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痛

她走路「腳痛像火在燒」形狀呈ㄑ字形!醫揭「拇指外翻」5類人好發

她走路「腳痛像火在燒」形狀呈ㄑ字形!醫揭「拇指外翻」5類人好發#腳痛

張小姐因工作所需,每天都要穿著正裝搭配高跟鞋,大拇指內側長期與鞋面摩擦,半年前她開始無法久站,走路不到半小時,腳底就會痛到像火在燒,且裸足時發覺拇指根部又凸又腫,形狀呈現ㄑ字型。就醫檢查後拇趾已外翻將近40度,如不積極治療恐會引發全身骨骼和關節歪斜、自律神經失調等併發症。

2023媽祖遶境》走久小心韌帶發炎!醫:鞋子「這狀況」別穿易拐到

2023媽祖遶境》走久小心韌帶發炎!醫:鞋子「這狀況」別穿易拐到#腳痛

大甲媽祖繞境是台灣的宗教盛事之一,活動參與人數年年上升,每年都在打破過去紀錄。每回媽祖遶境後,中南部各大醫院會出現一波「腳痛」的病人,大部分是走久了出現疼痛感,多半是因長時間走路、站立而產生不適,常見症狀主要分為腳底、腳踝與小腿3部分。對此,骨科醫師表示,長時間走路可在鞋內加鞋墊,弧度與足弓貼合,緩衝踩地的壓力,避免產生足底筋膜炎。

95歲翁下背和腳痛到坐輪椅 竟是缺乏維生素

95歲翁下背和腳痛到坐輪椅 竟是缺乏維生素#腳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5歲的榮民伯伯在20年前開過椎間盤手術,之後有下背痛、腳痛等問題,近半年跛行、下肢水腫,最近痛到要坐輪椅。就醫發現,他的皮膚黏膜微血管有出血點與瘀青,是維生素C缺乏症,顯示其平日蔬果攝取不足,維生素B1、C、D及礦物質鋅、鎂不足,給予靜脈營養補充,之後持續補充口服營養素3個月,疼痛逐漸改善,如今也不太需要拿枴杖走路。療程結束後,患者的營養素恢復正常值,甚至更高,先前異常的神經傳導功能也有明顯改善。國人維生素最缺D、E 礦物質最缺鈣奇美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嘉祐指出,從營養醫學角度,身體健康關鍵是要讓細胞處於正常代謝狀態,除了足夠休息和運動,要給細胞新陳代謝時需要的基本營養素。過去營養問題主要是熱量不足;而現今問題則在於營養不均或不良。據2013年至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飲食攝取中,最嚴重缺乏的維生素是脂溶性維生素D與維生素E;礦物質攝取以鈣不足最嚴重,其次是鎂、鋅及鐵,鈉則有攝取過高情形。微營養素篩檢 揪出困擾健康的答案目前國人血清維生素及血清礦物質狀況,以預防醫學觀點,合併缺乏及邊緣缺乏盛行率來評估國人維生素D不足情形,男性13歲至44歲及45歲以上者不足比率,分別近6成及4成;女性分別高達8成及6成,國人營養不均問題值得重視。張嘉祐表示,「微營養素」篩檢可協助國人找出困擾健康的答案,透過營養素的補充介入,能使症狀得到改善。

