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具

踩地就痛、腳掌變形!竟是拇趾外翻「關節擠一起」醫揭預防3重點

踩地就痛、腳掌變形!竟是拇趾外翻「關節擠一起」醫揭預防3重點#輔具

65歲林先生的雙腳大拇趾在10年前開始疼痛,曾就醫使用輔具、復健等保守療法,但效果不佳,原已放棄治療,然而近年來腳拇趾外翻情況更加嚴重,踩地、行走都痛,變形的腳也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無論天氣再冷或下雨只能穿涼鞋,讓他又痛又冷又難受,也不能去慢跑與登山,直到求診具備足踝專業的骨科醫師,才擺脫疼痛醜腳人生。

天冷泡澡注意!老人泡澡「3大危險」發生率翻倍:護心先做1動作

天冷泡澡注意!老人泡澡「3大危險」發生率翻倍:護心先做1動作#輔具

泡澡好處多多,秋冬泡澡暖身更是一大享受,但高齡者要健康快樂泡澡,就需要特別注意安全。從11月到4月氣溫較低,老年人泡澡時發生事故導致死亡的情況,發生率高出2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醒老年人洗澡前、中、後可能的危險因素,以及避免在浴室裡跌倒、中暑不適的預防方法。

穿護腰該如何挑選?優缺點1表比較:避免長時間穿戴恐「1部位」萎縮

穿護腰該如何挑選?優缺點1表比較:避免長時間穿戴恐「1部位」萎縮#輔具

腰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壓力和傷害的部位之一。長時間的坐姿和站立都可能導致腰部不適和疼痛。穿戴護腰可以減輕腰部的壓力和疼痛,並有助於預防腰椎受傷,然而長時間的依賴,又怕造成肌肉萎縮。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穿戴護腰的目的、作用原理、類型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護腰。

輪椅該如何挑選?輪椅尺寸要多寬、多深?最佳「寬度」應比屁股多2吋

輪椅該如何挑選?輪椅尺寸要多寬、多深?最佳「寬度」應比屁股多2吋#輔具

每個人適合的輪椅,會因為身體的尺寸和疾病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就像我們買鞋子一樣,我們會先看看自己的腳長腳寬,挑選鞋子的大小尺寸後,接著試穿、走走看,好不好走?舒不舒服?挑鞋子是這樣,挑輪椅當然也是,每個人適合的輪椅都不相同。但是,請把握1個原則,就是要「坐好坐滿」,就可以找到適合的輪椅了喔!

是輔具不是陷阱!使用輪椅6安全習慣

是輔具不是陷阱!使用輪椅6安全習慣#輔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男子推著坐輪椅的阿嬤穿越馬路時,疑因阿嬤的腳卡住輪子而突然停頓,造成阿嬤重摔受傷。輪椅本該是輔助人們生活的利器,而非陷人於危的陷阱,輪椅上路時應養成正確安全使用習慣,才能發揮輔具的最大價值。家寶基金會表示,上述危險意外相當常見,分析有下列幾種原因造成: 1.小腿帶鬆脫甚至拆除小腿帶是輪椅的必備品,目的是防止使用者的腳掌滑落踏板。然而多數人卻輕忽其重要,只因覺得它「礙事」就隨意移位甚至拆除,造成使用者的小腿失去支撐,使腳掌滑落至地面。2.輪椅上坐姿不正臀部過於靠前或偏一側,導致全身歪斜,間接使腳掌未正確擺在踏板上。3.輪椅速度過快或未注意路況一般輪椅的前輪較小,容易陷入路面縫隙;輪椅若行進太快陷入路面縫隙,或使用者腳卡住輪子,輕者前傾翻覆,重則摔傷使用者。輪椅這樣用 才能平安回家正確使用輪椅,是預防危險的不二法門。家寶基金會建議,輪椅使用者及照護者應養成六個安全使用習慣:1.踏板高度符合使用者腿長輪椅選購時應配合使用者的體型,或使用前調整腳踏板高度,使其符合使用者的腿長,讓腿可舒適自然地放置踏板上,減少腳掌卡到輪子的機率。2.正確安裝小腿帶除了栓好踏板外,小腿帶也要正確固定在小腿後方,防止腳掌掉落地面。3.輪椅坐好坐滿並繫安全帶臀部應坐在椅面的中軸線上,並儘量讓尾椎和背部貼靠椅背,使腳掌能自然地放置在踏板上;並將安全帶繫好,以防身體滑落或彈飛。4.收好輪椅上的衣物,防止捲入輪子外套、圍巾、毛毯等長型衣物相當容易捲入前後輪,秋冬來臨,照護者應多加留意。 5.倒退越過縫隙或下坡若遇路面凹陷縫隙,應「倒退嚕」以較大的後輪先越過,較不易卡住造成危險;在下坡時應倒退走,防止重心不穩、坡道太滑導致煞車失靈。6.推輪椅時腳步放緩,保持警覺輪椅行進不宜過快,並隨時注意輪椅使用者與路面情形,才有充足時間應對突發狀況。

