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類固醇藥膏 女子痛到睡不著

濫用類固醇藥膏 女子痛到睡不著

2016/1/12(2022/3/15 17:30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不擦這條藥膏,我的臉就會又紅又痛!」30多歲的上班族女性,這1年來臉部皮膚經常有刺痛燒灼感,起初症狀斷斷續續,便自己買藥來擦,這半年來症狀加劇,痛到她晚上睡不好,更無法專心工作,靠著自己買的藥膏才能稍微紓緩症狀,但一不擦藥馬上變嚴重,燒灼刺痛感也會倍增,甚至發生皮膚紅腫,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惹禍。

類固醇戒斷稱後群 8成患者是女性

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指出,這位女性罹患的是「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是一種外用類固醇成癮症。大多發生於臉部或會陰部的皮膚疾病,女性約佔8成,且成人居多,主因長時間塗抹中強效外用類固醇藥膏,而造成皮膚發炎,當停藥時症狀反彈,會感覺症狀更加嚴重。

徐嘉琪醫師提到,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患者病灶外觀看起來幾乎沒有明顯紅疹,頂多合併皮膚萎縮,血管擴張,但主訴會有明顯的刺痛及燒灼感,與外觀不吻合的嚴重症狀,就診時多會帶著一條藥膏,訴說症狀只有擦這條藥膏才會緩解,但無法完全痊癒。

皮膚問題2周沒好就應就診

徐嘉琪表示,外用類固醇藥膏常使用在發炎性皮膚病的治療,會壓制皮膚發炎的情況,使用時會根據症狀、部位,選擇不同強度及劑型,要由專科醫師依照個別狀況來調整,倘自行使用超過4週,就容易導致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造成成癮或有皮膚萎縮、萎縮紋、微血管擴張、局部多毛症、毛囊炎,甚至皮膚變薄等副作用產生。

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治療時間須數月來計算,須耐心與醫師配合,逐漸減少藥量,並搭配口服藥物,如四環黴素、抗組織銨等,此案例在治療2周後症狀已減輕許多,耐心服藥3個月後,總算痊癒,成功擺脫類固醇。

最後徐嘉琪提醒,外用類固醇藥膏是治療皮膚疾病常用的藥膏,許多疾病都靠此治療,使用恰當則益處多多,倘若濫用則後患無窮;她表示,如皮膚問題擦藥2周以上都還沒好,就應該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幫助。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