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

避免嬰兒翻身 恐導致「扁頭綜合症」

避免嬰兒翻身 恐導致「扁頭綜合症」#育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採用仰睡運動、兒童安全座椅與依戀式教養的二十年後,全美嬰兒的扁頭綜合症比例增長了六倍(全球各地採用繁忙西方生活方式、能負擔舒適現代生活的地區,罹患率急遽上升;一項加拿大的研究顯示,七到十二週的嬰兒罹患比例將近五成)。這些孩子中,半數同時患有斜頸─頸部肌肉緊繃,妨礙嬰兒轉動脖子或轉頭的能力。斜頸通常需要物理治療,嚴重的扁頭綜合症有的時候需要戴矯正頭盔。受侷限、缺乏行動與運動 造成扁頭綜合症然而,與許多人的認知不同,這些情況不總是單純的美觀問題(經過治療就沒有後遺症)。扁頭綜合症的嬰兒面臨短期、長期發育遲緩的風險。更甚者,記錄顯示扁頭綜合症寶寶可能還會面臨視力與聽力的發育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寶寶無論在家中或托育場所,都沒有獲得可以行動的充分自由與足夠時間。事實上,我認為研究數據中看到的發育遲緩情形,與寶寶頭型沒有什麼關係,而是與他們受侷限、普遍缺乏行動與運動有關。按《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的數據顯示,孩子的肥胖傾向可能在五歲時就已經決定了;研究人員希望扭轉大眾健康的趨勢,因此開始檢視長期缺乏行動自由對於孩子的影響(甚至早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前)。然而,儘管醫界開始警覺,家長對於孩子行動的侷限情況卻變得更糟、而非更好。問題在於市場充斥著灌輸「恐懼」這件事。例如,我最近得知有一項套具被開發出來,能將寶寶綁在搖籃中,避免翻身。可是,一旦寶寶有能力翻身,我們就應該允許他們翻身,寶寶才能藉此成長發育。不幸的是,我們已經採納了仰睡運動的教誨,不讓孩子「趴著玩」,這樣的結果是─我們保護孩子已經到了一種荒謬的程度,正在導致全新的危險。過度保護孩子只會導致另一種危險幾年前,同事轉診一名八個月大的男嬰,到我的診間進行評估,男嬰的雙親都是三十出頭的年輕專業人士。同事懷疑男嬰有認知障礙,因為男嬰無法坐起身,甚至無法仰起頭。但是,當我看到寶寶時,我並不認為他有認知障礙。他的眼神清明,能追隨我的舉動。他的肌肉張力正常,儘管身體虛弱、卻非無力。沒有任何神經障礙嬰兒的典型症狀。他的頭型的確有點怪異,還有部份發育遲緩。與孩子相處了一段時間後,我告訴家長,我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但是,他需要更多活動、培養力氣。家長們這時才開始釋然地大哭。我安排寶寶開始進行運動發育的治療,讓他戴上修復頭型的頭盔。他的父親一旦確知孩子沒有任何問題,便採納了我所有的建議,開始與男孩一起努力,使孩子動起來、增加力氣。不過,母親卻花了更久的時間才認同我的意見。每當她帶孩子進入診間,看著我在檢查檯上擺弄著她的孩子,我看得出來─她很不舒服。每當我將他翻身或拉起身,母親的表情就更不悅。結果,我發現,在她帶寶寶來找我之前,她從未放下寶寶。如果寶寶沒有睡覺,她就會抱著寶寶。寶寶沒有接收任何刺激,也沒有玩耍。當我試圖解釋寶寶需要有些時間待在地板上,該名母親卻對我說:「他只是個寶寶!他可能會受傷。」我向她展示,我能拉著小男孩的手臂,讓他坐起身:「看吧,他沒有哭。他一點也不介意。」然而,母親只是搖頭:「我不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還好,母親最終認同了我的意見,幾個月內,孩子終於開始自行活動。我一直追蹤這個家庭的後續情況,直到我搬遷到另外一州。那時,孩子已經五歲了,像其他小男孩一樣到處亂跑,甚至出現心智早熟的跡象。(本文摘自/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來自跨國教養經驗的黃金指南,讓你更快樂、更自信,享受照料新生兒的喜悅,卻不失去理智與自我!/大好書屋)

