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疾病

輪狀病毒發威 兒童頻發冬季腹瀉

輪狀病毒發威 兒童頻發冬季腹瀉#小兒疾病

最近在小兒科病房住院病童中,幾近三分之一是嘔吐,肚子痛,拉肚子和發燒的症狀。做糞便檢測輪狀病毒抗原也有很高的比例呈現陽性反應,這就是典型的兒童冬季腸胃炎,有時我們就簡稱兒童冬季腹瀉。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賴秀澤醫師指出,兒童冬季腹瀉的基本病因就是濾過性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腸胃道症狀。三歲以下患兒,輪狀病毒感染的機率最高,較大的兒童與大人則以諾羅病毒比較普遍。這兩種病毒所引起的病狀幾乎相同,只是後者病程較短而已,因此,感染冬季腸胃炎的大人比較輕也比較快好。輪狀病毒腸胃炎是近三四十年才有的病名,其實這個病早就存在,只是醫界不知道而已。大約在西元1930年左右,美國醫學界就已經注意到冬季時節,罹患腸胃炎的病童特別多,用當時的檢測設備總是找不出病因,一直到了西元1970年左右,才由澳洲的一位醫師找到病因,元兇原來就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濾過性病毒,由於此濾過性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很像車輪狀,故命名為輪狀病毒,從此醫界就這樣稱呼。輪狀病毒的感染是不分貧富貴賤的,均是一視同仁,把美國小兒科醫界弄得很頭大,公共衛生與防疫主管單位曾經嘗試利用改善環境衛生,個人飲食衛生來消獼輪狀病毒感染,結果都是成效不佳。不得已才另謀他途開始研究疫苗,在1998年研發上市第一代輪狀病毒疫苗,叫做輪盾疫苗。此疫苗剛剛開始上市時,大家趨之若狂,以為這是輪狀病毒感染的終結者,於是大家踴躍接種,在短短七八個內就有超過130萬人次口服疫苗,然而,由於此疫苗牽扯到腸套疊的併發症,美國防疫主管單位於1999年10月份便緊急下令下市,不得再使用。這個措施對民眾和公共衛生與防疫的主管單位簡直是一個夢饜,之後,又花費三四年時間嚐試其他的防疫策略來控制輪狀病毒感染,可是仍然無功。大約在2002年左右衛生主管單位又批准再研發輪狀病毒疫苗的工作,只是這次的要求更嚴格,必須無腸套疊併發症的顧慮才行,所以在2006年又批准上市兩家疫苗。輪狀病毒腸胃炎的典型症狀是先嘔吐,上腹部不適,然後,開始發燒拉肚子。來勢凶凶,很快就會脫水威脅生命。根據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科的報導,台灣的輪狀病毒腸胃炎的患兒在病程中常出現熱痙攣的症狀,有的患兒甚至抽筋兩次以上。輪狀病毒腸胃炎的病程根據美國方面的統計,發燒約四天腹瀉約七天左右,換言之,整個病程不超過一週。賴秀澤醫師表示,輪狀病毒腸胃炎的治療很簡單:防止脫水。因此,補充足夠水分,減少水分繼續流失,就是治療的基本策略。如果病情不嚴重的話,在家裡自己照顧就可以:喝電解質液解渴(一種專對拉肚子之市售產品),吃不含乳糖成分的食物。因為一般的運動飲料溶液之滲透壓很高,屬於高滲透壓溶液,對腸胃炎患兒來說是禁忌使用的,這一點請家長小心。如果病情稍重的話,最好住院治療比較安全,以免處理不當造成脫水,那就不好。關於輪狀病毒疫苗,大家需要有的觀念就是口服了疫苗之後並不是就不會感染輪狀病毒,疫苗的主要功效是在預防重症輪狀病毒腸胃炎而已。根據研究統計,輪狀病毒疫苗對中輕度患者的預防率只有70%~80%,重症患者的預防率則高達98%~100%。

