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

氣溫變化大!春季憂鬱來襲 精神病患激增兩成

氣溫變化大!春季憂鬱來襲 精神病患激增兩成#溫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春季,時而陰雨綿綿,時而豔陽高照;昨日氣溫冷得叫人直發抖,今日卻熱得短袖短褲全都出籠,面對春天後母心,說翻臉就反臉,不少人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觀察,每年到了春季,門診罹患憂鬱、焦慮的患者,就會因此暴增兩成之多,建議春季之時,民眾務必加緊每天運動的腳步,才能擺脫春季憂鬱!多吃香蕉喝牛奶 助減少溫差衝擊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環境因素影響心理甚鉅,像是春天進入梅雨季,因為外頭陰雨綿綿,日照變短,若以腦科學來解釋,這會改變人腦的松果體運作,讓退黑激素的分泌產生波動,進一步使人體內的血清素降低,引發憂鬱或焦慮問題。其實,就連溫度的變化,也會影響心情,楊聰財說,溫差會對腦中的下視丘產生極大的刺激,同樣也會讓人出現情緒障礙。而進一個月來,因大陸寒流的間接性來襲,導致溫差好幾次都動輒將進二十度以上!使得體質較為敏感的人,容易出現焦慮、憂鬱心情,而早已有情緒障礙的患者,更可能因此病情加重。 至於如何減少季節變化所帶來的情緒衝擊,楊聰財說,可多吃一些含有色胺酸的食物,例如,牛奶、香蕉,或是多攝取魚油,有助於保護腦神經不受外界的刺激,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更要加強運動量,才能避免春季憂鬱來襲!

冬天清晨夜尿 瞬間溫差恐引中風、心肌梗塞

冬天清晨夜尿 瞬間溫差恐引中風、心肌梗塞#溫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季節來到冬天,氣溫就如同溜滑梯般越降越低,尤其半夜想上廁所時,更能感受瞬間溫差。當夜尿來襲時,大多數人都抱持著能忍則忍的心態,真受不了才會起身如廁,但對於老人而言,因泌尿系統逐漸失去功能,尿意變的更加明顯,導致老人家容易在半夜起身時,因瞬間溫差,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所以,醫師建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使用集尿器,來避免半夜起身如廁,所產生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為避免如廁不喝水 恐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袁明琦醫師表示,冬天半夜起來上廁所,容易因瞬間的溫差,對心臟、血管造成較大負擔,一旦供血量不足,就會引發心肌梗塞等問題。因此,有多數民眾為避免半夜起來上廁所,就習慣在睡前開始不喝水。然而,這樣的行為恐會增加疾病的好發率,因為飲用熱水、熱湯等,有助於保持體內水分,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內部熱能,一旦什麼都不喝,就會導致內外皆冷,增加心肌梗塞風險。不僅如此,當血液供血量不足時,也會引發腦中風。攝護腺肥大恐有排尿障礙 使用紙尿布易引起濕疹、異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有排尿困難的老年人,為了解決夜尿,使用尿布成了最佳替代方案,但袁醫師表示,其實紙尿布有兩大缺點,第一是側漏風險,當尿量過多時,可能會因側漏,導致尿液流出,進而產生異味;第二則是尿布疹,因長時間穿戴悶熱,容易產生濕疹,嚴重者甚至還可能會引發生殖器發炎。因此,建議民眾可改用由氧氣面罩改良而成的集尿器,因為它完全包覆生殖器,不論坐著、站著或是以起身30度於床沿側坐方式排尿,尿液都可順利流入尿袋。對於患者而言,可安心地排尿,且就算尿量多,也不擔心外漏,尿袋中有逆止閥設計,尿液只進不出,減少異味產生,只要每日將尿袋清洗即可。謹記3大招 有助於保持體溫雖說紙尿布與集尿器可幫助排尿障礙患者解決半夜上廁所的問題,但為減少一般人半夜好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機率,袁醫師也提供3大招保持溫度平衡的方式,協助民眾降低發生率:1)維持室內溫度/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減少溫度落差,因此,建議民眾可在家中擺放電暖爐、暖器等,有助於維持室溫。2)減少廁所通風/雖然打開廁所窗戶,有助於通風,但冷空氣變多時,就會使得廁所溫度處於低溫狀態,因此,建議晚上睡覺時,可將窗戶關上,以免因低溫引發疾病。3)維持衣服溫度/不管是起床或是上廁所,在冬天時都會習慣穿上外套,因此,可將習慣穿著的衣服,放置被子、毯子等,減少冷空氣接觸,以免冰冷的衣物,瞬間接觸到肌膚。只要在生活中利用一些小方法,就可以降低肌膚與冷空氣間的接觸。隨著冬天氣溫越降越低,也提醒家中有老人的民眾,最好多注意半夜起身的保暖問題,也千萬別因半夜上廁所麻煩,而不敢喝水,避免因一時的疏忽而引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風險。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溫差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後母之稱的春天,已悄悄到來,忽冷忽熱的天氣使人捉摸不定,因此提醒患有三高的民眾需更加注意,需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發生腦中風、腦出血等不適症狀,危害身體健康。溫差是三高的剋星 需更加留意自身狀況日前,有位家住永和的林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因這兩天氣溫變化大,且沒多加注意,突然頭痛欲裂,沒過多久就陷入昏迷,家人緊急送到醫院,經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徐賢達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腦出血情況嚴重,在沒有受到外部強力撞擊的跡象下,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出血性腦中風。徐賢達醫師解釋,這類病患大多為高血壓相關的小血管病變,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另外一項小血管病變,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半為腦部血管畸形異常造成,尤其是腦動脈瘤破裂引起,因此提醒民眾要多加注意。徐賢達醫師表示,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相當多,而天氣驟變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而言,皆是可怕的危險因子。養成良好習慣 可避免再次中風最後,徐賢達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習慣外,天氣變化大時,更要注意保暖。不僅如此,若有腦中風病史的患者,除長期、按時服用抗血栓藥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濃度,平時也要保有適度的運動、均衡飲食及控制體重,避免再次中風,一旦再發須立即就醫治療,確保安全。

