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

志工好姊妹 努力宣導防火獲榮譽

志工好姊妹 努力宣導防火獲榮譽#志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社會中的每個角落,總是會有一群,不顧辛勞,也不求回報的志工,默默地在背後,推動著這社會的運轉。而對許多的公益活動或政策推廣來說,志工更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熱情與笑容,代表著人與人的互助與互信。為了感謝這群默默付出的志工,臺北市政府每年均會舉辦「臺北市優良志工暨志工團隊表揚大會」,今年共有35位個人、15個團體與5個志工家庭獲得榮譽「金鑽獎」。其中,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婦女防火宣導大隊,多年來為臺北市民的居家安全宣導不遺餘力,在眾多的志工及團體中脫穎而出,並榮獲優良志工及優良志工團體等殊榮。台北市消防局表示,義勇消防總隊婦女防火宣導大隊,自民國88年成立至今已13年,在一群活力熱情的婦宣姐妹們努力下,深入大街小巷宣導用火、用電安全及居家防火安全訪視,並協助消防局推展各項防火宣導工作。依據火災資料統計,臺北市火災案件數自88年936件至100年177件,有效降低火災發生率,其貢獻有目共睹。而此次獲得優良志工團體獎的為大同婦宣中隊,成立於88年,成立初期人員僅10人,經過13年來努力,目前已成長1倍達20人,團隊組織志工間情誼深厚,彼此情同姐妹。而獲獎的志工表示,得獎是種肯定與榮譽,但最重要的是服務與幫助別人之後所得到的快樂,那才是最大的享受。

你為了什麼而生活?老志工只為服務人群

你為了什麼而生活?老志工只為服務人群#志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台灣的社會裡,有些人為錢努力,有些人為追求名聲努力,但是遠在花蓮這一塊純樸的土地上,一群人默默的為社會付出,不求一點回報,只為想幫助更多人,讓社會更加美好。花蓮縣衛生局舉辦「一○一年度衛生保健績優志工暨團隊表揚活動」,其中有許多志工,無怨無悔的辛勞付出,在醫院關懷病患、為捐血中心募血、在各鄉鎮市衛生所深入社區部落推動衛生保健教育、在衛生局協助稽查、檔案工作、支援辦理衛教活動等,都能看見這群志工的身影,但他們從不收取任何一分錢。其中,一位獲得金質獎的志工,李幸鵲罹患「紅斑性狼瘡」,在治療穩定後,決定加入門諾醫院志工隊,服務時間長達十餘年,連生病,都要拖著身體,也要繼續服務人群。那全國縣分裡頭,哪一個縣的志工最多呢?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自豪的說,花蓮為全國志工最多的縣分,約有一千二百七十人,衛生局各項衛生保健服務工作已深入社會各階層、部落社區,正因為有志工們不間斷無怨無悔的付出,讓花蓮縣成為名副其實「健康、快樂」城市。

高齡志工大愛精神 守護社區健康

高齡志工大愛精神 守護社區健康#志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為鼓勵退休長者參加志工服務,活絡社區事務參與,讓高齡者貢獻一己之力,貢獻其長才服務社區;內容為社區癌症防治、社區健走推廣、社區登革熱及肺結核、菸害防制、居家關懷、健康促進活動與講座協助、居家環境檢核、母乳哺育指導等。長者志工們深入社區服務,足跡遍及南港大街小巷,其中69歲的羅婆婆擔任志工後,對健康知識有更進一層瞭解,亦因參與健康篩檢,而早期發現有大腸癌,更以自身罹癌經驗,發揮大愛,積極從事癌症防治推廣工作,不遺餘力。66歲的廖伯伯更發揮他唱歌與作詞的興趣,帶領長者參與社區健走隊,透過編寫健走之歌及傳唱,凝聚健走運動共識,讓更多長者及社區民眾參與健走運動,進而讓長者培養運動興趣,獲得個人健康;另外75歲的李爺爺雖年紀大但老當益壯,從事防疫志工工作,不論社區進行登革熱疫情調查,肺結核防癆篩檢工作,總是一馬當先的為鄉親服務。還有更多長者志工默默為社區民眾努力,發揮大愛精神與溫馨在地人情味,用愛用行動無私付出守護居民健康。臺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許怡平主任表示,南港區65歲以上長者13,000多人,研究顯示健康促進活動有效推展,能使長者生活型態變好,減少看診、慢性病困擾、降低寂寞與憂鬱狀況。努力守護長者健康,讓長者可成功老化,擁有幸福健康的生活品質。