不可輕視的嬰幼兒骨髓炎

不可輕視的嬰幼兒骨髓炎#小兒疾病

骨髓炎是指骨髓發炎,通常是受各類病菌感染所引起,其中以化膿性的細菌居多。嬰幼兒骨髓炎最常由血液散佈形成,在新生兒及嬰兒時期,因骨頭幹骨后端的血管會與骨骨后端相連,故常會感染至關節腔內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新生兒常見的病因有B族鏈球菌及格蘭式陰性桿菌,而A族鏈球菌次之;在6歲以後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A族鏈球菌及綠膿桿菌為主。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周宇光醫師指出,骨髓炎常見的症狀有發燒、患處肢體疼痛、不願移動及包括皮膚的周圍軟組織紅腫。新生兒患者可能以假性肢體麻痺或移動性疼痛為主,約半數新生兒沒有發燒症狀,甚至無症狀出現。新生兒及嬰兒病灶常在關節處,易以骨髓炎合併化膿性關節炎表現症狀,骨髓炎部位以下肢長骨部位最易發生,肺結核桿菌引起骨髓炎的部位則以脊椎最多,臨床症狀以低燒、體重減輕、感染部位疼痛及軟組織腫脹為主。嬰幼兒骨髓炎的檢查,是在有可能化膿的部位以針直接抽取膿瘍作「細菌培養」是最確定的診斷步驟,不但可確定細菌的種類,並且可作細菌的敏感性實驗,以確定最有效的抗生素藥物。經綜合臨床症狀及實驗室檢查後,大多數都可確定骨髓炎的診斷。治療方面,周宇光醫師表示,「用適當的抗生素作持續的治療,必要時加上外科的處理,才可提高治癒率,因為骨髓炎是嚴重感染,很容易形成敗血症且死亡率很高。」治療骨髓炎原則是在病灶處抽取膿液作細菌培養之後,馬上先用廣效抗生素治療。因金黃色葡萄球菌與鏈球菌是造成骨髓炎最主要的菌種,故在細菌培養未有結果之前必須選用能治療此兩種細菌的抗生素。除抗生素治療外,有時需要外科的幫助作清創處理治療才有效果。對嬰幼兒來說,骨髓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故在有疑似的症狀發生時,即應找醫師診斷處理,不可拖延。由於病源的多樣化及年齡的差異,臨床症狀的表現亦有所不同,對醫師是一種專業的挑戰;骨髓炎的療程不短,所以如何誘導孩童們持續地配合治療,亦是父母所需努力的工作。

嬰幼兒細支氣管炎

嬰幼兒細支氣管炎#小兒疾病

一、寶寶久咳不癒或者症狀嚴重(呼吸急促、痰多、食慾不振),應該給小兒科醫師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細支氣管炎。二、補充足夠水份:水分足夠才能使濃痰稀釋,較容易排出;喝溫水更好。三、按時服用藥物:醫師依症狀輕重開給的藥物可以幫助改善寶寶的症狀。四、確實拍痰(胸腔物理治療):寶寶不像大人能夠自己咳痰,所以可以利用餵奶或進食前寶寶空腹時(以避免嘔吐),讓寶寶趴在大人的大腿上或床上,頭低屁股高(或者側躺拍較高的一側上背部),用空心掌拍擊兩側上背部約5至10分鐘,每天4至8次,如此可以讓寶寶支氣管中淤積的痰隨著重力流到喉嚨而吞下或咳出,因而減少肺部積痰。五、利用浴室蒸氣:洗澡時讓寶寶於充滿蒸氣的浴室中待約5至10分鐘,之後再確實做上背部拍痰,化痰效果更好。六、禁止吃冰的食物,避免柳橙、橘子、蓮霧、瓜類等涼性的水果。七、如果有咻咻的喘鳴聲或肋骨下凹陷,或者嘴唇發紫,應該立即就醫。

大雞慢啼-淺談嬰幼兒先天性聽障

大雞慢啼-淺談嬰幼兒先天性聽障#小兒疾病

「醫師,我小朋友都兩歲了怎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呢?」門診常遇到憂心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求診,一般會先安排聽力檢查確定是否正常,因為聽不到聲音就不會有語言的發展,當排除聽力障礙後才會去評估是否有發展遲緩或智能等其他問題。馬偕醫院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每一千名新生嬰兒就有1.7位是先天性雙耳聽障,若不能在3歳以前嬰幼兒聽語發展的黃金階段及早介入治療,則會影響到以後的語言與其他的身心發展。如何早期發現是否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呢?除了可以到醫院接受嬰幼兒聽力篩檢(耳聲傳射檢查(OAE)或聽性腦幹反應(ABR)檢查);家長也可以觀察自己的小baby對聲音的反應:出生至兩個月大左右對巨大聲音會產生驚嚇,六個月以後才會對環境中的聲音產生興趣,到一歳時才會說一些簡單的單字。對於先天性聽障的治療,輕至重度的聽障兒可以配用助聽器進行聽能復健,而極重度的聽障兒在使用助聽器6個月後若沒有改善,則考慮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聽障兒的聽說世界更美妙!

