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皮蛋久放才變黑?營養師破除迷思

皮蛋久放才變黑?營養師破除迷思#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皮蛋是台灣人常吃的加工食品之一,許多民眾從小吃到大。但是對於製作、外觀及營養成分等等,許多人一無所知。且因為它黑黑的外觀及特殊味道,因此有皮蛋是浸泡馬尿製成或認為放置很久才變黑等謠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解開民眾對於皮蛋的迷惑。皮蛋為鹼性凝固製程的加工食品依農委會資料指出,皮蛋是利用強鹼浸入蛋內,使蛋白產生鹼性凝固的加工食品。它的蛋白呈現如琥珀般半透明黑褐色,主要是因為受到鹼作用後生成的揮發性物質有關。而它的氣味則是在製作過程時,鹼分解並重組蛋白質導致。傳統的皮蛋製法是將生石灰、蘇打、草木灰等鹼性物質與鹽調成泥狀塗敷在生鴨蛋上,再裹上米糠,接著密封熟成;現代則是將蛋浸漬於氫氧化鈉中熟成。因為酸鹼濃度與溫度都會影響皮蛋製成,因此會額外添加氧化鉛、氧化銅等重金屬來穩定品質。皮蛋豆腐適合牙口不好的銀髮族 容易入口、蛋白質成分高皮蛋可是華人料理界的經典美食之一,口感似果凍般Q彈,不論在餐廳、小吃攤或家中餐桌上皆可看到其蹤影。南投醫院營養室蔡秀雯主任表示,皮蛋營養價值高,含蛋白質、維生素A、B2、B3及鎂、鉀、銅等豐富礦物質。皮蛋廣泛運用在各種美味料理中,最常見的為皮蛋豆腐,將嫩豆腐與皮蛋切開擺盤,淋上醬油膏,灑上柴魚片與蔥花,就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蔡秀雯主任表示,皮蛋豆腐的搭配為高蛋白低醣低脂的軟質食物,也適合高齡的飲髮族用來當成營養補充的配菜。特別是牙口較差的老人家,是一道容易入口的高蛋白營養食品,如果食慾差、沒有胃口,吃清粥小菜時,可以來盤皮蛋豆腐,開胃又營養。皮蛋仍屬加工食品 鈉含量偏高不宜多吃皮蛋可不像外國人說的千年蛋(thousand-year egg)那般能保存多年,而是有賞味期限的。購買跟食用皮蛋時,應挑選完整包裝、標示清楚、外殼無破損及取得 CAS 標章產品。蔡秀雯主任提醒,由於皮蛋是加工食品,鈉含量較高,攝取過量鈉恐會造成高血壓,也可能增加後續中風、心臟病風險。建議三高患者不要天天食用,以免導致身體負擔。

包裝茶是化工合成?食藥署破解迷思

包裝茶是化工合成?食藥署破解迷思#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對於市售包裝茶飲有錯誤觀念,誤以為內容物沒有真材實料,都是化工合成茶。產生以上迷思,多半是因為一般人很少從食品製造技術的角度來認識包裝茶,為了滿足消費者知的權利,提供更多選擇自由,食品藥物管理署讓您一起來了解包裝茶的製程。用茶葉及水萃取出茶湯 有3種方法無論是綠茶、紅茶還是烏龍茶,製作包裝茶飲時,利用茶葉泡水,將茶湯「萃取」出來。萃取方式主要分為3種:1) 浸泡法/是最常見的茶湯萃取方式,類似平常泡茶包的方法,業者將茶葉放置在提籃中,再放入60至70°C的熱水中浸泡 15至25 分鐘,期間提籃2至3 次左右。2) 攪拌法/使用翻轉煮茶機進行攪拌,將茶葉投入已有熱水的萃取罐裡,經翻轉攪拌後萃取出茶湯。3) 冷萃法/讓茶葉籃在密閉的萃取釜中循環萃取茶湯,相較於前2種方法使用60至70°C的熱水,第3種萃取方式可以在比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也就是部分產品標榜的「冷萃」技術。包裝茶透過添加抗氧化劑獲碳酸氫鈉 避免變質影響風味由於茶湯很容易氧化,假如茶湯沒有現泡現喝,可能變色又變味。為了延長茶飲存放時間,方便從製作地點運送到各個銷售端,包裝茶可透過添加抗氧化劑「L-抗壞血酸」,也就是維生素C,避免茶湯氧化影響色澤、口感和風味。另一種成分表上常見的食品添加物「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可將茶湯的pH值調整為中性偏鹼,同樣有助於維持口味與色澤。完成以上步驟後,再經歷降溫、殺菌、冷卻、裝瓶等過程,一瓶方便消費者隨時隨地飲用的包裝茶飲就完成了。食藥屬表示,民眾只要別過度飲用,而且每日該攝取的水分都有正常攝取,不必擔心包裝茶影響健康問題。(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1期資料)

