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

栽員滾滾 越來越多人”睏無眠”

栽員滾滾 越來越多人”睏無眠”#嗜睡

工業革命後,無論東西方社會,均由農業社會步入工業社會,隨著社會步調變遷,現代新興產業興起,勞動人口中有睡眠困擾者愈增,尤其這半年來更是突然呈現攀升趨勢,經問診後發現,與這一波全球金融危機有習習相關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 李信謙醫師表示,根據睡眠中心成立迄今三年觀察下來,前來求診者,主述病症以失眠為最多,其次為白天嗜睡及猝睡、另外則是異睡(如:夢遊)等情況,人口背景分布很廣,有晚上熬夜緊盯美國股市開盤的金融精英、工作需要輪班或三班制的醫護人員、晚上開業的特種行業小姐等。性別方面,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可能原因為有二,一為女性原本睡眠品質就比男性差,其次求診動機上,門診時間多安排在白天,造成男性上班族比較難前往就醫;不過,國外醫界也同樣發現,有失眠障礙困擾的男性人數,不再是少數,而是有增加的現象。李信謙醫師指出,進一步觀察,首先這波裁員不景氣風潮下,有些中年男性轉行,改當晚上得輪班的保全人員,或者兼差兩份工作;開始放無薪假的晶圓、面板廠員工,雖然在放假,但隨時接到公司電話,馬上就得回去上班,反而時時得處於備戰狀態。另外科學園區三班制的作業員、24小時產業、商務旅遊頻繁、跨時區、工作時間或特早、特晚,不然就是排班混亂的族群,長期以往下來,往往造成睡眠週期障礙現象;而此現象,又可區分為工作時的覺醒問題、個人生理時鐘調整、與家人社會關係的疏離、憂鬱症等身心精神方面困擾、及晚上工作造成的血糖、血脂不正常化所衍生的生理疾病。針對現代社會特殊的輪班工作型態,國外學者嘗試應用原先使用在猝睡症,可增進覺醒程度的「Modafinil」等藥物。初步研究結果證實對於工作時專注力不足現象,有明顯改善。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日常保健方面,李醫師建議,盡量在輪完夜班後,比照「定時、定量」原則,養成固定上床習慣,假日時如果想要補眠,以不超過2小時為主,假設平常睡到中午起床,就不要賴床到下午4點才起床,規律的運動等,都有助於在輪班工作壓力下,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

《睡眠問題一百問》老人睡眠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老人睡眠篇#嗜睡

Q72.老年人所需的睡眠時數一定比年輕人少嗎?人上了年紀,各個生理系統跟著老化,神經系統當然也不例外,正因如此,睡眠功能也跟著起了顯著的變化。整個睡眠清醒週期往前提前,吃完晚餐後約七、八點就想睡覺,凌晨三、四點就起床再也睡不著,而且入眠期增長,淺度睡眠期增加,深度睡眠期減少,而快速動眼期亦稍微減少但幅度不大,並且在睡眠過程中常常覺醒,造成整個睡眠效率的降低。一般認為老年人的睡眠時數理應較少,這是錯誤的觀念。老年人雖然晚上睡眠時數減少,但在白天卻經常小睡,因此以一天24小時來講,斷斷續續加起來的睡眠時數,實在不會比年輕人少到哪裡去。Q73.老年人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在美國的統計中,65歲以上的老人只有12%沒有睡眠的困擾,19%抱怨入睡困難,29%抱怨睡眠不能持續,經常中途醒來,18%則抱怨天未亮就醒過來,而其中有28%的老人抱怨失眠。老年人因身體各系統功能的衰退,產生了一些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神經病變等),而這些慢性疾病和控制慢性疾病藥物的長期使用都可能會產生對睡眠的干擾。再加上年老退休、或喪偶、或自己獨居、或經濟方面的壓力,亦常造成睡眠衛生的混亂及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茲就造成老年人睡眠困擾的一些疾病簡述於下:(1)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年紀大是造成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一個危險因子,尤其是年紀大的男性。隨著腦幹及神經功能的衰退,常會造成中樞型或阻塞型的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尤其是老年人的腦部功能較差,如果再加上呼吸暫停引起缺氧或睡眠斷斷續續,常會雪上加霜,使老年人的心智功能減退,症狀很像癡呆症。(2) 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及不寧腿症候群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及不寧腿症候群兩者皆是隨著年紀增大,症狀變的頻繁且嚴重,而干擾到睡眠,使得睡眠間間斷斷,患例常以失眠為主述,但也可見到以嗜睡為主要的症狀表現。週期性肢體抽動亦常伴隨著不寧腿症候群,兩者對藥物治療的反應相當良好。(3) 內科疾病的困擾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退化的慢性疾病一一浮現,像關節炎、呼吸方面的疾病、夜間頻尿、心臟病等都會造成老人睡眠的干擾。而一些治療控制內科疾病的藥物亦會造成失眠症或嗜睡症。另外一些好發於老年人的神經疾病像巴金森氏症、腦中風、癡呆症及脊髓小腦退化症等,也都會造成睡眠的問題。(4) 睡眠清醒生物時鐘規律的改變人一旦過了50歲後,就比較無法適應違反睡眠清醒生物時鐘規律的行為,例如夜間工作者或快速跨越多時區的旅行。另外老年人的睡眠清醒生物時鐘規律亦會往前提前,變成早睡早起的睡眠清醒型態。(5) 憂鬱症由於老年人可能無法工作,若年輕時無良好的養老計畫,一旦到了老年,經濟來源均需依賴他人,並且可能因喪偶而獨居,或為疾病所苦而有厭世之感。因此我們常可發現有些老人情緒較低落,甚至產生憂鬱症及其他精神方面的疾病。而這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亦會影響到睡眠。(6) 日落症候群(sundowning syndrome)由於工商業社會的演變,許多老年人獨居於家中,或住在安養院,或因疾病長年躺在病床上無法自由行動。由於老年人的腦部功能均較退化,且因長時間侷限在所居住的環境中,不見天日,缺乏外在環境(例如太陽光線)的刺激,在太陽下山後,光線變得晦暗時,造成病人有幻覺、躁動及意識不清的現象,稱為日落症候群。處理方式為謹守睡眠衛生的原則,限制白天的小睡,在白天儘量讓病人多暴露在白天的陽光下(尤其是日出及日落),並且使夜間睡眠環境能夠穩定,不要常常變換睡眠的環境,臥室內儘量使用柔和的燈光,必要時可服用藥物控制。(7) 快速動眼期行為疾患(REM behavior disorder)這是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疾病,據國外統計,有40%的患者有神經方面的疾病,剩下約60%的病人,多屬於特發性,找不到特別的原因。患者在快速動眼期睡眠時常將夢裡的情境,直接表現在現實環境中,而他們的夢又大多跟暴力有關,因此常常傷害到患者本身或枕邊人。