講座/育嬰須知、嬰兒按摩

講座/育嬰須知、嬰兒按摩#育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手父母歡喜迎接家中的新生命,但也必須知道寶寶基本照護的知識及技術,例如各階段寶寶的發展,發展是否符合年齡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有哪些寶寶檢測可以做?有哪些警訊需要父母注意?哪些飲食可以?哪些飲食則不行?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婦產部將於5/12星期(六)舉辦親子教室活動,由兒科醫師陳淑惠主講「小寶貝常見的問題」,以及復健部技術長林立峰教導「親子嬰兒按摩」。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準爸爸、準媽媽預約報名,不限雙和醫院產檢、生產之孕婦。活動期間提供茶水,請自備環保杯。(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婦產部親子教室時間:107年5月12日(六)下午13:30-15: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12樓會議室洽詢:02-22490088 轉2972(婦產科秘書楊小姐)或   02-22490088 轉2988(諮詢衛教師宋小姐)

助寶寶口腔發展 副食品何時該上場?

助寶寶口腔發展 副食品何時該上場?#育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寶寶在吃副食品前,不論是瓶餵還是親餵,奶都是由口腔的後方直接注入,誘發吞嚥反射。一旦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想要能順利進食,首先要能接受固體食物由口腔前方進入,接著舌頭將食團送到口腔後方。過程中,舌頭會保護氣管不讓食物進入,讓食團順利進到食道。如果是泥狀食物,本身就是食團,不需要特別處理;若是固體食物,則是大工程,首先要先咀嚼成小塊,接著混合唾液形成食團,送到口腔後方嚥下。剛學吃副食品時要幫寶寶切小塊一點寶寶早期的咀嚼動作只有「上」與「下」兩種而已,僅能處理軟的小塊食物,不足以處理硬的、或帶有纖維的食物,例如肉條。大塊食物送入寶寶口中時,為了咀嚼成小塊,寶寶會含比較久,利用唾液讓食物軟化,且舌頭必須將食物帶到牙齦邊緣,這時舌頭就無能力避免食物進入氣管通道;再加上剛學吃副食品的寶寶們,還分不清多大的食物才能吞入,寶寶的呼吸道又只有他們的小指甲這麼寬,因此容易產生嗆到而窒息的危險。6個月起可開始給予泥狀食物寶寶的門牙大約在6至8個月、後面的臼齒大約都在1歲之後冒出,而咀嚼動作由本來的上下進階到斜向旋轉,大約也要在12個月大時才發展。配合寶寶的口腔發展,6個月起給予泥狀食物,讓寶寶練習舌頭後送動作;8個月大時則可以給寶寶嘗試質地較柔軟的食物,加強咀嚼能力。而較有口感、富含纖維的食物,因為需要更靈活的舌頭控制,則建議1歲後再給予。副食品會增加口腔的感覺與動作 (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樂閱讀/讓孩子多爬行 有利成長