吃麵配酸菜好搭 小心高鈉危機!

吃麵配酸菜好搭 小心高鈉危機!#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提到國民美食,牛肉麵總是榜上有名,牛肉麵攤遍布大街小巷,近日天氣漸冷,喝著熱騰騰的濃郁湯頭、軟Q的麵條,大口咬下肉塊令人相當滿足。酸菜更是吃牛肉麵時不可或缺的配角,加入酸菜會讓牛肉麵的層次大幅提升,但是酸菜吃太多,恐怕有營養的疑慮,營養師對此提出幾點提醒。酸菜屬於高鈉食品 攝取過量引發高血壓、代謝問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酸菜屬於醃製蔬菜,大多使用芥菜曬太陽軟化加鹽脫水再使用重物壓出多餘水分,醃製過程會發酵產酸而具有特殊風味,頗受喜愛。但因製作過程中使用大量食鹽或粗鹽,利用高滲透壓使芥菜脫水,降低水活性,使微生物生長受抑制達到延長保存的效果。雖然酸菜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少量乳酸菌等益菌,但酸菜仍屬於高鈉食品,若攝取過量的鈉,可能會引發高血壓與代謝疾病,提高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等風險,建議不要大量食用。豆干等魯味長時間放置常溫 保存不當恐變質吃牛肉麵並搭配一盤豆干等小菜是饕客們的最愛。陳佳祺營養師表示,但部分麵店的酸菜多裸露在外,豆干小菜也多為室溫存放,收攤時才一起置於冰箱隔日再復熱開賣,許多豆干等魯味為黃豆製品,蛋白質及水分含量高,放置在常溫易因微生物、細菌入侵而造成腐敗發霉等現象。建議低溫保存(7℃以下冷藏或-18℃以下冷凍),或熱存(65℃以上)以維持食品安全。建議外食時挑選有信譽的商家購買,注意豆干等小菜的外觀與氣味,勿購買衛生環境不佳的商家產品,才能吃得安心又安全。

「光照」挑好蛋!食藥署教5撇步

「光照」挑好蛋!食藥署教5撇步#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烹煮的食材,且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因過去媒體報導,有餐廳使用不潔蛋品造成民眾食物中毒,還有部分蛋品受到汙染,造成消費者心生恐慌,對蛋品食用安全產生疑慮。購買蛋品 5個小撇步挑好蛋現行針對蛋品的衛生管理,食品藥物管理署除了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蛋品製造、加工及調配業者建立追溯追蹤制度、設置專職人員外,亦要求分階段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等制度。透過法規及產製衛生輔導的方式,搭配市售蛋品抽驗計畫,希望民眾能取得安全無虞的蛋品。消費者購買蛋品時,也可參考以下小撇步,幫助您選擇既新鮮又安心的好蛋:1) 選購已包裝好的洗選蛋。2) 選購時以光源(如:手機內建的手電筒)照射蛋,如內部呈現半透明狀者表示較為新鮮。3) 選購蛋殼表面無裂痕且無明顯髒汙的蛋。4) 觀察氣室大小,蛋品存放越久,水份流失越多,使得蛋內空氣增加,氣室變大。5) 觀察蛋黃位置,新鮮的蛋,蛋黃位於中央,如果發現蛋黃上浮,則表示已放置一段時間。鈍端朝上冷藏 不宜置冰箱門邊另外,儲存蛋品時,以鈍端朝上的方式,放置於冰箱內冷藏存放,不宜放置於冰箱門邊,避免溫度變化過大,且應與其他食材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雖然雞蛋價格不貴又營養,但也不能吃太多,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一般健康的民眾每天可以吃1顆蛋。血液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硬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等,還是要注意蛋的攝取,一天應少於一顆蛋黃的攝取量。(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69期資料)

