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

寶寶5招安心睡 你家做對了嗎?

寶寶5招安心睡 你家做對了嗎?#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父母為迎接小生命來臨,總是盡所能地採買及準備,包括為寶寶打造一個溫馨且舒適的嬰兒房。但有些新手父母對寶寶照顧有著不正確的觀念,如為了方便照顧而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於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及以填充娃娃、玩具等布置嬰兒床,都會提高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風險。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愛她(他),請給她(他)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讓寶貝健康長大。排除寶寶睡眠陷阱 預防嬰兒猝死症候群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六年(2014-2019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為嬰兒前十大死因。近年來嬰幼兒睡眠期間猝死新聞時有所聞,去年一名媽媽將3個月大的男嬰以趴睡姿勢放於床上睡覺,之後離開房間去煮飯,30-40分鐘後察看發現男嬰嘴唇和臉發紫已無呼吸心跳;另一名母親為4個月大的女嬰餵奶後,與女嬰同一張床睡覺,媽媽起床發現女兒臉部朝下,被棉被覆蓋失去生命跡象。為避免將寶寶暴露在死亡的風險中,提供寶寶安全的睡眠環境是爸媽及照顧者的重要課題,千萬不要一時的疏忽,造成一生的遺憾。五招安心睡 同室不同床、避免趴睡為提供寶寶安全溫暖的睡眠環境,國民健康署提出簡單好記的「五招安心睡」。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變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張床。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3歲就會背唐詩好棒棒?育兒不是比賽

3歲就會背唐詩好棒棒?育兒不是比賽#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寶包的成長步調究竟是要適性發展,還是要照著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時程表來走?在我成為爸爸之前,因為這個問題僅停留在假設狀態,所以我一直沒有深思過。等有了小肉包之後,才瞭解這個問題學問很深!雖然老一輩的人常說七坐八爬,但是這樣的「發展定律」其實並不適用於每個寶包,因為孩子們的身心發展狀況不盡相同。有的孩子可能五、六個月就會靈活地手腳並用,又或者在八、九個月時直接跳過爬行而進入站立的過程;也可能雖然兩、三歲了還不擅表達,但是在就學後卻成為演講高手。大學主修教育的琦琦,對於孩子的教養或許比一般新手爸媽來得有定見與想法,但在我們陪著小肉包長大的過程中仍跌跌撞撞,只是也琢磨出不少深刻的體認。在這裡,我就用養育小肉包的實際經歷,來與爸媽們分享引導孩子成長的方式。群體生活,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力及適應力回想剛開始替小肉包添加副食品時,他還蠻愛吃的,很多食材他都願意嘗試,而且份量和次數也都如我們預期的方式來增加。但是在一歲之後,小肉包突然開始不愛吃副食品,往往吃了就吐出來。於是我們在副食品的製作方式或食材上,嘗試不斷變化,但他通通不買單。最後我們只好把加了肉和菜的飯,一起用果汁機打成泥狀,沒想到抗拒咀嚼的小肉包居然能接受,從此他的食物就退步回泥狀物。此外,幫忙照顧小肉包的長輩和保母擔心他會邊吃邊吐,或吃得亂七八糟,所以還是用餵食的方式讓小肉包進食。這些狀況都讓我這個小兒科醫生萬般無奈,心想孩子不是應該越大越進化,而不是退化吧?後來,長輩的體力不如以前,保母也有一些狀況,無法繼續照顧。由於我和琦琦均有工作,所以必須尋求外援。我們找到住家附近新開的托嬰中心,決定讓小肉包開始適應團體生活。本來很擔心他「食」在麻煩的問題,沒想到經過老師們的訓練,還有同儕的刺激,小肉包藉由觀察其他小朋友怎麼做,開始學會自己拿餐具吃東西,食物也不再需要打成泥,小片的菜和肉他都能吞嚥並咀嚼。