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雞慢啼-淺談嬰幼兒先天性聽障

大雞慢啼-淺談嬰幼兒先天性聽障

2008/7/24(2022/3/15 21:27更新)

「醫師,我小朋友都兩歲了怎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呢?」門診常遇到憂心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求診,一般會先安排聽力檢查確定是否正常,因為聽不到聲音就不會有語言的發展,當排除聽力障礙後才會去評估是否有發展遲緩或智能等其他問題。馬偕醫院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每一千名新生嬰兒就有1.7位是先天性雙耳聽障,若不能在3歳以前嬰幼兒聽語發展的黃金階段及早介入治療,則會影響到以後的語言與其他的身心發展。

如何早期發現是否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呢?

除了可以到醫院接受嬰幼兒聽力篩檢(耳聲傳射檢查(OAE)或聽性腦幹反應(ABR)檢查);家長也可以觀察自己的小baby對聲音的反應:出生至兩個月大左右對巨大聲音會產生驚嚇,六個月以後才會對環境中的聲音產生興趣,到一歳時才會說一些簡單的單字。

對於先天性聽障的治療,輕至重度的聽障兒可以配用助聽器進行聽能復健,而極重度的聽障兒在使用助聽器6個月後若沒有改善,則考慮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聽障兒的聽說世界更美妙!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