雌激素也可降低復發機率。這個植物雌激素存在基改黃豆的含量相較非基改黃豆少,換言之,基改作物所含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較為不足。另外,基改黃豆也包含嘉磷塞除草劑有害物質,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2016 年8 月11 日的資料顯示,嘉磷塞除草劑是可能的致癌物。4) 非有機農產品營養不足/有機農產品所含不好物質如農藥、抗生素、硝酸鹽較少,有益健康的物質較多,顯示吃有機食物對維持身體健康有益。尤其是有機農產品的硝酸鹽含量低,而蔬菜的多酚含量比較高。硝酸鹽進入人體會轉換為亞硝胺,可能導致癌症;多酚具備抗氧化、預防癌症的特性。有機食物基本上含的農藥抗生素跟硝酸鹽相對比較少,不能說絕對是零,但因為環境的關係,它好的成分比較多,譬如說多酚、磷的含量、Omega-3、維生素A、C,都與癌症的保護有相關性。5) 農藥殘留/台灣的食品中農藥殘留狀況很嚴重,2015 年底的抽樣調查,發現70% 的食品是有農藥殘留的。雖然有些農藥殘留是在法規容許範圍內,但每天同時攝取多種蔬菜,可能會有加總累計效應,這樣的高農藥殘留比例,讓我們的飲食生活陷入惡質且危險的狀態中。*總容許暴露量指標=(A 偵測濃度/A 可容許濃度)+(B 偵測濃度/B 可容許濃度)+…+(N 偵測濃度/N 可容許濃度)< 1舉例:總暴露量指標= 0.25(白菜)+ 0.10(黃瓜)+ 0.3(生菜沙拉)+ 0.6(葡萄)= 1.25(>1.00,表示超過安全範圍)6) 肉類及蛋的安全/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肉類產品使用較少,而蔬菜豆類使用較高的國家,其乳癌與攝護腺癌的個案較少;而日本的研究中,其民眾食用紅肉引起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提升16%,食用再製肉品引起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上升17%;另項歐洲、北美及亞太地區的研究,提出該地區食用紅肉及再製肉品引起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提高22%。還有研究發現,每周食用大於或等於5顆蛋,其乳癌的風險增加4%、卵巢癌的風險增加9%、致命性攝護腺癌的風險增加47%。由上述調查研究數據可知,應控制肉類及蛋的攝取量,過度食用,可能增加罹癌的風險。人類為了生存,必須要吃,然而各種人為製造出來的食安問題,卻讓我們在每一次的進食中,慢慢把可能引發癌症的物質吃下肚。幾10年的歲月,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進數不清可能引發癌症的有害物質。與食用紅肉及/或再製肉品可能相關的癌症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本文摘自/心轉,癌自癒:主流與互補另類療法的整合醫學治癌奇蹟/原水出版)

料理要用哪種油?7大油品好處報你知

料理要用哪種油?7大油品好處報你知#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一次我們在整理冰箱和櫥櫃時,赫然發現,小小的廚房,居然存有十種之多的各類油品,想想還真有趣。各種口味和品牌交替使用,不但分散了用油風險,也增加許多料理的樂趣。以下是我們家的常用油品:1)涼拌類/橄欖油、亞麻籽油2)煎炒類/葡萄籽油、苦茶油、花生油、椰子油3)百搭調味/芝麻油4)其他/花椒油、辣油 橄欖油對於橄欖油,我並沒有風味上的特殊要求,即使油品中有著濃郁青草味也可以接受。若以料理來說,帶點溫和果酸、抑或是有香草辛香料加味的,也很不錯。選擇新鮮、無農藥栽培的第一次初榨橄欖油,養分與風味都最為完整。 亞麻籽油含有豐富omega-3 和維生素B 群,對維持人體機能有極大益處。對於高溫濕熱環境特別敏感的亞麻籽油,一定要選購低溫炒焙、新鮮壓榨的才行,且務必以不透光瓶罐盛裝,以冷藏方式保存。可以的話,找一間離你最近、可信賴的小型榨油坊購買,以確保油的品質。 葡萄籽油是唯一含有原花青素的食用油品,有高效抗氧化作用。其風味中性,略耐高溫,屬於相對穩定的油品,適合煎炒料理使用,還可運用在甜點中,製作出濃郁的口感。 苦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的苦茶油,能保護心血管,降低膽固醇生成。由於苦茶油能承受較高溫度變化,因此也適合各類型料理,像橄欖油一樣,涼拌蔬菜享用。 花生油帶著堅果柔和甜味的花生油,除了一般中式料理的煎炒涼拌外,在甜點中的運用也十分多元,和巧克力的組合特別對味。 椰子油是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含有豐富月桂酸,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其容易吸收,亦可當作天然保濕乳液使用。椰子油在室溫低於24℃時呈現白色固體狀,利用此特質,可取代奶油,做出變化多樣的純素甜點。 芝麻油無論是白芝麻油或黑芝麻油,幾乎已是亞洲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元素。選擇沒有油耗味、低溫壓榨製作的風味最佳,涼拌或煎炒,實屬百搭。(本文摘自/原味,每一天/大好書屋)