向她致敬!從生前奉獻到辭世後

向她致敬!從生前奉獻到辭世後#志工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她是人間天使!張王明珠女士生前是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志工,於十月三十一日因病逝世後,家屬依照她生前遺願捐贈器官,將大愛延續人間。 家屬張小姐表示,母親總說能夠幫助人,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她常說當志工認識很多朋友,幫助很多人,快樂又好玩,只要有排班要當志工,即使身體有點不舒服,也堅持要來醫院服務人群,是個大愛無私、豁達樂觀的人。 張女士一家人也和她一樣無私奉獻;社服室王玉雲主任指出,民國九十四年,張王明珠女士的兒子在新莊因車禍意外身故時,家人也依照遺願捐出眼角膜,是台北醫院器官捐贈首例。民國一百年時,張王明珠女士榮獲全國衛生保健志願服務慈心獎的德馨獎表示,我要一直服務下去,直到做不動的那一天!擔任十七年志工,熱情依然不減,也很珍惜並慶幸自己還能幫助別人。王玉雲想起這些年相處的點滴,忍不住落淚說,這一天真的到了,生前擔任志工幫助這麼多人的她,依然在離開人世前,就選擇了要用器官捐贈幫助更多人,讓愛延續,真的是志工表率。  林水龍院長表示,台北醫院有張王明珠女士這樣大愛的志工,備感榮幸,對於器捐愛心行為感到敬佩,將會持續協助家屬處理後續事宜。 張王明珠女士的家屬都非常認同器官捐贈的理念,張老先生強忍悲傷的說,能捐的器官都要捐出去。雖然後來知道因為腦幹出血而只能捐贈皮膚和骨骼,但是只要能夠幫助到人就好了,也算是了了老婆生前的心願。張小姐說,母親很早之前就簽了器官捐贈同意卡,近年來因為年紀漸長,不斷提到如果過世後,只要能捐贈的器官都一定要捐給還在等待的人,幫助更多人。(圖/台北醫院提供)

醫訊/基督教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志工招募

醫訊/基督教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志工招募#志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因醫療技術發達,人類的壽命也延長了。人們退休後該如何規劃生活呢?很多人退休後選擇當志工或學才藝等。馬偕醫院是由基督教長老教會所創設,該院台東分院現在正進行招募志工活動,其需要固定每週能服務3小時以上,且可持續一年以上者,不分黨派,18歲~65歲,通國台語。服務的內容為扶持患者上下車、協助測量血壓、圖書推車服務、紓解病患及家屬情緒。並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基督教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志工招募時間:101年10月31日(三)截止地點: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洽詢:089- 310150轉374社會服務組 吳靜惠社工師

署南醫志工:服務能提升自我能力

署南醫志工:服務能提升自我能力#志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耕心志工隊鄭瑞芬志工,到今年已在衛生署台南醫院服務滿13個年頭。鄭女士88年1月加入台南醫院志工隊,一開始先安排在換卡組幫忙民眾換健保卡,剛開始時對電腦不熟,用一指神功,民眾人一多就手忙腳亂,回答問題時也結結巴巴,為了讓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狀況,她非常認真學習,積極參與各項院內外的教育訓練,藉以提昇自我能力,落實於服務工作中。後因健保卡改成IC卡,乃重新被安排在服務台組服務,鄭女士本著親切有禮的態度,為求診民眾做就醫相關諮詢,解答病患疑難,或親自帶領解說、代填各式表單、看診流程、指引院區位置,及協助行動不便者推送輪椅看診、做各項檢查,主動發掘病患的需求與困擾,讓患者感到無比的溫馨,真正做到了醫療與病友間的橋樑。95年為配合院內活動及護理之家慶生會、志工大會、院外社區表演等活動,因此在耕心志工隊內成立活動組。鄭女士帶領活動組,設計生動活潑的節目,她們的表演常帶給護理之家阿公、阿媽們無限的歡樂,使他們暫時忘記身體上的病痛,而且活動中的互動也有助於病情的恢復,各項活動也常邀請護理之家阿公、阿媽們的親人或家屬來參與,更促進了親子間的關係。從此醫院只要有活動需要支援時,鄭女士都會義不容辭地積極參與,並自己親自編排舞曲、縫製舞衣,讓活動更加熱鬧非凡、為愛無礙、傳遞幸福。在97年榮膺耕心志工隊的活動組組長,更於98年榮獲全國衛生署醫院衛生保健志願服務人員績優志工銀牌獎,其服務足跡除了在醫院之外,更隨著醫院深耕社區的腳步,配合各安、療養院、身心障礙機構、台南市衛生局、婦女會等公益活動演出,頗受好評。鄭女士充滿服務熱忱與愛心,在志願服務的大道上,鄭女士抱持著以服務民眾的需求為宗旨及解決民眾的問題為目標,其服務精神足為志工楷模。

