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越追求幸福 就越害怕不幸

越追求幸福 就越害怕不幸#幸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即使天天吃魚子醬,也會有膩的一天。大腦需要新的刺激和改變,才能感受到喜悅。假設一個第一次和新女友一起上市場買東西的男人,在發現對方喜歡吃煙燻火腿和松露豬肝腸後,每個週末都去買這些食物來討女友歡心。最遲到了第四週,回報他的只會是勉強擠出的應付笑容,而非發自內心的感動。即便發生極具影響力的重大事件,就長期來看也不太能改變人們的幸福感受。許多研究證實,在生命中產生關鍵作用的幸福衝擊,在不久後就會降到一般程度(相較之下,不幸福所帶來的影響,卻可能造成明顯的副作用)。例如中了高額樂透獎金的人,在過了十八個月後,並不會比沒中獎的人快樂。法國經濟學教授丹尼爾.寇恩(Daniel Cohen)說:「人類的適應力是非常強的,我們很快就能習慣新的生活狀態,即使是薪水上漲兩倍這類的好事也一樣。剛開始我們也許會很開心,因為我們未來將能負擔多玩兩週的度假費用。但是不消幾個月,這種轉變對我們來說就會變得平淡無奇,沒什麼特別了。」幸福就是這樣,始終只能短暫維持。不斷想要感受幸福也意味著,「永遠幸福快樂」的想法會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再度體驗幸福,生命中必須不斷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正面變化。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就將不斷渴求更多事物的情況比做跑步機。他認為,人們猶如踏在一台「享樂跑步機」上,我們永不止歇地跑著,卻始終停留在原地。在極樂感短暫飆升後,我們的幸福指數又回到了同樣的水平,重返它一直所在的位置。人們長期處在一種持續「自我優化」的狀態中。我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變得更好。但在通往完美之路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發現,我們永遠不可能臻於完美。人們越是努力追求幸福,體驗到的幸福就越少;越是算計成就,成就能帶給我們的快感就越少。幸福永遠帶著空虛的況味,一旦人們到達長期嚮往的終點時,下一個目標馬上就浮現眼前。就如耶穌會神父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所說的:「幸福是隻蝴蝶,你要追逐牠時,總是追不到,一旦你坐下來,牠就會停在你的肩膀上。」因為人們深知幸福稍縱即逝,所以在經歷每一個美好的瞬間時也戒慎恐懼,擔心快樂的感受不久後就會再度消失無蹤。越追求幸福的人就會越害怕生命中的不幸,因為這些不順遂會擾亂他的計畫,危及那些美好又無憂無慮的生命時刻。(本文摘自/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時報出版)

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

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幸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兒的反應,不禁讓我想起前年在某個公開演講場合,談到如何與孩子討論生命的價值時,我說,「我總是告訴孩子們,當你們在各種場合經過或遇到弱勢者時,請永遠不要冷漠,如果可以,盡量用你們當下的能力來表達出你內心的仁慈。同時,如果你想投下一點零用錢給街友,那麼投錢時,停下腳步,動作務必要輕,不可以用丟擲的,要盡量彎下腰來靠近放錢的盒子,慢慢投進去,再舉起自然和緩的腳步離開。」 當時在講台下有位媽媽對我的這段話不以為然,她認為鼓勵孩子投錢幫助街友是危險的,她說許多街友身體四肢明明健康正常,卻不願意付出時間與勞力去謀職求生,有些街友甚至可能是通緝犯或具有暴力傾向,因此她告訴孩子,如果在上下學途中遇到街友,保持越遠的距離越安全;她也藉此警惕孩子,如果你小時候不認真讀書,長大就會像他們一樣流落街頭、貧窮無依⋯⋯。 這位媽媽出於保護孩子安全的心意,因此要孩子對街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也因為透過她的坦誠發言,我才有機會了解到,即使我們這一代有些父母受過較高的教育,對於街友或貧窮的理解,對於教養的方式,卻可能還停滯在幾十年前的想法。 例如我們仍然不能避免以他者的不幸,來當作要孩子惜福的教材。 而我不會以街友的困頓來告訴孩子「看看你有家、有床、有新衣新鞋,是多麼的幸福」,我也不喜歡拿小說《貧民百萬富翁》裡,印度孩子不能上學的悲慘童年來刺激孩子說「你不好好讀書就去當童工好了」、「你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上學的幸運」;當孩子挑食或剩食時,我更避免語出「等到你像非洲小孩沒得吃,就知道餓得吃泥巴是什麼樣的滋味了」。 我並不想把他者的苦難或失去幸福,當作教養的案例。在我心裡,這無異是一種「消費」模式,既不仁慈,也打動不了孩子的心,更不可能讓孩子體認到「正義」與「正義的作為」。當時我回答這位母親,確實我們不能保證每一位街友(或每個路人)對孩子攻擊的可能性,但過度的焦慮是沒有必要的。仔細審視我們的內心,那過度的焦慮可能是來自於我們不自覺的歧視,回頭去檢視那些在街頭對孩子做出襲擊傷害的社會新聞,來自街友的攻擊少之又少,絕大多數讓孩子受傷的案例,是來自家庭、親人、校園和公共場所的非街友陌生人;對街友的沒來由恐懼,恐怕是我們認知的偏差。因此我仍舊告訴我的孩子,在上下學途中遇到街友,你不必嫌惡走遠也不必心有疑懼,繼續邁出你正常的步調,摸摸你口袋裡有沒有多餘的錢,不要冷漠,你可以想一想你能不能幫助他今天有個較好的晚餐。 (本文摘自/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麥田) 

