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

嬰兒鮮紅血管瘤「持續長大」該治療嗎?醫「5點」判斷

嬰兒鮮紅血管瘤「持續長大」該治療嗎?醫「5點」判斷#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個月大的小莓被媽媽帶來常規預防注射門診。媽媽說,小莓吃得好也睡得好,出生後的這幾個月還算乖巧好照顧,生長曲線和發展都不錯,但是有件事情讓媽媽一直有些擔心。解開小莓的衣服後,可以看到她身上有一顆橢圓形凸起,超過2公分的鮮紅色血管瘤,在小莓小小的身體上顯得特別醒目。小莓媽媽說,其實從出生時就有發現她全身從頭到腳有好幾顆大大小小的血管瘤,包括眼皮、耳朵、後腦杓都有。大部分的血管瘤隨著時間過去也慢慢消失,剩下零星幾顆還一直都存在。雖然數量變少了,但是媽媽也發現,身上那一大顆血管瘤有漸漸長大的趨勢。是不是有需要治療了呢?血管瘤發生原因不明 嬰兒最常見良性腫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說,嬰兒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的發生率約5%,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較常發生在女孩、雙胞胎、低體重新生兒、早產兒,以及白人。目前對發生的機轉仍不是很了解。大部分的嬰兒血管瘤都不大,會自己慢慢消失,不需要治療。但是,有少部分的嬰兒血管瘤會在1到3個月大這段時間快速生長變大,而可能對孩子造成身體上或外觀上的影響。另外,生長在特定位置的嬰兒血管瘤也可能有合併其他器官異常的狀況。根據位置、型態決定 滿月後便可接受治療因此,醫師會根據病童的血管瘤大小、型態、數量、位置、生長速度建議是否需要治療和進一步檢查。例如,若病童的血管瘤長在呼吸道上,可能會造成孩子有反覆類似哮吼的低沉咳嗽聲,甚至可能造成呼吸困難;若血管瘤長在眼睛附近,可能造成孩子眼皮下垂以及對視力造成影響;比較大片或是在容易摩擦處的血管瘤則可能造成潰瘍,而產生疼痛、流血、並且日後可能留下疤痕。若嬰兒血管瘤較大,或是其位置、型態較像是會對孩子造成健康或外觀上的影響時,呂馨詠建議在孩子1個月大之前就可以考慮開始使用口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propranolol),較為表淺小顆的血管瘤則可以嘗試外用製劑(timolol)進行治療。藥物治療須持續6個月以上,且多會到病童滿1歲後再停藥。這種藥物對大部分兒童都是安全的,只有少數人口服使用後可能出現心跳變慢、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副作用。另外,一些特定位置大小的血管瘤也可以考慮雷射或其他外科治療。(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為:嬰兒血管瘤超醒目 治不治療怎麼判斷?)

憂染疫延遲回診 牙齦冒硬幣大腫塊竟是血管瘤

憂染疫延遲回診 牙齦冒硬幣大腫塊竟是血管瘤#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74歲婦人,5月因右下牙齦腫大,在診所接受切除牙齦手術,術中不明原因血噴流而出,轉往醫院急診。初步評估為小動脈破裂導致大量出血,經放置止血敷料與骨蠟,靜脈滴注抗血栓溶解藥物止血,一周後傷口癒合良好,醫師建議牙周治療追蹤,但婦人因疫情嚴峻不敢前往醫院,拖至7月才回診,但相同位置已長出顆粒狀腫塊,大小約如一元硬幣,切片送病理診斷為罕見的血管瘤。口腔出血時 2個初步自我照護方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醫師王君翎表示,出血不止常發生於拔牙或口腔手術後,當民眾感覺口水有鹹味,懷疑口腔出血時,切勿慌張,如為唾液混雜血絲,保持口腔與傷口乾淨即可,若傷口不斷冒出鮮血,建議使用乾淨紗布或濕潤茶包,壓迫傷口半小時,多數情況能達止血,若依然無法順利止血,應儘速至醫療院所處理。王君翎指出,根據出血來源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若是牙齦的出血,清除傷口發炎組織與未附著的血塊後,視情況以放置止血材料並縫合傷口。若為骨頭出血,會使用骨蠟填塞。若為血管性出血,多使用電刀或縫合,封閉血管末端。此外,文獻指出拔牙後出血和抗凝血藥物,並無太大相關性,未控制的高血壓、術後傷口感染、牙周發炎等更容易導致口腔出血,因此牙科治療後勿自行停藥,應依從醫生指示,以減少心臟血管額外的風險。新冠患者若有牙周病 死亡機率高9倍王君翎提醒,在疫情期間,除了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口腔清潔照護也不容懈怠,牙齦出血多由牙齦炎或牙周病引起,而唾液中新冠病毒可藉由血液到達全身引起併發症。根據歐洲牙周病學聯合會(EFP)研究顯示,新冠患者若同時患有牙周病,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提高3倍,死亡機率高出9倍。