一段時間後,小肉包吃飯動作越來越順手,挑食的情況經過引導也慢慢改善,特別是能接受更多種類的蔬菜。雖然令我難以置信,但事實就是如此。在家很難改善的症頭,上學後反而漸漸改變了,所以早點上學並非是壞事啊!不要怕摔跤!孩子的大肢體動作發展需要更多練習誠如我之前說過的,小肉包從小就是個高需求寶寶,不但聽覺敏感,再加上生性較膽小,在他年紀還小時,如果汽機車經過的聲響較大,他就會很驚恐地飛奔衝向我們的懷裡,所以我們對於他的走路、跑、跳等各方面的行動都較小心注意,出門也都會緊緊抓住他的手。但可能也是我們習慣過度地保護,讓他到了三歲,大肢體的動作都還不大協調,上下樓梯一定要牽著別人的手,一次也只能走一階樓梯,而且還一定要先跨出右腳。當時我們看到年齡相仿的孩子都已經可以蹦蹦跳跳,甚至健步如飛了,而我們家小肉包卻還是「舉步維艱」,心中也不免著急。但後來有一次出遊時,小肉包的表現卻讓我們都驚呆!因為當時的遊戲設施是兩層樓高的巨大充氣溜滑梯,必須要孩子自行爬上氣墊階梯後,再溜下來。小肉包看到後一直吵著要玩,但我們擔心萬一他爬不上去又下不來,卡在中間怎麼辦?沒人能救他啊!於是我很認真的問他:「你真的要玩嗎?」他居然很有自信地說:「要!」後來他果真用不協調的爬樓梯方式,一次一腳地爬到頂端,最後非常得意地從充氣滑梯上方溜下來。我看到小肉包的英勇表現,下巴差點沒掉下來,琦琦則是感動地熱淚盈眶!從沒想到他可以這麼勇敢,原來我們都太小看他,也過度保護他了。所以,當做爸媽的放開手時,你以為他只會走?不!他不但會走,還能跑能跳呢!我想如果是評估環境安全無虞,且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真的可以鼓勵膽小又敏感的孩子多嘗試。育兒沒有絕對的答案,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雖然家長們都瞭解孩子成長的步調是急不得的,但是網路上的文章往往容易引發家長們互相比較的心態,或是盲目地模仿學習,結果反而造成錯誤的認知或是親子雙方的壓力。網路的好處是隨時可查詢各種資訊,缺點則是真假難辨,有些家長會認為能放上網路的訊息一定都正確無誤,往往不加以求證就轉貼轉發,或是依樣畫葫蘆來照顧孩子。有時在診間也會有家長問我一些從網路上得知的資訊,甚至將之奉為圭臬,讓我頗感無奈。許多農場文章,常見的模式就是某個地區性醫院的醫師分享一個案例,結論是孩子的症狀表現就是缺乏某種營養素,例如後枕部禿頭就是缺鈣;或是孩子出現某個動作就可能是罹患某種嚴重疾病,比方寶包一直口吐泡泡就要小心是否感染到肺炎。至於鄰居婆婆媽媽的好心建議也會導致家長無謂的擔心,例如看到寶包長得瘦小,就碎唸家長為何不多餵些奶?殊不知寶包是早產兒,生長發育當然會與一般的寶包不一樣,若是家長被徹底洗腦後,我們做醫師的就得花更多力氣去改正那些錯誤的觀念。所以在看網路文章時,請大家千萬要確認發文的機構是否曾聽過、是否具有公信力,發文的醫師或是營養師、職能治療師等是否有專業的背景。有這些考量,就可以先排除掉一些雜七雜八的非專業說法。而且現在就醫的便利性早已超越我們的上一代,所以爸媽們如果有疑問,直接帶著孩子當面請教專業醫師就能得到正確的解答。此外,由於少子化的關係,在家族成員中可能沒有太多前人的相關經驗可以學習,因此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或是瓶頸難以突破時,就會求助於網路,尤其是我們這一個世代,因為在學生時代網路就很發達,所以很習慣在網路上發問找答案,當了家長以後也不例外。就有媽媽告訴我,她的孩子一歲還不會走路,因此在網路上發問,結果卻有人回應:「哎呀!一歲還不會走喔,我家寶包八個月就會走了!」結果這位媽媽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為何不如別人?我只好安慰她,在臨床上,有很多一歲左右的孩子就只會站、但還不敢放手走路,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發展時程,只要在正常的年齡範圍之內,爸媽們真的不需要受到他人的影響。而且,如果我們仔細檢視,就可以發現po上網路的多半是炫耀文,是某些少數萬中選一的孩子。例如:上幼稚園之前就已經會背誦「唐詩三百首」,或是很小的年紀就拿到心算檢定認證等,因為這樣的發文才有可看性,爸媽們也能獲得不少人的羨慕,或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就感。我認為每個孩子的天生特質及環境背景都不相同,每位家長或是孩子也都各有所長,好的育兒方法當然可以學習,但是不必比較成果。拜託!孩子的未來人生還很長,什麼都要比還真比不完!