你會挑合腳鞋嗎?這個時間試穿最準

你會挑合腳鞋嗎?這個時間試穿最準#腳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注意過鞋子對人體的影響嗎?腳是常被人們所忽略的部位,根據《verywellhealth》報導,大多數的腳痛問題與穿著不適合的鞋款有密切關聯,挑選鞋子前,除了測量腳的長度、寬度及足弓長度外,試鞋時間應選在傍晚、晚上,因為腳的大小和形狀會根據早晚而變化,且持續的活動會使得足部腫脹,即使當下合腳,之後也可能因時間錯誤而感到不適。長期穿著不合腳鞋 當心腳趾彎曲變形根據《getdoc》報導,若長期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會導致腳趾彎曲,因此穿著合適且舒適的鞋子是最佳預防雙腳健康的方法之一。《verywellhealth》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腳部韌帶和軟組織會慢慢鬆弛,腳部形狀和大小會被改變。研究顯示,大多數的腳痛問題與穿著不適合的鞋款有密切關聯,因此要挑選鞋子前,一定測量腳的長度、寬度及足弓長度。足弓長度合腳關鍵 運動能維持腳部穩定所謂足弓長度是從腳跟到腳掌(大腳趾關節彎曲處),足弓為穿著鞋子舒適度的重要關鍵,而大拇指的彎曲度應與鞋子彎曲度相配合,若感覺到鞋子在大拇指之前或之後,說明該鞋不適合你的足弓長度。1.低足弓(扁平足):扁平足很可能會導致肌力和關節問題,如果有嚴重的扁平問題,可以選用平底的鞋款及加強運動訓練維持腳部穩定。2.中足弓:中足弓的腳,尋找牢固的中底鞋款,鞋底的形狀,以維持腳穩定性。3.高足弓:高足弓可能會導致關節和肌肉過度勞損,尤其在進行彈跳運動,可尋求緩衝力較佳的鞋子以幫助減震。舒適性是首要考量 帶襪子試穿會更準確根據《getdoc》報導,挑選鞋子時,最重要的是「舒適感」,不是選擇最好的鞋子,世界上沒有一雙最好的鞋子,舒適性和適當性才是最重要的選購標準。不同製造商的鞋子尺寸不同,重點是要穿得合腳,試鞋時間選在傍晚、晚上比較合適,因為腳的大小和形狀會根據早晚而變化,尤其白天、炎熱更會腫脹,晚上購買會更佳,若能攜帶襪子試穿會更精準。此外,腳部長度、寬度都不盡相同,通常一隻腳比另一隻腳大,如果腳的尺碼差異過大,建議購買兩雙不同尺碼,別忘了留意鞋子內部的接縫處,這也會影響穿著時的舒適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腳痛不再來:健步如飛非夢事

腳痛不再來:健步如飛非夢事#腳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雙腳一落地,腳後跟就像被針紮到般刺痛不已、腳跟處按壓後產生疼痛,或是久站行走後,出現腳跟疼痛。出現上述症狀,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在作怪。足底筋膜是一層網狀的結締組織,能在運動時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人們每天都會因久站、運動或走路等行為而產生微小撕裂傷,如果未能及時修補傷口,使肌肉、肌腱與韌帶不堪負荷,久了便出現足底筋膜炎症狀。足底筋膜炎的痛點多在腳跟,原因是人體約有60%的重量落在腳跟。當患者腳底出現疼痛時,門診醫師除了觸診確認痛點位置,也會以超音波與X光檢查足底筋膜是否有增厚的情況以及足部骨骼結構,以確診足底筋膜炎。造成足底筋膜炎的4大原因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是足底筋膜磨損過度。1.)人體退化: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退化,造成足底筋膜的負荷增加。足底筋膜炎常好發於40歲之後。2. )足部過度承重:運動過度、體重肥胖、長期久站或負重的人,會讓足部承受過多重量與拉扯,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機率相對較高。3. )足部結構異常:扁平足或長短腳等先天結構異常患者,也較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4. )穿著不合腳的鞋子: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不但無法提供支撐與包覆力,還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因此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3招緩解疼痛的足底復健運動1.)弓箭步或用浴巾牽拉前腳掌,來伸展阿基里斯肌腱,每次維持20秒,反覆10次為一組,每天做3組。2.)腳掌往外往內翻轉,以伸展足底筋膜。3.)腳底滾球按摩,以坐姿用腳底來回滾動高爾夫球或圓棍,每次3到5分鐘,每日2至3次

搬物施力不當 椎間盤突出腿痛難行走

搬物施力不當 椎間盤突出腿痛難行走#腳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6歲憲兵為搬起重達15公斤桌板,施力不當造成左半側嚴重痠麻痛,左腿抽筋無力,走路竟像踩進空氣中。擔心傳統手術後遺症,進行脊椎內視鏡手術,術後3小時即可下床挺直腰桿走路,左大腿恢復知覺及行走功能。椎間盤突出造成左腳疼痛、無力 無法行走患者當初誤以為是腰酸背痛,經就近醫院檢查為椎間盤突出,建議開刀或先接受復健治療。患者選擇先接受復健,但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左大腿,不僅邊走邊痛及抽筋,還無力,根本沒辦法走路,晚上也因痠麻痛輾轉難眠。由於醫師友人曾告誡脊椎能不開刀、就不開刀,患者也擔心接受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造成脊椎不穩定,可能被迫接受脊椎融合,將造成脊椎的提早退化,或是2、3年內又需再度手術。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 傷口小、恢復較快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患者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L5-S1)出現椎間盤破裂,游離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因此引起左半側痠麻痛及左大腿無力等症狀。若不盡早接受手術讓神經減壓,一旦游離的椎間盤壓迫到馬尾神經,將引起排泄系統失調,建議患者盡快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在局部麻醉下,使用新式脊椎內視鏡經椎間孔進入椎間盤病灶處,夾除患者游離的椎間盤,達到神經根減壓。手術傷口僅0.8 公分左右,且手術時間只有1小時,術後3小時就可以下床行走。