塑膠袋盛裝食物 注意耐熱溫度就安心

塑膠袋盛裝食物 注意耐熱溫度就安心#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臺灣外食人口眾多,各式餐飲業者使用塑膠袋作為食品包材相當普遍,民眾也常以塑膠袋做為儲放食品容器,卻不時聽聞塑膠袋不可裝熱食及含油脂食品。為了為民眾食品及容器安全把關,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至超市大賣場、網路販售業、五金雜貨店、烘焙材料店、量販店等進行抽驗。20件食品用塑膠袋 均符合耐熱規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市面上食品用途塑膠袋產品進行抽驗,共計抽驗20件各式食品用途的耐熱袋、密實保鮮袋、擠花袋、三明治包材袋及重複使用食物袋,結果均符合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定。臺北市衛生局依據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進行相關試驗檢驗,分別以盛裝溫度、食品特性、儲放溫度、接觸時間等狀態,進行塑膠袋溶出測試。結果顯示,本次採集16件聚乙烯、2件聚丙烯、1件矽膠、1件聚胺酯成分的塑膠袋,檢驗結果在塑膠袋所規範的耐熱溫度範圍下。應認明是否為一次性塑膠袋 避免重複使用民眾及店家應該如何選購合法安全的食品用塑膠袋呢?塑膠袋包裝上應清楚標示產品品名、材質名稱、耐熱溫度、製造日期等,且須讓消費者知道品適用於接觸食品、為重複性或一次使用。若為重複性使用產品,應標示其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並明確告知使用該產品的注意事項,以利消費者正確使用。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應購買標示完整產品,並依據標示適用溫度範圍正確使用塑膠袋。勿重複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且產品發生破損或裂痕時請勿使用。即使自備餐具,也要了解產品使用方式,確保使用安全無虞。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08洽詢。

揭密:最佳食品配方

揭密:最佳食品配方#食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些經驗法則很適合應用在食品的生產製造上,無論你是自行製造或委託代工廠執行。舉例來說,假設現在要製造某樣具有3種口味的產品,每種口味分別算1個新的批量。每一次製程結束之後,就必須清理機臺,這個工作非常耗時,而時間就是金錢,因此,如果你打算每個品項只製造100件,單位成本通常就會變得過高。獨特口味 小規模驗證概念在自家廚房少量製作的美味食物,一旦大量製作之後,味道可能會整個改變,根據食品的精緻程度及食品科學技術,有幾種方式可以幫助你研發大規模生產用的配方:•食譜研發個人工作室對於製作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及原物料之間如何交互作用,有其專業的知識和技術。上網搜尋「烹飪顧問」和「食品科學」這類的詞彙,就可以找到許多食譜配方的顧問,例如瑞秋‧柴姆瑟(同時有食品科學與烹飪藝術方面的專長)。你也可以參加各大學設立的創業者計畫、食品專家研究組織,或是尋求烹飪書籍的作者和廚師,以及食品開發公司離職員工的協助。• 許多代工廠提供產品研發或諮詢服務,通常以鐘點計費,有些代工廠會將大批量配方的測試費包含在整體製造費用當中,有些則另外收取測試費。•大型產品研發公司,例如「CCD創新」(CCD Innovation)、「馬特森」(Mattson)和「ABC研究實驗室」(ABC Research Laboratories),比較適合資金充足的創業者。•自行研發:實驗各種配方,鑽研彼此間的差異,改造獨特口味,想出你的小規模概念驗證。分析每個步驟並分毫不差地測量配方當中的各個成分。多下點功夫,想辦法刪除各種可變動的生產成本,例如在杯子蛋糕上手灑配料的動作,像這樣在每個製程會出現的人工成本經累計之後,會變成一筆不算小的支出。仿照實際設備、批量處理原料處理較大的批量時,盡可能仿照實際的設備和批量來處理,有可能成品會與你想像的相去甚遠,特別是那種過程中需要加熱和分階段進行的製程,假如製作的是乾燥的辛香料、餅乾預拌粉和綜合點心預拌粉這類食品,按比例調高批量相對而言就容易得多,因為其中不會牽涉到任何化學作用。 (本文摘自/現在就當美食創客!75位食品達人教你從無到有的實戰創業密技/寶鼎出版)

食品添加磷擬放寬 醫憂洗腎人口暴增

食品添加磷擬放寬 醫憂洗腎人口暴增#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面對一波波的食安風暴,衛福部食藥署也參考國際趨勢,調整食品添加物標準,重新編列食品添加物使用規範,其中有不少項目標準引發爭議,以食品添加物磷酸鹽使用為例,大幅放寬使用限量標準,從每公斤3000毫克至44000毫克,各界專家學者憂心,此舉恐增加台灣洗腎人口,使國人健康更雪上加霜。添加磷會被人體全數吸收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過多的食品添加物將造成人體的負擔,以此次草案中的磷酸鹽限量標準為例,新版草案中限量麵包每公斤9300毫克,遠超過現行3000毫克。他強調,人體只會吸收天然植物中的磷約10~30%,動物磷則約為40~60%,但是添加磷幾乎100%會被吸收,飲食中若一不留意很容易就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的800毫克。攝取過多的磷,容易導致高血磷症,併發心血管疾病、血管鈣化、腎病等健康危機。有腎臟疾病者 應減少食用量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姜志剛指出,攝取過多磷酸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說法還言之過早,目前還需臨床證據佐證,低磷飲食有其必要性,但一般市面上許多食物都含有磷酸鹽,如起司、加工肉品等,還是建議腎臟病患者少吃,一般民眾也需酌量使用。江守山醫師表示,民眾想吃的安心,除了依靠政府把關外,自行選購無添加或合法適量添加的天然食品,減少過多食品添加物攝取的機會,就可降低各項可能影響的疾病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