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減耗能、抗空汙 食衣住行有一套

減耗能、抗空汙 食衣住行有一套#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空氣品質差,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時,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3招自我保護為降低空污對身體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taqm.epa.gov.tw/taqm/tw/AqiMap.aspx),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3招自我保護策略: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的暴露(口罩應儘可能與臉部密合)。2)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食衣住行育樂減耗能 降低PM2.5排放國健署也建議,可從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耗能行為,降低PM2.5排放,並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6式做起:食/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調的食物,可以減少PM2.5暴露,烹煮時應開啟抽油煙機;少吃燒烤食物。衣/多選擇天然纖維材料或環保衣物;少穿石化原料製成化學合成纖維衣物。住/多綠化環境、節約用電;少吸菸。行/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或騎腳踏車、健走;少汽機車廢氣排放及消耗能源。育/多瞭解空氣污染及自我防護知識;少紙張浪費,可使用再生紙或電子化。樂/多參與環保活動、宣導環保祭拜方式;少焚香、燒紙錢,可減量、集中焚燒並使用環保炮竹。

是真的!呼吸也會胖 PM2.5引食慾

是真的!呼吸也會胖 PM2.5引食慾#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現在的天空總是灰濛濛ㄧ片,只要待在戶外的時間久ㄧ點,就感覺到鼻子、喉嚨不舒服,大家都知道,空氣品質不好會影響肺、呼吸道過敏等問題,但沒想到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還會導致肥胖!「呼吸也會胖」這句話竟然是真的!!PM 2.5是最近非常紅火的一個詞,讓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PM2.5,它跟肥胖又有何關聯?何信緯醫師表示,PM的英文名稱是particulate matter(細懸浮微粒),也就是直徑範圍在2.5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或以下的細懸浮微粒,大約只有頭髮直徑的28分之一,就因為它非常微細,所以鼻毛、黏膜,支氣管纖毛都捕捉不到它,會直接進入肺泡和人體血液循環,長期吸入會引起過敏、氣喘、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甚至還跟肥胖有關聯,看到這裡讀者是不是都不敢大口呼吸了?呼吸污染空氣的老鼠 腹部和內臟脂肪都比較厚何信緯醫師表示,《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志》在實驗室讓小白鼠分別生活在乾淨空氣和污染空氣的環境,記錄老鼠的體重變化以及新陳代謝狀況,10周後就有明顯的差異,呼吸污染空氣的老鼠,腹部和內臟脂肪都比較厚,而且這些老鼠身體胰島素的作用也開始退化,而胰島素作用正是向細胞發出訊息將血糖轉換成能量的激素,當身體對胰島素變得不敏感,罹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也大幅增加。空氣污染引發身體的連鎖反應 逐漸演變成新陳代謝失調何信緯醫師表示,另外許多的研究也顯示空氣污染引發人體的細胞發炎反應,影響了腦部對食欲和胃口的管控,讓人產生食欲。空氣污染引發身體的連鎖反應就會逐漸演變成新陳代謝失調,造成糖尿病以及肥胖問題,甚至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但是空氣污染和肥胖的關係應是長時間所造成的,因此仍然不該被個人當作肥胖的藉口,而忽略其他生活習慣問題。仍然需要積極的控制熱量,維持適度的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最好盡量待在室內,或者至少避免劇烈的戶外活動。

隱形殺手奪5萬人命 6大建議自我預防

隱形殺手奪5萬人命 6大建議自我預防#PM2.5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隱形殺手」PM2.5對人類危害甚鉅,已被確認為國人死亡第4大危險因子,並於2009年奪走進5萬人的性命。空汙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自我保護就是預防危險因子的,空污嚴重時避免外出,選購有認證、有效的口罩來佩戴,多喝水,並使用空氣清淨機以保護自己、增加生活品質。防空汙危害 6項原則要遵守台大針對影響國人死亡的危險因子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高血糖、抽菸、高血壓和PM2.5暴露是前四大危險因子,在西元2009年總共已奪走近5萬人的性命。其中PM2.5暴露是唯一的環境因素,它對人體的危害甚鉅,已有許多報導提及,因此對於這個健康殺手,真的要嚴陣以待、積極對抗。而我們除了透過能源和交通政策的修訂,以及交通、燃煤電廠和工業污染的改善等,國人又該如何自處?SNQ推廣中心副執行長陳宛蓉提出以下建議:1)  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2)  多喝水、多吃天然蔬果。3)  烹飪時多以蒸煮代替油炸和燒烤。4)  空污嚴重時記得關窗。5)  室內因二手菸、燒香或油煙造成空污時,一定要使用空氣清淨機。6)  出門前先查詢戶外空污程度,嚴重時應避免外出、運動,外出則戴口罩防範。選用醫療級口罩 食用百合、水梨、山藥可預防陳宛蓉副執行長表示,經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醫療級口罩優於一般口罩,目前市面上已有實驗證實可防PM2.5。此外,如處於秋冬季節,中醫師建議可食用百合、水梨或山藥等這類白色的食材,以養護我們的肺。口罩是阻隔空氣污染和細菌病毒的最直接物品,屬於防疫產品的一環。這幾年來官方和民間「SNQ國家品質標章推廣中心」已針對防疫產品建立一套審核機制,由專家針對「實用效益」、「品質管制」、「安全性」、「研發創新」等面向為民眾把關。

