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問題一百問》孩童睡眠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孩童睡眠篇

2008/12/16(2022/3/15 21:27更新)

Q78.如何培養孩童良好的睡眠習慣?

足月生產的新生兒,睡眠時間長達16到18小時,並且睡眠時間不會侷限在晚上,在白天一樣照睡,不過他們也不是毫無規律的亂睡。16到18小時的睡眠,大概分成四到五段,每次約4小時,每次醒來就要吃奶,並且晚上睡眠的時間比白天來的長。到了3到6個月大,睡眠的腦波活動特徵,就漸漸跟大人一樣,並且整天的睡眠時間減少,且較集中在晚上,白天小睡2至3次仍然是需要的。到了周歲大的嬰兒,整天的睡眠時間約12到14小時,白天仍需兩次的小睡(早上跟下午)。

在出生至周歲這段期間,您可以幫助您的嬰兒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當嬰兒醒著的時候就當作白天,燈光盡量明亮,並且可以跟您的小孩子玩耍;當嬰兒睡覺的時候,就應當做晚上,燈光盡量昏暗,並且盡量避免跟嬰兒玩耍。教導您的嬰兒,床才是用來睡覺的地方,盡量避免嬰兒睡在您的手臂上或沙發上,且避免嬰兒一定需要奶嘴或抱著奶瓶才能睡著的惡習。如果嬰兒在睡眠中哭鬧,不要急躁,輕輕的進去房間,輕拍嬰兒,並觀察一下是否有發燒或其他問題,若尿布濕了,換一下尿布,盡可能不要將嬰兒抱出床,且盡量不要吵鬧或把燈開的亮亮的。

孩童一到三歲這個階段,孩童開始學習走路、說話、自己餵食、自己穿衣服及學習上廁所等。學習晚上自己入睡及半夜醒來時自己又能很快的睡著,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此時,小孩半夜爬起來哭鬧,可能是父母最常遭遇的問題。

當孩童成長至五歲時,小孩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約11個小時,此時只要晚上睡眠的時間足夠,大都不需要午睡。睡前的洗浴,拿些玩具或布偶給小孩安靜的玩耍或講一個故事(不要恐怖嚇人的故事),使小孩入睡更容易。此階段的小孩,常會想跟父母講話、玩耍或一起看電視或不待在床上想走出房間,此時父母應明白的跟小孩講,現在是睡覺時間,有任何事,明天睡醒再說,要是小孩一直要走出房門,父母可在門外拉住門把,不要讓小孩子出來,並隔著房門鼓勵小孩上床睡覺,等明早醒來就可以開門出來,千萬不要將房門反鎖,這樣會造成小孩的恐懼感。

6到12歲的孩童,大部分均可入睡容易且睡得很深、很沉、隔天醒來,精力充沛。此時一些睡眠型態的特質會在這時期表現出來,有些人早睡早起像隻雲雀,有些人晚睡晚起像隻貓頭鷹。如果此階段的小孩,在學校上課時,竟然時常會睡著,千萬不要指責小孩什麼「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等字句,應該去瞭解小孩的睡眠情形,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有猝睡症或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睡眠疾病,還是晚上的睡眠時間不夠導致白天嗜睡。

在12到20歲之間的青少年,此時進入青春期,正值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根據研究指出,此階段的睡眠時間,往往比青春期之前的睡眠時間,多需一個小時,但因在台灣升學的激烈競爭,除了白天的七八節課外,晚上還要去補習,補完習後還要回家做功課,準備明天的考試,所以睡眠時間絕對是不夠的,常常在假日睡得很晚,把一個星期來,不夠的睡眠時數補回來。

Q79.如何處理半夜吵鬧不睡覺的孩童?

父母通常會把一個正在半夜哭鬧的小孩抱出來,他們或許會搖動小孩、唱歌給小孩子聽、提供食物、講故事等,甚至把小孩帶到父母的床上一起睡。有時有些父母會讓小孩在電視前睡著,再把小孩子抱到床上。所有這些讓小孩睡著的方法都需要父母的出現及參與,造成小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如何獨自入睡。