氣溫變化痠痛找上門 4類營養素來舒緩

氣溫變化痠痛找上門 4類營養素來舒緩#溫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3月氣候多變化,在濕冷的天氣影響下,不僅肌肉、韌帶的韌性變差,對關節的保護力也變弱,其中,老年人或骨關節肌肉受過傷的民眾,更容易感到筋骨痠痛、不適。醫師表示,天寒肌肉痠痛的原因大多是因血液循環不佳、及保暖工作沒做好所導致。因此,建議可攝取包括:維生素B群、維生素C、堅果類及抗氧化等4類營養素,以促進血液循環可減少冬天的肌肉痠痛。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參指出,天氣寒冷時,老年人的筋骨疼痛的狀況更容易復發,尤其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會更加感到不適。然而,除了骨骼、肌肉痠痛外,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關節炎也容易在天冷的時期發作;其他如較少運動的人及老年人都會因循環不好造成肌肉僵硬不適;而對於曾經在骨頭關節和肌肉受過傷的民眾或開過刀的人,當心冬天會更容易舊疾發作。補充4類營養素加速新陳代謝 減緩肌肉痠痛除了上述狀況外,洛桑醫師也表示,由於冬天身體新陳代謝較慢,容易造成乳酸堆積,使人感到疲勞、肌肉酸痛,特別是在劇烈運動或久坐工作後會覺得更加腰痠背痛。因此,建議可以攝取以下4類營養素,加速新陳代謝及幫助血液循環,包括:1)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深綠色葉菜類、魚、全穀類等。2)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芭樂、檸檬、柑橘等。3)堅果類食物/如腰果、核桃等。4)抗氧化的營養素/如大蒜、洋蔥、兒茶素、蝦紅素等。事實上,肌肉痠痛與自由基也有關連,因為當體內產生過多自由基會產生發炎反應,久而久之,這些發炎反應會使身體產生慢性疼痛。因此建議民眾,平日除可適時補充維他命D3、鈣質和葡萄糖胺外,也可透過抗氧化營養素(如蝦紅素)來幫助減緩或消除因發炎反應所帶來的大量自由基,並改善發炎的不適症狀。冬天關節肌肉保健 運動+營養素補充洛桑醫師解釋,蝦紅素為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根據醫學研究顯示,蝦紅素能抑制發炎物質的產生而減緩疼痛感,且在眾多抗氧化劑中,是抗氧化效能較強的營養素。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蝦紅素,只能從平日飲食中去攝取,但要從一般食物中補充到健康改善的劑量,往往要吃上好幾公斤的食物不容易做到,所以市面上也有從藻類萃取的高劑量蝦紅素保健食品,也是很好的攝取來源。此外,國外研究也發現,適時補充蝦紅素能減輕疼痛,如:腕隧道症候群、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同時也能加強全身抗氧化效能,如:心血管、眼睛、全身皮膚等,降低過多自由基所造成的老化症狀。提醒民眾,冬天想保養關節及肌肉,首重保暖,老人家則要避免動作太大的使用關節及肌肉,以免造成傷害,而平日除了可適時補充抗氧化營養素之外,也應保持適當運動、多曬太陽,才是冬日肌肉、關節的保健之道。

