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瓶裝水竟然會過期?食藥署揭「不只是水」製造過程藏1風險︰逾期別喝

瓶裝水竟然會過期?食藥署揭「不只是水」製造過程藏1風險︰逾期別喝#食品安全

在購買市售的瓶裝水時,都會發現包裝上印有保存期限,「但水不就是水,水也會過期嗎?」不少民眾心中對這點存有疑惑。食藥署解答,其實瓶裝水並非純水,由於在製造過程中會適量添加二氧化碳、氧氣及微量礦物質,這些原料可能有變質、被污染的風險,因此提醒民眾購買瓶裝水後,應盡早飲用完畢,避免放到過期。

吃冰中毒》小心「危險溫度帶」!毒物專家揭「外食鐵則」4招安心吃

吃冰中毒》小心「危險溫度帶」!毒物專家揭「外食鐵則」4招安心吃#食品安全

高雄知名老牌冰店爆出食安問題,共計44位民眾吃完冰後集體食物中毒,不少人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遭高市衛生局檢出沙門氏菌陽性。毒物專家顏宗海特別提醒,沙門氏菌最常在雞蛋和肉製品孳生,特別是長者、幼兒若不慎吃下肚,嚴重恐致敗血症。建議冰品、手搖杯飲料最好在1小時內吃完,預防食物中毒。

年菜吃不完只能冰●●天!專家揭食物「保鮮時間表」5招完整保鮮

年菜吃不完只能冰●●天!專家揭食物「保鮮時間表」5招完整保鮮#食品安全

農曆春節來了!家家戶戶忙著預備年節佳餚,以為先煮好或吃不完,都放進冰箱冷凍保鮮就好,不過營養師提醒,冰箱是食物保鮮的必備家電,卻不等於保鮮的時光暫停機,冷藏、冷凍只能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長食物保存時間,但無法讓食物永久保鮮。以下1張「食物保鮮時間表」一次看懂能冰多久。

防漂白劑殘留 酸菜挑選、烹煮有撇步

防漂白劑殘留 酸菜挑選、烹煮有撇步#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醃漬酸菜是家常料理的重要配角,無論是搭配湯品、肉品、豬肚、麵輪,或者吃牛肉麵,都會加入酸菜以增添風味。若是想吃得美味又健康,從挑選商品到開始料理,都有小撇步可參考,讓食品藥物管理署告訴您。業者使用食品添加物應符合限量 並詳實紀錄酸菜製作過程大致可分為4步驟,原料選別、水洗晾乾、添加食鹽醃漬,然後醱酵熟成。近年,食藥署已公布「醃漬蔬果食品業者良好衛生作業指引」,提供業者加強醃漬蔬果製品的安全衛生。食藥署也呼籲業者,應確實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相關法規,製作出讓民眾安心、安全的好產品。而製造過程如使用食品添加物,也應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做到專人、專冊及專櫃的「三專」管理,包括詳細記錄食品添加物許可字號、進貨量、使用量及存量等,使用相關紀錄應確實保存至少5年等。以清水或溫水浸泡半小時 取出沖洗再烹煮民眾選購酸菜產品時,最好挑選有完整包裝標示的產品,比較有保障。一旦發現產品來路不明、顏色過度鮮豔或有異味等狀況,切勿購買。若擔心酸菜製品有漂白劑二氧化硫殘留的問題,烹煮前可先用清水或溫水浸泡30分鐘以上,取出沖洗後再食用,不僅可去除大部分的二氧化硫,還可降低酸菜鹽份,避免吃下過多的鈉,維護身體健康。(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5期資料)

大啖貝類 慎防2類中毒

大啖貝類 慎防2類中毒#食品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蚵、生蠔、扇貝、鮑魚、蛤蜊及淡菜等貝類水產品,因口感鮮甜,廣受饕客喜愛,然而貝類如處理、烹調不慎,仍有可能引發食品中毒。貝類水產品依中毒機制,可分為2大類:1) 微生物汙染/貝類若遭生長環境中的諾羅病毒、腸炎弧菌污染,且民眾食用前未充分加熱,即可能導致食用後中毒。近年來我國貝類食品中毒案,皆是由此類細菌或病毒引起。為防範微生物污染問題,貝類水產品應澈底加熱後再食用,而且調理食品前後需洗淨雙手,料理過程使用的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避免交叉污染。2) 貝類毒素中毒/由於貝類為濾食性生物,以攝食藻類(如渦鞭毛藻、矽藻等)為食,但受全球暖化影響,藻類大量繁殖,而藻類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藻類毒素」也可能大量累積在貝類組織中,後再經由食物鏈轉移至消費者體內,便可能造成消費者中毒。貝類毒素依照其化學特性可分為以下2種:(1)水溶性毒素,如麻痺性貝毒、失憶性貝毒;(2)脂溶性毒素,如下痢性貝毒、神經性貝毒、氨代螺旋酸貝毒。貝類毒素在貝肉組織中相當穩定,即使經過高溫加熱,也不易被破壞。但貝類毒素中毒較少見,一般人可能不清楚會有哪些症狀。若食用貝類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肌肉刺痛、口部及四肢麻痺,可能是貝類毒素引起;若中毒症狀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呼吸系統中止或致命。其中,失憶性貝毒則會造成短暫性記憶力喪失。購買貝類慎選供應商 避免來路不明產品食藥署表示,臺灣近年來雖無貝類毒素中毒案例,但民眾在購買、食用貝類時,仍應慎選供應商,避免購買或食用來路不明的貝類水產品,才能在享用美食之際,也遠離毒害。(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5期資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