《睡眠問題一百問》婦女睡眠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婦女睡眠篇#嗜睡

Q74.月經週期會產生睡眠的干擾嗎?跟月經週期相關的睡眠疾病有三種:(1) 經前失眠症特徵是難以入睡或睡眠間間斷斷,難以一覺到天亮,而且症狀的發生時間與月經週期有關,亦呈每月反覆性發作。經前失眠通常在月經來前一個星期發生,而且這種情形要連續發生3個月,才能被診斷為經前失眠。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顯示睡眠當中,睡眠期之間的變換(sleep stage transition)增加,睡眠中清醒的時間增長,睡眠效率降低,而且有不正常的睡眠期結構分佈。但在月經週期完後,如果重覆作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的檢查,其結果則恢復為正常。(2) 經前嗜睡症特徵是嗜睡的症狀呈週期性的發生,並且跟月經週期有關,過了月經期,嗜睡的症狀便消失。此種情況必須至少連續發生3個月,才能被診斷為經前嗜睡症。在經前嗜睡症發作的期間,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檢查顯示有正常的夜晚睡眠,但在白天的多次入睡潛伏時間測試(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卻顯示其有嗜睡的現象。(3) 經前異睡症經前異睡症是由Schenck及Mahowald兩人所提出,其原因在他們兩人的臨床觀察研究中,發現有兩個分別為17歲及46歲的婦女異睡症患者,她們的夜驚(sleep terror)及傷害性夢遊(injurious sleep walking)的發生,跟月經前期有密切相關。因此婦女的異睡症患者,當其已過了初經的年齡時,並且異睡症的出現跟月經週期有關時,就應該注意本身是否屬於經前異睡症。Q75.懷孕時,睡眠習慣會有哪些改變?懷孕期的睡眠問題,通常呈雙相性(biphasic),特徵是在懷孕的過程中,產生失眠或嗜睡的症狀。懷孕期剛開始是嗜睡,然後慢慢的進展到嚴重失眠。少數的孕婦還會有夢魘(做惡夢)、夜驚和產後的精神症狀產生。懷孕期的前三分之一,通常伴隨著嗜睡和抱怨疲倦,整體睡眠時間增加,孕婦在白天常需小睡。此種變化可能跟體內的黃體素(progesterone)增加有關。在懷孕期的中三分之一,睡眠逐漸恢復正常,但到中三分之一的末期,睡眠中的清醒次數增加,睡眠開始有間間斷斷的感覺,無法一覺到天亮。到了懷孕期的後三分之一,入睡時間、睡眠中的清醒次數及睡眠時數的減少,均會增加到正常值的上限。這些睡眠的症狀也許跟孕婦難以找到一個舒服的睡覺姿勢、背痛、頻尿和胎兒的活動有關。生產完後,睡眠的困擾,依然持續,夜間嬰兒的照顧是主要問題,但在產後期的後期(late postpartum period),情況會逐漸改善。並且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顯示在生產完後,第4期睡眠期會開始回復到原來的水平,而快速動眼期則會在2個星期內恢復正常。另外不寧腿症候群在懷孕的婦女亦常發現,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統計,有15%的懷孕婦女有不寧腿症候群,症狀持續到生產完後,然後通常就會逐漸改善。Q76.更年期時,睡眠會產生哪些變化?更年期時,女性由於荷爾蒙的變化,會產生停經症候群,而停經症候群又會引起一些身體不適的症狀,甚至失眠。並且由於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也會產生一些睡眠的疾病。(1) 停經期的失眠(menopausal insomnia)主要症狀是出現重覆性的夜間清醒,並伴隨著有潮紅或夜汗的現象,並且有停經症候群的其他症狀。停經期的失眠,主要是引起睡眠間間斷斷,無法一覺到天亮,晚上難以入眠的症狀並不明顯,而症狀在數月或數年後,症狀會自然緩解。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顯示,患者常自然從睡眠中清醒,並伴隨著潮紅或夜汗。(2) 停經後的婦女因沒有黃體素(progesterone)的保護,罹患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機率升高,亦會造成停經後的婦女有晚上失眠或白天嗜睡的現象發生。Q77.如何處理停經期的失眠?控制臥室的溫度到你覺得舒服的範圍內,使用輕盈舒服透氣的床單(通常是棉質)。減少咖啡因、糖及酒精的攝取,增加維他命E的攝取。服用女性荷爾蒙,如果你覺得停經症候群的症狀嚴重的話。

《睡眠問題一百問》孩童睡眠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孩童睡眠篇#嗜睡

Q78.如何培養孩童良好的睡眠習慣?足月生產的新生兒,睡眠時間長達16到18小時,並且睡眠時間不會侷限在晚上,在白天一樣照睡,不過他們也不是毫無規律的亂睡。16到18小時的睡眠,大概分成四到五段,每次約4小時,每次醒來就要吃奶,並且晚上睡眠的時間比白天來的長。到了3到6個月大,睡眠的腦波活動特徵,就漸漸跟大人一樣,並且整天的睡眠時間減少,且較集中在晚上,白天小睡2至3次仍然是需要的。到了周歲大的嬰兒,整天的睡眠時間約12到14小時,白天仍需兩次的小睡(早上跟下午)。在出生至周歲這段期間,您可以幫助您的嬰兒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當嬰兒醒著的時候就當作白天,燈光盡量明亮,並且可以跟您的小孩子玩耍;當嬰兒睡覺的時候,就應當做晚上,燈光盡量昏暗,並且盡量避免跟嬰兒玩耍。教導您的嬰兒,床才是用來睡覺的地方,盡量避免嬰兒睡在您的手臂上或沙發上,且避免嬰兒一定需要奶嘴或抱著奶瓶才能睡著的惡習。如果嬰兒在睡眠中哭鬧,不要急躁,輕輕的進去房間,輕拍嬰兒,並觀察一下是否有發燒或其他問題,若尿布濕了,換一下尿布,盡可能不要將嬰兒抱出床,且盡量不要吵鬧或把燈開的亮亮的。孩童一到三歲這個階段,孩童開始學習走路、說話、自己餵食、自己穿衣服及學習上廁所等。學習晚上自己入睡及半夜醒來時自己又能很快的睡著,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此時,小孩半夜爬起來哭鬧,可能是父母最常遭遇的問題。當孩童成長至五歲時,小孩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約11個小時,此時只要晚上睡眠的時間足夠,大都不需要午睡。睡前的洗浴,拿些玩具或布偶給小孩安靜的玩耍或講一個故事(不要恐怖嚇人的故事),使小孩入睡更容易。