放下得失心,家長們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本文摘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時報出版)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也許已學會對孩子大聲說出「我愛你」,但並非所有父母都能坦然地對孩子說「對不起」。而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這件事,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它能夠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能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教會孩子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小D對老公電腦充滿無限好奇,每天都趁其不備用手摸下鍵盤。某日,在房裡突聽到客廳大響「啊,電腦!」老公急跑出邊說「小D,告訴過你多少遍,爸爸電腦有重要文件,你不能碰。」出來後他才發現,其實是我被電腦接線絆了跤。這時老公才意識到錯怪小D,看在遊戲墊上無辜又委屈的小D,向我吐舌頭,準備往屋間走。我一旁悄悄提醒:「你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老公停下腳步,走到小D跟前,蹲下來說:「對不起,Dorothy。」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是最好的言傳身教覺得父母向孩子道歉會很尷尬,父母向孩子道歉就會失去威信。其實我們父母從小到大不曾對我們說過「我愛你」,更不曾說過「對不起」。記得青春期曾被媽媽誤解而特別氣憤,媽媽對我說:「你要怎樣,難道還讓我和你說『對不起』嗎?」雖然我很愛我媽,但那句話卻讓我感到疑惑:為什麼大人做錯事情可以不道歉,而我卻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如何道歉!說「對不起」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道歉事實上有些「對不起」並不是真正道歉,比如「對不起,但我們不得不回家了。」—這只是建立規矩時的客套話;「對不起,媽媽不該罵你,但媽媽也是為你好。」—這只是在給自己找藉口;「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發脾氣,但如果你乖乖吃飯,我就不會發脾氣。」—這只是在變相地指責。真正「道歉」三要素〔要素1〕清楚告訴孩子你哪個行為是錯誤的「對不起,寶貝,媽媽今天不該對你大吼大叫」:我已認識自己錯誤,並願為自己行為負責。〔要素2〕和孩子分享你準備如何防止今後再發生類似行為「媽媽也在努力學習控制自己情緒,以後媽媽儘量做到不亂發脾氣,如實在控制不住,媽媽會離開你一會冷靜再回來」:做錯沒關係,但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把錯誤當作成長機會。〔要素3〕請求孩子原諒「你能原諒媽媽嗎?媽媽想抱抱你,謝謝你諒解」:請求他人寬恕是修補關係關鍵,而願意寬恕他人,是對他人寬容,提高同理心。摘掉「完美父母」帽子當願意坦然告訴孩子自己做錯什麼,意味著已學會自我接納。這在告訴孩子:父母可以很厲害,但也不是完美的。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需要去接納、包容自己和他人多樣性;犯錯並不意味示弱,敢於承認和面對錯誤才是真正強大和勇敢;只有真正接納自我,才能為自己行為負責,才有勇氣請求寬恕,向孩子道歉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做個自尊自愛的人。如果「我愛你」滋養孩子內心;那麼「對不起」則會釋放孩子恐懼,讓孩子具備勇氣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他人和不完美的世界。(本文摘自/美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五大基本」原則 讓學齡前兒童更聰明

