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

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二胎風險更高

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二胎風險更高#育嬰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日本女星竹內結子上周驚傳在家中身亡,享年40歲,日本警方根據現場狀況研判,自殺的可能性極高,業界消息指稱,她因育兒壓力疑似出現產後憂鬱。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求助。2成媽媽產後憂鬱 為無法照顧baby自責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2~45歲婦女共211名,於生產後三年內接受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有關透露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其中五分之一未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三分之一者認為社會支持不足。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昱表示,婦女在生產後,生理上由於雌激素降低,心理上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角色的改變、忙於照顧嬰孩,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成產後憂鬱症。產後情緒低落較普遍,約有五到八成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雖會出現心情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但仍能照顧小孩。而有兩成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症狀包含超過兩周持續性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欲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孩。育嬰不只是媽咪的責任 家人應給予支持李昱醫師建議,產後憂鬱的媽媽不要太苛責自己,想想小嬰孩可愛的地方,把身心的痛苦,跟先生或親人訴說,大部分的產後憂鬱媽媽得到家人的支持後,就能度過難關,若仍有憂鬱甚至想不開的念頭,就應至身心科門診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身心科醫師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生第二胎的媽媽罹患產後憂鬱,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症狀並非新手媽媽才會遭遇。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

掰掰尿布!教孩子自主如廁這年紀最好

掰掰尿布!教孩子自主如廁這年紀最好#育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教育孩子如廁雖然對很多家長而言極具挑戰性,但只要多一些耐心與等待參與,一樣可以讓孩子容易上手。專家表示,通常自主如廁的學習,女孩子控制能力較佳,會學習得比男孩子快。1歲8個月至2歲大最佳時期 可開始教導孩子自己上廁所育兒專家林芝鈴說明,在孩子1歲8個月至2歲大期間,是孩子語言及認知表現的階段,可以開始讓孩子實際如廁的訓練。建議可以在孩子1歲半左右起,以娃娃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導孩子認識廁所、馬桶還有如廁順序。可先使用學習褲,讓孩子知道褲子濕潤感、感受想尿尿的感覺,再引導到廁所,完成正確的流程。除了單純如廁的訓練,也可透過喝水量來控制孩子有尿意的時間點。訓練孩子自主如廁的天數要看心智能力發展程度,少則1週,多則1至3個月。若發現孩子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要延後教導,千萬別操之過急,弄巧成拙。然而,要是過了「黃金期」,教導自主如廁將會變得困難。孩子做對時 千萬要即時要給予大大的鼓勵無論在家或帶著孩子外出時,怎麼同時貫徹如廁教學?林芝鈴專家表示,在家時盡量讓孩子放心的練習,耐心擦地,穿著一般內褲,多讓孩子感受到尿濕褲子的感覺;外出時可使用尿布學習褲或拉拉褲,沒有練習成功再由爸媽協助孩子更換。孩子如果做對,要給予大大的鼓勵;假使尿褲子也不要質疑孩子的能力,或是拿來跟別的孩子做比較,而是鼓勵孩子「沒關係,我們會越來越棒的」。或許檢視孩子的手指能力,是否仍不習慣穿脫褲子。訓練孩子如廁,可能每次都需要10至15分鐘,爸媽的耐心很重要,用愉悅、有趣的方式引導為佳;如果用比較或質疑的語氣責怪孩子,可能導致孩子拒絕學習。家長的耐心及持續是訓練成功的秘訣不建議2歲大以後才開始訓練,這時期的孩子已有表達需求的能力,但也不建議過早訓練。在家時可單穿三角褲,外出時則穿著尿布式拉拉褲。育兒專家林芝鈴提醒,曾有研究指出,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重複執行21天,耐心、堅持很重要。有時在幼兒園內已訓練,但是回家後沒有持續堅持教導,回家後沒有持續堅持教導,或是出外貪圖方便就直接使用尿布,都會破壞訓練,恐怕又要從頭開始。

抱寶寶姿勢錯誤 恐害髖關節脫臼!