灌輸孩子「社會判斷」 恐忽略幸福

灌輸孩子「社會判斷」 恐忽略幸福#幸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從繭居族的家長口中聽聞這樣的事。孩子從中學三年級開始就不去上學了,一開始,家長會狂揍那個孩子,讓他去上學,「後來,演變成家長被孩子毆打了。」到處求助也找不到方法。孩子就這樣持續關在房間,晚上就到處找碴,不是把窗戶玻璃全部打破,就是大吼大叫,鄰居天天上門投訴。到了十九歲也都還是這樣,家長可以說是生活在地獄裡。父母灌輸社會判斷 恐怕忽略孩子幸福有一天,夫婦倆促膝深談。「孩子要繼續這樣閉門不出,我們好像也拿他沒辦法,而且好像也沒有特別的需求硬是要他離開房間。」「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兒子變了。當然,不是不當繭居族了。但是他開始有點開朗、變得溫柔了,白天還會走到廚房對我說:『媽媽,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嗎……』原來是我們一直在欺負兒子嗎?最後終於注意到這件事。」我被這對夫婦的故事感動到不行。家長對小孩灌注社會的判斷,社會判斷去上學的是好小孩,不上學的是壞小孩。根據這個判斷,因為我的小孩不上學,我必須想辦法讓他去學校。也就是說,目標是解決問題。但是這裡的「解決」,只是單純的跟從社會判斷,並不是真正的解決。真正的解決方法是什麼?那肯定是讓兒子感到幸福吧!因為兒子幸福了,爸爸媽媽才會幸福。但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只是強將社會的判斷灌注在兒子身上。事情總會變好的 不要受其他眼光侷限另一方面,兒子其實知道這個社會判斷。他知道根據社會的判斷,自己必須上學。但是無法,所以他煩惱。簡單來說社會的智慧是根據社會判斷、透過社會判斷來解決問題,並且朝著這個方向尋求解決之道,因此也煩惱了。如果煩惱能結束也就算了,但問題反而更加複雜,搞到兒子自殺或是全家一起死的情況。又或是兒子在社會福利設施被殺死、被惡質宗教團體騙了一大筆錢。猶太人常說「ךפוה הז והשכיא」意思是「總會變好的」,我曾詢問猶太教的學者,「這是因為猶太人認為現在是最糟、最壞的狀態嗎?所以他們才會覺得一切都會越來越好?」但其實猶太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只是相信,事情都會越來越好的。那名學者這樣告訴我,這也是傻瓜的想法。一天或一個月,一年或十年,不去學校也沒關係。之後總會變好的,傻瓜會這樣相信。來當這樣的傻瓜吧!千萬不可以因為硬要讓兒子去上學而讓全家陷入地獄般的不幸。(本文摘自/別再為難自己/商周出版)