解決寶寶黃疸 需對「症」下藥

解決寶寶黃疸 需對「症」下藥#小兒疾病

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是常見的情況,許多父母都很擔心寶寶的黃疸狀況到底要不要緊?到底要如何才能讓黃疸快點消退呢?其實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第三到五天黃疸到達最高峰,通常會自行消退。臺安醫院小兒科方旭彬醫生指出,新生兒黃疸大部分是因為餵哺不良造成「脫水或熱量不足」,應注意體重是否有正常增加,不管母乳或配方奶應盡量滿足寶寶,只要盡量餵飽,大多可自行消褪。黃疸如果出現太早、膽紅素(黃疸指數)上升太快或太高,寶寶就必須接受特殊波長的照光治療(不是一般的日光燈或曬太陽),以免間接膽紅素沈積在腦組織造成「核黃疸」,導致頭腦永久的傷害。此外,餵哺冰過母乳的寶寶較容易黃疸,可先將集奶袋或裝母乳的奶瓶置於55°C水中溫熱5到10分鐘後,再放進冰箱冷藏或冷凍,回溫後再用奶杯或奶瓶餵哺。方旭彬醫生表示,還有一種「延遲性黃疸」,也就是黃疸持續超過兩週,此種黃疸可能有潛在的病理性問題,不能一味歸咎於母乳,大便若呈現淡黃或灰白色,或有油膩便(可將糞便丟入馬桶看有無油上浮),可能是「膽道閉鎖」或「嬰兒肝炎症候群」,一定要趕緊就醫檢查。方醫生強調,「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如母子ABO血型不合、溶血、紅血球病變、蠶豆症、腎上腺出血、甲狀腺功能低下、敗血症或泌尿道感染等,任何超過兩週之延遲性黃疸、急性黃疸、合併淡色便或油膩便之黃疸,都不可掉以輕心。

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避免之道

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避免之道#小兒疾病

近來有些國內報導提到缺鐵性貧血與母乳餵食的關係,引起了許多家長的擔心與關切,如果嬰兒生長過程中,沒有足夠的鐵質攝取,造成長期性缺乏時,會導致智能發展、動作發展以及行為情緒發展上的異常表現,上述情形,若能及時給予補充性治療,這些發展表現都可以被幸運的矯正回來。父母在預防孩子罹患缺鐵性貧血的行為上,敏盛醫院小兒科周怡宏醫師鼓勵,媽媽們最好完全母哺至少六個月,而且不可添加其它補充營養品;母哺六個月之後,要給予幼兒額外的鐵質來源(至少每天1毫克/公斤以上),且最好由副食品攝取,若仍不足,再給予鐵劑補充。一歲以前一定不能使用低鐵含量的非母乳化乳品,例如一般牛奶、羊奶或豆奶等。周醫師也針對不同時期的幼兒,提出幾項重要的原則:1.4-6個月以上嬰兒:應該每日給予單純而鐵質強化的穀類食物兩次或以上,以便符合此一年齡層的每日攝取需求。2.6個月以上嬰兒:可鼓勵每日一次餵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泥以及果汁),可以有助鐵質的吸收利用。也可給予單純而切碎、壓碎的肉類,以提供進一步的鐵質良好來源,每日一至二次。3.12個月大以上:已不再母哺者或只有部分母哺者,建議必須使用鐵質強化的乳品類。4.一至五歲間兒童,每日乳品攝取量應低於500毫升,包括牛奶、羊奶及豆奶…等。   對於有較高危險機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幼兒,包括低社經地位家庭、低體重兒、母親貧血、肥胖兒、未給予鐵強化食品或肉類食物,周醫師建議「定期抽血篩檢」是有其必要的,適宜的檢查時間為9個月大、12個月大、18個月大以及每年一次,直到六歲。如果父母能夠切實遵行上述幾點,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的問題將可有效獲得預防及解決。