抱寶寶姿勢錯誤 恐害髖關節脫臼!#育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抱著寶寶、照顧寶寶的時候,請記得時常留意是否讓寶寶處於一個舒服、安全的姿勢。讓寶寶雙腳打開、呈現M字型開展,就像是在寫平假名的「」字一樣,就是掌握這個姿勢的重點。讓寶寶可以自然地舒展開來的姿勢,就是雙手呈現W字型、胯下和雙腳呈現M字型的WM型姿勢。尤其雙腳的「M字型開展」是相當重要的原則,勉強去拉扯或夾緊寶寶的雙腳等動作,都是讓髖關節脫臼的主要原因。特別在出生後一年之內的這段期間,記得要讓寶寶保持在不會讓髖關節產生負擔的M字型開展姿勢。讓寶寶的雙腳呈現「M字型開展」寶寶的姿勢,會隨著成長的過程而逐漸變化。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背部會蜷曲成C字型曲線;生下來之後寶寶的脊椎骨,就像是在寫平假名的「」字一樣的形狀;從開始學步起到進入學齡期的這段期間,背脊骨則會漸漸地長成跟大人一樣的S型曲線。至於腳的形狀也會改變,嬰兒時期,寶寶的腳是O字型,到了幼兒時期,會變成X字型,進到學齡期就會變為筆直的形狀了。就如同上述提到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具有階段性,因此,寶寶的脊椎骨並不是突然之間就變為S字型、而雙腳一開始也不是筆直的。一旦在成長過程用了不對的姿勢, 就會導致骨盆周圍或脊椎骨扭曲變形。對寶寶來說,最安全且舒適的姿勢就是「WM」型姿勢了。以這個姿勢作為基準, 不管是對於抱寶寶、哺乳或是換尿布等照顧寶寶的工作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要留心雙腳必須呈現M字型開展的這個重點,因為寶寶的腳只要呈現筆直的狀態,就會容易造成髖關節脫臼的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使用錯誤的姿勢來抱寶寶或進行各種照護行為都是危險的,寶寶會因為髖關節快要脫臼的不協調感而覺得不安,而因此開始哭泣或出現身體往後仰的動作。嬰幼兒時期,是寶寶骨骼、肌肉、大腦的各項機能都在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使用「安定抱法」的話,會讓寶寶的脊椎骨呈現圓弧狀並讓雙腳保持M字型開展,就不會阻礙寶寶的成長了。什麼是髖關節脫臼?指大腿根部所在的髖關節分離的疾病,多半是因為嬰幼兒時期的姿勢不良所引發的。當心寶寶的「髖關節脫臼」問題髖關節的骨頭移位,這樣的狀態就稱做是「髖關節脫臼」;而骨頭偏離原位、不穩定固著於該有位置的狀態稱為「髖關節半脫臼」;髖關節發育狀況不好(髖臼骨未完全形成)則稱為「髖關節髖臼骨發育不良」。雖然髖關節脫臼有先天和後天的分別,但幾乎都是後天造成的為主。因為跟歐美人比起來,我們亞洲人包覆著髖關節的髖臼骨本來就比較淺,所以更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的問題。而且起因多半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埋下的種子,而造成日後出現脫臼的病症。此外,比起男孩,此種病症更好發於女孩身上。爸爸媽媽若看到寶寶出現以下的症狀,就要懷疑有可能是髖關節脫臼了: 兩邊的膝蓋高度不一樣(脫臼的那隻腳的膝蓋高度會比較低)。 雙腿的長度不一樣(脫臼的那隻腳會比較短)。 雙腿張開困難,或者是張開雙腿的時候會出現「喀」的聲響。 兩側大腿的內側皮膚皺褶不對稱。 寶寶起步走路較晚,或是會拖著腳走路。由於這類問題不會有疼痛感,因為沒有留意而造成嚴重問題的案例並不少。而這類情況發生時會出現下列的症狀: 髖關節活動困難。 髖關節有疼痛問題。 行走困難。 無法蹲下。 雙腿長度不一。 腰痛或是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 髖關節變形。要解決髖關節脫臼問題,能夠在嬰幼兒健檢的時候早期發現是最好的。只要感覺寶寶「可能」有這樣的問題,就要儘早去小兒科或整形外科就診。(本文摘自/3秒鐘讓寶寶不哭的抱法/出色文化)

