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腦症

失智、走路不穩、尿失禁⋯竟因大腦積滿水!醫揭「水腦症」好發●●歲以上

失智、走路不穩、尿失禁⋯竟因大腦積滿水!醫揭「水腦症」好發●●歲以上#水腦症

64歲的周女士近半年來,常發生出門沒鎖、買菜迷路、叫不出親友名字等失智狀況,越來越明顯,加上她65歲的丈夫早已是失智患者,症狀類似,因此家人以為周女士也是失智症。不料,周女士跌倒後送醫檢查,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經手術引流後,症狀大為改善,幾乎回到原本正常的生活模式。

走路不穩又健忘 非老化竟水腦症纏身

走路不穩又健忘 非老化竟水腦症纏身#水腦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多歲阿公搭公車時,因緊急剎車撞傷頭部,雖腦部影像報告顯示正常,但在兩周後,阿公開始出現步態不穩,尤其轉彎時容易跌倒,又經常跑廁所,也越來越健忘,家屬發現不對勁趕緊前往醫院再次檢查發現,腦室明顯變大,確診為水腦症。醫師表示,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透過引流手術治療後,阿公復原的情況相當好,已可以正常生活。外力撞擊或腫瘤 都可能引起腦室積水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黃博浩醫師說明,正常腦室內有腦脊髓液包覆人體的腦,若腦室積水稱為水腦症。水腦症分為阻塞性及非阻塞性(交通性),阻塞性水腦症即腦室阻塞,腦脊髓液循環流通的路線因腫瘤受阻無法排出;而交通性水腦症是回收腦脊髓液的區域受到阻塞,或因老化導致腦脊髓液吸收過慢而囤積於腦室。像上述阿公在車禍撞擊後,因外傷使回收腦脊髓液的部位損傷,導致腦脊髓液回收不完全,也歸類在交通性水腦症,稱外傷性水腦症,能靠引流手術將腦脊髓液排出,改善水腦症。後期會出現失禁 易誤診為帕金森氏症 交通性水腦症好發在70歲以上的長者,病徵以步態不穩最為明顯,其次為記憶力衰退,大小便失禁則是較為後期出現,這三個典型的症狀最容易讓患者以為是正常老化而忽略,甚至被誤以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黃博浩醫師表示,其實水腦症是可以治療的,有疑似症狀千萬不要拖延,治療黃金期以六個月內最佳,若拖延超過三年,將大幅降低改善的機會,水腦症若置之不理病況只會更嚴重,最終會影響生活品質與加重家庭負擔。治療新選擇 腹腔引流免開腦降低風險黃博浩醫師指出,常壓性水腦症過往以「腦室腹腔引流術」為主,但此手術需開腦且併發症較多,尤其罹病族群年紀偏大,可能提高感染或出血的風險;近年來,台灣「腰椎腹腔引流術」技術成熟,不但不須開腦,從腰椎脊膜腔置入引流管,且因傷口較小,大幅降低併發症、感染與出血的機率,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也呼籲,若家中長輩有出現失智、失禁或步態不穩的現象,應盡速就醫,除能減輕家屬照護負擔,也可以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老婦水腦症伴失智 分流術尋回記憶

老婦水腦症伴失智 分流術尋回記憶#水腦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85歲的老婦,去年不慎跌倒造成腦出血,住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發現她記憶力明顯衰退,且合併有尿失禁、步態不穩而反覆跌倒的症狀;進一步檢查。老婦有典型「常壓性水腦症」的三大症狀,若是不治療,恐會日益嚴重,除了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外,也會提高家庭經濟負擔,建議透過手術改善症狀。負責收至此患者的衛福部南投醫院神經外科劉善傑醫師說明,水腦症一般分為「阻塞性水腦症」及「交通性水腦症」,前者為腦脊髓液循環流通的路線受阻,引起腦脊髓液囤積於腦室內無法排出而造成水腦,可因腦腫瘤或出血等造成。好發65歲以上 別錯認失智而後者則起因於腦脊髓液分泌太多或吸收過慢,其中包含「常壓性水腦症」的病患,最主要的表徵為失智、步態不穩及尿失禁,好發於65歲以上老人,然而,許多老年人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巴金森氏症或是阿茲海默氏症而忽略治療。短時間記憶力明顯退化是警訊「常壓性水腦症」以手術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前述案例便是使用可調壓式腦室腹腔引流手術,於腦室及腹腔各開一個小傷口,從腦室及腹腔間放置引流導管,使多餘的腦脊髓液能排至腹腔,老婦術後5天記憶力明顯恢復,兩周後尿失禁及步態不穩的症狀也逐漸改善。劉醫師呼籲,大部分民眾認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常壓性水腦症所引起的失智與老化產生的失智症狀不同,因此,若家中長輩出現短時間內記憶力明顯退化,應盡早就醫檢查,另外,水腦症治療並不可怕,現在已有避免腦部手術的治療方式,建議民眾及早就醫改善生活。