草莓俱樂部團隊 專治難搞血管瘤

草莓俱樂部團隊 專治難搞血管瘤#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血管瘤暨血管畸形」在治療相當的困難及繁瑣,須仰賴跨團隊共同合作,含括科別包含整形外科、血管外科、小兒內外科、放射科、神經外科、眼科、病理科等。因此,整合多個科部成立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團隊,簡稱「血管異常治療團隊」,團隊醫師們依據不同型態的血管病變擬定口服或注射藥物使用、血管栓塞、雷射治療,腫瘤切除及重建等不同處置方式,來達到分階段及合宜的治療。因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形態狀似草莓,治療團隊暱稱自己是「草莓俱樂部」的成員,專剋各種形態之血管變異或先天畸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黃柏誠醫師表示,血管病變(vascular anomalies)及其併發症至少影響全球5%人口,其致病機轉不明,治療方式眾多。主要分為血管瘤(Vascular Tumor)及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前者主要是血管內皮增生,而血管畸形則是血管不正常增生但血管內皮無過度增生,兩者是不一樣的疾病。清楚區分兩者才能有正確的治療方向及較良好的預後。嬰兒血管瘤 可能在不同部位造成併發症黃柏誠醫師說明,以常見的血管瘤為例,嬰兒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也是最常見的「血管性胎記」,也有人稱作「草莓形血管瘤」,發生率約2%,男女比約1:4,小於2500公克之早產兒每減輕500公克增加40%發生率,80%在表皮上是鮮紅色,20%是在皮膚下呈藍色或沒變色。通常是單一型(80%)且出現在頭頸部占60%,與遺傳關係不明顯。大部份在出生後兩週發現腫瘤,前9個月生長快速是增殖期,9-12個月時生長趨緩並且萎縮,3.5歲後約有50%會消失,也可能退化形成一些遺跡包含皮膚毛細管擴張、皮膚鬆馳、疤痕、脂肪纖維化等。嬰兒血管瘤本身雖然是良性,但仍然可以在不同部位造成併發症,如眼睛附近可能會影響視力,鼻部可能影響軟骨發育,耳朵可能也會造成外觀變形,不可不慎。血管畸形的類型較為複雜 應找專業醫師團隊評估與治療相較於血管瘤,血管畸形的類型更為複雜,粗略分為微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原發性淋巴水腫、動靜脈畸形等,醫師會根據病史、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做出診斷,擬定治療處理的方式。右眼腫脹一年多的68歲蔡女士,造成眼皮下垂、兩眼不等高、眼壓上升,因此到眼科求診,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及相關眼科檢查,切片後發現蔡女士右上眼眶有骨性血管瘤,此種疾病相當罕見。安排血管攝影檢查及術前手術模擬,並運用3D列印相關技術,以達到術中腫塊切除後能立即精準重建,整合性手術過程順利、恢復良好。血管病變的治療依據不同型態,處置方式不同,包含口服或注射藥物、血管栓塞治療、雷射治療、腫瘤切除及重建等。無論是那一類型的血管病變,可經由跨專科團隊共同討論最適治療方式。也需醫病間耐心合作,達到合宜的治療效果。

