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

生活壞習慣 當心口臭找上身

生活壞習慣 當心口臭找上身#口臭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說到口臭,大家比較能夠聯想到,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沒刷牙,或是老人家常說的火氣大,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還有很多因素,也在無形之中造成口臭。現在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消除壞口氣商品,相信大家一定有買過、用過,但真的用了就可以一勞永逸嗎? 其實生活一些壞習慣,都會導致口臭找上身,如抽菸、喝酒、吃檳榔、不當節食減肥、愛吃重口味食物,如大蒜、咖哩、咖啡等,及生活作息不規律,如熬夜、晚睡,還有長期便秘的人,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脹、食欲減退、易怒等症狀。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有習慣性不愛吃早餐的人,其實也是口臭的高危險群。潘懷宗博士表示,別忽視口臭可能帶來的疾病危機,包括口腔疾病,牙周病、牙齦炎、蛀牙)、氣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腸胃疾病(胃食道逆流、腸胃脹氣)及代謝疾病(糖尿病)、鼻腔疾病(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可能造成口臭的原因。而日常生活的蔬果當中,光聽到它名字就會感覺嘴巴酸溜溜的檸檬,不但維生素C含量高,且因為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促進唾液分泌,减少因為口乾或口腔中殘餘食物所造成的口臭。但潘懷宗也提醒,雖然檸檬對口腔有益且能幫助口氣清新,但若是有敏感性牙齒的人要注意食用方式和攝取量,不能濃度太高、過酸。

汗臭味、口臭惱人 都是細菌惹的禍?

汗臭味、口臭惱人 都是細菌惹的禍?#口臭

很多人身上都會有一些體味,像是汗臭、口臭、腳臭、放屁等,都會影響到與人相處時的狀態,雖然有時候這些味道並不會傷害到身體,但是確實讓很多的人為此感到很尷尬,但是到底這些體味是怎麼來的呢?該怎麼避免呢?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指出,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如果身體有異味,會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但如果真的有嚴重的問題,還是要就醫檢查。(圖片翻攝自Daily Mail網站)對於多數人而言,最困擾的問題是汗臭味,但是汗臭怎麼形成的呢?血管外科醫師懷特利(Mark Whiteley)解釋,身體當中含有小汗腺與大汗腺,其中小汗腺布滿全身,但是在腋下、手和腳最多,當身體開始調節體溫的時候,會將水分、鹽分與礦物質等排出體外,堆積在皮膚上,通常這些物質會留在皮膚上一段時間,這個時候細菌會開始增生,產生出一些異味,可以透過清洗來改善。但如果是大汗腺所散發出的體味,那就會非常地濃厚,通常是因為性激素所影響,造成一股刺鼻濃厚的味道,通常是因為我們為了要吸引異性所散發出的費洛蒙,只是每個人的味道濃淡不同而已。如果要避免大汗腺的部分,可以動手術將它移除,但是身體其他地方會有代償性出汗。除了汗臭味之外,口臭是一般人最頭痛的問題,英國牙齒健康協會(British Dental Health Foundation)主席卡特(Nigel Carter)博士表示,之所以會產生口臭,大多是因為牙齒中的細菌產生的,因此可以透過刷牙或是咀嚼無糖口香糖來清除細菌,消除異味。但是如果刷牙沒有辦法解決口臭,那就有可能是扁桃腺被鈣化或是胃食道逆流的結果,發生這樣的情形最好能夠就醫診斷,會比較恰當。愛滋病免費匿名篩檢 還可以提供免費諮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78罕見結核菌腫瘤 看護工以為罹癌虛驚一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77愛吃生食沙氏門桿菌感染 老翁股溝腫大送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0