此階段的小孩,常會想跟父母講話、玩耍或一起看電視或不待在床上想走出房間,此時父母應明白的跟小孩講,現在是睡覺時間,有任何事,明天睡醒再說,要是小孩一直要走出房門,父母可在門外拉住門把,不要讓小孩子出來,並隔著房門鼓勵小孩上床睡覺,等明早醒來就可以開門出來,千萬不要將房門反鎖,這樣會造成小孩的恐懼感。6到12歲的孩童,大部分均可入睡容易且睡得很深、很沉、隔天醒來,精力充沛。此時一些睡眠型態的特質會在這時期表現出來,有些人早睡早起像隻雲雀,有些人晚睡晚起像隻貓頭鷹。如果此階段的小孩,在學校上課時,竟然時常會睡著,千萬不要指責小孩什麼「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等字句,應該去瞭解小孩的睡眠情形,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有猝睡症或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睡眠疾病,還是晚上的睡眠時間不夠導致白天嗜睡。在12到20歲之間的青少年,此時進入青春期,正值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根據研究指出,此階段的睡眠時間,往往比青春期之前的睡眠時間,多需一個小時,但因在台灣升學的激烈競爭,除了白天的七八節課外,晚上還要去補習,補完習後還要回家做功課,準備明天的考試,所以睡眠時間絕對是不夠的,常常在假日睡得很晚,把一個星期來,不夠的睡眠時數補回來。Q79.如何處理半夜吵鬧不睡覺的孩童?父母通常會把一個正在半夜哭鬧的小孩抱出來,他們或許會搖動小孩、唱歌給小孩子聽、提供食物、講故事等,甚至把小孩帶到父母的床上一起睡。有時有些父母會讓小孩在電視前睡著,再把小孩子抱到床上。所有這些讓小孩睡著的方法都需要父母的出現及參與,造成小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如何獨自入睡。要解決小孩時常在半夜哭鬧不睡覺的問題,就是當小孩子在半夜哭鬧時,進房察看小孩是否有身體不適的地方,如發燒或其他問題,如果沒有,應輕聲安慰小孩、拍拍小孩,但不要把小孩抱出來,在小孩房內待個2到3分鐘,然後離開房間,儘管小孩子依然哭鬧。如果小孩繼續哭鬧,等個5分鐘再入房查看,依然待個2至3分鐘然後離開。如果小孩還是繼續哭鬧,等個10分鐘,再入房然後離開。如果小孩依然繼續哭鬧,則再等個15分鐘才進去房間,如此每次均延個5分鐘。如果隔天晚上依然如此,那就把上述時間全部再加個5分鐘。Q80.孩童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孩童的睡眠問題除了睡眠發育上(請參見第78問)常面臨的問題外,還有一些好發於孩童時期的睡眠問題,有些是會自癒的,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然而有些必須儘快尋求睡眠醫師的幫助,以免耽誤病情。(1) 夢遊在4歲以後的小孩常見,特徵是孩童從睡覺中坐起來,睜開眼睛漫無目的走來走去,但步伐緩慢且能避開障礙物,有時手上還會把玩一些器皿,衣衫不整且喃喃自語。父母發現小孩有夢遊的現象,應引導他上床睡覺,不要試圖叫醒他,隔天也不要加以責備,如果夢遊發作過於頻繁,應尋求醫師的幫忙。(請參見第56及57問)(2) 夜驚主要發生在4到12歲的孩童,特徵是從深度睡眠期清醒,常伴著尖叫、哭鬧、躁動,並滿身大汗,瞳孔放大,脈搏及呼吸加快等。約數分鐘後,患童即又迅速入睡,隔天清晨醒來全然不知。夜驚會隨著孩童的長大而逐漸的自然消失。(請參見第58問)(3) 嬰兒猝死症候群症狀為嬰兒突然在睡覺中死亡,確實原因並不清楚。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二,即1000個活嬰中有兩個可能會罹患嬰兒猝死症,然而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機率會隨著嬰兒長大而愈來愈減少,高峰期約在2至4個月大的嬰兒,超過90%的病例發生在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而少於1%是發生在出生後2個星期。目前對嬰兒猝死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好發於產前胎兒期的照顧不良(poor prenatal care)、出生體重過低、餵食成藥、產婦抽煙、青少年懷孕、產前使用古柯鹼或嗎啡等藥物及嬰兒趴著睡覺等情況。 (4)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如果你發現你的小孩在睡覺中呼聲震天或有呼吸不順暢的現象,而在白天的時候有過度躁動、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那你應該注意你的小孩是否已罹患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應盡速就醫,以免影響學習。(可參見第31問)(5) 猝睡症此病好發於十來歲的青少年,症狀為不擇地皆可睡,在課堂中常常因打瞌睡被老師處罰,如果你的小孩明明在晚上睡得還不錯,卻在白天時常打瞌睡,那麼你的小孩可能已罹患嗜睡症,應儘速就醫。(可參見第44問)(6) 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只不過睡眠清醒生理時鐘的設定比別人延遲數小時而已。可尋求睡眠醫師一些藥物及非藥物方面的協助。(7) 節律性運動疾患孩童在入睡後,出現頭部重複性的撞擊枕頭或身體軀幹部位左右轉來轉去,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撞頭症或轉體症。因動作成節律性的發生,所以叫做節律性運動疾患。(可參見第64問)(8) 入睡相關性睡眠疾患患童在睡前一定要某種情況或狀態出現時,才容易入睡,例如一定要有人抱著搖晃,或要抱著奶瓶,或要含著奶嘴,或要聽收音機,或要抱著玩具娃娃才能迅速入睡,否則入睡困難且容易半夜醒來。(9) 設定限制性睡眠疾患好發於學齡前的兒童,每到夜晚該上床的時間,常藉故拖延上床時間,例如要喝水、要上廁所、肚子餓要吃東西或要求看完電視節目等,如此常搞到很晚還不睡覺,讓父母覺得小孩好像有睡眠的問題。其實如果父母嚴厲的限制小孩的上床時間,小孩便能很快入睡。Q81.嬰兒睡覺的姿勢是趴著睡較好,還是仰著睡較好?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仰著睡或側躺著睡是目前被推薦的睡姿,因可以避免嬰兒突然猝死症候群。而趴著睡的嬰兒較易發生嬰兒突然猝死症候群,但如果嬰兒胃食道逆流嚴重的話,仍然可考慮趴著睡的睡姿。