「五大基本」原則 讓學齡前兒童更聰明#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學齡前孩子大腦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大腦有一千億個神經元,其中77%都位於大腦皮層,這區域負責處理語言、數學、記憶、注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據說,學齡前孩子大腦每天的運轉強度是大學生兩倍,是成人三倍以上。把握「一個中心,五大基本」原則,幫助學齡前的孩子打造更聰明的小腦袋。一個中心 多元化良性刺激有助全腦發展多元化是學齡前兒童腦發育最重要的關鍵字。早期啟蒙需要圍繞「全腦」進行,大腦不同區域都要照顧,要動靜搭配,既可以靜下來玩拼圖,也能上躥下跳玩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偏好,有的好動、有的好靜,可以鼓勵孩子偏好,但也需有意識讓孩子「多樣性」玩耍。孩子大腦有無限可能,不要過早讓大腦區域形成「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情況,更不要因為父母偏好或局限而給孩子設限。五大基本 為孩子打造大腦良性發展的環境〔基本1〕溫柔對待孩子,焦慮和緊張越低,大腦發育就越健康當孩子感到壓力和害怕時,大腦會釋放出有毒物質,損害記憶力區域腦神經。給予足夠安全感,讓孩子感到放鬆、不焦慮,是促進大腦健康發育關鍵。需要足夠同理心,如孩子做噩夢,怕黑暗等,家長做好安撫工作,讓孩子時刻感覺有需要時,家長會一直在身邊。孩子焦慮和緊張水平越低,大腦發育越健康。〔基本2〕4歲前,重視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啟蒙在4歲之前,數理邏輯腦回路就已基本定型,歸類能力是非常重要早期數學啟蒙能力,及時展開數學早期啟蒙,鼓勵孩子對生活中遇到的東西進行比較、分類,掌握簡單抽象概念,如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都可刺激孩子腦部發展。〔基本3〕讓孩子多和人交流,少和機器交流學齡前是語言發展重要時期,堅持訓練耳朵很關鍵,父母親自讀繪本比機器讀更有效,父母在讀繪本時,如能語調多變、聲音高低起伏,效果更好。當父母聲情並茂為孩子讀繪本時,觀察腦波圖會看到孩子大腦掌管語言區域顯現大面積紅色,表明大腦正高效吸收良性刺激。這提醒我們:別讓動態影像、影音、早教閱讀機取代父母作用,剝奪良好溝通機會。〔基本4〕營養均衡,避免吃高糖、高鹽類食物注意孩子飲食多樣性和營養均衡。為孩子飲食增加些補腦食物,如蛋黃、深海魚、酪梨、藍莓、堅果等,避免讓吃「零營養」高糖、高鹽類垃圾食物,如糖果、餅乾、速食。〔基本5〕多鍛鍊身體,每天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孩子每天需有兩小時戶外活動。研究表明,運動能促進神經元生長,提高大腦敏感度和專注力。兩種運動對學齡前兒童尤其有益。一是鍛鍊平衡能力的運動,會刺激大腦形成新通路,開發大腦未知潛力。二是全身運動,如足球、游泳、跳舞等,非常有助於激發大腦潛力。(本文摘自/美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配方奶怎麼挑 兒科醫師3步破解迷思

配方奶怎麼挑 兒科醫師3步破解迷思#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諮詢/東元綜合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 古彥男)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母乳還是配方奶?新手爸媽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餵食問題。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打從小孩呱呱墜地開始,身為父母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照顧。東元綜合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古彥男表示,身為2個小孩的爸爸,他十分能體會各位爸媽在餵養小孩上的辛苦,他們一出生,沒多久就會開始哇哇大哭,餵食問題常是新手爸媽最先要面對的。 當然純母乳哺育永遠是最好的答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民國103年的台灣地區,2個月以下小孩的純母乳哺育率為62.3%,6個月以下則為45.8%,皆高於世界平均。