輔具選得好 銀髮族趴趴走少煩惱

輔具選得好 銀髮族趴趴走少煩惱#輔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平時忙於務農的70歲黃伯伯,因中風讓他右半身行動不便、講話口齒不清,只好放下農務工作。而中風後的黃伯伯因為害怕平衡不佳造成跌倒,除了上廁所和洗澡之外都不願行走,因此肌力和平衡感變得越來越差,並出現肌肉萎縮的情形。家人帶黃伯伯到復健科求診,復健科醫師建議使用輔具協助他行動與進行復健,治療師指導正確使用輔具的方式,現在黃伯伯可以靠著四腳拐進行短距離的行走,如自己去廁所、在室內移動、走到家門前,幫助促進他的行動能力,也減少跌倒的風險。適當輔具 可增加長者自行行動的能力苗栗公館診所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說,許多銀髮族因為老化或中風等因素,導致全身肌力、平衡感退化,造成行動不便。目前最常使用的行動輔具是輪椅及枴杖,但若選到不合適的輔具,像輪椅大小不適當,可能會造成姿勢歪斜,使肌肉痠痛、脊椎歪斜,不合適的拐杖也會成為障礙,讓使用者容易跌倒受傷。選用好拐杖 幫助平衡、預防跌倒行走不穩定的銀髮族可藉由選用合適的拐杖類輔具,增加行走穩定度,預防跌倒意外發生,建議依需求選擇可調整高度、有底墊的拐杖,以符合身材使用,且底墊可以減緩打滑的情形。拐杖的種類1.單拐:適合身體健康、平衡力不錯的銀髮族使用,借助單拐可以更不費力的走路及預防跌倒。2.四腳拐:適合平地使用,左右手都能適用。3.單側四腳助行器:適合只能使用單手、走路費力的銀髮族,在平地走路的輔助工具,無法上下樓。4.四腳助行器:穩固、支撐力最佳,是平地走路的輔助工具,無法上下樓。選擇合適輪椅 舒適移動好方便選購輪椅時,帶著銀髮族(使用者)一同選擇,挑選符合使用者身材的椅面,坐下後距離椅子兩側約多兩指幅寬度,椅面深度約比大腿長度少一吋,並確認輪椅的椅面、椅背、扶手、前後輪、腳踏板、手煞車等結構完整無損。輪椅正確的使用方法:1.從輪椅站起坐下變換姿勢時,均應使用煞車,以免發生危險。2.坐輪椅前及從輪椅起來時,腳踏板必須移開,以避免被絆倒。3.使用有可掀式、可拆式扶手的輪椅,讓銀髮族不須完全站直就能移動到床上或便盆上。