樂閱讀/讓孩子多爬行 有利成長#育嬰

過了1歲之後,孩子開始會爬行,或想到處走來走去。一般來說,女孩會比較早開始走路。但媽媽不能只是單純覺得「太好了!我家孩子開始學走路了!」因為,孩子需要確實地爬行。現今的生活方式跟以前不同,想讓孩子爬行,卻沒有夠寬廣的房間,家裡的桌椅家具,阻礙了孩子爬行的路線,所以,大多數孩子在沒有充分爬行的狀態下就開始學走路。除此之外,女孩又特別喜歡模仿,所以當她看到已經很會走路的哥哥、姊姊,或父母的樣子,就能很快學會走路。但透過爬行所鍛鍊出的手臂,以及上半身的力氣,是讓孩子維持正確姿勢所需的重要肌力。跑步時,如果往前跌倒,就要用雙手撐住地板,這個動作需要手臂的力氣;若是往後倒,就要把背縮起,讓屁股先著地,這需要肚子肌肉的力量。有些孩子往前跌倒而撞到臉,或往後跌倒而撞到頭,這是因為雙手與上半身的肌力不足。而想要鍛鍊孩子手臂及上半身的力量,爬行是最好的方法。不管大人有多想讓孩子爬行,孩子就是會不受控制地自己走起路來,真是拿她沒辦法呢!這種時候,就請媽媽跟孩子一起用爬行的姿勢來玩耍吧!尤其女孩特別喜歡模仿大人、和大人做一樣的動作,所以如果媽媽率先以「妳會做這個動作嗎?」的感覺,用雙手撐著上半身(像是膝蓋不著地的爬行)給孩子看,孩子一定也會開心地學這個姿勢,在和媽媽玩耍的過程中也鍛鍊了上半身。此外,讓孩子爬樓梯也是很有效的。正因為是走起路來還不穩的1歲幼兒,所以在上樓梯時是一定要用到雙手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最有效果的,就是跟孩子牽手時,爸媽伸出一隻手指,讓孩子抓著。有些爸媽會像是拖著孩子走一般地握住孩子的手,或抓著孩子的手往上拉,這樣也許能減少孩子跌倒的機率,但這種做法實在有點可惜,因為孩子抓著某樣東西時,可同時鍛鍊握力與腕力,所以請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抓住爸媽的手。最適合用來鍛鍊孩子運動機能的玩具,就是室內用攀登架。只要家裡放了這個,孩子自然會用雙手去玩,也能把上半身鍛鍊得更強壯!如果家裡空間夠大的話,不妨放一個讓孩子玩耍。生了女孩,當然不希望她因為跌倒而在臉上留下傷痕,所以要讓孩子鍛鍊出強健的體魄,並掌握安全要規。鍛鍊孩子的手臂與上半身力量,能讓孩子不容易跌倒!(本文作者/竹內繪里香)(摘自/決定女孩一生的0~6歲教養法/大好書屋出版)

樂閱讀/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樂閱讀/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育嬰

「醫生,每次餵寶寶吃飯時,我都有點痛苦,該怎麼辦呢?」親愛的媽媽, 常在餵寶寶吃飯時,又哄又騙的,的確是有點辛苦。但是媽媽們也別氣餒,有些方法可以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媽媽餵食可以輕鬆一點喔。• 提供愉快的吃飯環境,並且在固定時間吃飯。• 絕不強迫寶寶吃東西,但是要耐心地餵孩子食物,並微笑鼓勵寶寶吃。• 給寶寶可以用手抓的食物,慢慢讓寶寶學習自己吃東西。• 變換不同類型的食物,讓味道和口感多樣化。注意飲食衛生/因為寶寶免疫系統還未非常健全,所以副食品的衛生非常重要,才不會讓寶寶受到病毒侵入而生病。• 製作過程保持清潔,入廁、給嬰兒換尿布、接觸動物之後都記得要洗手。• 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二者相接觸。• 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肉類、蛋和海產。• 副食品最好是現做的,並且在一小時內吃完。• 在常溫下,食物保存不能超過二小時,乳品沒吃完則要冰冰箱,並盡量在當天食用完畢。• 奶瓶和奶嘴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煮沸消毒:將瓶子、奶嘴完全浸泡在水中,表面沸騰至少15鐘。蒸汽消毒:將奶瓶、奶嘴等放在蒸鍋裡蒸15分鐘。• 讓寶寶遠離有毒的化學物質,以及容易噎到的東西,以免寶寶亂抓放入嘴裡。(本文作者/郭美滿、羅仕寬)(摘自/寶寶不是磨人精!:0~12m嬰幼兒聰明照護/博思智庫出版)