《睡眠問題一百問》嗜睡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嗜睡篇#嗜睡

Q43.為什麼有人明明晚上睡覺的時間已非常足夠,卻在白天應當清醒時,還時常昏昏欲睡?有些人失眠,不管夜晚或白天都無法成眠;相對的,也有一些人一天到晚想睡覺,無論在開車、在吃飯、在講電話或在會議中皆可睡著。嗜睡症必須跟全身疲倦、無精打采或缺乏動力來相區分,其區別的重點在於是否會在不適當的場合中睡著。如果一個人明明在晚上的睡覺時已相當足夠,卻還在白天時常昏昏欲睡,此人恐怕已罹患嗜睡症,應盡速尋求睡眠醫師的幫忙。Q44.引起每天想睡覺的原因有哪些?美國的流行病學統計中指出,在嗜睡症的病因中,最多的是睡眠不足症候群,其次是呼吸暫停症候群,然後是猝睡症,再來是特發性中樞嗜睡症。會造成嗜睡症的病因很多,以下一一詳加介紹:(1)睡眠不足症候群(insufficient sleep syndrome)睡眠不足引起的白天嗜睡,是在所有引起嗜睡症中最常見到的疾病。由於現今工商業發達,有些人下了班後,晚上還需要外出應酬,搞到三更半夜才回家睡覺,隔天早上仍然要照常上班,造成慢性睡眠剝奪,導致白天昏昏欲睡,但大部分的人通常會在假日時,把不夠的睡眠補回來。另外有些貨卡車司機,常常工作時間過長,睡眠不足,很容易發生交通意外。據統計,現今在美國的大學生普遍有睡眠不足的情形,而影響到學習。(2)猝睡症(narcolepsy)猝睡症乃是一種神經方面的疾病,由於腦幹中睡眠清醒中樞的功能出了問題,而產生過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猝倒(cataplexy)、睡眠癱瘓(sleep paralysis)及活生生的入眠期幻覺(vivid hypnagogic hallucination)等四大主要的症狀。猝睡症的過度嗜睡症狀,乃是在白天的日常生活中,不適當的場所睡著,例如在吃飯、開車及工作中突然睡著。常可見到此類患者有數度交通意外或工作意外的經驗。但猝睡症的患者卻經常抱怨晚上失眠,可能因頻繁的入眠期幻覺或睡眠癱瘓所導致晚上睡眠斷斷續續,無法一覺到天亮;也可能是因為白天嗜睡的時間過長,而干擾到晚上的睡眠。猝睡症在一天24小時的總睡眠時數,並不會比正常人長。猝睡症的猝倒現象(cataplexy),通常因有情緒上的刺激(如大笑、憤怒、興奮等)所誘發,甚至發作時,伴有入眠期幻覺的發生。猝倒現象乃是病人突然膝蓋無力而跌倒;或頸部突然失去肌肉張力而向後仰或向前低頭;或突然顏面肌肉張力喪失而變得面無表情,講話模糊不清。這三種臨床表現,是最常見到的猝倒症狀。發作時間通常少於一分鐘,而且意識清醒。猝睡症中的睡眠癱瘓,可在入睡時發作(hypnagogic)或在正要清醒時發作(hypnopompic),症狀為患者意識清醒,但眼皮無法張開,四肢無法移動,持續時間約1到4分鐘。而入眠期的幻覺,乃是在患者剛入睡時,看到不認識的人或事物,或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常伴隨著猝倒現象一起發生。約有85%的病人在猝睡症(narcolepsy)病發前,有一些明顯的誘發因子存在著,例如嚴重的睡眠不足,睡眠清醒週期非常不規則,長久的晝夜輪班工作,及頭部傷害(例如頭部外傷、腦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等。此病的盛行率約萬分之六,每個年齡層均可能發生,尤好發於十來歲的青少年,並且男性比例稍多於女性。其病因目前未明,但可發現此病跟基因、環境因素及某些中樞神經疾病有關。根據研究,猝睡症的病人體內常可偵測到HLA-DR2這個基因,但我們不能單單以HLA-DR2來判斷是否有猝睡症,因正常人也有30%的人有HLA-DR2。並且有些疾病亦會造成HLA-DR2呈陽性反應。如果您的一等親中,有人有猝睡症,那您罹患猝睡症的機率,將是其他沒有家族史的人的6到18倍。目前有許多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藥物,可用來控制猝睡症的四大主要症狀。另外根據個別患者調整進食、小睡及運動的時間,可設計符合患者所需的行為治療,可幫助患者用最小的劑量,達到最大的效果。目前只能控制,無法治癒。(3)特發性中樞嗜睡症(Idiopathic CNS hypersomnia)此類嗜睡症直至1966年才和猝睡症區分清楚,它的特徵為不會發生猝倒現象(cataplexy)和沒有入眠期時出現快速動眼期(即快速動眼期在入睡後15分鐘內發生)。在一天中24小時的總睡眠時數要比猝睡症來的長,並且不會有晚上失眠的抱怨,嗜睡程度也沒有猝睡症來的厲害。好發的年紀在十幾歲的青少年。診斷及治療的方法和猝睡症相類似。(4)反覆性嗜睡症(recurrent hypersomnia)反覆性嗜睡症較常見的有克萊恩-李文症候群(Kleine-Levine syndrome)及反覆性經前嗜睡症(recurrent premenstrual hypersomnia)等疾病。克萊恩 - 李文症候群這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的疾病,男性遠多於女性,臨床症狀表現為發作性嗜睡(episodic hypersomnia),並伴有食量的增加(hyperphagia)和性慾的增加(hypersexuality)等症狀。症狀發生通常為突然(幾小時之內)或逐漸的(數天之內)產生嗜睡的症狀,並伴有心智狀態的改變,尤其是躁動不安。嗜睡症狀的持續時間可短至一天或長達30天,但通常典型表現為四到七天。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覆發作,通常為數個月。頻率會隨著年紀增大而減少。目前病因尚未清楚,可能和下視丘的功能異常有關。異常經前嗜睡(premenstrual hypersomnia)特徵是嗜睡的症狀呈週期性的發生,並且跟月經週期有關,過了月經期,嗜睡的症狀便消失。此種情況必須至少連續發生3個月,才能被診斷為經前嗜睡症。在經前嗜睡發作的期間,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檢查顯示有正常的夜晚睡眠,但在白天的多次入睡潛伏時間(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卻顯示其有嗜睡的現象。(5)在睡眠過程中會引起睡眠斷斷續續(sleep fragmentation)的疾病皆可造成白天的嗜睡。會造成睡眠斷斷續續的疾病例如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或異睡症等疾病皆會造成白天的嗜睡。(6)內科疾病引起的嗜睡症一些內科疾病可因疾病本身引起患者嗜睡的症狀,像糖尿病、肝功能障礙、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懷孕初期、甲狀腺低下症或肢體肥大症等都會讓患者嗜睡。解決潛在隱藏的內科疾病才可有效治療此類的嗜睡症,另外一些中樞神經方面的疾病像腦血管意外、腦瘤、多發性硬化症、腦炎、Wernicke’s腦病變(Wernicke’s encepdalopathy)及頭部外傷等也都會引起嗜睡的症狀。(7)藥物引起的嗜睡症有些藥物,像用來治療皮膚過敏、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狀的抗組織胺,常會引起使用者會有嗜睡的現象。而不當使用長效型的鎮靜安眠藥物,也會引起患者整天昏昏欲睡的現象。另外,某些種類的抗憂鬱藥物也有鎮靜的效果,使人有嗜睡的症狀。Q45.整天昏昏欲睡無精打采,一定是肝功能出了問題嗎?在門診中,常可聽到病患抱怨全身疲倦、無精打采,而到醫療院所要求檢查肝功能,事實上不只有肝功能異常才會引起倦怠感,還有其他內科疾病需要考慮,例如糖尿病、腎衰竭、甲狀腺低下症及肢端肥大症等,也都會引起嗜睡。因此整天昏昏欲睡無精打采,不單單只有肝功能出問題會有此情況,還有很多種內科原因必須一併考慮在內。Q46.如何評估自己有嗜睡的傾向?下列有幾個簡單問題,讀者可以自我測驗一下,瞭解自己是否有嗜睡的傾向及程度:(1)靜靜坐著閱讀,是否會睡著?(2)白天看電視時,是否會睡著?(3)在公共場合中,靜靜的坐著是否會睡著(例如在電影院或會議中)?(4)連續坐一個小時的公車或汽車是否會睡著?(5)在下午躺下休息時,是否會睡著?(6)坐著跟人談話是否會睡著?(7)在午餐後,雖然未喝酒,靜靜坐著是否會睡著?(8)當您開著車,在等紅綠燈時是否會睡著?從來沒有過=0  偶爾發生 =1  常發生=2  很常發生=3在上述(1)至(8)個問題中,每一個問題可為0至3分,若8個問題的累積分數大於12分,則你很可能已得了嗜睡症,應盡速求助睡眠醫師找出正確的病因。Q47.如果有嗜睡的傾向,需要做什麼檢查?嗜睡症的診斷,除了詳細的病史外,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及甲狀腺功能等實驗室檢查缺一不可,甚至往往還需要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及多次入睡潛伏時間測試等檢查,有時候還會用到腦部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的影像診斷才能診斷嗜睡症的種類。嗜睡症的治療,必須要靠正確的診斷,根據不同的疾病加以治療。

《睡眠問題一百問》失眠篇(上)