個性大變是產後憂鬱?驚檢出腦血管瘤

個性大變是產後憂鬱?驚檢出腦血管瘤#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莫名想哭、脾氣變得暴躁,可別以為產後性情跟著改變就是產後憂鬱。一名婦人隨著個性變異,經常談話到一半就不自覺恍神、呆滯,原以為是帶小孩壓力過大罹患產後憂鬱症,甚至有人說「卡到陰」,直到癲癇發作送醫檢查後,才得知腦袋裡長了一顆血管瘤,開刀治療後已恢復正常。個性大變、突發癲癇、騎車突失意識今年39歲的田女士5年前開始改變,許多親朋好友都大吃一驚,不僅整個人變了樣,說話說到一半還會突然恍神、發呆,有時甚至情緒控制不了,想哭、憂鬱、脾氣暴躁,但這些改變她自己都不知道,慢慢到後來記憶性也跟著變差。田女士的先生說,以前太太相當樂觀,生完第一胎後,感覺開始恍神,而且愈來愈不愛講話,變得很孤癖,後來在家中突然癲癇,嘴巴咬得都是血,趕緊送往醫院。田女士表示,記得有一次下班後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不知道怎麼了騎到一半就失去意識,醒來時已站在路邊,路人告訴她,剛才騎車擦撞到路邊的電線桿後摔倒,當會意過來時,腦袋還一片空白,剛剛發生什麼事自己都不知道,幸好只有擦傷,但出了這種事後,家人都非常擔心,要她把工作辭掉。血管瘤出血影響腦部 可能複視、癲癇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婦人檢查診斷為腦內海棉狀血管瘤,此2公分大的良性血管瘤長在左邊顳葉位置,影響記憶、個性。由於出血後造成血色素沈積,刺激腦部異常放電,形成癲癇發作。一般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癲癇、顱內出血、局灶性神經症狀、無臨床症狀,有時即使血管瘤長在腦幹,若重覆出血會複視、看不清楚,甚至吞嚥困難、癱瘓,每出血一次,症狀就會隨之嚴重,所以要在還可以開刀時趕緊開刀。陳金城副院長呼籲懷孕婦女,若是出現個性異常改變、記性變差、情緒低落等,除了考慮可能是產後憂鬱外,還要小心可能是腦有血管病變,應盡快就醫,做詳細檢查。

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破裂致死率達9成!

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破裂致死率達9成!#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名86歲老翁癌症篩檢發現糞便潛血陽性,檢查發現罹患直腸惡性腫瘤,建議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但是電腦斷層檢查又發現腹部主動脈有約6公分主動脈瘤,考量病人年齡大及手術風險後,決定同時施行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及微創腹腔鏡直腸切除手術。病人術後復原良好,住院1週後順利出院。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若破裂致死率高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林明賢表示,腹主動脈瘤非惡性腫瘤,好發於年長、男性病患。生成原因為腹主動脈長年高血壓、血管壁粥狀硬化造成血管脹大膨出,破裂死亡率高達90%。腹主動脈瘤幾乎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往往接受健康檢查或其他腹部器官檢查才無意間發現。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及微創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是常見手術,單項手術執行沒什麼大問題。但是,這位患者因同時罹患直腸癌及腹主動脈瘤若要成功救治,需接受兩項重大手術。決定於1次全身麻醉中同時進行2項重大手術,皆採微創手術。年長患者1次麻醉2項手術 縮短復原時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直腸肛門外科沈名吟主任表示,如此不但避免分次手術的全身麻醉風險,還能減少住院天數,使用微創手術也可以減輕患者疼痛、縮短身體復原時間、降低術後併發症,對高齡86歲的老翁是最適的治療方式。依病人罹癌位置選擇結合腹腔鏡的「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比一般腹腔鏡手術優點更多,包括腫瘤周圍組織完整切除、減少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的破壞、增加腫瘤切除的安全遠端距離,提升直腸癌微創手術品質及成功機率。

活動/血管瘤義診暨講座

活動/血管瘤義診暨講座#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生兒無瑕的肌膚,是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有的新生兒,卻會在臉上或身上出現暗紅色,醫學上稱作「血管瘤」的胎記,也俗稱為「床母的印記」、「天使的印記」。花蓮慈院整型外科李俊達主任表示,血管瘤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一個位置,大部分長在皮膚,看起來呈暗紅色,好像草莓般,所以有人把它稱做「草莓記」。 血管瘤治療過程耗時、花費高血管瘤雖然可以治癒,但耗時且花費高,許多家庭不得不放棄積極治療,任憑病情惡化,或是接受坊間不當的醫療處理,造成許多患者自卑、逃避人群的狀況。因此,花蓮慈院將與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陳明庭血管瘤基金會,於9月24日合辦血管瘤講座暨義診,帶給花東地區的患者專業的醫療諮詢、普及的教育宣導以及完善的治療管道。 活動當天將由花蓮慈院整型外科李俊達主任帶領莊濬綦醫師、翁日升醫師,與國泰醫院整型外科陳明庭教授、李建智醫師,臺大醫院整型外科戴浩志主任,共同為與會民眾提供「個別問診」的義診服務,並分享「血管瘤認識」、「修飾化妝諮詢」等講座。有興趣的民眾,請電洽(03)8561825 分機13251,向花蓮慈院陳盈羽社工師報名。義診名額有限,40人為上限。敬邀各位媒體先進蒞臨。 名稱:血管瘤義診暨講座 對象:花東地區血管瘤或皮膚病變(胎記、色素沉澱)的朋友 時間:106年9月24日(日) 下午13:00-16:30 地點: 美容中心門診(108、109診間) 洽詢:陳盈羽社工師(03)8561825 分機13251。(義診名額以40人為上限) 醫師:國泰醫院整形外科陳明庭教授、李建智醫師 花蓮慈院整型外科李俊達主任、莊濬綦醫師、翁日升醫師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戴浩志主任 

