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猛男愛愛腰痠以為腎虧 結果竟是這通道塞住

猛男愛愛腰痠以為腎虧 結果竟是這通道塞住#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2歲許先生熱愛運動健身,一年來有感與伴侶親密行為時使不上力,腰部容易痠疼,幾度懷疑自己腎虧,礙於面子問題拖到最近才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左邊輸尿管已被2公分大的結石塞住,腎臟呈現中度水腫。結石年輕化 與口味重鹹又不愛運動有關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張雲筑表示,泌尿道結石在台灣的盛行率約7~10%,好發年齡為40~70歲,男女比約3:1。常見的結石症狀為腹背部絞痛、噁心嘔吐、血尿、尿路感染,其他症狀如頻尿、解尿困難或陰囊的轉移痛等。張雲筑提到,影響結石形成的因素包括遺傳、氣候、體質、飲食及飲水習慣等,有家族史者罹患結石的機率為一般人的三倍,近年來結石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被結石所困擾的年輕人也不少,可能與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有關,如攝取過多酒精飲料、碳酸飲料,口味重鹹或熱愛甜食,又不愛運動等皆容易導致結石。長期只喝茶飲不喝水 增泌尿道結石風險張雲筑說明,夏天炎熱、排汗量大,若不積極補充水分,尿量減少會使尿液中的結石成分濃縮,造成結晶質的沉澱形成結石。許多人都知道要多喝水,但門診發現有些患者不愛喝白開水,習慣把茶飲當水喝,並覺得自己的喝水足夠。其實補充水分還是白開水最好,長期只喝茶飲不喝水,小心沒補到水,還可能提高泌尿道結石的風險。結石治療方面,需仔細評估結石大小、位置、X光穿透度及病患身體狀況。輸尿管內小於0.5公分的結石,多能以藥物加上適當水分攝取,促進結石排出;大於0.5公分的結石,則考慮體外震波碎石術或硬式內視鏡手術處理。2公分以下的腎臟結石多以體外震波碎石術或逆行性軟式內視鏡手術治療。2公分以上的巨型腎臟結石,則建議經皮穿腎內視鏡碎石手術。張雲筑提醒,預防結石要多喝開水,補充水分還是以白開水為佳,三餐均衡,少吃甜食,避免攝取重鹹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除了注意自身保養,定期追蹤及接受適當的治療,才是遠離結石的不二法則。

幼兒高燒不退勿輕忽 拖延恐致腎衰竭

幼兒高燒不退勿輕忽 拖延恐致腎衰竭#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尿路感染的發生,大多都是逆行性的發炎感染,意即與正常的尿流方向相反,是由下往上逆行造成的發炎感染。台中7個月大黃小弟日前因發燒、輕微咳嗽先赴診所拿藥,但仍反覆發燒四、五天卻無改善,至醫院檢查發現尿液常規檢查白血球高達3萬5千,血液發炎指數超過正常值13倍,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雙側腎盂腎炎及左腎前端實質發炎,留取尿液培養後確診為大腸桿菌引起的左側「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及雙側「急性腎盂腎炎」,經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7天後才順利出院,但因為大葉性腎盂腎炎為較嚴重的泌尿道感染,出院後仍需持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三週以上。 但因左邊部分腎功能已受損,未來恐有較高機率罹患慢性腎衰竭。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陳劍韜表示,泌尿道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主要是因腸道或糞便中的細菌,從會陰部經尿道跑到膀胱或腎臟,如果病童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臨床上通常會懷疑可能為泌尿道感染。通常一歲以下的男寶寶較常有泌尿道先天性構造異常的問題,故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率較高;而一歲以上的女寶寶,因尿道較短,使得細菌容易進入膀胱,故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會比男生高。 相較於年紀較大的孩子,一歲以下的幼兒發生泌尿道感染的症狀並不明顯,當出現發燒症狀時,通常疾病已進展至急性腎盂腎炎(APN),嚴重可能惡化為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ALN),若不及時處理恐演變為腎膿瘍,容易導致腎臟結痂、萎縮,未來罹患高血壓、蛋白尿的機率增高,而女性懷孕時則易併發妊娠毒血症,甚至需終身洗腎。 幼兒發燒需提高警覺!拖延恐造成腎功能受損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會隨年紀增長,兒童抵抗力變強、泌尿系統發育成熟而漸次降低。如果病童為偶發性感染,大多與衛生習慣不當有關,建議家長要勤換尿布,避免細菌孳生,小男生如果包皮太緊,家長幫孩子洗澡時,要留意清潔,也要教導小女生如廁從前面往後面擦,避免把肛門口的細菌帶到尿道引起感染。陳劍韜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反覆發燒超過三天,不論是否有明顯症狀,都應提高警覺,立刻赴醫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及早正確診斷及治療,避免造成幼兒永久性的健康傷害,發燒越久腎臟發炎的情況就越嚴重,甚至會引起腎化膿,不可不慎!