遵從狗界五定律 訓狗再不是問題

遵從狗界五定律 訓狗再不是問題#幸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把狗當成人對待將導致牠身心失衡,長期下來,就會衍生行為問題。最常被飼主問到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狗心理學?」很多人以為狗心理學跟人心理學沒什麼兩樣,其實不然狗心理學跟人心理學之間有非常大不同,人心理學探討人的情感和反應;狗心理學則不從人的角度出發,而是從狗角度去理解、去解釋狗行為。飼主常把狗當成人,最常處理問題之一,就是自以為狗跟他們沒什麼兩樣。看看現在人是怎樣把狗當成人對待:給狗慶生,讓牠穿衣服,把牠放在嬰兒車裡推著走,甚至向牠傾吐心事,好像牠是閨中密友。既然人喜歡這些事情(至少有些人很喜歡),人養的狗又怎麼可能會不喜歡呢?很多飼主並不了解,這些活動滿足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狗,這些飼主不過是利用狗來滿足自己情感上渴望與需求而已。深入洞悉狗心理須先了解「狗界自然律」。如果想要控制狗行為,當牠們狗群領袖,你一定得懂牠們,清楚回歸本性時狗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定律是野狗幾千年演化下來的結果,理解人狗才可能和平共處。即使是現代狗行為思想也仍然受到這些神奇力量影響。這些定律是大自然賦予這物種的特質,如果罔顧它存在,就是跟大自然對抗,而大自然可不是好惹的。狗界自然律的五條定律1. 狗全靠本能,人類則是理智、情感和靈性動物。2. 能量決定一切。3. 狗先是動物,然後是物種,再然後是品種,最後才是名字。4. 狗的現實世界是由牠的感官知覺所組成。5. 狗是社會性很強的群居動物,需要有領袖和追隨者。理解五項定律,運用九大基本原則和狗老大技巧,把道理全部加在一起,掌握必要方法,想要擁有一隻既平靜服從,又尊敬你、信任你、愛你的狗,已經指日可待。根據經驗多數人都只看結果:「為什麼我的狗不聽話?」有些則只關心技巧,怎樣遛狗才正確、怎樣遛狗是錯的。但如果沒有弄懂狗界自然律,不管什麼技巧,大概都難得到正面結果。掌握狗界自然律,馴狗技巧讓狗乖乖聽話,再簡單不過。把狗當成人五大通病1. 讓狗過得像人一樣,例如:在餐桌上吃飯、睡在主人床上等。2. 用人感受和情感來解讀狗行動、肢體語言、臉部表情等。3. 幫狗穿上沒有保護或辨識作用的服裝。4. 期待狗聽得懂或有辦法解讀人的語言。5. 用人的方法來解決狗的問題,例如:看到狗焦慮便安慰牠、狗已經興奮過頭了還熱情地跟牠打招呼。(本文摘自/西薩‧米蘭 狗班長的快樂狗指南/大石文化) 

全球知名訓狗師 向狗學習活在當下

全球知名訓狗師 向狗學習活在當下#幸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要踏上寬恕旅程,第一步就是用另個人角度看事情,這點對狗完全不是問題,因為狗永遠是「群體擺第一,個體放最後」,牠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就是先考慮什麼對狗群最有利。至於人類,要有那樣的同理心可就困難得多。狗總能夠忘掉可怕受虐經驗,對造成牠們痛苦的人類,仍願意付出無條件的愛,我對這種能力始終佩服得五體投地。很多狗遭到的殘忍對待,比我這輩子所經歷過任何傷害都要嚴重得多,但牠們還是有辦法重新站起來,每天都勉勵自己要更像這些狗一點。真希望當年的自己有辦法像這些年來我幫助過的受虐狗一樣,原諒得這麼徹底、這麼乾淨。在人生後視鏡裡,有些痛苦往事是還放不下,不過,每當有機會看著一隻狗把過去創傷都拋開,並因選擇寬恕,而獲得牠所想要的平靜與安穩,我就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受到鼓舞。羅絲瑪利、卜派以及其他相同遭遇的狗帶給我教誨,激勵著我在生活中每一個方面,都一步步地、一天天地更加接近平靜與寬恕的境界。▲狗學堂 如何學會寬恕□盡量用狗的方式看待過去傷痛和眼前快樂相比,那都是些暗淡失色、微不足道的過去。□懷抱怨恨就像喝下毒藥,然後期待對方會毒發身亡。怨恨傷到的只是懷抱怨恨的人,但你隨時可以選擇寬恕。□盡量以同理心看待那些對不起你的人。以他們角度看事情,或許你就比較能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那樣做。□寬恕是你可以送給自己的禮物,不要期待別人會向你道歉或補償,這種事可能永遠也不會發生。但可以自己決定釋放掉生活中所有負面因素。□享受眼前每個當下,細細品味每刻光輝燦爛,把狗當作楷模─狗真的很懂得怎樣好好活在每個醒著的當下。(本文摘自/西薩‧米蘭 狗班長的人狗幸福學/大石文化) 