8旬婦腳痛臥床一年 竟是血栓惹禍

8旬婦腳痛臥床一年 竟是血栓惹禍#腳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中83歲的張老太太,因左腳疼痛無法站立,一年多來只能臥床,日前疼痛加劇腿部發紫,到醫院檢查,發現股動脈以下血管栓塞嚴重,所幸經手術,清除了左下肢動脈超過30公分長的血栓,才讓血流恢復順暢。血路打通之後,老太太的疼痛也跟著消除了,住院時已經開始復健,拿著助行器練習下床走路,一個星期出院返家休養。血栓別輕忽 嚴重壞死恐須截肢豐原醫院心臟外科林雍凱醫師表示,追溯病因,個案有心房顫動問題,這種狀況容易產生血栓,而血栓隨著動脈流動可能造成不同部位的栓塞,像是老太太的血栓跑到左下肢,造成缺血性疼痛,才會痛到連站起來都不行,急診時發現左下肢動脈已經完全阻塞,不但疼痛難熬,再遲就可能造成肢體缺血壞死要截肢。此外,心房顫動容易形成血栓,相對的腦中風機率也會增加,治療的方式除了規律服藥,藉由抗凝血劑降低形成血栓的機會,也可以透過心導管燒灼術或外科迷宮手術,改善心房顫動狀況甚至回復為正常的竇性心律。

寶貝自己的腳丫 告別腳痛

寶貝自己的腳丫 告別腳痛#腳痛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復健科賴彥廷醫師表示,一位24歲的年輕女性因為「腳痛」的問題,前來復健科門診求診。根據病人的描述顯示,她是剛踏入社會工作的新鮮人,擔任某私人公司的業務助理,平日上班會穿著高跟鞋,每天約有一半的時間負責接聽電話,另一半的時間則走動洽公。工作以來,偶爾會感到腳部痠痛、不舒服,近來其不適感則日益嚴重,右腳甚至痛到快無法站立…。賴彥廷醫師表示,經檢查發現,該病患腳跟紅腫,懷疑是足跟部位的滑液囊炎,給予止痛藥治療,且建議改穿足跟較軟的休閒鞋,該病患的症狀即改善許多。賴彥廷醫師強調,根據研究顯示,腳痛的患者大多為「女性」;而導致腳痛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穿了不合適的鞋子」。在這裡,賴彥廷醫師有5個自我寶貝腳部的方法,提供給民眾參考。1. 選擇合適的鞋子:■ 買鞋時機:一般而言,建議下午傍晚選購較佳,因為那時候我們的腳  部大小,通常較上午時來得大一些。■ 尺寸合腳:兩腳都需要一起試鞋,站起來、走走看是否舒適(切勿坐著試鞋)。鞋子的最前端和最長的腳趾之間,仍需保留1~1.5公分的距離;鞋子前端宜寬大些,避免過度擠壓腳趾。■ 鞋身:需材質柔軟、透氣,尤忌僵硬、有壓迫感。■ 鞋底:軟底、柔軟的鞋墊、氣墊,可減緩腳底和鞋間的摩擦衝擊。■ 鞋跟:要紮實,具避震效果;平底或低跟者尤佳。避免穿高跟鞋或鞋跟過高過細的鞋子,容易造成腳部的負擔。■ 鞋帶:鞋帶式的鞋子可調整鬆緊,其較鈕釦式、扣帶式、拉鍊式來得好。2. 脫下鞋子或準備替換的拖鞋:脫下鞋子,讓悶住的腳部休息、透氣一下;也可以在辦公桌下另準備一雙替換的拖鞋,以提供處於坐姿工作,從事接聽電話、電腦文書時換穿。3. 坐下讓腳部休息:長時間的站立和走動,容易使腳部累積相當的壓力,適時坐下休息,並讓腳部向上、向下動一動,放鬆緩和一些。4. 抬高腳部:抬高腳部可以舒緩該處淤積的體液,有效減輕腳部壓力及腫脹程度。5. 腳部按摩:自行幫腳部(和小腿)按摩、抒壓,除了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順暢外,更能有助睡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賴彥廷醫師提醒民眾,想要走得又長又遠又健康,必須先從「寶貝自己的雙腳」開始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