臉頰腫脹疼發燒「小兒腮腺炎」

臉頰腫脹疼發燒「小兒腮腺炎」#小兒疾病

腮腺炎是一種急性病毒感染唾液腺,造成腮腺疼痛腫大,因為臉兩側發炎腫得像豬頭一樣,所以台語俗稱為「豬頭皮」。腮腺炎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這一個病毒家族,其他成員還包括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及麻疹病毒等。腮腺炎大多發生在都會地區,主要是經由直接接觸到病人宿主,或者帶有病毒的飛沫、被病人唾液污染的病媒、病人尿液而間接傳染。臺安醫院小兒科醫師 方旭彬指出腮腺炎主要侵犯唾液腺,但是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從病毒進入體內到發病,通常需要14到24天不等的時間。在小朋友很少在腮腺腫脹前有症狀,但也有一些人會先有發燒、頸部肌肉痛、頭痛或疲倦。小兒腮腺炎並沒有特效藥,主要是症狀治療。但是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在症狀上會跟腮腺炎有些類似,例如頸部的淋巴腺炎,化膿性腮腺炎等,是細菌感染所引起,需要正確診斷後以抗生素治療。耳下腺唾液管內若有結石,在吃完飯後腮腺便會腫起來,與腮腺炎類似。有些腮腺部位的混合性腫瘤、血管瘤、或淋巴管瘤,在外觀看起來也很像腮腺炎但是較不會有發燒或疼痛,雖說少見,但是也要小心與腮腺炎做區分,以免延誤治療。所以如果發現小朋友有臉頰腫脹疼痛發燒,在排除有牙科的問題之後,應該儘早給小兒科醫師做詳細的檢查。此外,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目前在國內建議寶寶十五個月大,接受一劑與麻疹德國麻疹混合之疫苗(MMR),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可以產生對腮腺炎的抗體,且效果可以持續十二年以上,所以家中若有年齡已經適合接種疫苗的寶寶,爸爸媽媽可千萬不要忘了喔!

幼兒容易發生的眼睛疾病

幼兒容易發生的眼睛疾病#小兒疾病

一般常見的幼兒眼部疾病有以下幾種:一、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由於胎兒在母體內尚未發育完成,故易伴隨許多疾病的產生,可能造成日後的斜視、弱視、屈光異常、青光眼及視網膜剝離,嚴重者更會因此導致失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依視網膜發展情形分為四期,輕微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第一、二期)會自動痊癒、發育成熟。嚴重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第三、四期)則應積極施以冷凝、雷射或手術治療。二、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及新生兒眼炎這兩種問題皆會造成流眼淚、眼屎較多,可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治療。但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多在出生就有溢淚、眼睛分泌物增加、擠壓鼻梁、有膿樣物的情形。大部分的鼻淚管阻塞皆會在出生幾個月內自動緩解,若於接近一歲還是症狀明顯,宜儘速就醫施行淚管通條術治療。三、先天性眼瞼下垂出生時即發現有明顯「大小眼」,孩童也會常有抬頭的奇怪姿勢。若下垂情形嚴重,兩歲以前要動手術,以免影響視覺發展。若下垂不是很嚴重,只須密切觀察視力發展情形。四、斜視即俗稱的「鬥雞眼或脫窗」,約有2%的幼兒有斜視現象,有些是與生俱來,然而大多數是不明原因造成。屈光不正亦是造成斜視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遠視容易形成內斜視。斜視要找出原因並早期治療,以免變成弱視。有一種情形稱為「假性內斜視」,發生原因是內眼貲部皮膚過多將眼白遮住一部分,外觀看來兩眼球靠得很近很像內斜視,實際上並沒有斜視,大多年紀大一點就會改善,無需過度擔心。五、弱視造成弱視的原因:斜視、兩眼不等視(兩眼度數差250度以上)、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近視、遠視、散光)、視覺剝奪引起之廢用性視力(如眼皮下垂、白內障)。幼兒常用視力較好的那眼,視力差的那眼不用,久之,就造成弱視。弱視若能及早發現(七歲以前),配眼鏡、遮蓋治療或施以弱視訓練,皆能獲得良好效果;太晚發現,療效將大打折扣,而徒勞無功。 六、屈光不正因為近視、遠視、散光引起的視力模糊,看物體時,瞇著眼睛可以減少屈光度數而看得更清楚。如果發現家中孩童常瞇著眼睛看遠處物體,要及早檢查原因。若未能及早治療高度遠視、散光,有可能產生弱視。近視問題也必須定期檢查控制度數,避免惡化至高度近視。本文擷取自 『眼睛保健聖經』一書,由圓神出版社發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