天氣越熱越別熬夜 小心上火口乾口臭

天氣越熱越別熬夜 小心上火口乾口臭#口臭

現代人習慣晚睡,「夜貓族」眾多,不過常熬夜當心體內火氣大;北市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如果常熬夜、作息不正常,會導致心火太旺,且會有口乾、口臭等症狀。許多民眾喜歡熬夜看電視、上網、與朋友聚會等,對身體可是負擔;黃建榮醫師說,常熬夜,或是生活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會導致心火旺,心煩氣躁、舌尖紅,且會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等情形。他說,喝苦茶能降心火,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黃建榮醫師指出,除了喝苦茶降火,民眾也要保持正常作息、少熬夜,油炸食品、麻辣鍋、辣椒、胡椒等易上火食物要少吃;他說,針對體質與症狀下藥,黃連與大黃也有降火效果。此外,有酸味的飲品如洛神花茶、梅子汁、山楂等,也是不錯的養生茶飲;黃建榮醫師表示,酸有「收澀」效果,夏天喝有助開胃;他說,夏季8月份時氣候較濕熱,食物較易腐壞,若人吃下不潔食物導致拉肚子症狀,喝些洛神茶、梅子汁,會有緩解效果。黃連有清熱瀉火效果,大苦大寒,功效為瀉火、除燥濕,主治熱毒、熱盛心煩、熱瀉腹痛等。大黃也有清熱效果,苦寒,主治便秘、痢疾、水腫等。

擁有好口氣,職場人緣皆加分

擁有好口氣,職場人緣皆加分#口臭

相信大家彼此都有一種經驗,就是與有口臭的人近距離講話時,必須強忍著對方口腔散發出來的難聞空氣,非工作必要,平常絕對不會隨意靠近有嚴重口臭的人。這種人因為嘴巴氣味實在太臭了,不僅影響到人際關係,也會在別人的第一印象中完全扣分。然而,大多數口臭的人,對自己的「壞口氣」完全毫無自覺,往往都是因為好朋友的提醒,才意識到自己有口臭。面對重視外貌與人際關係的職場上,對許多一心想追求「好口氣」的人,要如何改善口腔氣味以及隨時保持唇齒芳香,就成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上,非常在意的問題。中華民國口腔雷射醫學會理事長 王宏仁醫師說明,口腔中最容易造成口臭的原因,主要為口腔衛生不良與牙周病。如果是牙周病、蛀牙、口腔潰瘍等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或因鼻竇炎、鼻涕倒流、過敏等鼻咽問題與糖尿病、肝腎病史等慢性疾病引發口中氣味難聞等因素,通常較為棘手也需要相關醫師協助治療。口臭可以治療嗎?王宏仁醫師說,九成以上口臭的來源,主要是口腔內細菌分解食物殘渣過程時,代謝出難聞的揮發性硫化物。這個導致口臭與口腔異味的「硫化物」是由口腔中自然產生的厭氧菌所引起的,這些厭氧菌生長在舌頭表面和喉嚨裏,在某些情況下如食物、生活習慣、吸煙、口腔清潔不夠徹底…,厭氧菌會代謝分解出導致口腔異味與口臭的揮發性硫化物。只要平日選用能中和口腔酸性物質的潔淨護理產品,阻止硫化物及厭氧菌的過度滋生,是可以改善口腔難聞的氣味以及牙齦疾病的。一般市售的口香糖、噴霧劑,可以暫時掩蓋臭味,但並不能治本,更無法真正去除口臭的病因。王醫師叮嚀,如果有長期的口臭問題,要能有效消除自己的「壞口氣」,最好還是請牙科醫師做仔細的口腔評估,找出病源加以治療。病患如果想遠離口臭的困擾,應於治療後持續落實的作好口腔保健維護,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徹底的把口腔清潔乾淨,並且盡可能戒除抽菸習慣、保持清淡飲食以及避免刺激性或有臭味的食物;此外,多喝水與正常生活作息對維持芳香口氣也是相當重要的!