吃美進口蘿蔓生菜 慎防大腸桿菌感染

吃美進口蘿蔓生菜 慎防大腸桿菌感染#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及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警訊指出,近期該國出現32起大腸桿菌O157:H7型感染病例,均與食用蘿蔓生菜有關,並建議消費者避免食用蘿蔓生菜,直到有更充足的調查結果為止。臺灣列第二類傳染病僅出現過1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自民國88年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納入甲種法定傳染病,並於93年修正公布傳染病防治法,將該疾病修正為第二類傳染病。監測迄今,僅於90年8月確診1例外籍男童,經調查其感染源不排除可能於僑居地感染;因應國外此次感染事件,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以維護國人健康。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初期出現水瀉、腹痛疾管署表示,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食因性傳染病,致病原為大腸桿菌,人可經由接觸受感染的動物、食入受汙染食物、飲水,或經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感染。該病潛伏期約2至8天,感染初期會出現水瀉、腹痛,病情惡化後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嚴重者成人會有腎衰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小孩則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造成死亡。過去美、日等國曾發生經由未煮熟之肉品或未滅菌之果汁、乳品造成大規模食因性感染疫情。疾管署進一步指出,大腸桿菌血清型約100多種,病原所產生的志賀毒素是導致腸黏膜出血及腎臟病變的主要原因。產志賀毒素性大腸桿菌主要為大腸桿菌O157:H7或O157:N,另其他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如O26:H11, O111:H8, O104:H21等也可能造成相同症狀的疾病。購買美、加進口蘿蔓生菜 應當心衛生情形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美國、加拿大旅遊或商務活動,要注意飲食衛生及飲水安全,避免生食或飲用未經滅菌處理的生乳、果汁;用餐前、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後,應使用肥皂澈底洗手,降低感染風險。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將旅遊史及飲食史告知醫師。國人如已購買美國、加拿大進口蘿蔓生菜且尚未食用完畢,應注意該生菜衛生情形,有疑慮應停止食用;已食用者若發生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醫師如遇到疑似病患時,請儘速通報,並採集相關檢體送驗,及早給予病患適當治療,防範疫情擴大蔓延。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微波到底有無毒物?6守則用得安心