奉獻小我成就大我!全國衛保績優志工接受表揚

奉獻小我成就大我!全國衛保績優志工接受表揚#志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於本(10)日舉辦「101年全國衛生保健績優志工暨團隊表揚活動(慈心獎)」,總計100名志工及3個志工團隊受肯定。獲獎者感人事蹟眾多,他們投入志願服務,把志願服務當成終身志業,默默奉獻,成就了台灣最美的一面。高齡90歲的謝波萍,擔任衛生保健志工已經邁入第17個年頭。服務於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的志工隊,穿著志工背心、精神抖擻,講起話來中氣十足,一點都不像已經高齡90的耄耋老人。謝波萍投入探訪獨居老人與中低收入戶的工作,開始跑遍大街小巷、尋找這些處境艱苦的居家病人。謝波萍愈是投入,愈覺得想要付出更多,他也更密集的出外值勤、深入偏鄉。「心裡快樂,身體就健康。」是謝波萍分享人生的智慧菁華,幫助病患與家屬度過谷底,帶給每個人力量與溫暖的志工之道。台中市關懷協會的志工沈臨玲本身是乳癌患者,自康復走出罹癌陰影後,重新以開朗及感恩的心面對未來,除了每週二天至醫院探視乳癌病友,在擔任台中市開懷協會總幹事期間,提供自己的心路歷程故事,並捐出全數車馬費,只為了出版乳癌病友故事集,使剛罹病的乳癌病友獲得鼓舞及支持。罹癌後對家庭及社會所帶來的影響,使她積極投入乳癌防治宣導工作,邀請全球202位乳癌病友代表人員出席「全球華人乳癌病友組織聯盟大會」,成功串聯起台灣與全球各地病友組織的交流平台,將台灣乳癌病友服務模式推向國際舞台。秦嗣宏志工服務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因目睹921地震帶來的災難,而全心投入醫療志工服務行列。擔任安寧緩和病房志工時,主動與專業芳療按摩老師學習技法,自告奮勇提供芳療按摩,即便部分病患有異味產生,他用真實而熱忱的心,陪伴他們走完人生最終的旅途。在急診室服務時,曾遇一位女性病患自高樓墜下,導致肢體分離、骨肉模糊,他見狀二話不說,當場協助葬儀社人員處理大體並運至往生室。100年台中市阿拉夜店大火造成9死12傷慘劇,擔任市府唯一指定志工團隊的秦嗣宏隊長即刻投入災後救援,深獲家屬及市府高度的肯定與讚賞。高齡82歲仍在健保局北區分局服務的游傅碧霞志工,於70歲時投入志工服務行列,憑藉著服務公益的熱忱,毅然決然創立北區健保局心苑志工隊,一切從頭開始學習,倍嚐草創階段的艱辛,服務11年來建立完善制度,使志工隊邁入正軌。本著「施比受更有福」的信念,於歲末年終發起新春贈春聯、弱勢關懷義賣等活動,活動所得全數轉贈健保愛心專戶,幫助經濟陷入困境民眾繳納健保費。服務於健保局高屏業務組的余舜益志工,雖為重大傷病的洗腎患者,深感自己受到健保醫療資源的照護,念念不忘要回饋社會,懷著感恩的心加入健保局、高雄榮民總醫院等單位志願服務工作,擔任志工資歷超過30載,除了主動協助殘障及老弱婦孺就診,給予關懷慰問,於健保局服務期間,對於民眾詢問之相關問題均能詳盡解說,充分展現健保制度互助的精神。慈心獎的頒獎典禮已邁入第11年,衛生署署長邱文達表示,本屆慈心獎以「慈心之光」為主題,選拔出宜蘭縣三星鄉社區衛生保健志工隊、桃園縣八德市衛生所保健志工隊、臺中榮民總醫院等3個績優團隊及100位個人獎得主,其中包括特殊績優貢獻獎謝波萍等4名、德馨獎30名、愛馨獎31名及善馨獎35名,希望藉由表揚活動,感謝所有衛生保健志工的貢獻己力,結合「小我」而成「大我」,協助國內的醫療照護系統更為有效運作,共同號召社會大眾響應「助人利他」的服務精神,投身志願服務的行列。

大學生任醫療志工 犧牲假期陪伴老人

大學生任醫療志工 犧牲假期陪伴老人#志工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歡樂暑假,正是學生們放鬆心情的大好時光,但一群來自全省各地的大學生卻發心犧牲自己的假期,來到大林慈濟醫院當一星期的學生志工。因此,他下定決心,參加活動的曾梓皓因為在活動中看到許多老人家無依無靠,讓她想起自己的奶奶,他更決定往後要多花一些時間陪奶奶,即使課業再忙碌,也要抽空打電話噓寒問暖。「這次的隊員很積極,都會主動跟病人交談。」 擔任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的領隊陳宜美說,怕生、害羞是以往參與其它梯次的志工服務時,許多慈青一開始會出現的情況,等到熟悉環境開始跨出第一步,相對也已經到服務的尾聲,時間往往就這樣過了。然而,想當醫療志工,除了上網報名,還得經過訓練,才能穿上志工背心。在多人競爭之下,大家明白這是得來不易的機會,才會顯得格外珍惜,把握當下、努力付出。「鄉下地區的民眾都很熱情。」副領隊李芷吟說,站在門口接引民眾,透過一聲聲的招呼,讓他們像是回到溫暖的家,而非踏入冰冷的醫院,許多鄉親熱情的給予回應,在人與人之間一來一往的互動,讓醫院多了一分人情味。雖然長時間下來腳很痠,但是只要有鄉親向她熱情的回應,就是堅持站下去的動力。隊員曾梓皓來到病房看到許多阿公、阿嬤後,他發現有些老人家的子女,因為不願負擔養育父母的關係,而將他們置之不管,體會到老人家要的無非是多一些的陪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