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長打招呼、不會「讀空氣」?醫揭發展障礙「3類型」你可能上榜

不擅長打招呼、不會「讀空氣」?醫揭發展障礙「3類型」你可能上榜

2023/3/3
明明一再小心,卻總是不斷犯錯,明明知道要再加油,卻越是適得其反。其實,有生存困境的人,並不是因為能力差或懶惰,而是因為「發展障礙」。日本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本田秀夫於《你以為的應該,其實都大可不必》一書中分享經驗,幫助讀者找出「不做也沒關係的事」,挖掘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以下為原書摘文:

發展障礙有時也會讓人感到生存困難

我在前言曾經稍微提及,身為精神科醫師,我曾經跟包含發展障礙的諸多個案面談過。一說到發展障礙,大家可能覺得跟自己完全扯不上關係,然而,雖然或許狀況不至於到可稱為「障礙」,有發展障礙傾向的人可是比想像中要來得多。

延伸閱讀:
職場人際總讓你筋疲力盡?專家建議:先拒絕「11件非必要小事」

在此,我先針對發展障礙做個簡單的說明。

發展障礙分別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學習障礙(LD)等。接著來看看這些發展障礙者的個別特質。

  • 自閉症類群障礙(ASD):主要特質是「在人際關係上不擅長隨機應變」,且固執。經常出現的行為有:無法掌握人際互動現場的氛圍、與人互動是單方的、喜歡的事物範圍很狹窄、固執於順序或是規則。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主要特質是「注意力不佳」與「過動衝動」。經常出現的行為有:漫不經心地經常出錯、經常忘東忘西、容易分心、無法久坐、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等。
  • 學習障礙(LD):主要特質有「不擅長讀寫算」。有些人只會出現單一種,也有人是複合出現的。最近也有人將學習障礙稱之為「特定的學習障礙症」(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簡稱SLD)。

延伸閱讀:
如何讓人留下好印象?專家教你「這方法」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也做過

看到這裡,或許各位會覺得自己有某些相似的特質。具有發展障礙的人之中,有些人符合其中一種,有些人則有多種。就比例上來說,則是重複多種的人比較多。在醫學上來說,當某人具有發展障礙特質,甚至更進一步在生活上產生障礙,醫生就會為其做出ASD、ADHD、LD等診斷。

只不過,接受醫學診斷的人只具有發展障礙特質者的一部分而已。我認為,世界上有許多具有發展障礙特質的人,不但在生活上沒有任何障礙,也沒有獲得醫學上的診斷。

有時候,光靠自己的努力也無法克服

具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特質的人,雖然表現出無法解讀他人情緒而拙於應對人際關係、「我就是想要這樣」的執拗,卻因為尚未出現導致生活困難的狀況,而無法前往醫療院所就診。這樣的人其實很多。

為了讓各位更容易理解上述狀態,請這樣思考。就是把ASD的D,disorder(疾患)去除掉的自閉症狀態。如果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在生活中發生障礙,進而獲得醫生診斷時,才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

而擁有自閉症特質的人,通常會因為非常堅持己見、難以隨機應變,在人際關係或是工作、日常生活上產生障礙,即使沒有得到醫生的診斷,有時會因為這種執拗而感到生存困難。其中有不少個案會出現對味道或是聲音敏感,生活上感到許多不舒適的事物,甚至感覺窒礙難行。

除了自閉症類群障礙之外,經常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喜歡摸東摸西等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也是一樣。去除英文縮寫最末尾的D的ADH相關特質也會出現在本書中。擁有ADH特質的人,注意力不集中、經常不小心就犯錯。明明本人知道自己會被主管指責,也為此感到煩惱,卻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善,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我認為,有出現類似情況的人,不要埋頭光想著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而要事先向周遭的人表明自己的特質與需要協助之處,或是尋找適合自己特質的工作,有時候這麼做就能讓生活轉變得更容易一些。

不如找出「容易生存的方法」

無論在工作或人際關係、日常生活上,或許身邊的人會對有發展障礙傾向的人抱持有「到底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到」的想法,然而,具有發展障礙特質的人有時候是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的。

另外,就算乍看之下,他們看來跟社會互動順暢,實際上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在勉強自己要配合大家,內心懷抱著諸多掙扎。因此,在理解自己特質的情況下,戰略性地選擇「不做也沒關係的事」的方法,倒不是聚焦在「該做的事情」上。

(本文摘自/你以為的應該,其實都大可不必:停止「再加把勁」,突破生存困境/世茂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