要解決小孩時常在半夜哭鬧不睡覺的問題,就是當小孩子在半夜哭鬧時,進房察看小孩是否有身體不適的地方,如發燒或其他問題,如果沒有,應輕聲安慰小孩、拍拍小孩,但不要把小孩抱出來,在小孩房內待個2到3分鐘,然後離開房間,儘管小孩子依然哭鬧。如果小孩繼續哭鬧,等個5分鐘再入房查看,依然待個2至3分鐘然後離開。如果小孩還是繼續哭鬧,等個10分鐘,再入房然後離開。如果小孩依然繼續哭鬧,則再等個15分鐘才進去房間,如此每次均延個5分鐘。如果隔天晚上依然如此,那就把上述時間全部再加個5分鐘。

Q80.孩童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

孩童的睡眠問題除了睡眠發育上(請參見第78問)常面臨的問題外,還有一些好發於孩童時期的睡眠問題,有些是會自癒的,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然而有些必須儘快尋求睡眠醫師的幫助,以免耽誤病情。

(1) 夢遊
在4歲以後的小孩常見,特徵是孩童從睡覺中坐起來,睜開眼睛漫無目的走來走去,但步伐緩慢且能避開障礙物,有時手上還會把玩一些器皿,衣衫不整且喃喃自語。父母發現小孩有夢遊的現象,應引導他上床睡覺,不要試圖叫醒他,隔天也不要加以責備,如果夢遊發作過於頻繁,應尋求醫師的幫忙。(請參見第56及57問

(2) 夜驚
主要發生在4到12歲的孩童,特徵是從深度睡眠期清醒,常伴著尖叫、哭鬧、躁動,並滿身大汗,瞳孔放大,脈搏及呼吸加快等。約數分鐘後,患童即又迅速入睡,隔天清晨醒來全然不知。夜驚會隨著孩童的長大而逐漸的自然消失。(請參見第58問

(3) 嬰兒猝死症候群
症狀為嬰兒突然在睡覺中死亡,確實原因並不清楚。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二,即1000個活嬰中有兩個可能會罹患嬰兒猝死症,然而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機率會隨著嬰兒長大而愈來愈減少,高峰期約在2至4個月大的嬰兒,超過90%的病例發生在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而少於1%是發生在出生後2個星期。

目前對嬰兒猝死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好發於產前胎兒期的照顧不良(poor prenatal care)、出生體重過低、餵食成藥、產婦抽煙、青少年懷孕、產前使用古柯鹼或嗎啡等藥物及嬰兒趴著睡覺等情況。

(4)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如果你發現你的小孩在睡覺中呼聲震天或有呼吸不順暢的現象,而在白天的時候有過度躁動、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那你應該注意你的小孩是否已罹患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應盡速就醫,以免影響學習。(可參見第31問

(5) 猝睡症
此病好發於十來歲的青少年,症狀為不擇地皆可睡,在課堂中常常因打瞌睡被老師處罰,如果你的小孩明明在晚上睡得還不錯,卻在白天時常打瞌睡,那麼你的小孩可能已罹患嗜睡症,應儘速就醫。(可參見第44問

(6) 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
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只不過睡眠清醒生理時鐘的設定比別人延遲數小時而已。可尋求睡眠醫師一些藥物及非藥物方面的協助。

(7) 節律性運動疾患
孩童在入睡後,出現頭部重複性的撞擊枕頭或身體軀幹部位左右轉來轉去,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撞頭症或轉體症。因動作成節律性的發生,所以叫做節律性運動疾患。(可參見第64問

(8) 入睡相關性睡眠疾患
患童在睡前一定要某種情況或狀態出現時,才容易入睡,例如一定要有人抱著搖晃,或要抱著奶瓶,或要含著奶嘴,或要聽收音機,或要抱著玩具娃娃才能迅速入睡,否則入睡困難且容易半夜醒來。

(9) 設定限制性睡眠疾患
好發於學齡前的兒童,每到夜晚該上床的時間,常藉故拖延上床時間,例如要喝水、要上廁所、肚子餓要吃東西或要求看完電視節目等,如此常搞到很晚還不睡覺,讓父母覺得小孩好像有睡眠的問題。其實如果父母嚴厲的限制小孩的上床時間,小孩便能很快入睡。

Q81.嬰兒睡覺的姿勢是趴著睡較好,還是仰著睡較好?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仰著睡或側躺著睡是目前被推薦的睡姿,因可以避免嬰兒突然猝死症候群。而趴著睡的嬰兒較易發生嬰兒突然猝死症候群,但如果嬰兒胃食道逆流嚴重的話,仍然可考慮趴著睡的睡姿。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