主婦頭痛2周 血管瘤惹禍

主婦頭痛2周 血管瘤惹禍#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王女士是一位50多歲家庭主婦,頭痛已經2個多禮拜了,頭痛的位置在眼睛周圍,每次頭痛自己就會在外面買成藥吃,有時候頭痛到受不了,就到診所打止痛針,因為擔心自己是不是長腦瘤,於是至門診求助。單側眼旁疼痛、充血 合併耳鳴王女士的頭痛屬於單側眼睛旁的疼痛,伴隨噁心嘔吐的感覺,而且檢查發現眼睛有明顯的充血,合併搏動性的耳鳴,診斷是「動靜脈血管畸形」,進一步檢查發現,有1顆動靜脈血管畸形瘤在她眼窩後方,施以「血管栓塞術」後,其頭痛完全改善不痛了。大部分頭痛為「原發性頭痛」,包括緊縮性頭痛、偏頭痛、自殺性頭痛,其中又以緊縮性頭痛佔大多數,有一部份的人則是藥物濫用型頭痛,也就是對止痛藥已經產生成癮性,必須靠藥物才能過活。咖啡因依賴症候群 疲倦、沮喪有些人則是常常喝咖啡來治療頭痛,不過,咖啡因的止痛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有效,對於每天咖啡不離手的人,反而可能是飽受頭痛之苦的主因,醫學上稱此為「咖啡因依賴症候群」,一旦缺少咖啡,他們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候群。偶爾發作頭痛 咖啡可當止痛藥衛生福利部建議,國人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內,若偶爾才發作1次偏頭痛,限量內的咖啡或許可當作止痛藥的取代品,但習慣性偏頭痛的患者,建議還是慢慢戒掉咖啡,另外1種頭痛也是很常見,也就是偏頭痛,經常在女性病患身上看到,只要適當的治療,就可以免於頭痛之苦。半百老人首次頭痛 趕緊就醫少數人屬於次發性頭痛,包括腦出血、腦瘤、腦膜炎、高血壓、發燒、自體免疫性疾病等等,危險性頭痛的症狀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例如突發性的嚴重頭痛、頭痛型態突然改變、50歲以上的老人第1次發生頭痛、睡眠中突然痛醒及伴隨有神經學症狀等,萬一有以上這些症狀,建議還是趕緊到醫院尋求協助。  

醫訊/醫學中心血管瘤義診

醫訊/醫學中心血管瘤義診#血管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瘤,是皮膚血管異常增生或血管擴張,所引起的各種血管瘤及血管胎記。一般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若發生在頭、頸、臉部,常因此造成患者外觀上的困擾。只有少數長在眼、臉、鼻子及嘴巴周圍的血管瘤,會造成嬰兒視覺、呼吸和吸吮等功能的障礙。然而,由於血管瘤寶寶生下來外觀就和正常人不一樣,不少父母因此常感到愧疚,也擔心難看的疤痕會影響到孩子成長和交際。為此,陳明庭血管瘤基金會、陽光基金會與慈濟醫院總院(醫學中心)將舉辦血管瘤義診活動,活動除了邀請國泰醫院整形外科陳明庭教授、李建智醫師以及台大醫院整形外科戴浩志醫師等醫療團隊提供服務外,也會有血管瘤專題演講與病友問答。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名稱:1%新生兒罹血管瘤 花蓮慈院辦義診時間:102年10月19日(六)下午13:00開始地點:慈濟醫院(花市中央路3段707號)大愛樓(門診大樓)雷射醫學中心預約:03-856 1825轉3251或3252 蘇倚萱社工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