研究:妻子越快樂 婚姻關係越幸福

研究:妻子越快樂 婚姻關係越幸福#幸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數民眾的人生目標皆是邁入婚姻生活,一旦踏入婚姻,能攜手到老,是最完美不過的理想狀態,但若在過程中,雙方無法感受到幸福、快樂的話,恐怕會影響到婚姻品質,嚴重時還可能會以離婚收場,不過,根據美國羅格斯大學一項研究指出,一段婚的幸福與否,取決於老婆快不快樂。老婆對婚姻感到幸福 就會對先生付出更多該研究主要針對394對夫妻進行調查,而在這些夫妻中,雙方至少有一位是60歲以上,且婚姻年齡平均為39年,透過面談的方式,例如:配偶是否會與自己爭吵,是否理解自己的感受等,此外,他們還必須記錄在過去的24小時內,從事特地活動的幸福等細節,例如:做家事、看電視等,來分析他們的快樂程度。結果發現,普遍夫妻都認為自己對生活的滿意度高,只是先生對自己的婚姻評估略比老婆正面,而研究人員Deborah Carr表示,對夫妻雙方而言,美滿的婚姻與生活滿意度,其實是與幸福程度息息相關的,因為當老婆對婚姻感到滿意時,相對的就會為先生付出更多,進而使先生在面對生活時,充滿正面態度。只不過,對於先生而言,卻不太容易談論兩性間的個人感受,因此,對於婚姻不幸福的程度也不會轉移給老婆,由此可見,一段婚姻的幸福與否,取決於老婆快樂程度為首要條件。

樂閱讀/「休-Tech」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樂閱讀/「休-Tech」是一種幸福的能力#幸福

就算是需要勉強自己,我也會去實踐「休-Tech」的理念。所謂的「休-Tech」不只是單純的「休息的技術」或「玩樂的技巧」,而是為了更幸福所應該擁有的能力。我們對於幸福大多持有各式各樣的看法,認為買下寬敞的房子、駕馭著敞篷跑車就是幸福,這種論調被我定義為「結果導向幸福論」,因為其論點是只要結果符合條件就等同於獲得幸福。然而結果導向幸福論的問題在於,想滿足的條件會愈來愈難。例如我原本認為,我的名下現有一間30坪的公寓,就好像已經擁有全世界一般地幸福,但當有一間40坪大的公寓映入眼簾時,那個舊房子我就再也看不上眼了;買車的時候也是一樣,過去我總認為只要有四輪傳動的運輸工具就很足夠,但現在卻總為寬敞的休旅車深深著迷。最後,這種結果導向幸福論,將讓人類永遠得不到幸福──因為總是有更新更好的東西被生產出來,一旦滿足了一個條件後,很快就想 要滿足下一個符合幸福定義的條件。而另外一個闡述幸福的論點,就是「過程導向幸福論」。過程導向幸福論強調,並非要達成什麼條件才可以獲得幸福,而是當自己投入某事中就能感受到那份感動。心理學上有個「心流理論」(flow),意指人在做自己喜愛的事,並完全沉浸其中時,最能產生幸福的感覺,甚至進入到忘我的境界,完全感受不到時光流逝,就像小時候玩到連晚飯都忘了吃,直到非停止不可的那一刻的感覺。抱持著過程導向幸福論的人,比起那些堅守結果導向幸福論的人容易獲得幸福得多了。因為只要投入自己所喜歡的工作,就可以獲得幸福了。不過,還是有許多理解過程導向幸福論的人們無法簡單地得到幸福,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究竟是什麼。 (本文作者/金鼎運)(摘自/有多會玩就有多成功/寶鼎出版)

30歲處男與70歲老嬤一見鍾情 好「性福」

30歲處男與70歲老嬤一見鍾情 好「性福」#幸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情人終成眷屬,無論性別、身高,還是相差幾乎半個世紀的年齡,只要有心,都能過得很幸福!英國就出現了一對嬤孫戀,來自一名離婚多年且年齡七十八歲的老婦與另一名到了三十歲還是「處男」且連接吻經驗都沒有過的男子,所譜出的「性福」戀曲。他倆一見鍾情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對夫妻,已結婚超過十年,當時男方到了三十多歲完全沒有接吻經驗,對談戀愛幾乎無感之下,這名七旬老嬤就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倆跨越鴻溝般的年齡差距,竟一見鍾情無法自拔,決定相戀,步入禮堂。雖老嬤年齡與男子相差四十歲,但報導指出,年齡對它們完全不是問題,甚至連「性生活」,都能令雙方感到多采多姿,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常玩親親、吃冰淇淋,手牽手肩並肩出去約會,戀情雖甜蜜,但也令人大開眼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