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追求幸福 就越害怕不幸

越追求幸福 就越害怕不幸

2020/4/4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即使天天吃魚子醬,也會有膩的一天。大腦需要新的刺激和改變,才能感受到喜悅。假設一個第一次和新女友一起上市場買東西的男人,在發現對方喜歡吃煙燻火腿和松露豬肝腸後,每個週末都去買這些食物來討女友歡心。最遲到了第四週,回報他的只會是勉強擠出的應付笑容,而非發自內心的感動。

即便發生極具影響力的重大事件,就長期來看也不太能改變人們的幸福感受。

許多研究證實,在生命中產生關鍵作用的幸福衝擊,在不久後就會降到一般程度(相較之下,不幸福所帶來的影響,卻可能造成明顯的副作用)。例如中了高額樂透獎金的人,在過了十八個月後,並不會比沒中獎的人快樂。法國經濟學教授丹尼爾.寇恩(Daniel Cohen)說:「人類的適應力是非常強的,我們很快就能習慣新的生活狀態,即使是薪水上漲兩倍這類的好事也一樣。剛開始我們也許會很開心,因為我們未來將能負擔多玩兩週的度假費用。但是不消幾個月,這種轉變對我們來說就會變得平淡無奇,沒什麼特別了。」

幸福就是這樣,始終只能短暫維持。不斷想要感受幸福也意味著,「永遠幸福快樂」的想法會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再度體驗幸福,生命中必須不斷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正面變化。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就將不斷渴求更多事物的情況比做跑步機。他認為,人們猶如踏在一台「享樂跑步機」上,我們永不止歇地跑著,卻始終停留在原地。在極樂感短暫飆升後,我們的幸福指數又回到了同樣的水平,重返它一直所在的位置。

人們長期處在一種持續「自我優化」的狀態中。我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變得
更好。但在通往完美之路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發現,我們永遠不可能臻於完美。

人們越是努力追求幸福,體驗到的幸福就越少;越是算計成就,成就能帶給我們的快感就越少。幸福永遠帶著空虛的況味,一旦人們到達長期嚮往的終點時,下一個目標馬上就浮現眼前。就如耶穌會神父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所說的:「幸福是隻蝴蝶,你要追逐牠時,總是追不到,一旦你坐下來,牠就會停在你的肩膀上。」

因為人們深知幸福稍縱即逝,所以在經歷每一個美好的瞬間時也戒慎恐懼,擔心快樂的感受不久後就會再度消失無蹤。越追求幸福的人就會越害怕生命中的不幸,因為這些不順遂會擾亂他的計畫,危及那些美好又無憂無慮的生命時刻。

(本文摘自/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時報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