樂閱讀/看懂寶寶的便便

樂閱讀/看懂寶寶的便便#育嬰

親愛的媽媽,心愛的寶貝出生,醫院都會發一本《兒童健康手冊》,裡面有張「嬰兒大便顏色辨識卡」,媽媽們可以用來判斷,寶寶的腸胃有沒有問題。正常寶寶的便便會是黃褐色,不太有臭味,是有種酸酸的味道。因為母乳中含有比菲德氏因子,在大腸內中產生比菲德氏益菌,而使腸道保持酸性,抑制壞菌繁殖。「嬰兒大便卡」上面大便的顏色有九種(正常三種、不正常六種),如果發現寶寶大便顏色與不正常顏色相似,或發現介於正常與不正常之間,那可能是腸胃出了狀況,最好要去醫院檢查。排便異常/「醫生,我的寶寶喝完母奶之後,竟然拉肚子,這是正常的嗎?」親愛的媽媽,別太心急,寶寶如果有喝母奶,便便稀一點是正常的。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大部分會被腸胃道內的乳糖分解酵素,分解吸收,無法被消化的部分,就會殘留在腸道中發酵、刺激腸道排出體外,就成了看似下痢的軟便,水份含量較多且廣佈於尿布上,也因為這樣,母乳寶寶比較不會便秘。不過,媽媽們要注意自己吃下肚的東西喔!因為寶寶是會受母乳而影響的,如果媽媽乳製品和蛋製品吃的較多,寶寶就比較容易有腸胃問題或過敏。除了拉稀大便之外,寶寶如果排便不順,在一歲以後也可以喝點蜂蜜潤腸,不過蜂蜜可能藏有寄生蟲蟲卵,所以一歲以內寶寶不可以用喔!寶寶的大便會反應身體狀況,但是,媽媽們也要同時觀察其他症狀,必要時請教專業醫師是比較保險的做法。(本文作者/郭美滿、羅仕寬)(摘自/寶寶不是磨人精!:0~12m嬰幼兒聰明照護/博思智庫出版)

關懷育幼院 陳揆:每個孩子都是寶

關懷育幼院 陳揆:每個孩子都是寶#育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行政院長陳冲日前訪視財團法人臺灣省天主教會新竹教區附設德蘭兒童中心時表示,台灣的出生率在全世界算是最低的,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家的寶,我們必須要愛惜,他非常感謝兒童中心趙院長、醫護人員及各位修女,讓兒童能夠在最幸福的環境長大。陳院長指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他個人長期贊助新莊一所育幼院,並認養了一位小朋友,十幾年來他現在已經讀高二了,前一段時間還去看他。而陳院長的夫人也跟她幾個朋友長期贊助一所位在後龍的育幼院。陳院長說,在育幼院裡的小朋友,成長過程如果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將來他們就可以關心社會,這種關心是社會上每一個人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根基。陳院長並對現場表演鼓術的小朋友說,現在在這裡打鼓,將來要替國家打鼓,讓整個社會有旺盛的士氣。陳院長隨後至財團法人天主教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附設米可之家訪視,他表示政府今年表揚的好人好事代表中,他特別注意到有一位得主從小在育幼院長大,他在育幼院時就發願將來出社會以後,除了自立以外,還要幫助別人,後來他真正去做,而且還發動朋友與其他團體一起幫助其他育幼院。陳院長進一步指出,米可之家的老師們主要是幫助大家生活上要自立,將來才能獨立生活,但最重要的是未來自立以後,還要去幫助別人,把愛心傳播出去。

影音/公務員留職停薪 七成為育嬰假

影音/公務員留職停薪 七成為育嬰假#育嬰

當公務員的莊小姐,目前懷孕七個多月,因為生產完想要親自餵母乳,又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保母照顧,因此產後打算申請育嬰假。和莊小姐一樣,想在龍年生小BABY的公務員還真不少,就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來說,員工大約一千四百人,最近一年就有76個嬰兒出生,是市府生育率最高的局處單位。今年龍年,預估生育率會再提高,育嬰留職停薪者也可望再增加。根據銓敘部統計,全國27萬公務員中,民國98年申請留職停薪人數,只有1271人,不過到去年一口氣攀升到2227人,增加一千多人,其中育嬰留停者高達六成八,女性申請者是男性的三倍,而在私人企業,去年有3萬9千多人申請育嬰假,不過如果按照比例來看,人數還是不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