《睡眠問題一百問》失眠篇(上)#嗜睡

Q34.為什麼有人剛躺在床上想睡覺時,腿會覺得有蟲爬感或痠痛感而無法入睡?或有人睡覺時,腳會不自主的抽動?(1)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此類患者的主要症狀,大多在白天時無任何症狀,到了晚上想睡覺時,當靜靜躺在床上,覺得小腿有東西爬來爬去的感覺,說是癢又好像不是癢,有些人則是有刺刺的感覺或深部痠痛的感覺,非得要起床走動走動,才覺得舒服。當然病情嚴重的話,有些人還可侵犯到兩側上肢,但臨床所見到的病例中,還是以兩側小腿是最常侵犯的地方,再來是足部、大腿及臀部,侵犯到下背部實屬少見。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有33%的人有家族史。根據目前文獻的統計,在全部的人口中,約有10%的人,有症狀輕重不一的不寧腿症候群。由於患者非要起床走動或按摩腿部或熱敷才會使症狀緩解,一旦在度上床睡覺,症狀又浮現出來,如此整晚反反覆覆的發生,等到腿舒服了,能夠睡覺時,天已經快亮了。病人最常抱怨的是入睡困難。當然不寧腿症候群,不是只會發生在夜晚,有些病情較嚴重的人,在白天靜坐在椅子上或靜躺在床上時,同樣亦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浮現出來。(2)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 PLMD)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是人在入睡後,大拇指及腳背向上彎曲並伴有膝及髖關節彎曲的連續動作,每次動作持續約0.5到5秒,20到30秒出現一次,有些病人一個晚上可出現數百次這種動作,嚴重的話連手臂也會侵犯到,因此使晚上的睡眠斷斷續續,導致失眠或白天嗜睡。大部分的病人對這種睡眠中的肢體抽動,大都不自知,但有些病人稍可意識到好像晚上睡覺時,腿會抽動因而清醒過來。不寧腿症候群及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都是腦子想睡覺而腿不想睡覺的疾病(有些病情較嚴重的病人,也會侵犯到手臂)。只是不寧腿症候群以感覺的症狀表現在正要入睡時;而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則是以運動的症狀表現在入睡後,尤其是在淺度睡眠期時發生,並常伴有喚醒的現象,使病人的睡眠間間斷斷(sleep fragmentation),難以維持完整的睡眠,一覺到天亮,病人常抱怨失眠或白天嗜睡。不寧腿症候群及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是一對難兄難弟,常常如影隨形相伴在一起,尤其是有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常伴有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但反過來說,有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的病患,卻不一定有不寧腿症候群。Q35.如何評估自己是否罹患34問中,腦子想睡而腿不想睡的疾病?讀者可試著回答下列的問題,如果你的答案中,有兩個以上(包括兩個)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可能已經罹患不寧腿症候群。(1)在你欲上床入睡時,你的小腿是否有東西在爬的感覺?(2)你是否因需要紓解上述的不舒服感,而起床走來走去,沖個澡,按摩小腿或做一些其他的活動?(3)發生在你小腿的不舒服感,是否因你的靜坐或試著入睡時,而變得更嚴重?(4)上述的不舒服感,是否在傍晚或晚上變得更加嚴重?(5)你是否有入睡困難或難以維持睡眠的困擾?(6)當你在睡覺時,是否有踢腿的動作發生?(7)你在白天時,是否時常覺得疲倦,昏昏欲睡?(8)你是否無法找到使你小腿有不舒服感的原因?(9)若你在第一個問題答是,那麼是否有其他的家族成員,跟你有相同的情況?Q36.如果自己發現有34問中,腦子想睡而腿不想睡的疾病,應該做何種檢查?不寧腿症候群的診斷,主要靠詳細的病史;而周期性肢體抽動疾患,除了詳細的病史外,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可做最後確定的診斷並可算出指數。一般1小時若多於5次的抽動(即指數大於5)時,則為不正常。另外血液生化檢查則包括血色素及血球檢查、血糖、腎功能、類風濕關節因子、葉酸、鐵離子及儲鐵蛋白等血液生化檢查。Q37.如何治療腦子想睡而腿不想睡的疾病?不寧腿症候群與周期性肢體抽動疾患的病理機轉到目前已逐漸明朗。兩者的誘發病因非常廣泛,從中樞神經到周邊神經,甚至一些內科疾病都可誘發。並且兩者對許多不同種類的治療藥物均有反應。不過兩者大抵對治療的藥物反應良好,使疾病容易得到控制。臨床上,不寧腿症候群常見於孕婦、缺鐵及缺葉酸性貧血、風濕性關節炎、尿毒症、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甲狀腺低下症、巴金森氏症、慢性脊髓病變、腰薦椎神經根病變及一些藥物(如:三環抗憂鬱藥物、鋰鹽、鈣離子阻斷劑、過量的咖啡因)的使用等。控制這些疾病及藥物的攝取,可使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更為容易。周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常見於不寧腿症候群、猝睡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患者,據統計在超過50歲以上的人,30%在睡眠中有周期性肢體抽動的現象發生。周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對藥物的反應良好,但若控制及潛在的誘發病因,會對疾病的控制更為容易。Q38.什麼情況下,才可稱為失眠?失眠的定義是人們難以入睡,或難以維持睡眠,或在隔天清晨一覺醒來對睡眠沒有飽足感及重獲精力的感覺。我們很難以睡眠時數的長短,來決定一個人的睡眠夠不夠,因一天中所需的睡眠時數因人而異,有人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就夠了,但卻有些人一定要睡上十個小時,他才覺得有飽足感。Q39.人為什麼會睡不著?失眠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就像是發燒或腹痛一樣,只是一種疾病的象徵,必需找出潛在的病因加以治療,不應只是治療失眠的症狀而已。目前在美國有失眠困擾的人,在一年內就約有35%,而其中有一半會影響白天工作的功能。睡眠本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不用人教就會的事情,但由於某些人不當的睡眠習慣及行為,或受了某些疾病的影響,或先天上干擾睡眠的閾值較低,都可能造成失眠的原因。並且人類創造了文明,而文明也造就了許多人類睡眠的疾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原本是日行性生物的作息規律,偏偏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從此人類開始有了多采多姿的夜生活,開始有人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1950年代,隨著噴射客機的誕生,從此人類可輕易快速跨越時區,開始有時差問題的產生。不管是夜間工作者或跨越時區的旅行者,兩者都可造成生物時鐘的紊亂,使睡眠變成問題。尤其在現今工商業社會中,家庭、事業及金錢上的問題益形複雜,極易造成人們情緒上調適的問題,而形成晚上睡眠的障礙。再加上刺激性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等)、香菸及酒精的使用,更使睡眠問題雪上加霜。以往人們總是以為失眠是精神上或心理上的問題,因一時緊張無法放鬆或一般俗稱的“腦神經衰弱”而造成。但目前的研究卻發現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焦慮症等)除了有睡眠問題外,還會伴有其他精神的症狀,不會單單以失眠來表現。所以大部分失眠的病人,都沒有精神上或心理上的問題,應該積極找出其潛在病因,對症治療才對,不應把所有失眠的問題完全歸咎於"腦神經衰弱"這個極端無辜的"江湖郎中術語"兼"代罪羔羊"。倘若失眠超過一年,沒有適當的治療,則容易產生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症或焦慮症等。在1984年,美國國家健康組織(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把失眠症依病程時間的長短分為短暫性失眠(短於一星期)、短期性失眠(1至3星期)及長期性失眠(長於3星期),此種分類方法使用至今。雖然美國睡眠醫學會對其時間的長短有所更改,但其基本的精神不變。此種分類方法的好處乃是讓臨床醫師能夠由病程的長短,對失眠的病因,先作一簡單的分類以利診斷,畢竟失眠病因在美國睡眠醫學會的分類,就高達60種以上之多。《睡眠問題一百問》失眠篇(下)

《睡眠問題一百問》失眠篇(下)