但反過來說,亦即有近4成的爸爸媽媽們,在小孩出生2個月後就會面臨到配方奶的選擇問題。 三大原則 破除常見迷思 古彥男醫師表示,時常有家長會請他推薦奶粉牌子,曾經有一個病人,因為肛門周圍反覆的感染化膿住院,由於膿瘍範圍過大,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後來還得請外科醫師來切開表皮將膿引流出來。家長擔心水解蛋白的奶粉營養不夠,甚至認為這就是導致孩子住院的原因。類似的情節在門診或親朋好友的身上不斷上演。要怎麼樣為自己的寶寶選擇適合的配方奶,古彥男醫師提供下面3個大原則,給各位爸爸媽媽參考: 原則一:符合法律規範,有嬰兒配方字樣的配方奶 首先,對於嬰幼兒的配方,國際組織及台灣的衛生單位,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衛服部剛於去年7月份開始實施新的管理規範)。所有的配方,其內含的熱量是多少、醣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以及哪些營養素可以添加,哪些不可以添加,必須全部要符合法規,才能在包裝上標示『嬰兒配方』字樣,就算是水解蛋白配方也不能例外。因此只要選擇包裝上有『嬰兒配方』字樣的產品,就不用擔心有營養不夠的問題。    (包裝上要認明有嬰兒配方喔。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原則二:選擇有醫學證據支持的廠牌 每個不同配方產品都是根據寶寶不同的需求所設計出來的。一般而言,比較大的廠牌,有比較多的資源與能力發展專利技術,並進行醫學研究。任何配方產品都必須有臨床上的證據支持,才能代表該產品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   (爸媽要記得選擇有臨床證據支持的配方。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原則三:根據寶寶需求,有專業醫師建議的產品 每個寶寶都有其個人的生理狀況,除了對配方會有不同的需求外,對同一款配方的接受度也都不一樣。爸爸媽媽應該根據在照顧寶寶上所產生的需求,以及寶寶喝奶後的反應,來做配方的選擇與調整。當然市面上的配方品牌琳瑯滿目,醫學證據也不一定這麼好取得,此時不妨尋求兒科醫師的建議,找出適合的配方。  (根據在照顧寶寶上所產生的需求,以及寶寶喝奶後的反應,來做配方的選擇與調整。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最適合小寶寶的配方 就是最好的配方 古彥男醫師表示,常常在門診被爸爸媽媽問到,自己的小孩吃的是哪一款配方,不過答案常常讓他們失望,因為他的兩個小孩在一歲以前都是媽媽親餵母乳長大的。母乳在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加強免疫力,甚至是預防過敏上都是第一選擇。然而真的沒有辦法哺育母乳時,各位爸爸媽媽也不要感到憂心或困擾,市場上絕對沒有最好的奶粉,只有最適合您小孩的配方。把握上面的三個原則,相信你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小孩的配方,幫助他們健健康康的長大!

配方奶怎麼選 兒科醫師3步破解迷思

配方奶怎麼選 兒科醫師3步破解迷思#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打從小孩呱呱墜地開始,身為父母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照顧。東元綜合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古彥男表示,餵食問題常是新手爸媽最先要面對的。純母乳哺育永遠是最好的答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民國103年的台灣地區,2個月以下小孩的純母乳哺育率為62.3%,6個月以下則為45.8%,皆高於世界平均。但反過來說,亦即有近4成的爸爸媽媽們,在小孩出生2個月後就會面臨到配方奶的選擇問題。三大原則 破除常見迷思古彥男醫師表示,時常有家長會請他推薦奶粉牌子,曾經有一個病人,因為肛門周圍反覆的感染化膿住院,由於膿瘍範圍過大,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後來還得請外科醫師來切開表皮將膿引流出來。