情緒低落錯當憂鬱症 竟是水腦症造成

情緒低落錯當憂鬱症 竟是水腦症造成#水腦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88歲的曾姓老婦人,因為先生過世後,情緒低落,社交活動減少而且食慾不振,子女們以為母親是得了憂鬱症,所以到給她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但服用了半個多月,症狀並無改善,反而還有日漸消瘦的情形,經檢查才發現是水腦症在作祟。南投醫院老人專科莊家銘醫師表示,個案家屬求治老人醫療整合團隊,經團隊介入檢查評估後,發現她有水腦症的情形,因為水腦症造成一連串不適的症狀,轉介神經外科,開刀治療後,症狀已獲得明顯的改善。老人整合團隊介入 及早找出病因台灣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南投醫院有鑑於此,開立「老人整合性醫療門診」,提供全面性的評估與介入。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老人整合性醫療門診是由不同科別跨專業領域醫療團隊的合作,讓長者不需奔波在不同專科診間等候看診,早期發現老年病人潛在的問題,有效改善病人生活功能。 

走路不穏記性差非退化 竟是水腦症纏身

走路不穏記性差非退化 竟是水腦症纏身#水腦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步態不穩、無法控制小便、記憶越來越差,這些症狀讓人誤以為只是單純的退化,殊不知恐是水腦症,常延誤就醫。一位退休的老先生,發現近來走路不穏,加上記憶力愈來愈差,小便會憋不住。起初不以為意,認為是年紀大、體力衰退的自然生理現象。但隨時間這些症狀逐漸變得嚴重, 經檢查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而後接受放置腦室腹腔引流管,現在狀況已逐步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馮睿哲醫師解釋,腦室裡每日約生產500C.C.的腦脊髓液,正常情況下,這些腦脊髓液會被人體吸收;一旦無法吸收,就會形成腦部積水。常壓性水腦乃因腦部慢性積水,腦部壓力變化較少。好發於腦部有過傷害的老年人,如蜘蛛膜下腔出血後、腦外傷後、感染腦膜炎等。3症狀辨別:步態不穩、尿失禁、失智而常壓性水腦症典型臨床症狀有3種:第1是步態不穏,常在方向轉彎時,出現步態不協調情形。第2是失智,以記憶力缺損為主,症狀包括面無表情、冷漠、遲鈍、健忘等。第3是尿失禁,無法控制小便,常無故尿溼褲子。及早發現  腰椎腹腔引流解憂儘管常壓性水腦症有典型三症狀,但在臨床上卻沒有很好的診斷工具。馮醫師說,目前會以腰椎穿刺測量壓力並放置腰椎引流數日,視病人症狀是否改善做為診斷依據。而治療方式採手術治療,會在頭骨上面鑽洞,切開硬腦膜,穿刺腦實質而放置腦室腹腔引流管,並連接至腹腔引流積聚的腦脊髓液。馮睿哲醫師也提醒,常壓性水腦症若沒及早發現治療,會使症狀日漸加劇,不僅會常常容易跌倒,也會逐漸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不可不慎。 

翁認錯人記憶差 老人痴呆或水腦症?

