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PM2.5襲擊易致癌!醫師教你5招自保

PM2.5襲擊易致癌!醫師教你5招自保#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空污問題嚴重,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飆高,屢屢達到「紫爆」,對大眾的健康造成相當危害!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將PM 2.5歸類為一級致癌物,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也可能大部分都與PM 2.5有關;因此,醫師提供民眾5項自我保護方法,減少對健康重大危害。空污除了是造成國人呼吸道過敏、氣喘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其實台灣十大死因中,有七大死因和空氣污染密切相關。加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包含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且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亦具有強烈相關性。一般口罩擋不住  肺癌風險恐大增值得注意的是,奇美醫學中心家醫科謝依儒醫師說, PM2.5可穿透一般口罩,直達肺部進入體內,增加各種心血管疾病和提高癌症與死亡率的風險。近年來也有研究慢慢發現PM2.5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嫌疑犯之一。因此,PM2.5對健康危害這麼大,而主要自我保護方式有幾種:1)減少PM2.5產生行為,不要露天燃燒、戒菸、減少燃燒金紙、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種植花草樹木、減少使用油性有機溶劑等。2)保持室內清潔,減少開窗、燒香的乾淨處理等。3)空氣品質不良時避免出門,尤其是高危險族群者。4)使用口罩。5)使用空氣清淨機。高危險族群加強預防 紫爆減少外出而謝依儒醫師也提醒, 兒童、長者、心血管疾病病人、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糖尿病病人、孕婦、肥胖者,皆是易受懸浮微粒影響的高危險族群,更應該做好預防措施,盡量避免暴露在高PM2.5汙染的環境中,以免誘發相關的疾病。

理肺氣抗PM2.5 中醫:多吃白色食物

理肺氣抗PM2.5 中醫:多吃白色食物#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空灰濛濛,冬日霾害肆虐全台,其中PM2.5細懸浮微粒更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長期暴露在霾害中會有眼痛、流眼淚、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喉嚨痛、眠差嗜睡、疲勞等症狀。因此空氣品質不佳時,中醫師建議,可以多吃「白色食物」,如梨子、白木耳、山藥、蓮子等,對緩解霧霾引發的症狀有所效果。新營醫院中醫科余佳航醫師建議,霧霾天少外出,如要外出口罩要戴密實,並4小時更換,不然口罩上面的有害物質就會被人體吸入;雖然口罩可阻隔大部分懸浮微粒,但除N95等級的幾乎防不了PM2.5。而大部分研究顯示,PM 2.5進入身體後,除了會造成肺部、皮膚問題之外,受害最大的是心血管問題。中醫清肺解毒 調氣機防空污傷害而他也提到,常看中醫的人會問,我常去的中醫診所有使用艾灸,這樣會不會傷身? 研究表示,低濃度的艾煙對身體無害,中高濃度的艾煙就會影響到肺及呼吸系統,因此中醫院所只要通風良好對人體的傷害性是不大的。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艾煙有一定抗氧化損傷的作用,對人體是有助益的。那麼中醫對霾害有什麼幫助?余醫師說,霧霾屬燥濁邪毒,容易造成肺氣失宣、氣機失調;因此霧霾天過後引發的症狀,找中醫清肺解毒、調理氣機是有幫助。另外平常食補方面可用「白色食物」,如梨子、白木耳、白蘿蔔、山藥、茯苓、百合、蓮子、芡實、薏苡仁等,雖然現在尚無研究顯示能排除肺部粉塵,但對緩解霧霾引發的症狀有一定功效。

南部PM2.5再飆高 5要點防空污威脅

南部PM2.5再飆高 5要點防空污威脅#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假接近尾聲,民眾可能會利用最後的假期,到戶外走走踏青,然而國健署表示,昨日部分地區因受到大氣擴散不佳影響,斗六、新營、善化、安南等測站即時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已達10級,為紫爆等級,國健署呼籲,敏感族群如需外出,可隨時注意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並作好自我防護措施。咳嗽、過敏不適 應減少體力消耗PM2.5是種空氣中的隱形殺手,由於顆粒小於2.5微米以下,所以,可在空氣中飄浮更久、更遠,甚至能直接穿透進體內堆積,長久累積下來,就會誘發呼吸道或全身性過敏,常見的是久咳不癒、鼻子過敏、眼睛乾澀、皮膚搔癢、氣喘等。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不適,應減少體力消耗,另敏感性族群如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的成人與孩童,以及老年人應避免體力消耗,特別是避免戶外活動;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國民健康署也特別提醒,民眾若要出門,記得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PM2.5之暴露。國健署提醒民眾空污自我保護措施: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2)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4) 建議適當關閉窗戶。5)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男童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 PM2.5惹禍