PM2.5濃度高 3撇步自我保護

PM2.5濃度高 3撇步自我保護#PM2.5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本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PM2.5濃度偏高,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預報,昨日金門及中部地區空氣品質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多加留意,另外,今、明2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仍有偏高現象。眼痛、咳嗽或喉嚨痛 避免戶外活動空氣品質越來越糟,除了分級制度由現有的四級改為六級之外,髒空氣導致的併發症也造成人心惶惶,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避免戶外活動及體力消耗。3策略 力抗髒空氣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ㄗㄤ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應避免體力消耗,尤其是避免戶外活動,有氣喘的民眾也請多留意,國民健康署也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自我保護3策略:1)  清潔衛生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暴露。2) 活動模式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規律作息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對抗PM2.5 保肺5絕招不可少!

對抗PM2.5 保肺5絕招不可少!#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寒流將來襲,紫爆拉警報,不僅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會遭受隱形殺手PM2.5的影響,醫師提醒,及早預防PM2.5的侵擾,以免慢性支氣管炎、氣喘、久咳不癒及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在冬天悄悄上身,影響健康。空氣品質差 支氣管炎、氣喘患者增加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一般整合型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冷氣團來襲、空氣品質不良時,臨床上即可發現慢性支氣管炎、氣喘、久咳不癒、鼻子過敏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有明顯增加趨勢。PM2.5易吸有毒物質 可能造成婦女早產PM2.5是一種小於2.5微米(μm)的微粒,容易吸附重金屬、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當PM2.5經由口、鼻、肺部吸入人體後,不只是呼吸道,凡是經過的途徑,都有可能受到傷害,引起呼吸道疾病、血液過敏反應、免疫反應、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機率增加,還會造成懷孕婦女早產或流產,初生嬰兒低體重及小兒過動。感冒1個月不好 恐為PM2.5害的巫慶仁醫師指出,不只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小孩、老人及孕婦容易受其影響,所有人都容易受到影響,另外,由於PM2.5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和感冒十分相似,本身沒有慢性支氣管炎、氣喘及COPD病史,卻出現支氣管發炎、咳嗽、過敏性鼻炎1個月以上未痊癒者,就要懷疑已經受到PM2.5的侵擾。1) 降低空氣中PM2.5濃度/管制工業工廠排放,多騎腳踏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才減少廢氣排放。2) 外出戴口罩/醫療級的口罩優於一般口罩,更能阻擋髒空氣。3) 清除環境髒汙/減少露天焚燒紙錢、種植綠色植物,有助於吸附PM2.5的微粒子,4) 注意運動時段/有空污警報時,盡量減少戶外活動,5) 注意烹煮方式/減少油炸及燒烤的烹煮方式。

秋天乾燥+空污 肌膚敏感怎麼辦?

秋天乾燥+空污 肌膚敏感怎麼辦?#PM2.5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時序進入秋冬,不少人在氣溫逐漸降低之際,皮膚開始變容易得乾燥、脫屑,搔癢,加上空氣中溼度少,肌膚很容易就會缺水。台安醫院皮膚科曾德朋醫師解釋,進入秋冬季節,人體血液循環下降,肌膚新陳代謝也變慢,油脂皮脂分泌會變少,更容易有乾燥脫皮的情形產生。尤其敏感肌民眾更易出現肌膚緊繃、脫皮,發癢等症狀,而長期缺水易產生小細紋,接著就是老化皺紋的產生。 空污加速肌膚敏感 自保有方法除了天氣變化容易造成敏感肌外,越來越多的文獻與臨床實證顯示,敏感肌患者倍增的重要因素,就是來自空氣髒污!最近幾年台灣空氣污染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空污中主要侵害物PM2.5,是一種小於2.5微米(μm)的灰塵固體顆粒粒子,比頭髮直徑還小。內含重金屬、有毒微生物等毒害性物質。曾德朋醫師說明,空氣中的落塵會透過毛囊堆積在毛孔內,不只造成皮膚敏感,如果清洗不夠徹底就易形成粉刺,斑點等。至於預防敏感肌膚形成的方法,曾醫師也提供以下5點給民眾參考:1)選用保養品成分越簡單越好。2)徹底清潔,忌用溫度過高的熱水洗澡、洗臉。3)選用合適的保濕霜或乳液。4)防曬並多補充維他命C食物。5)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及戒掉吸煙、飲酒習慣。多吃山竹抗肌膚敏感?文獻研究有療效除了上述基本保養守則外,據說在東南亞非常受歡迎的山竹也能幫助改善肌膚敏感症狀?山竹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B、鈣、鐵、磷等物質。在泰國將榴槤和山竹合稱為「夫妻果」,榴槤性熱,若吃多上火,可以吃些山竹緩解。尤其山竹果殼內富含的Xanthones「氧雜蔥酮」擁有高營養價值,具有降低大腸癌、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及抗氧化等幫助。不過余朱青營養師提醒山竹性寒,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也因含糖分較高,肥胖者及糖尿病友宜少吃,新鮮山竹在市面上少見,不少民眾會選擇購買市面上的山竹水來做替代的保健,建議除了參考品牌口碑外,產品製作履歷、是否帶山竹殼萃取,及各項認證通過標示也可做為選購的參考。

都市易得花粉症?PM2.5害的!