新春好口氣 虎年行大運

新春好口氣 虎年行大運#口臭

再過兩天就是除夕新年囉!不知您是否已經安排好新春返鄉拜訪親戚好友的行程?小心,如果您有口臭困擾,可別讓你的口氣在大過年就給人留下壞印象,觸霉頭搞壞一年的好運氣!根據牙科醫師表示,口臭者八成以上並不自覺自己有口臭的問題,卻經常困擾為何與人說話時,對方不沒頭深鎖甚至會刻意迴避。這樣的窘況,若非有人直接了當的告知,不然口臭者很可能繼續活在個人形象不佳的自我世界裡。雖然80%的口臭是因為口腔問題,像蛀牙、舌苔造成;但仍有15~20%是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像糖尿病患常出現爛蘋果味或酮味的口氣;長期便祕者也易有口臭發生。因此,與其尋求偏方,或靠漱口水、口氣芳香劑來尋求短暫的解決,不如先搞清楚口臭的原因,才不會白忙一場,卻不見效果。中華民國口腔雷射醫學會理事長王宏仁醫師針對造成口臭的原因說明,臨床上口臭有四種成因,雖然近八成的口臭是因為口腔清潔不當或是生活習慣所引起,但其他兩成則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王理事長解釋當口腔清潔不完全,則細菌在口中分解食物殘渣會產生難聞的揮發性硫化物導致口臭。而糖尿病患則可能出現爛蘋果味或酮味的口氣、其他如果像是有呼吸道疾病、腸胃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患者,則會因打嗝而將腸胃中的氣體傳送到口腔引起口臭。雖然許多人會使用漱口水、口氣芳香劑,或口香糖的方式解決短暫的困擾,但其實這都是治標不至本的方法。王理事長強調,與其花錢做表面功夫,還不如先搞清楚口臭的原因,真正對症下藥解除問題。王理事長說明,目前已有科學化的檢測儀器例如Halimerter,可以檢測口中硫化物濃度外,更有顯微鏡系統輔助醫師診斷口中細菌種類,已蒐集資訊提供治療計畫可精準的對症下藥。但因「口臭門診」是新興的牙科服務,具有專業且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與完善設備的醫療院所並不多,如民眾需要此方面的就醫資訊,不妨可以徵詢口腔雷射醫學會以及檢索相關網路資訊。王理事長表示,接下來有長達九天的新春假期,民眾不妨可趁機接受「口氣檢測」,瞭解自己的口臭程度,並且透過醫師詳盡的問診,判斷口臭是否是疾病引起,如果是牙周病或蛀牙等問題,牙科醫師可以立即治療解決。若經醫師判斷是其他疾病導致,則需進一步與相關科別的醫師會診。王院長提醒一般民眾,新年間因飲食的機會增加,因此相對也要增加潔牙次數,並且利用牙刷清潔舌苔與舌背,盡量選擇清淡與辛辣的食物;多喝水與規律生活作息也是很重要的喔!新年新口氣,不僅能讓重要的親朋好友對我們留下好印象外,也有「一口氣,好運旺到底」的吉祥意涵。

口臭不是病 臭起來要別人老命

口臭不是病 臭起來要別人老命#口臭

「Miss張,你記下來我這個禮拜的行程…」,老闆滔滔不絕的唸起這週的計畫,陣陣飄來難聞的口氣讓Miss張忍不住想掩鼻逃跑,可惜老闆當前,只好用捏著鼻子用嘴巴換氣,「Miss張,你都記下來了嗎?」,「是,老闆!」,好不容易送走了老闆,Miss張大大的深呼吸,這才體會到新鮮空氣的寶貴。朋友們,你知道自己是否有口臭嗎?據了解,口臭者八成以上並不自覺自己有口臭,反倒是周遭朋友反應後,才恍然大悟為何平時跟別人交談,對方總是眉頭深鎖甚至逃之夭夭。中華民國口腔雷射醫學會理事長王宏仁醫師解釋,九成以上口臭主要是由口中細菌分解食物殘渣過程時,代謝出難聞的揮發性硫化物;目前可經由Halimerter檢測器測試口中硫化物濃度,並分成良好(30-60ppb)、一般(61-75ppb)、較差(76-150ppb)以及嚴重(151ppb以上)等四級。如經常落在較差或嚴重等級者,可能需要請牙科醫師做進一步確認口臭問題的主要類型。王醫師表示,造成口臭的原因可歸納為四種類型,第一類為生活飲食因素,例如吃口味較重的食物、熬夜、長途旅行、長時間說話、吃完高蛋白或高糖分食物後因唾液分泌較少而造成口氣不佳,這類原因屬於暫時性影響,口臭者只要改善生活習慣以及加強口腔清潔保養,通常能立即獲得改善。但其餘三種類型如,因牙周病、蛀牙、口腔潰瘍等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或因鼻竇炎、鼻涕倒流、過敏等鼻咽問題與糖尿病、肝腎病史等慢性疾病引發口中氣味難聞等因素,通常較為棘手也需要相關醫師協助治療。王醫師叮嚀,近年來口腔治療逐漸朝向分科的概念,目前少數高級牙科診所已成立「口氣診療門診」,透過高科技儀器與牙醫專業技術,口腔異味者除了可以了解自己的口臭程度,更可以透過顯微鏡顯像看到自己口腔中的細菌類型,醫師也可藉這些資料確實找出引發口臭的原因進而對症下藥。患者如想長期遠離口臭困擾,應於治療後,持續落實口腔保健維護,除了在起床、睡前與用餐後養成潔牙習慣外,也可利用牙刷輕刷舌苔與舌背;並且盡可能戒除抽菸習慣、保持清淡飲食以及避免刺激性或有臭味的食物;此外,多喝水與正常生活作息也是很重要的喔!