《睡眠問題一百問》失眠篇(下)#嗜睡

以下就依此種分類方法,對常見的失眠疾病一一介紹,使讀者能夠對造成失眠的病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短暫性失眠(transient insomnia)此類失眠,幾乎每個人都有經驗,當你遇到重大的壓力(如考試或重要的會議)或情緒上的激動時(如興奮或憤怒的事物)都可能會造成你當天晚上有失眠的困擾。當然跨越多個時區的旅行,所造成的時差反應(jet lag),也會對你到達目的地的前幾晚睡眠有所影響。(1) 時差反應(jet lag) 一般來說,只要你一口氣跨越三個時區以上,你就會有時差的問題。尤其是向東飛行會必向西飛行所造成的時差問題來的嚴重。其症狀包括睡眠斷斷續續、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低落、白天疲倦感、無精打采及情緒低落等。一般時差問題引起的睡眠症狀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恢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你的症狀未見好轉,就應該尋求睡眠醫師的幫助。(2) 晝夜輪班工作者(shift worker)此種病患因其睡工作的週期,違反身體上的睡眠清醒生理時鐘,有些人能夠適應,但有些人卻不能夠適應。晚上辛勤的工作後,任你再疲累,白天怎麼樣也睡不著。而那些能夠適應的人,年紀輕時還能夠應付,但等到了一定年紀(通常是50歲以後),發現自己也出現了睡眠上的問題。總之,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是違反生理上的自然規律,白天睡6小時跟晚上睡6小時,他們的效率及睡眠結構並不一樣。(3) 調適性的睡眠疾患(adjustment sleep disorder)此類失眠又稱為短暫性的精神生理性失眠,乃因一時情緒的興奮、激動、憤怒或悲傷,而造成無法入睡,症狀通常最多在1至2個月會逐漸好轉,且在這1至2個月內,要謹守睡眠衛生的原則,如果過了1至2個月,還沒有好轉的現象,你可能已變成了持續性的精神性生理性失眠,此時應該及時尋求醫師的幫助,不要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4) 環境性的睡眠疾患(environmental sleep disorder) 睡覺時周圍的物理環境也會影響睡眠品質。這些會干擾睡眠的物理環境因素包括:太熱、太冷、噪音、光線及枕邊人的移動等。另外處在危險環境中或照顧小孩而必須保持警覺的狀態也會影響睡眠,由於夜晚無法得到充足的睡眠,常會覺得晚上失眠,白天卻昏昏欲睡。解除這些干擾睡眠的物理環境因子,患者的睡眠問題自然緩解。§ 短期性失眠(short term insomnia)此類失眠的病因和短暫性失眠有所重疊,只是時間較長而已。如喪偶、離婚、男女朋友分手或“金錢被倒”等,此類問題皆會造成一時情緒上的衝擊,其平復所需的時間,往往需要數星期。(1) 持續性的調適性睡眠疾患(persistent adjustment sleep disorder)先前已提過引起調適性睡眠疾患是因一時的情緒起伏,其中有些情緒的緩和需要久一點的時間(1至2個月)來平復(例如喪偶、離婚等),此時就會造成持續性的調適性睡眠疾患。(2) 急性疾病導致的失眠(acute medical condition)當人患有一些急性的內科或外科疾病(例如:盲腸炎、肺炎等)時,常因疾病本身產生的不適感(例如:疼痛、發燒等)或治療藥物有中樞神經的刺激作用,導致患者難以入眠或睡眠斷斷續續。但一旦疾病緩解或藥物的停用,失眠的症狀會緩解。§ 長期性失眠(long term insomnia)此類失眠是患者至失眠門診求診中,最常遇到的疾病類型,其病史有些長達數年或數十年,必須找出其潛在病因,才有痊癒的希望。(1) 精神性生理性失眠(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nia)此類失眠是門診中最常見到的慢性失眠,也是最難纏的失眠症。患者晚上睡不著,連白天想打個盹都無法如願。病患起初因某種原因造成短暫性或短期性失眠(例如:家庭失和、金錢糾紛、時差問題或一些情緒上的壓力),但當此種造成失眠的原因消失,失眠症狀卻仍然持續,病程可達數月、數年或數十年,有些患者因長年吃安眠藥治療此種失眠症,劑量越吃越重,最後變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此種症狀,如果不妥善治療,本來沒有精神或心理上的問題,最後因長期失眠,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憂鬱及焦慮等症狀的產生。此類病人常被診斷為“腦神經衰弱”。其實這種病人,起初並沒有精神或心理上的問題,先前短暫性的失眠,因內在喚醒閾值較低,造成身體上的緊張及習慣性的睡眠障礙,這類病人往往有情緒上、心理上、認知上或情境上的內在喚醒,而造成晚上無法入眠。治療此種失眠症,必須以行為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讓病人重新學習如何睡覺,佐以藥物,才能夠竟全功。行為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是睡眠縮短療法(sleep restriction therapy)、放鬆療法(relaxation therapy)及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等療法。(2) 特發性失眠(idiopathic insomnia)這類失眠,症狀常常可追溯至孩童時期,病患從孩童時期就有失眠的問題,白天顯得倦怠、焦躁不安、憂鬱傾向及想睡覺,造成學習上的障礙。此種疾患病因並不清楚,可能跟腦中掌控睡眠功能的神經元功能較差有關。此種失眠症會跟著病人一輩子,對治療反應並不理想,但治療的原則和精神生理性失眠相似。      (3) 睡眠狀態錯覺(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這些病人抱怨晚上睡覺時間很短,頂多1至2小時或2至3小時,甚至有些病人抱怨整晚都沒睡。但經過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檢查,卻發現他們的睡眠結構正常且睡眠時間大都長於6.5小時,經過多次睡眠潛伏時間測試(Multiple Sleep Latency MSLT),發現其平均值大於10分鐘,並沒有白天嗜睡的現象發生。(4) 不適當的睡眠衛生(inadequate sleep hygiene)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活動,違反睡眠衛生的原則而造成失眠的問題。茲將十項睡眠衛生原則簡述於下:①定時作息、準時上床、準時起床,尤其不管前晚何時入睡,均應準時起床。②一張舒適、乾淨、柔軟度適中的床及一間溫度、亮度恰好且安靜的房間。③床是用來睡覺及性愛的地方,不要在床上讀書、看電視或聽收音機。④每天規則的運動可以幫助睡眠,但不要在傍晚以後做運動,如此反而會影響睡眠。⑤不要在傍晚以後喝酒、咖啡、茶及抽菸;假如你有失眠的問題,更應避免在白天使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來提神。⑥不要在睡前大吃大喝,但可在睡前喝杯熱牛奶及一些複合碳水化合物,來幫助睡眠。⑦萬一上床20分鐘後,你還是睡不著,可起來做些單調無聊的事情,等有睡意再上床睡覺。⑧睡不著覺時,不要整晚盯著時鐘看,也不要懊惱或有挫折感,應放輕鬆並確信自己最後一定能睡著。⑨如果你有失眠,儘量不要午睡,如果實在想睡,可小憩30至60分。⑩儘量不要每天晚上規則使用安眠藥,如有需要,應斷斷續續服用,原則上每星期不要超過四次。只要你有失眠的問題,就應先檢視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與上述十大原則相抵觸的地方,並儘量能與之配合,若效果不顯著,則應當求助睡眠醫師找出潛在的病因。(5) 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delay sleep phase syndrome)此種病患的睡眠清醒週期同樣為24小時,只不過他生理時鐘睡眠時間的設定比正常人往後延遲約數小時,通常是凌晨2點以後才能睡著,往往睡至早上10點至12點才起床,甚至有些患者需睡到下午1、2點,無法適應現今的社會生活及工作步調。這類疾病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的生理時鐘設定就是如此,但現今我們可用時相治療法(chronotherapy),將其慢慢調整至現今社會正常作息的時間,但他們必須細心維持,一旦弄亂,就又回到以往的延遲性睡眠時間,這些人相當適合夜間的工作。 (6)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sleep apnea syndrome)病人往往入睡容易,但由於呼吸暫停現象頻繁,產生缺氧現象,導致病人的喚醒反應,常伴有喘息、咳嗽、嗆到喉嚨及胸口灼熱感(heart burn)等症狀,有些病人會抱怨失眠,但有些病人卻會抱怨白天嗜睡。