都市易得花粉症?PM2.5害的!#PM2.5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來,日本有旅行社在花粉大量飛散的時期,推出前進沒有杉樹的北海道或琉球暫住,以避開花粉,稱作「花粉症疏散之旅」的行程規劃,據說大受歡迎,許多日本人爲花粉症所苦,現在已經成爲日本人的「國民病」。每4人有1人 會打噴嚏、流鼻水患者人數約占所有日本國民的25%,也就是每4人當中便有1人有花粉症,雖然這並不是會致命的疾病,但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癢等令人不適的症狀,若長期持續下去的話,對花粉症患者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吸入一定分量 還是有人不會過敏雖然有「花粉症疏散之旅」,但絕大部分的患者在花粉飛散時期,都會盡量減少外出,據說,因此造成日本經濟損失達3000億日圓,更有人估計高達7000億日圓,雖然這麼多的人受花粉症困擾,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能正確理解花粉症機制的人卻不多,有不少人以爲吸入超過一定分量的花粉,就會引發花粉症,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即使吸入相同數量的花粉,還是有人不會對花粉過敏。大家身邊一定有相當多的人,到了空氣清新的鄉下就沒有問題,但一回到都市,花粉症就又出現,如果單純因爲吸入的量多就會發病,那麼,在杉木較少的都市中,發生花粉症的風險,應該低於杉木較多的鄉間。都市裡的空氣都因廢氣被化學物質汙染但是,居住在杉木花粉飛散量最大的茨城縣、群馬縣、滋賀縣等地的人,未必每個人都患有花粉症,反倒是都市裡的人,往往深受花粉症所苦,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主要是因爲都市和鄉間雖然同爲杉木花粉,但實際在空中飛散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花粉」。都市中的花粉,附著了PM2.5(微小粒子狀物質)之類的大氣汙染物質,以及各種化學物質,雖然我們肉眼無法看見,但實際上,都市裡的空氣都因爲廢氣而被化學物質汙染了,鄉下的花粉較少附著多餘的物質,所以比較乾淨,然而,飄到都會區的過程中遭到了汙染,當人體吸入這些物質和花粉,就很容易引發過敏,住在都市幹線道路附近的人,比居住在山區或田園地區的人容易出現花粉症。不是傳染性疾病 大多是遺傳造成花粉症與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是否發病並非決定於吸入量,花粉症也不是傳染性的疾病,絕大多數是遺傳所造成,因此,在引發花粉症之前,若能先改善體質,更可降低發作的風險。(本文摘自/不要輕蔑免疫力-世界級免疫醫學權威教你打造「不易生病」的抗癌體質/悅知文化出版)

隱形殺手PM2.5 白色食物可預防

隱形殺手PM2.5 白色食物可預防#PM2.5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最近常聽到的新聞報導,霧霾、大陸沙塵暴等肆虐全台,其中PM2.5細懸浮微粒的危害很大,一位48歲的王姓男病患,鼻過敏咳嗽發作嚴重,空氣中粉塵較多時,一到戶外,症狀會跟著明顯,經治療後過敏跟咳嗽都減少許多,空氣汙染情況與呼吸疾病息息相關。細懸浮微粒 可穿透肺泡 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粒子,稱細懸浮微粒,直徑不到人的髮絲粗細的1/28,可穿透肺部氣泡,進入血管中循環全身,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空氣品質差 增中風、憂鬱問題空氣中的PM2.5無所不在,以燃燒廢棄物、汽車廢氣、發電廠為產生PM2.5的大宗,細懸浮微粒的體積可直達肺部,進入血液,使大腦、心臟受損,空氣品質不佳會增加中風、大腦萎縮等生理退化疾病之外,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也跟著浮現,身處現代工商業環境的我們,應正視PM2.5這個隱形殺手對健康的影響。                                                                     減緩呼吸道發炎 可用水梨、木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印正指出,PM2.5等空氣汗染物,屬中醫理論的燥熱病邪,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慢性發炎,可以直接進入肺泡,造成肺臟疾病,增加罹患肺癌的機率,中醫利用治療肺燥、肺熱的中藥材,來減緩呼吸道發炎反應、呼吸道黏膜的水腫。這類病患的呼吸道問題,例如鼻過敏、咳嗽、氣喘等症狀,可配合中醫治療改善,平常食補方面可用「白色食物」,如水梨、木耳、山藥、茯苓、百合、蓮子、薏苡仁等,潤肺清痰。空氣品質不佳 一定要戴口罩另外自我防護的部份,當新聞或手機app提醒當天空氣品質不佳,建議應減少外出,如要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雖然口罩可阻隔大部分懸浮微粒,但除N95等級的幾乎防不了PM2.5,或是使用空氣清靜機,也能減少危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