微波到底有無毒物?6守則用得安心#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微波加熱的原理是藉由震盪食物內部的水、油、糖等分子產生熱能,與傳統由外而內的導熱方式不同,所以很難從外觀了解食物加熱的狀況。超商所販售的微波食品,包裝都是塑膠製品,雖然這些材質都必須通過耐熱測試、溶出測試,確保耐熱程度,以及溶出的有害物質、塑化劑沒有超標。冷藏便當微波塑化劑會激增3~5倍每次看到超商店員在微波食品之前,用刀子劃開塑膠封膜袋口,我的腦海中都會出現塑化劑溶出到食物中的畫面,令人膽戰心驚。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曾檢測超商便當、冷藏火腿等25種冷藏和冷凍食品,結果全數檢出塑化劑!而且微波加熱後,DEHP(塑化劑的一種)釋出量還會激增3至5倍。目前歐盟建議的塑化劑每日容許量,每公斤體重的DEHP容許量為50微克。美國環保署建議不得超過20微克,而以成人60公斤計算,每日DEHP的攝入量最好低於1200微克。身體是有承受量,卻禁不起持續累積的暴露量,一旦超過臨界點,肯定會傷害身體細胞或組織。使用正確的容器加上階段式加熱,以保障安全微波不安全的關鍵因素,不在於「微波」本身,而是溫度太高及時間太長!火力太強或加熱時間過長,超過塑膠耐熱的溫度,就可能會有溶出塑化劑的疑慮。很多人使用微波爐時,習慣將開關轉到「高」火力加熱,這是錯誤的做法。溫度太高容易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變質,例如很多人都會在冬天使用微波爐加熱生鮮牛乳,但一旦加溫至40℃以上,牛乳表面會形成一層名為乳皮的薄膜,就像熬煮豆漿時,表層會逐漸浮上一層豆皮薄膜一樣,可是形成過程中,通常肉眼看不出來,等到牛乳冷卻後,就會發現有一層薄膜浮在牛奶表面。乳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乳糖或無機鹽類及20~25%的變性乳白蛋白,若溫度高到60℃以上,會使乳白變性;若持續加熱到100~120℃就會燒焦,營養吸收率也會跟著降低,長期食用下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環毒博士這樣做1) 只將微波爐用於解凍、加熱用途/例如,將冷凍食物放置在安全容器,如瓷碗裡,再蓋上瓷盤後用微波解凍,這比傳統利用水流、泡水或室溫解凍快上好幾十倍時間;冷藏食物的加熱速度,一樣比電鍋蒸、煮鍋煮或炒鍋回溫快上好幾倍,但可用中火慢慢加熱,一方面減少水分快速流失,一方面也避免因高溫而使食物變性。2) 不要直接以微波加熱紙製便當盒/平常我不會使用紙製便當,因為紙張內膜有層膠膜,其中含有塑化劑,此外更不會微波加熱紙便當,因為一旦遇熱會溶出塑化劑。3) 倒入馬克杯內後再加熱/到便利商店買牛奶、豆漿時,不妨自備馬克杯,倒入後請店員代為加熱。 4) 用中火以下分次微波,而不是一次溫熱到位/以牛奶為例,一定開中、低小火,加熱時間限定1分鐘。為避免加熱不均,再繼續微波2、3次,每次限定1分鐘。5) 不要將微波爐當作烹調用具,而是輔助工具/例如烤雞腿,一般做法是放入烤箱烤約40分鐘,但為了縮短時間,又不流失美味,可以先利用微波爐加熱至6、7分熟,再移到烤箱烤約10分鐘,分2次翻面烘烤,一樣能享用皮脆肉嫩的烤雞腿。6) 使用微波爐時不要站在微波爐旁邊/使用微波爐時要距離30公分以上,以策安全。 (本文摘自/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平安文化)

你吃對了嗎?6類潛藏的食安問題

你吃對了嗎?6類潛藏的食安問題#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過期食品/不肖商人不當謀取利益,罔顧消費者的健康,竄改食品製造及保存日期,或是將過期食品重製再包裝,繼續販售,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常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可能已受微生物感染、變質或產生毒素的過期食品吃下肚。長期累積,就可能讓癌細胞有機可乘的冒出來。2) 食品添加物/為了讓食品永遠不腐壞、永遠好吃,或呈現可口的樣態,聰明的化工業者開發了各類的食品添加物,如各式香料、著色劑、乳化劑、防腐劑、抗氧化劑等,供食品加工者製作各式各樣的加工食品或「假食物」。我們每個人每天可能攝入的化學食品添加物,高達數百種以上,長期下來這些食品添加物會造成肝臟及消化道受損、過敏等身體上的不適,更甚者,誘發大腸直腸或其他相關癌症。3) 基因改造食物/為了增加產量、維持農作物的穩定品質,自以為聰明的人類透過基因改造各種作物,確實換來了降低成本、更省力的作物量產成效,相對的卻忽略基改作物可能帶給人體的不良副作用,如基改玉米和基改黃豆,會引發過敏;基改玉米會危害內臟細胞;基改馬鈴薯則會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及細胞分裂;而基改牛奶更可能是乳癌、肺癌及大腸癌的罹患因子。生活中充斥著基改作物製作出來的基改食品,41篇針對基因改造作物的研究中,有19篇的結果顯示,基改作物的成分或對人體的生理作用,與傳統作物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如2009至2012年間,6篇關於乳癌患者的研究,其中3篇研究結果顯示,植物雌激素可降低死亡率,另有4篇顯示,植物雌激素也可降低復發機率。這個植物雌激素存在基改黃豆的含量相較非基改黃豆少,換言之,基改作物所含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較為不足。另外,基改黃豆也包含嘉磷塞除草劑有害物質,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2016 年8 月11 日的資料顯示,嘉磷塞除草劑是可能的致癌物。4) 非有機農產品營養不足/有機農產品所含不好物質如農藥、抗生素、硝酸鹽較少,有益健康的物質較多,顯示吃有機食物對維持身體健康有益。尤其是有機農產品的硝酸鹽含量低,而蔬菜的多酚含量比較高。硝酸鹽進入人體會轉換為亞硝胺,可能導致癌症;多酚具備抗氧化、預防癌症的特性。有機食物基本上含的農藥抗生素跟硝酸鹽相對比較少,不能說絕對是零,但因為環境的關係,它好的成分比較多,譬如說多酚、磷的含量、Omega-3、維生素A、C,都與癌症的保護有相關性。5) 農藥殘留/台灣的食品中農藥殘留狀況很嚴重,2015 年底的抽樣調查,發現70% 的食品是有農藥殘留的。雖然有些農藥殘留是在法規容許範圍內,但每天同時攝取多種蔬菜,可能會有加總累計效應,這樣的高農藥殘留比例,讓我們的飲食生活陷入惡質且危險的狀態中。*總容許暴露量指標=(A 偵測濃度/A 可容許濃度)+(B 偵測濃度/B 可容許濃度)+…+(N 偵測濃度/N 可容許濃度)< 1舉例:總暴露量指標= 0.25(白菜)+ 0.10(黃瓜)+ 0.3(生菜沙拉)+ 0.6(葡萄)= 1.25(>1.00,表示超過安全範圍)6) 肉類及蛋的安全/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肉類產品使用較少,而蔬菜豆類使用較高的國家,其乳癌與攝護腺癌的個案較少;而日本的研究中,其民眾食用紅肉引起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提升16%,食用再製肉品引起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上升17%;另項歐洲、北美及亞太地區的研究,提出該地區食用紅肉及再製肉品引起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提高22%。還有研究發現,每周食用大於或等於5顆蛋,其乳癌的風險增加4%、卵巢癌的風險增加9%、致命性攝護腺癌的風險增加47%。由上述調查研究數據可知,應控制肉類及蛋的攝取量,過度食用,可能增加罹癌的風險。人類為了生存,必須要吃,然而各種人為製造出來的食安問題,卻讓我們在每一次的進食中,慢慢把可能引發癌症的物質吃下肚。幾10年的歲月,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進數不清可能引發癌症的有害物質。與食用紅肉及/或再製肉品可能相關的癌症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本文摘自/心轉,癌自癒:主流與互補另類療法的整合醫學治癌奇蹟/原水出版)