男童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 PM2.5惹禍#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有過敏性體質的幼童,在PM 2.5濃度較高的日子儘量不要外出!兩歲的宥宥從出生後開始就有全身性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家長勤勞照料下,皮膚維持水嫩光滑。但就在今年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卻常常在臉頰、脖子、四肢關節處和肚子反覆發生紅疹、搔癢、抓破皮的症狀;經3週的追蹤,發現宥宥急性發作的時間,大致都跟PM 2.5的高濃度警戒一致,沒想到孩形中成了「空污偵測器」。一但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上升,就直接刺激了宥宥脆弱敏感的肌膚,導致他的症狀難以控制、反覆發作。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龍厚玲醫師表示,當環境中PM 2.5等空氣污染物質濃度增加,大量接觸到原本已經破損的皮膚,會直接與真皮層的免疫細胞發生反應,使免疫細胞聚集在患處,致使發炎反應加劇並產生奇癢難耐的感覺。這時小朋友直覺反應就是搔抓患處,導致皮膚破損發炎更嚴重,甚至造成表皮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二度感染,嚴重者還可能進展成敗血症。PM 2.5、二手菸 加重皮膚發炎、搔癢皮膚會直接大面積接觸到PM 2.5等空氣汙染粒子,所受的影響更不容小覷。有鑑於此,各國專家進行研究,得到明確的結論包括:孕婦接觸高濃度PM 2.5,再加上孩子出生後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會增加嬰兒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此外,在已經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童,高濃度的PM 2.5會加重皮膚發炎程度及癢感。因此,龍厚玲建議孕婦及有過敏性體質的幼童,在PM 2.5濃度較高的日子儘量不要外出,待在室內關上門窗,並且在家中裝設具有高效能過濾系統的空氣濾淨機。即便不得已外出也儘量避開車流較多的大馬路,並且配戴口罩。外出回家之後儘快盥洗,換上乾淨衣物,並且立即保濕。

PM2.5濃度增!跨年狂歡應配戴口罩

PM2.5濃度增!跨年狂歡應配戴口罩#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全台今、明(104年12月31日、105年1月1日)兩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傍晚起水氣減少,境外污染物將隨東北季風移入,各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有增加趨勢。國民健康署關心國人健康,提醒敏感族群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外,參加跨年及元旦活動民眾應注意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並依該署網站提供之活動建議,作好自我防護措施。中、南部地區PM2.5濃度飆高國健署說明,依環保署建議,若PM2.5指標等級達非常高等級10級(大於71μg/m3)時,敏感性族群包括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的成人與孩童,以及老年人應避免體力消耗,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因中部、雲嘉南及高雄地區部分測站已達10級等級,故建議民眾注採取保護措施。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於空污時,可做以下自我保護措施: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2)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4) 建議適當關閉窗戶。5)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好殺!PM2.5濃度頻破百 氣喘發作增4成