輔具如身障者的翅膀 助他遨遊看世界

輔具如身障者的翅膀 助他遨遊看世界#輔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許多身心障礙者因功能嚴重限制,導致無法處理個人日常的自我照顧,如飲食、穿著、衛浴、行走、溝通等,甚至因長期臥床而造成壓傷或障礙情況加劇。第一社福基金會從民國84年成立全台第一家復康輔具資源中心,由治療師、社工及維修技師團隊提供輔具諮詢及評估建議服務、研發多項輔具,團隊也走入重度障礙者的家庭裡,幫助多名重度身心障礙者首次獨立踏出家門,重建個人生涯。第一輔具中心提供輔具展示體驗、二手輔具回收清潔及借用服務、加上維修服務,成為一套完整的輔具服務。多重障礙的安安,剛來到第一社福辦理的愛智發展中心接受早療時,不僅沒有口語能力,抓握和伸出這類動作也做不好,所以手部功能明顯不佳,甚至無法獨立坐久。教保老師和復健治療師們合作運用語音輸出的溝通器、圖卡等來訓練他的認知和語言能力,又用手部支架、握把、站立架、含有固定帶的板凳、矯正鞋和助行器……等,幫助安安發展出手部功能,也提升他的肌肉耐力,讓他可以自己坐好,並學會站立和行走。當安安轉銜到一般幼兒園就讀時,已經會自己用湯匙吃飯,還能拿畫筆畫畫,也會和人簡單地對話,甚至是推著他的助行器「飆走」。安安的媽媽表示,以前安安還不會走時,外出都是靠家長推推車移動,安安會走路之後,她才感受到什麼叫「一轉身孩子就不見」的驚慌感,但她覺得這是一種奢侈的感受。根據政府統計數據顯示,107年0-15歲(未滿15歲)身心障礙且需要輔具協助日常生活的兒童和少年全國約有17,879人(含平衡機能障礙者、聲音機能或語言機能障礙者、肢體障礙者、植物人、自閉症者、多重障礙者、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者),這些兒童與青少年需要的可能不只一種輔具。縮短輔具申請流程 建議先租再買社家署簡惠娟署長表示,社家署已在規劃縮短輔具申請的流程,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身心障礙者的家庭,只要持有評估書,就可以到臺北市特約的361家輔具廠商先將輔具拿回家使用,臺北市政府後續會再跟廠商處理補助款問題,未來也希望能幫忙爭取提高補助款,好造福更多家庭。陳局長也呼籲,臺北市目前正推廣「先租再買」的概念,希望輔具使用者先將輔具租回家使用,覺得適合再購買,避免買到不適合自己的輔具。引導式教育整合復健目標和特殊教育第一社福賴美智執行長表示,對於身心障礙孩子來說,輔具幫助的不只是孩子的復健,也是孩子對外交流、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今年第一社福還特別增加「引導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簡稱CE)體驗區,這是透過特殊傢俱、輔具、和節律性意向(活潑又有意義的動作口訣)等,將復健目標和特殊教育整合,用生活化、遊戲和唱歌方式引導,小朋友常常不知不覺中,在日常情境裏從事復健活動,自然而然的達到療育功效。第一社福也希望推廣「引導式教育」及傢具式的輔具展示,讓更多重度障礙幼兒受惠。為因應兒童會持續成長的特性,兒童輔具的設計必須具有能夠隨著因孩子成長身形改變而跟著調整的功能,但因每個兒童的身形不同,所以常會需要以量身訂製、多次調整的模式來製作,這也是兒童輔具製作成本較高的原因,相對的輔具廠商需投入成本與進入門檻也較高,導致國內兒童輔具廠商不只數量較少,一般醫療器材行也難找到提供試用的兒童輔具,讓特殊需求兒童的家長光是在找孩子的輔具上就耗費許多心神。

修正步態與足部輔具 可改善足底疼痛

修正步態與足部輔具 可改善足底疼痛#輔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足底疼痛是現代生活常見的不適症狀,不論是青少年、上班族群、或是退休後的老年族群,都造成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臨床常見的足部疼痛,有一部分是源於足部局部的因素,譬如足底筋膜炎、前蹠痛、因步態和受力不當造成的第五蹠骨疼痛、因副舟狀骨突出或過度內旋造成的內側足弓疼痛、跟腱疼痛、以及高跟鞋族群常發生的姆趾變形疼痛等等。雖然足底疼痛症狀輕微者可以在休息後自行緩解,但在許多情況下如果另有其他因素諸如:骨骼排列異常、走路的步態和力學上施力不當、以及更上游的神經與相關的筋膜緊繃或受壓迫等而導致的足部疼痛-則多半不易自然緩解,有一部分疼痛的原因,卻不是在腳本身,而是更上游的神經或筋膜緊繃或受壓迫,或者有不對稱的骨架排列(譬如脊椎、骨盆與下肢等)而造成次發性的足部疼痛。仔細檢查足底疼痛的原因對於足部局部的原因造成的疼痛,臨床上會先檢查靜態的足部結構,看看骨骼排列有沒有異常或不對稱,足弓是否過高或太塌,前後足有沒有過度內翻或外翻,軟組織是不是過度鬆弛或者緊繃。接下來可以研究患者在走路、跑步時的步態以分析在動態下各個關節施力和受力的交互關係。另外觀察患者和使用的鞋子之間的互動結果(譬如磨損方式和變形狀態)。也可以檢測其足底受壓的分布情況,看看是否和疼痛或長繭的位置相對應。有時足底疼痛的問題點並不在腳但有時候足部疼痛得原因並不是發生在足部本身,而是更上游的問題,譬如雙腿、骨盆、脊椎和神經筋膜等,就需要多花一些時間找原因和處理。例如是否有雙腳長不等的情況、是否因下肢骨折或外傷後造成阿基里斯腱攣縮、纖維化以致步行時無法充分做好踝關節的背屈、是否雙下肢後側以及延伸到背部甚至顱骨後方的淺背線的筋膜與其中的神經緊繃、單側或雙側的脊神經根壓迫導致的坐骨神經痛,都可能是足底疼痛的原因或加重因子。此類的問題比較複雜,往往需要影像檢查脊椎或下肢骨骼的排列,或者經由神經學檢查來尋找可能的原因,將上游的障礙排除,才能使得症狀獲得解決。針對足底疼痛的處理方式,可經由修正不當的步態、改善鞋具選擇,或者製作鞋墊或支架輔具來修正站立和步行時的生物力學,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