停止哭鬧!讓寶寶安定的2種抱法

停止哭鬧!讓寶寶安定的2種抱法#育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安定抱法1)橫抱法在新生兒的階段,我們會採取這種「像是將寶寶的身體整個環繞起來」的橫抱法。使用這種抱法,即使是剛出生的小寶寶也能安心地把自己交託給媽媽,快來試試看吧!安定抱法2)豎抱法豎抱法是最常被使用的抱法。因為是讓媽媽能夠和寶寶面對面的姿勢,寶寶可以感受得到媽媽的愛。請務必記住這些能讓寶寶感覺舒服的秘訣喔!寶寶到底要抱到幾歲呢?抱孩子這件事,其實沒有「到X歲為止」這樣的限制。所以,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都已經上幼稚園(或是小學)了,還要抱抱也太丟臉了吧!」這樣的話。媽媽不妨改為「真想多抱抱寶貝啊!」這樣的想法可能會更好喔!因為抱著孩子並非單純只是一種讓寶寶不哭的手段而已,更是親子之間重要的溝通管道及表達愛的方式。如果能多給孩子一些擁抱,孩子也會真實感受到被愛、被重視的感覺,更能擁有作為一個人的自信。其實只要時間到了,孩子自然會獨立,在這之前,媽媽也不要吝嗇,多抱抱你的孩子吧!(本文摘自/3秒鐘讓寶寶不哭的抱法/出色文化)

防寶寶誤食!家長必知安全10原則

防寶寶誤食!家長必知安全10原則#育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居家環境要注意些什麼,才能避免寶寶誤食造成意外?為了寶寶的安全,請遵守以下十點原則:• Point 1)使用專門櫃子來放置清潔用劑。建議最好當次用完,若使用後仍有剩餘,務必妥善保存好,不要隨意亂放。櫃子最好可以上鎖,因為即使放在高處,小朋友仍有可能爬上去!• Point 2)藥物應分門別類包裝後,以安全鎖鎖好。千萬不要裝在不用的糖果罐內,避免誤食,最好能裝在有安全蓋的藥瓶裡,小朋友根本沒能力打開。• Point 3)每年端午節時,有些家庭會買鹼水來製造鹼粽,容易發生小孩誤食鹼水的狀況,而此種強鹼誤食的後遺症又特別嚴重。千萬不要把有毒物質裝在寶特瓶裡,放在幼兒易拿取之處,或是放置在冰箱內,有些小朋友會以為是汽水而誤食。此外,現在的清潔劑瓶身都會標示清楚誤食的急救方法,如果隨便拿寶特瓶代替,發生誤食意外,你就無法馬上找到正確解決方式因應。• Point 4)避免讓寶寶自行吃含有果核、種子或骨頭的食物。如要讓孩子吃魚,請選購魚刺骨頭少的魚類較為安全。因為即使稀飯熬得非常爛,仍然可能會不小心有排骨碎片或魚刺在裡面。• Point 5)不要讓3歲以下幼兒吃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開心果。如果要讓寶寶吃小小的圓形水果,如葡萄、櫻桃等,也請切成小塊,避免幼兒一口吞入噎到。• Point 6)儘量不要給2歲以下的小朋友吃蒟蒻。若是讓小孩吃果凍,你最好先用湯匙把果凍切開再餵孩子,用吸的方式容易整塊卡在喉嚨、吸入氣管。另外,珍珠奶茶裡的珍珠,也應該盡量避免小孩子食用,以免發生用力吸過猛,珍珠不慎吸入氣管造成窒息。• Point 7)寶寶吃東西時千萬不要和他玩,否則容易噎到嗆到,造成意外。• Point 8)你在選購食材時,要以新鮮為主,炒過東西回溫後容易受到污染。買鋁罐頭時要注意罐頭周圍有無破洞,並注意罐身標示的保存期限。• Point 9)挑選玩具時必須選擇合格有認證,且標示符合小朋友年齡層的玩具。路邊的玩具材質不明且危險性高,小零件又易脫落造成幼兒誤食。你千萬不要為了貪小便宜而隨意購買。• Point 10)不可以單獨留12歲以下的小孩自己在家,也不要放任一群小孩在家裡卻沒有大人陪伴。(本文摘自/健康‧育兒一定要知道的大小事/台灣廣廈出版)