好殺!PM2.5濃度頻破百 氣喘發作增4成#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PM2.5的威力實在不可掉以輕心!光本月23天裡,就有好幾天濃度超過環保署規定的第七級,這正是心血管、心臟病及呼吸疾病成人與小孩的一大隱憂,由其更為氣喘患者增加吸入劑使用頻率的原因。今年71歲的呂伯伯,本身患有氣喘病,近兩年因為空氣品質差,症狀更加頻繁,甚至造成血中缺氧而住院。20年來天冷就發作 鼻子、嘴巴難呼吸呂伯伯已經和氣喘相處近20年,每到秋冬時節、霾害來臨時,氣喘就會反覆發作;他說,這兩年空氣非常糟,連外出運動都很危險;只能趁著早晨時練練氣功,以及外出時配戴口罩及圍巾才能「緩和」,不然只要一變冷,氣喘就會發作,鼻子、嘴巴都吸不到氣,非常難受!不只如此,去年還因為鼻竇發炎誘發氣喘、住院5天,今年更因為氣喘發作導致血中缺氧、住院6天。呂伯伯的妻子說:「每次氣喘發作前,他的呼吸聲就像颱風一樣可怕,去看醫生又不願意,總是拖到受不了才掛急診,鐵齒到令人擔心。」誘發氣喘主因:塵蟎、季節交替、劇烈運動對此,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理事長林鴻銓表示,當PM2.5濃度上升約10微克時,氣喘發作機率就會增加2到4%;而從本月1至23日,全台70個檢測站分別有5天測得PM2.5破百,不僅超過紫爆標準7成,氣喘發作機率更提高近4成。而誘發氣喘主要原因為塵蟎、刺激性氣體、季節交替及劇烈運動,近幾年只要一到秋冬,PM2.5、PM10等空汙氣體壟罩台灣,門診氣喘患者就急遽增加。而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氣喘控制狀況在亞洲國家中表現最差,雖然有超過8成患者認為自己控制良好,卻僅有1成真正在控制範圍內;顯示「自我感覺」良好已是患者共病。林鴻銓呼籲,氣喘只要好好治療,肺功能皆可回到正常水準,但若控制不良、反覆發作,肺功能恐導致不可逆的受損,因此氣喘患者應遵從醫囑、規律用藥。

PM2.5年奪6千命 肺結核、慢性病風險飆升

PM2.5年奪6千命 肺結核、慢性病風險飆升#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PM2.5污染是全球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因子,根據環保署2014年空氣品質監測報告,臺灣所有空氣品質監測站的PM2.5年平均濃度為25μg /m3,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2.5倍。根據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最新研究顯示,細懸浮微粒PM2.5不但增加結核病風險,也會提高人口健康中慢性病之負擔。每增加10微克PM2.5 結核風險增4成結核病一直是影響國人健康的重大傳染病,每年超過一萬人發病。目前為止,關於PM2.5對結核病發病風險的影響,仍然缺少實證研究。台大公衛學院碩士賴亭君追蹤新北市參加健檢的民眾長達6~7年,利用住家地址推估居民的空氣汙染暴露量,評估空汙與結核病發病的風險。結果顯示,每增加10μg /m3的PM2.5暴露量,結核病發生率的風險會增加39%。另外,當交通相關的污染物二氧化氮(NO2)以及氮氧化物(NOx),每增加10ppb的暴露量,結核病發生率的風險會分別提高33%及21%。4大慢性疾病與PM2.5有關此外,公衛學院博士生羅偉成利用空氣品質測站資料以及死亡資料評估台灣各縣市因為PM2.5所造成的慢性病死亡負擔。結果顯示,2014年台灣有超過6,000名的死亡人口是由於PM2.5暴露所造成,其中包括2,240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2,140名中風患者、1,250名肺癌患者,以及645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且PM2.5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明顯的縣市差距,以上述四種慢性病而言,空汙嚴重的雲林縣有22%因這四種疾病的死亡是源自PM2.5;而在花蓮縣則僅有9%的四大慢性病死亡與PM2.5有關。由於全國人口主要居住在空汙較嚴重的西半部,因此平均而言,全國有1成9的四大慢性病死亡與PM2.5有關。本研究結果指出,PM2.5是同時造成慢性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疾病負擔的重要危險因子,並且造成健康上的不平等。台大公衛院研究結果,由林先和副教授及詹長權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並且已在《職業及環境醫學雜誌》刊登。

雲嘉南PM2.5紫爆 5招自我保護

雲嘉南PM2.5紫爆 5招自我保護#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空灰濛濛,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資料顯示,近日中部、雲嘉南及高雄等多個地區,空氣品質監測站即時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已達10級,到達紫爆警戒!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提醒敏感族群,如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民眾,應減少戶外劇烈活動外,如要外出可戴上口罩,作好自我防護措施。空污拉警報 5招防護可別少依環保署建議,若PM2.5指標等級達非常高等級,如10級,大於71μg/m3 時,敏感性族群如有心臟、呼吸道和心血管的成人與孩童,以及老年人應避免體力消耗,特別是避免戶外活動;而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而中部、雲嘉南及高雄地區部分測站已達10級等級,同時也提醒民眾,除敏感膚質族群外,如出現眼睛不舒服、咳嗽、喉嚨痛等,應避免戶外活動,也可做以下自我保護措施:1)建議外出可戴口罩。2)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4)建議適當關閉窗戶。5)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