春天溫差變化大 關節痛病患增2成

春天溫差變化大 關節痛病患增2成#溫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春天氣候多變化,懸殊的溫差是不是也讓膝蓋「凍未條」?!骨科范政裕醫師解釋,因為天氣寒冷時,人體的肌肉會不由自主的緊繃,引起膝蓋血液循環不良,而膝蓋發炎物質難以排除時,就會感覺到膝蓋痠痛,其中又以關節炎及膝蓋曾受過傷的民眾感受最為明顯。診間也發現,每年的12月至3月間,因為氣候問題影響關節疼痛就診人數約增加2成,建議患者平時應少做蹲及跪的動作,以免增加膝蓋的負擔;關節炎患者則可聽從醫囑補充葡萄醣胺減緩疼痛的不適感。天冷關節凍未條!2個原因報你知事實上,天氣冷關節不舒服有2個原因,第一是天冷引起肌肉緊繃,膝蓋局部血液循環較差,導致膝蓋的發炎物質容易堆積,進而引起痠痛的反應;其次為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因為膝蓋軟骨變得比較薄,就跟牙齒怕冷一樣,對溫度及濕度相對較敏感。尤其每年的 12月至3月間,因膝蓋痠痛就診的病患會比平常多出2成。老是膝蓋痠痛 分辨運動過度還退化性關節炎?有些民眾疑問:「若是常常膝蓋痠痛,我是運動過度還是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醫師解釋,若是運動過度引起的關節疼痛,通常透過適當的休息及熱敷,約3天內情況就會好轉;而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痠痛,經由休息及熱敷仍然會一陣一陣痠痛,尤其最明顯的是上下樓梯會感覺膝蓋無力感,氣候變化大時痠痛感也會加劇。所以,范政裕醫師提醒,若透過適當的休息及熱敷,膝蓋痠痛症狀還是沒有減輕,很有可能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建議應立即就醫檢查。葡萄醣胺有助軟骨增生?醫師:約6成民眾覺得有效至於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會補充葡萄醣胺增生膝蓋軟骨,減緩膝蓋疼痛表現,范政裕醫師認為,葡萄醣胺是軟骨的重要成份,目前研究看來,其效果應來自於抗發炎及防止細胞死亡的藥理性效果,臨床上大約會有6成民眾覺得可以減緩膝蓋疼痛表現。目前葡萄醣胺有分為硫酸鹽及鹽酸鹽葡萄糖胺,其製程及吸收方式皆不相同,但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通過健保局規定藥品,呼籲民眾攝取前應詢問自己的骨科醫師。防止膝關節磨損 避免蹲、跪、盤坐提醒民眾,防止膝關節磨損應避免「蹲」、「跪」及「盤坐」,因為這3種姿勢容易造成膝關節的磨損;此外,平時應強化膝蓋周遭的肌肉,像是大腿的四頭肌、小腿肌等,當膝蓋周遭肌肉強化後,可以穩定關節,減低接觸性運動受傷機會; 另外,喜歡慢跑的民眾,也應挑一雙合格的慢跑鞋,並在有彈性的PU跑道上跑,避免在柏油路上跑,以免造成膝蓋的負擔。