(7)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病人想要上床睡覺時,覺得有東西在兩個下肢爬來爬去,好像是癢又不是癢,有些病人是感覺痠痛,另外有些病人感覺到刺刺的感覺。總之,感覺的症狀林林總總,用手搓揉小腿或用熱水泡或下床走路,感覺症狀就會消失,但一旦躺下來,不愉快的感覺馬上又浮現出來,整晚就這樣上上下下,搞到三更半夜,好不容易才睡著,症狀嚴重的話,還會侵犯到兩側手臂,這種腦子想睡,腿不想睡的疾病叫做不寧腿症候群。藥物控制的效果良好,但只能控制,不容易痊癒。(8) 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病人入睡後,通常在淺度睡眠期出現,大拇指及足背向上彎曲合併膝部及髖部的連續性彎曲動作,這種肢體運動會反覆性的發生,故稱為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侵犯的部位,大都為兩側下肢,有時只有一側抽動,但是有時為兩側同時抽動,情況嚴重的話,還會侵犯到兩側上肢。這種肢體抽動,常會引起病人的喚醒反應,造成病人睡眠斷斷續續,有些病人會抱怨失眠,但同樣亦有些病人會抱怨白天嗜睡,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9) 神經疾病(neurological disorder)引起的失眠症因為睡眠是由腦部神經元控制,因此腦部神經一旦有了問題,便極容易產生睡眠的障礙。如常見的巴金森氏症、癡呆症、夜間癲癇、中樞神經感染及頭部外傷等,另外還有一些較不常見的神經性退化疾病都會造成睡眠的問題。治療的方法,就是確定神經疾病的種類,給予適當的治療,有些病人失眠情況因而改善,或再佐以適當安眠藥物或輔助設備來改善其失眠症狀。但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神經方面的疾病往往會引起另外一些睡眠疾病,如快速動眼期行為疾患(REM behavior disorder)及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10) 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引起的失眠許多精神方面的疾病亦會造成失眠的困擾,但失眠往往是他們的症狀之一,通常還會有其他精神方面的症狀表現出來,不會單單只以失眠的症狀來表現。常見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及焦慮症等。治療上應以本身精神疾病的治療為主,一旦精神疾病得到控制,失眠症狀亦會改善。但要注意的是,倘若精神疾病得到控制,失眠症狀仍然持續,則應考慮病人是否有精神生理性的失眠或合併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疾患,筆者在門診常見到此類併發的病例。(11) 異睡症(parasomnia)異睡症包括一大群的疾病,如夢魘(nightmare)、夜驚(sleep terror)、夢遊(sleep walking)、睡驚(sleep start),夜間癲癇及睡眠癱瘓(sleep paralysis)等,都會干擾睡眠活動的進行,造成患者睡眠的困擾,患者一覺醒來,對睡眠沒有飽足的感覺,甚至其中有些疾患,如夢魘、睡眠癱瘓等,會造成病患對睡眠有恐懼感而無法入睡。異睡症的疾病,大部分對藥物的反應良好,很容易得到控制。(12) 內科疾病(medical cause)引起的失眠問題有些內科疾病喜歡在夜晚發作或在晚上睡覺時症狀變得更嚴重。像夜晚心肌缺血症(nocturnal cardiac ischemia)、夜間癲癇(nocturnal seizure)、睡眠相關氣喘(sleep-related asthma)、睡眠相關頭痛(sleep-related headache)及睡眠相關胃食道逆流(sleep-relat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等都偏好在晚上睡覺時發作而干擾睡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及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則會因夜晚入睡後,症狀變得更嚴重而影響睡眠。另外,關節或臟器的疼痛及神經痛等,亦都會造成失眠的問題。控制潛在的內科疾病,是解決睡眠問題的首務。(13) 藥物或酒精引起的失眠(medication or alcohol related insomnia)一些藥物的不當使用亦會引起睡眠的問題。例如:安眠藥物或刺激性藥物(例如:安非他命、古柯鹼、海洛因等)的濫用常會造成睡眠的干擾。隨著藥物的使用或停用會造成不同的睡眠問題,例如不當使用安眠藥物,劑量越吃越重,產生耐藥性,一旦不吃,徹夜不能眠;而刺激性藥物的濫用則會造成失眠,一旦停用,整天昏昏欲睡。有些人習慣在睡前喝一點酒,或用來幫助睡眠或用來預防心臟病。殊不知目前的醫學報告,睡前喝一點酒雖然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生,但卻會增加腦中風的機率。睡前小酌,對入睡雖然有幫助,但卻會造成後半夜的經常覺醒,干擾睡眠的完整性。並且會增加產生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機率。時間久了,一旦不喝,雖然每天僅睡前小酌,依然會有酒精戒斷的症狀產生。有些酒癮者,雖然已成功戒酒,但他的睡眠結構不會回復到酗酒前的睡眠狀態,整個睡眠結構會比較淺,不容易達到深度睡眠期。(14) 入睡相關性睡眠疾患(sleep-onset association disorder)這個疾病主要好發於孩童,在睡前一定要某種情況或狀態出現時,才容易入睡,例如一定要有人抱著搖晃,或要抱著奶瓶,或要含著奶嘴,或要聽收音機,或要抱著玩具娃娃才能迅速入睡,否則入睡困難且半夜容易醒來。當然這種情況也可見於大人,例如某一些人一定要在睡前看看瓦斯有沒有關,或巡視一遍門窗是否有關好,才能安心入睡。(15) 設定限制性睡眠疾患(limit-setting sleep disorder)這個疾病亦是好發於孩童,尤其學齡前的兒童,每到夜晚該上床的時間,常藉故拖延上床時間,例如:要喝水、要上廁所、肚子餓要吃東西或要求看完電視節目等,如此常搞到很晚還不睡覺,讓父母覺得小孩好像有睡眠的問題。其實如果父母嚴厲限制小孩的上床時間,小孩便能很快入睡。看完上述所介紹林林總總引起失眠的各類疾病後,或許你心中會有疑問,究竟什麼時候,我才應該去找睡眠醫師尋求協助,原則上只要你的睡眠問題超過一個月,或已影響到你自己的生活功能,或晚上睡不著覺、白天卻昏昏欲睡,就應該尋找睡眠醫師來幫助你瞭解問題的所在。Q40.睡不著覺怎麼辦?如果你有睡眠問題,應檢視自己是否有違反以下九個原則,若有,應改正過來,看看睡眠是否有改善。若失眠情況依然持續且超過一個星期以上,那你就必須儘快尋求對睡眠障礙有專長的醫師的協助,以免貽誤病情。定時作息、準時上床、準時起床,尤其不管前晚何時入睡,均應準時起床。 一張舒適、乾淨、柔軟度適中的床及一間溫度、亮度恰好且安靜的房間。 床是用來睡覺及性愛的地方,不要在床上讀書、看電視或聽收音機。 每天規則的運動可以幫助睡眠,但不要在傍晚以後做運動,如此反而會影響睡眠。 不要在傍晚以後喝酒、咖啡、茶及抽菸;假如你有失眠的問題,更應避免在白天使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來提神。 不要在睡前大吃大喝,但可在睡前喝杯熱牛奶及一些複合碳水化合物,來幫助睡眠。 萬一上床20分鐘後,你還是睡不著,可起來做些單調無調的事情,等有睡意再上床睡覺。 睡不著覺時,不要整晚盯著時鐘看,也不要懊惱或有挫折感,應放輕鬆並確信自己最後一定能睡著 如果你有失眠,儘量不要午睡,如果實在想睡,可小憩30分鐘到一個小時。41.如何治療失眠?每次去演講總會有人問起,是否可告訴他治療失眠最有效的藥物是什麼,我總是反問他,治療高血壓最有效的藥物是什麼?發問人頓時就明白我的意思而會心一笑。失眠的原因在美國睡眠醫學會所訂定的國際分類上,就高達60多種以上之多。所以我們必須確實瞭解潛在的病因,再根據病因尋求適當的治療,不要一味尋求“有效秘方”,因病施藥才是有效且可靠的治療方法。目前一般用來治療失眠的方法,有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包括睡眠衛生、放鬆療法、刺激控制療法等)、光治療及時相治療法等。若因睡眠呼吸暫停症引起的失眠,還可用呼吸道正壓呼吸的裝置來解決失眠的問題。42.現代醫學如何檢查失眠的問題?要找出失眠的問題,首先要靠詳細的病史詢問(最好有枕邊人或室友在場),理學及神經學的檢查。睡眠日記、睡眠問卷及心理測驗也可幫忙瞭解病情,最後才是藉助儀器的檢查,如腕動計(actigraphy)或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來做最後的確切診斷。千萬不要自己購買成藥服用,這樣或許能解決你一時的失眠問題,但卻會造成往後睡眠醫師在診斷及治療上相當大的困擾。