親子共眠促安全感?當心窒息風險

親子共眠促安全感?當心窒息風險#育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過去二十多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主張,多數睡眠不足家長所犯的錯誤,不是沒有充分訓練寶寶獨自入睡,而是一開始就試圖訓練寶寶獨自入睡。他們指出,一直到最近,人類都是群體共眠。我們為什麼認為這些生理的必然性會突然改變?共眠很有道理─寶寶有安全感,母親更換尿布或餵奶也不必大費周章(大多數共眠法的倡導者也是哺餵母乳的支持者)。許多國家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前都睡在父母的臥室裡,例如日本、伊拉克和印度。所以,有何不可?親子共眠法(Co-Sleeping)技術上來說,共眠法是執行親子同室,通常很靠近彼此,常見的狀況是附加一個邊床─就像一張嬰兒床,但是可以拆掉單邊,讓母親拉到床鋪旁邊,方便半夜餵奶。問題是,大多數人談論共眠法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是在討論「共床」。在美國,共床的支持者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且嚴重的細節:父母睡的大床。在這些普遍共床、而嬰兒猝死症比例低的國家,人們睡在薄而堅硬的床墊上、甚至是地板上,蓋著薄毯與扁枕。然而,西方國家的人們睡著蓬鬆的枕頭、巨大柔軟的厚棉床墊、床墊幾乎像棉花層如雲朵輕軟,再配上多條床單與毯子。因此,比起獨自睡在嬰兒床的寶寶,與母親共床的寶寶死亡率高出五倍─無論是死於嬰兒猝死症、窒息或過熱。就算家中換了比較堅硬的床墊,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因為問題不僅是床墊,還有我們生活方式,也完全都不一樣。共床根本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而且研究清楚指明:不值得冒這個風險。一份匯總五項研究成果的報告,涵蓋英國將近一千五百名嬰兒猝死症個案,結論指出:如果不與雙親共床,有八成八的嬰兒原本不會死亡。美國研究人員調查八年內超過八千個不明原因的嬰兒死亡個案,在《兒科期刊》(Pediatrics)上發表,未滿四個月大的寶寶有七成四的死因,也是起因於共床。除了少數例外,多數共床家庭的結局都不好。人們會不擇手段獲取需要的睡眠─如果寶寶半夜醒來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母親必須回到工作崗位、恢復職業世界的節奏與步調),她會將寶寶抱上床。短暫時間之內,共床通常會奏效,大家都睡得比先前好。但是─不論是誰發明了「像寶寶般安睡」這句詞彙來描述一個人睡得很好、安靜與平靜,他絕對沒有與寶寶一起共眠過。寶寶會扭動;他們會踢腿;睡眠中,他們會嗚咽與哭泣。隨著他們長大,四肢會更長,踢人更痛,手肘、膝蓋攻擊更痛。孩子睡得很好;家長則不然。但是,當然幾天後就養成習慣了。孩子喜歡這個新的安排,任何讓他回到嬰兒床上睡覺的企圖,都很可能會遭遇到猛烈而響亮、不願入睡的抗議。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家長容易讓孩子留在大床上,決心暫時忍耐度過這段時期,等寶寶狀況好些再來處理─而,對多數家庭而言,「暫時」的結果就是永無休止。當然,有些母親熱愛共床,特別是哺餵超過好幾個月的母親。她們享受與寶寶的親密時光;任何一位超過一、兩天沒能連續睡上三個小時的人都能證實,任何睡眠(就算是稍微被干擾的睡眠)也比沒睡覺好。但是,我數不清在診間遇過多少人,他們多年來與孩子共床,懇求我鼓勵他們的妻子或伴侶,讓孩子睡在兒童床上。長時間的共眠(不管何種形式),就算沒有破壞他們的睡眠,也可能對伴侶的親密感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而這些對夫妻關係的影響更負面而長遠,比幾夜難熬的睡眠訓練更棘手多了。哭泣式睡眠法可能揪心、內疚;共床則有風險、有破壞性。然而,我執業多年來與新手家長分享緩和的睡眠訓練法,卻能在幾週內讓全家睡得安全舒適。(本文摘自/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來自跨國教養經驗的黃金指南,讓你更快樂、更自信,享受照料新生兒的喜悅,卻不失去理智與自我!/大好書屋)