家長擔心水解蛋白的奶粉營養不夠,甚至認為這就是導致孩子住院的原因。類似的情節在門診或親朋好友的身上不斷上演。要怎麼樣為自己的寶寶選擇適合的配方奶,古彥男醫師提供下面3個大原則,給各位爸爸媽媽參考:原則一:符合法律規範,有嬰兒配方字樣的配方奶首先,對於嬰幼兒的配方,國際組織及台灣的衛生單位,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衛服部剛於去年7月份開始實施新的管理規範)。所有的配方,其內含的熱量是多少、醣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以及哪些營養素可以添加,哪些不可以添加,必須全部要符合法規,才能在包裝上標示『嬰兒配方』字樣,就算是水解蛋白配方也不能例外。因此只要選擇包裝上有『嬰兒配方』字樣的產品,就不用擔心有營養不夠的問題。 原則二:選擇有醫學證據支持的廠牌每個不同配方產品都是根據寶寶不同的需求所設計出來的。一般而言,比較大的廠牌,有比較多的資源與能力發展專利技術,並進行醫學研究。任何配方產品都必須有臨床上的證據支持,才能代表該產品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 原則三:根據寶寶需求,有專業醫師建議的產品每個寶寶都有其個人的生理狀況,除了對配方會有不同的需求外,對同一款配方的接受度也都不一樣。爸爸媽媽應該根據在照顧寶寶上所產生的需求,以及寶寶喝奶後的反應,來做配方的選擇與調整。當然市面上的配方品牌琳瑯滿目,醫學證據也不一定這麼好取得,此時不妨尋求兒科醫師的建議,找出適合您小寶寶的配方。 最適合小寶寶的配方 就是最好的配方古彥男醫師表示,常常在門診被爸爸媽媽問到,自己的小孩吃的是哪一款配方,不過答案常常讓他們失望,因為他的兩個小孩在一歲以前都是媽媽親餵母乳長大的。母乳在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加強免疫力,甚至是預防過敏上都是第一選擇。然而真的沒有辦法哺育母乳時,各位爸爸媽媽也不要感到憂心或困擾,市場上絕對沒有最好的奶粉,只有最適合您小孩的配方。把握上面的3個原則,相信你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小孩的配方,幫助他們健健康康的長大!

降低新手父母焦慮 親子同室5大好處

降低新手父母焦慮 親子同室5大好處#新手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歐小姐的寶寶已經二歲,但她回想產後那段時間,直說很慶幸選擇親子同室。親餵母乳時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導致她的乳頭嚴重破皮,經過護理人員提供密集專業指導,多試多餵,五天後當她出院時,猶如吃了顆定心丸,掌握哺育母乳祕訣,讓寶寶餐餐吃飽,她也不用再承受乳頭破皮的痛楚。醫護人員協助父母   熟悉照顧新生兒阮綜合醫院蘇聖惠護理長表示,親子同室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方式,在住院期間,由護理人員提供專業且連續的護理,幫助家庭成員盡早適應寶寶的誕生、學會照顧寶寶,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以便寶寶回家後穩定成長;因此,她也提供親子同室的好處,讓新手媽媽提早面對照顧新生兒的課題:1)了解寶寶習性 增進親子關係/每位寶寶都有自己的個性,藉著24小時親子同室的機會,父母可以觀察寶寶的睡眠、飲食、排便等習性。因為持續相處,父母與寶寶的互動機會增加,越早接觸寶寶,越有利於彼此親密關係的建立。2)降低新手父母焦慮/母親生產後兩、三天,注意力多半在自己身上,透過醫護人員在親子同室期間的協助,能幫助母親熟悉寶寶,減少發生產後憂鬱症。另外,爸爸也能提早接觸寶寶,降低日後在照顧上的焦慮感,在親子同室期間更能體會到母親的辛苦。3)提高母乳哺餵成功機率/母親可依寶寶飢餓及奶脹的程度,隨時隨地哺餵母奶,滿足寶寶的需要,使寶寶獲得更自然、溫暖的哺餵。4)熟悉照顧寶寶技能/在親子同室期間,新手父母可藉機跟醫護人員學習幫寶寶餵奶、換尿布、量體溫及觀察寶寶身體狀況等育嬰技巧,也可發現寶寶的異常狀況及緊急處理方法,以奠定日後照顧寶寶的能力。5)增進父母自信心/藉著直接參與照顧寶寶的機會,可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喜悅與樂趣,有助於自信心與成就感的產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