《睡眠問題一百問》呼吸障礙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呼吸障礙篇#嗜睡

Q26.人為什麼會打呼?人在入睡後,由於呼吸道肌肉張力降低,使得呼吸道變的較狹窄,如果再加上鼻腔、鼻咽、口咽或咽喉結構上狹窄的情形,將會造成呼吸氣流的進出遇到相當的阻力,而產生打呼或呼吸暫停的現象。打呼的症狀乃是呼吸產生的氣流遇到阻力,震動咽部組織產生了聲音,有些人打呼的聲音可高達80分貝,如果只有打呼而沒有呼吸暫停或缺氧的現象產生,則稱為原發性打呼症。打呼的情況會隨著睡眠期加深而愈顯得嚴重,而到快速動眼時期反而減輕。然而打呼往往是產生呼吸暫停症候群的先兆或根本是呼吸暫停症候群的一個症狀。據統計,一般成年人約有20%的人會打呼,中老年人(41到65歲)的男性約有60%,女性大約有40%的人有習慣性打呼的情況。根據文獻報告,打呼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等疾病。Q27.什麼樣的人容易產生打呼的現象?究竟怎樣的人比較會打呼呢?根據研究統計,下列的人比較容易有打呼的情況發生。(1)上呼吸道解剖結構上異常,造成上呼吸道呼吸氣流的阻力增加,例如扁桃腺過大、鼻中膈彎曲、先天或後天的顏面異常、舌頭過大等,這些情形均容易造成打呼的現象。(2)上呼吸道神經肌肉功能上的異常,常造成呼吸氣道的狹窄,而有打呼的情形。再來是睡覺的姿勢亦會影響,當人仰臥的時候,會導致舌頭向後掉及腹部往胸部推擠,也容易加重打呼的症狀。另外睡眠不足時,會因肌肉張力減少及延緩咽部擴張肌的收縮,而誘發或加重打呼的症狀。(3)性別的不同,打呼及阻塞性呼吸暫停症候群,好發於男性。女性賀爾蒙即黃體激素(progesterone)被認為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黃體激素是一個有效的呼吸刺激物,並且可增加上呼吸道的肌肉張力。(4)賀爾蒙的影響,某些內分泌的疾病像甲狀腺低下症,會因黏膜水腫引發呼吸道結構上的變化和改變呼吸道肌肉收縮力,造成上呼吸道的狹窄而造成打呼或阻塞型呼吸暫停的現象。另外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常會伴隨著大舌頭、咽部黏膜肥厚及顏面骨質的變化,也會導致打呼或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5)藥物的影響,好幾種藥物會引發或加重打呼的症狀,例如酒精、鎮靜安眠的藥物等。(6)抽菸和肥胖也會增加打呼或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的機率。(7)遺傳的因素,在打呼及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中,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8)年齡的影響,中老年人(40歲以後)打呼及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盛行率,遠比年輕人要大得多。Q28.如何避免打呼?以下9 點為避免打呼發生的方法:(1)減輕體重,達到一個符合您自己的理想體重。(2)側睡(3)睡前避免鎮靜安眠的藥物(4)避免睡眠不足(5)避免睡前喝酒(6)將床頭抬高10至15公分(7)如有感冒或鼻過敏的情況應盡速積極治療(8)避免睡前大吃大喝(9)戒菸Q29.如何治療打呼?目前治療打呼的方法有藥物治療(progestrone, protriptyline)、行為治療、口腔矯正裝置(oral appliance)、連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及手術治療(包括懸壅垂腭咽整型術、懸壅垂軟腭雷射整型術等)等方法。(1)藥物治療因副作用多,療效並不確實,只用在某些特定情況的患者上,所以目前藥物治療並不普遍。(2)有關行為治療請參見的28問,如何避免打呼。(3)口腔矯正裝置(Oral appliance):主要用於原發性打呼症或輕度阻塞性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病患。此種裝置主要由牙醫師根據病人牙齒咬合的狀況,製作類似牙套的東西,病患睡前戴上,以減少打呼或輕微呼吸暫停現象。至今有數十種不同的口腔矯正裝置(oral appliance)被設計出來,儘管形狀各不相同,其主要的原理是經由口腔矯正裝置將舌頭及下顎往前推,以增加呼吸道的空間,使呼吸道較通暢,減少呼吸氣流的阻力。(4)連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此種裝置乃是將空氣,經由一個機械幫浦裝置加壓至病人所需的空氣壓力,經由管子輸送至病患所帶的鼻罩,期使壓力能夠將呼吸道撐開,以維持呼吸道的暢通。此種裝置是目前在全世界,用來治療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種裝置當然也可以用來治療較嚴重的打呼。(5)有關手術治療請參見的100問。(6)近年來在日本發展出一種訓練口腔肌肉及咽部擴張肌的肌力訓練器,其原理是每天使用三至四次,每次約五分鐘,訓練維持呼吸道暢通的肌肉,使肌肉力量增加,改善打呼的狀況,雖然沒有足夠的文獻來支持這種肌力訓練器,不過就學理來講,不失為一種安全且可能有效的治療方法。Q30.睡覺時出現的呼吸暫停可分為幾種類型?凡是人在睡眠中,口鼻的呼吸氣流停止大於10秒時,就可稱為呼吸暫停。依患者在呼吸暫停時,胸腹部呼吸肌肉及橫膈肌是否有呼吸運動的意圖,又可分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中樞性呼吸暫停症候群(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及綜合兩者的混合型呼吸暫停症候群。有的病人呼吸暫停只表現為三種類型中的一種,但更常見的是幾種類型兼而有之。部分病人可以在一夜內相繼出現所有的三種類型。Q31.睡覺時若常出現呼吸暫停,會有哪些症狀?在美國的統計,中老年人(30到60歲)有睡眠阻塞型呼吸暫停群(呼吸暫停指數大於15)的比例,男性約佔9%,而女性約佔4%。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患者,在早上起床後,往往不自知,通常都是枕邊人或室友告知才瞭解自己的情況。不過此種病患常常在晚上睡覺時會有以下的症狀:打呼、睡覺中有不正常的動作、失眠、睡覺中常嗆到、胸口灼熱感或呃酸水、尿床、及晚上睡覺時滿身大汗等。而在白天的症狀則會嗜睡、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例如將番茄醬加入咖啡)、記不起來剛才做過的事情、精神無法集中、幻覺、頭痛、頭暈、人格個性轉變、性能力下降及聽力喪失等。另外孩童的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症狀的表現跟大人不太一樣。孩童患者通常表現為白天躁動不安(hyperactivity)、注意力無法集中(attention deficit)、行為問題及學習障礙,常被誤診為過動兒。Q32.睡覺時若常出現呼吸暫停,容易引發哪些併發症?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患者,因呼吸暫停引起血壓不穩定和心臟及肺臟的負擔,容易有高血壓、肺動脈高血壓、心肺症、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及腦血管意外等。Q33.何種狀況下的睡眠呼吸暫停需要治療?如何治療?一般來說,在睡眠中每一小時暫停或呼吸低下超過5次以上,才可稱為有睡眠呼吸暫停,然而每小時需要超過幾次以上的呼吸暫停或呼吸低下,才必須積極治療,不然會危及性命,在1988年已有正式的文獻報告,報告中指出每小時20次以上的患者就必須積極治療,否則會影響壽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口腔矯正裝置、連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器和手術治療。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在1981年以前,均是用氣管切開術(tracheostomy)治療,到了1981年以後才有經鼻呼吸道正壓呼吸(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及懸壅垂腭咽整形術來取代氣管切開術。目前以行為治療(請參見28問)、連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器及手術治療為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除非患者有明顯上呼吸道結構上的狹窄(例如扁桃腺腫大),否則目前並不鼓勵用手術治療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現今還是以連續性呼吸道正壓呼吸為治療阻塞型呼吸暫停症候群的主流。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focus_sleep.asp?id=38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