「哭泣式睡眠法」 訓練寶寶好習慣

「哭泣式睡眠法」 訓練寶寶好習慣#育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美國有兩種特別受歡迎的睡眠訓練法,儘管方法截然不同,但兩者都有效。唯一不幸的是,兩者都需要痛苦的取捨。大部分的狀況是,能夠整夜安眠的寶寶,是因為家長犧牲了自己的睡眠。檢視兩種作法,就能察覺原因。哭泣式睡眠法(Crying It Out, CIO)許多人認為「哭泣式睡眠法」等同於「費伯法」(Ferber method)─得名自理查德.費伯博士(Dr. Richard Ferber),這名兒科醫師推廣他的睡眠訓練技巧,教導寶寶自行躺在嬰兒床上入睡。「哭泣式睡眠法」只是費伯博士建議對抗嬰兒睡眠問題的眾多策略之一,不過你確實可以在一開始就先採納費伯博士這個方法,來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費伯博士指出,處在入睡相同環境中的寶寶,半夜短暫地醒來(所有人都會有這種狀況),也會很容易再次入睡到天亮。因此,理論上來說,獨自在嬰兒床上入睡的寶寶,不會因為獨自在嬰兒床上醒來便受到驚嚇。他只會翻個身,重新安頓好自己,讓每個人都有漫長而平靜的一夜好眠─不需要「哭泣式睡眠法」或任何其他方法。但是,請記住,寶寶是習慣的生物。因此,如果家長好幾週或好幾個月每次都搖晃他入睡、或是每當寶寶嗚咽就急著安撫─這就等同於在訓練他「需要搖晃或安撫」才能入睡。很自然的,習慣入睡時有家長陪伴的寶寶,醒來發現自己獨自躺在嬰兒床上,就會哭泣、甚至驚慌。如果寶寶一哭,家長便立即衝到寶寶身邊安撫,寶寶更會學到只要自己一哭,媽咪或爹地就會過來安撫他。可能還會餵他喝奶!所以,下次他醒過來,就不會再次入睡,反而又哭了─即使一點也不餓。如果媽咪或爹地沒有衝過來,他會哭得更用力、更大聲。他並非被寵壞、或想操縱他人。寶寶只是害怕。最後,他可能是生氣。他想不到哪裡有問題。以前每件事都很好,現在什麼都不對。事實是,費伯認為許多家長誤解了「哭泣式睡眠法」的意思,他「從未鼓勵家長放任孩子哭泣」。此外,他推薦的許多睡眠法中有一項名為「逐步削弱法」*,顧名思義,旨在幫助寶寶慢慢而明確地習慣新的周遭環境。第一晚,寶寶躺到嬰兒床上,家長離開。可預期的是,寶寶要不是立刻表達抗議獨自入睡,便是睡著後醒來大哭。請家長先稍等一會,確認寶寶不會自己入睡時,再平靜地進入房間,說幾句話、或只是讓寶寶知道有人來安撫他。依據這個方法,請家長無論如何都不要抱起孩子。然後,記住,就算寶寶沒有停止哭泣,也請離開。最終,孩子會睡著一陣子,也許會再次醒來。一而再、再而三,寶寶醒來大哭,家長每次進入房間安撫寶寶的等待時間再隨之延長。這樣進行幾天之後,孩子便會理解這是新的睡眠方式,再多的哭鬧也無法改變。隨著寶寶逐漸熟悉情況、不再害怕,便會開始很快睡著,養成自己入睡的舒適感。讓寶寶學會醒來時自我安撫、或是半夜淺眠醒來又入睡,通常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哭泣式睡眠法」會讓家長與寶寶都不舒服,但是並非不道德。長時間的哭泣(就算長達好幾個小時),也不會像某些人批評的造成持續心理受創、或是影響親子情感連結能力。事實上,部份毀謗者引用的研究,其作者已經出面譴責他們從數據中導出的結論(尤其這些研究著重誕生在受虐環境的孩子)。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艾利西亞.利伯曼博士(Dr. Alicia Lieberman)正是其中一名作者,堅持她的研究「與爭論無關……因為我的研究範圍是疏忽與虐待……而非正常、『夠好』的育兒法。」耶魯醫學院瓊.考夫曼博士(Dr. Joan Kaufman)是另一名出面譴責的作者,他宣稱「用我們的研究去支持非科學認證的想法,是一種錯誤引用。」孩子學習獨自入睡時,讓孩子哭泣並不殘忍。然而,「哭泣式睡眠法」也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費伯也不斷強調這一點。像是有胃食道逆流或是餵食不耐(feeding intolerance)問題的寶寶,當他身處痛苦之中,絕對無法自我安撫。生病中的寶寶不用安撫就能重新入睡─這是錯誤的期望。所以,在嘗試逐步削弱法之前,請先認真思考,是否可能消除造成寶寶每晚啼哭的任何原因。無論如何,「哭泣式睡眠法」需要的時間較長,即使成功執行,也會讓執行過程宛如置身地獄。如果你或孩子不需要經歷這種情況,為什麼要使用這個方法呢?(本文摘自/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來自跨國教養經驗的黃金指南,讓你更快樂、更自信,享受照料新生兒的喜悅,卻不失去理智與自我!/大好書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