溫差5度以上 腦中風發生率增2倍

溫差5度以上 腦中風發生率增2倍#溫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天氣溫度變化大,最易發生急性心血管病變!振興醫院中風中心尹居浩醫師表示,溫差相距5℃以上,缺血性中風發生率增高2倍,因此初春天氣不穩定,在忽冷忽熱環境下,最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民眾不可忽視。統計資料顯示,50%以上的中風發生在早春時段,且溫差越大,越容易發生腦出血;尹居浩醫師說明,氣溫若突然降低,血管會收縮、並改變血液黏稠度,導致原本硬化狹窄的血管栓塞,因而引發腦中風。此外,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相當多,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喝酒、肥胖、運動不足等,因此患者需改善生活習慣,才得以控制良好控制病情。進出室內外 亦要留意溫差敏盛綜合醫院急診室鍾昇宏醫師提醒,屋內、屋外溫差變化亦大,可能使中老年人的心臟、血管無法負荷,進而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日常保養外,初春時期外出務必注意保暖、防寒、留意溫差,且一有不適立即就醫,降低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機率。

又濕又冷!溫差超過7度易誘發過敏

又濕又冷!溫差超過7度易誘發過敏#溫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昨天上午還是好天氣,但今早氣溫驟降、又濕又冷,北部溫度狂降11度。對此,醫師提醒,當溫差超過7度、或濕度變化大時,最易誘發過敏、氣喘、皮膚發炎紅腫等症狀,建議民眾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降低過敏發作的機率。氣象局表示,這波寒流需至星期五才會回暖,明後天清晨將是寒流最冷的時間、低溫下探8度,所幸濕冷天氣只到今天,明天起轉為乾冷,但受輻射冷卻影響,週四~五清晨最冷,民眾需注意保暖。天氣變化 最易誘發過敏受訪的王小姐表示,每當換季的時刻,皮膚都會發癢紅腫,且越抓越癢;像最近天氣溫差大,也出現皮膚濕疹的情況,如身體和嘴唇部位,更有些地方皮膚會變粗、變乾,甚至發癢;洗完澡要睡覺時,皮膚更是泛紅、且抓了更癢,實在是十分痛苦。陳小姐也表示,只要天氣一變化,皮膚就會出現一點一點的紅疹子,且皮膚敏感的程度加劇,有時連臉上都會不自然出現一小塊一小塊的紅點;此外,手指皮膚還會出現嚴重濕疹情況,不僅癢的不舒服、還時常抓破皮,相當困擾。這週以來,天氣變化大,醫師提醒溫差超過7度、或天氣太過潮濕,容易誘發過敏症狀,如氣喘、皮膚發炎紅腫等,民眾需多加留意。此外,建議日常應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可有效降低過敏發作的機率。

天氣變化大不可忽視 當心腦中風找上門

天氣變化大不可忽視 當心腦中風找上門#溫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溫差變化大,容易造成心血管系統難以調適,使得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增加。對於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高雄市立中醫醫院從99年5月開始配合衛生署健保局開辦了「腦血管疾病後遺症中醫優質門診照護計畫」,到101年12月底結算本院治療腦中風發病後2年內的專案患者已有224人。一位81歲男性,因左腦栓塞前往高雄市立中醫醫院就診。初診時病人講話困難,右手上舉困難,左腿無力,無法獨立行走,日常生活須坐輪椅,經過中醫治療約半年,已可用輔助器行走,言語逐漸順暢,可做基礎應答。100年的十大死因裡「腦血管疾病(腦中風)」為第3名,是值得大家來重視及積極治療。腦血管疾病治療的黃金期,近來有2篇國際期刊文獻刊出,文獻提到「腦中風病患針灸復健有效時間為多久?」結論為:「中風後10年內還是有要做復健的需要,並且有療效平均是4.6年。」所以針灸治療對腦中風的治療是有實證醫學上的依據。高雄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對腦血管疾病後遺症已有多年的治療經驗,不僅有針灸專科醫師細心的診察和治療;並有學有專精的藥師為中藥來把關及調劑;再加上親切又專業的護理人員提供詳細的衛生教育及照護指導。(照片提供/高雄市衛生局、高雄市立中醫醫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