長期便祕易引發腸癌

長期便祕易引發腸癌#口臭

大腸長度約一百二十公分到一百六十公分,是腸道中最容易生病、好發癌細胞的位置,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國內罹患結直腸癌人數,在九十五年首度破萬,超越肝癌,躍居十大癌症首位。高油脂、多肉食,過度西化的精緻飲食,很容易就造成便祕。當大便停留在體內,毒素日積月累,就容易引發體內腸道的癌症病變。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賴煌仁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已不只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像在中部就有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國二學生個案,因為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天都會吃學校附近的烤香腸,結果年紀輕輕便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末期,錯失醫治的黃金期,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大愛電視台「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將在二十日晚間邀請賴煌仁醫師與主持人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探討保健腸道的方法,並在生活中注意腸道的變化。賴煌仁醫師也將以小倩與秀枝阿嬤的這二例個案故事,說明大腸直腸癌的預防與治療,希望鄉親能在忙碌高壓的生活之餘,時時注意身體狀態與變化,與健康的腸道和平相處「腸腸久久」。

不能說的秘密?!90%口臭原因出在牙周病

不能說的秘密?!90%口臭原因出在牙周病#口臭

口臭的患者不分年齡,有些人是主動意識到有口臭,和人說話時遮遮掩掩,而事實上比較高的比例,是完全不自覺,直到自己在高談闊論時,身旁的朋友受不了才尷尬地告知。牙周專科醫師黃明霞表示,口臭嚴重影響了人際關係,有些正值適婚年齡的病患一表人才,談吐幽默,工作也很不錯,但約會一直不順利,搞了半天,才知道尷尬的「口臭」問題,居然成為姻緣受阻的原因。這個令人「不能說的秘密」,到底該怎麼處理才能徹底改善?首先讓我們先了解問題的成因。牙周病專科醫師黃明霞表示,造成口臭的主要原因有二種,包含口腔性及非口腔性。口腔性疾病會產生口臭的原因很多,包括牙周病、牙齦炎、蛀牙、舌苔增厚、唾液腺分泌不足等。據統計約有90%的口臭是源自口腔疾病,其中大部分是牙周病。會造成牙周病的細菌主要是厭氧性格蘭氏陰性菌(例如Prevotella intermedia、P.gingivalis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由於厭氧性格蘭氏陰性菌在分解口腔中食物的殘渣、脫落的上皮細胞、牙齦溝液、血液等過程中,分解富含胺基酸或胜等成份,代謝時會產生揮發性硫化物〈包含硫化氫、甲基硫醇及雙甲基硫醇等〉,而這些揮發性硫化物會散發出不好聞的氣味,就是所謂的口臭。非口腔性的病因則包括慢性鼻竇炎、鼻咽腔腫瘤、肺膿瘍、食道憩室、胃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時、肝衰竭、尿毒症等,黃明霞醫師建議,若排除口腔的問題,須請內科或家醫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口臭的主要方式首先需加強口腔衛生,建議餐後刷牙並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並以刮舌器或牙刷清潔舌背去除舌苔。此外,還須積極控制口腔病灶,例如治療牙周病、填補齲齒、移除並置換不適合的贗復物等。黃明霞醫師提醒,牙科醫療已走向專業分科,不同的牙科疾病應找有專科醫師執照的醫師門診較佳,以牙周病為例,牙周病專科醫師除了取得牙周病專科醫師執照外,也在大型醫院有多年的牙周病治療經驗,在專業判讀、臨床經驗、治療操作上較為嫻熟,患者在選擇醫療診所時,可以此為參考的依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