豆腐增痛風、結石率?營養師破迷思

豆腐增痛風、結石率?營養師破迷思#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健康意識抬頭,吃素減碳風氣漸盛,越來越多人提倡以植物蛋白質取代動物蛋白質。黃豆營養價值高,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包、豆皮等除了具有優質蛋白質,也富含大豆異黃酮、卵磷脂、大豆纖維,且不含膽固醇,為素食者替代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市面上零瑯滿目的豆類製品,該買哪個才健康又安全?過量攝取肉類、海鮮與酒類 才是增痛風率元兇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傳統豆腐使用硫酸鈣或鹽乳凝固,使傳統豆腐比起用氯化鎂、葡萄糖酸內脂製成的嫩豆腐,鈣質含量更高,是補鈣的優良食材。而百頁豆腐、魚豆腐、油豆腐等製作過程中添加修飾澱粉且油質含量較高,屬於高熱量食物易導致體重增加。一般民眾常對豆腐有些誤解,以為會增加痛風與結石機會,然而近來研究顯示,過量攝取肉類、海鮮與酒類才會增加痛風機率。而結石主要是因為體質、水分攝取不足等造成,因此可以放心食用豆腐。豆腐違法添加防腐劑 恐怕引發腹瀉、過敏等症狀豆腐常發生違法添加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或過量添加過氧化氫。苯甲酸、己二烯酸等防腐劑雖然都是合法防腐劑,但不能使用於豆腐類產品上。苯甲酸進入人體後,雖會從尿中排出代謝,但過量可能引起流口水、腹瀉、肚痛、心跳加快等症狀;過量己二烯酸會產生皮膚過敏反應;過量過氧化氫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或腹脹等腸胃道刺激症狀。陳佳祺營養師表示,豆腐不易存放,選購宜選擇以冷藏保存運送、販售的產品,盡量選購完整包裝而非散裝豆腐,注意食品標示和組成成份,拒絕來路不明的黑心食品,切勿讓商品的外觀和口味,誤導你我的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