翁認錯人記憶差 老人痴呆或水腦症?#水腦症

黃老先生年70歲,平日生活獨立,三餐自理,還可下田工作,家屬發現近半年來常不自覺尿濕褲子,走路步態不穩,且記憶力減退,常認錯家人、不記得孫子、甚至表情呆滯,家屬一度認為是人老了、退化了,後經過蹍轉求醫,腦部斷層掃描才發現,原來腦室積水了,亦即得到「水腦症」。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李振培副院長指出,老年人若得到了水腦症,常常被誤認為老化了、失智了,而延誤就醫,最後導致癱瘓在床,而造成遺憾終身。事實上,水腦症是可以治療的,水腦症主要是腦脊髓液不正常堆積在腦室內,正常的成年人一天可製造500cc的腦脊髓液在腦內循環三次,除了運送必要的營養、葡萄糖、電解質和賀爾蒙外,最重要的是還可當成腦部的緩衝,來調節腦內壓力的改變。什麼因素會造成腦脊髓液不正常的堆積呢?少部分是因腦室內長瘤引起分泌過多外,大皆是吸收不良引起的,常見的原因是頭部外傷、腦中風、中樞神經感染甚或腦腫瘤引起,通常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就可發現腦室擴大而確定診斷。到底要如何治療?李振培副院長說,一般說來,手術為唯一選擇,只要放置腦室腹腔引流管即可解決,在頭皮上劃個小傷口,顱骨上鑽個小洞把管子放在腦室內,另一頭經過皮下直接導入腹腔內吸收即可。李振培副院長提醒,水腦症常被誤認為老年癡呆失智症,認為無可救藥而任其自生自滅,事實上,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病人常可換得不一樣的人生,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

神智不清拿牙刷梳頭? 原來是「水腦症」作怪

神智不清拿牙刷梳頭? 原來是「水腦症」作怪#水腦症

「最近我媽媽怪怪的,譬如,要刷牙的時候,她會把牙膏擠在梳子上,拿來刷牙;梳頭的時候,她卻又拿牙刷來梳頭。」梁女士家屬在台東基督教醫院就診時的陳述,這種看起來常見於銀髮族的失智現象,但是經過詳細問診及進一步檢查,東基神經外科醫師吳忠哲確診梁女士罹患「水腦症」,即刻安排她進行「腦室腹腔引流手術」。術後梁女士復原的狀況讓家屬判若兩人,她既能和家屬正常溝通,也能自行走路。吳忠哲醫師大聲疾呼:「雖然步態不穩、尿失禁及失智是許多銀髮族的困擾,但是這些症狀陸續在同一個病人身上出現時,就要特別注意了,一定要就醫確認是否為水腦症的問題,輕忽不得!還有,病人出現的症狀,不一定都是三種,也可能只有兩種。」成人的腦室裡每天大約生產300~500C.C.的腦脊髓液,它的成分為鹽、葡萄糖及微量的蛋白質。正常情況下,這些腦脊髓液會被人體吸收;一旦無法吸收,就會形成腦部積水。水腦症是腦部裡慢性積水的疾病,也因過程較久,腦部壓力變化較少,所以稱之為「常壓性水腦」。通常發生在腦部有過傷害的銀髮族,常有的症狀為尿失禁、步態不穩及失智。若能盡早予以診斷與處理,常常能減少老年人的快速退化,甚至得到恢復的機會。數個月會有頭部外傷、腦中風、腦膜炎、或其他腦部傷害的病史;少數腦部或脊椎術後的病人也會發生這樣的症狀。大多數會有水腦症的病人會是年紀較大的病人,發生的機率各國統計不一,大致上在大於六十五歲的社區人口可能占約0.02~2.9%;甚至有些在長期照護中心做的統計顯示,水腦症的比例高達14%。水腦症的治療方式,主要還是以腦室腹腔引流為主。有些藥物的使用可能可以短暫性的緩解症狀,但是對長期的疾病過程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主要的處置還是需要以手術的方式來置入一個管路在身體裡,主要是希望可以藉由這個引流管,將累積的腦脊髓液由腦部引流至腹部,由腹膜吸收;也藉由這樣的方式改善腦部的積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