寶寶不明原因發燒 注意是否尿路感染

寶寶不明原因發燒 注意是否尿路感染#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尿路感染的發生,大多都是逆行性的發炎感染,意即與正常的尿流方向相反,是由下往上逆行造成的發炎感染。成人的尿路發炎感染,以女性居多,主要原因即是因為女性尿道較短,成人女性的尿道僅約4公分長,男性尿道可達15-20公分左右。但是在小於1歲的嬰兒,則是男嬰尿路感染的發生機率要比女嬰來得高。在1歲之後,則是女嬰的發生機率要比男嬰來得高,平均來說,1-15歲的女性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是同年紀男性的10倍左右。臨床症狀上,由於小嬰兒尚不會表達,因此發生尿路感染時,最常見的症狀反而是哭鬧不安、食慾下降、發燒等,尿路感染也是小嬰兒不明原因發燒的常見原因之一。細菌感染年紀越小的幼童,臨床表現症狀越多變、且不典型,臨床判斷需更加小心謹慎。嬰幼兒的尿路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是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與變形桿菌,這些細菌都是正常存在於人體的腸道菌叢,容易經由外在的會陰、尿道口逆行而上,造成尿路發炎感染。先天性的結構異常臨床上嬰幼兒發生尿路感染時,除了逆行性感染的因素之外,尚需特別注意的是嬰幼兒有沒有先天性的結構異常?常見的結構異常包括膀胱輸尿管逆流、雙套輸尿管、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以及尿道阻塞;例如先天性尿道瓣膜,意即在尿道內有一層膜阻擋尿液的排出。因此,在治療上必須找出是否有潛在的先天性泌尿道結構異常,否則再感染的機率非常高。尿液常規檢查尿液常規檢查為基本的臨床檢驗,通常會呈現多量的白血球,但是若檢驗結果未出現多量白血球,並不能代表沒有泌尿道感染,若是臨床上仍高度懷疑是泌尿道感染,應該進一步做尿液的細菌培養。在新生兒的尿液採檢,一般建議以恥骨上膀胱抽吸的方式收集尿液,五歲以下的小小孩可以貼尿袋的方式收集尿液,五歲以上的大小孩及較大的幼童可以比照大人的方式收集之。尿液細菌培養當尿液常規檢驗發現有多量白血球,或臨床上高度懷疑為泌尿道感染時,會進一步收集尿液細菌培養。尿液細菌培養的主要菌種,80%左右為大腸桿菌。腎臟超音波檢查可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初步評估是否有先天結構異常,如腎盂擴張,初步確定有無阻塞,抑或是膀胱輸尿管回流的可能性,若有需要可以安排「解尿膀胱尿道攝影術」(VCUG)。這項檢查是經由導尿管將顯影劑灌入膀胱內,當嬰幼兒或者是病人在解尿時,觀察膀胱內的顯影劑是否有經由輸尿管逆流到腎盂。嬰兒的膀胱輸尿管逆流發生率大概是1-3%,而且男性多於女性。嬰幼兒尿路感染的治療一般會先以靜脈注射抗生素,之後再改為口服抗生素治療。嚴重的腎盂腎炎嬰幼兒,抗生素的治療療程,可能需要長達兩周左右。在臨床的預防及日常照顧上,需要提醒照顧的家長們:嬰幼兒的尿片要適時更換,降低尿路發炎感染機率。排尿以及排便後,必須要有正確的擦拭動作──由前往後擦拭,若有不明原因的發燒及懷疑時,應盡快就醫,以期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本文摘自/尿路快意通/大塊文化)

女反覆尿路感染 竟檢出多一套輸尿管

女反覆尿路感染 竟檢出多一套輸尿管#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5歲的姚姓女子飽受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及腰痛的困擾,近日在朋友建議下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姚女身體結構異常,右腎比常人多了一套輸尿管。姚女也表示約8、9年前曾經檢查出泌尿系統結構異常。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須注意身體結構問題藥物治療後改善姚女泌尿道感染問題,日後定期追蹤觀察。女性雖然因為尿道較短且離陰道與肛門口較近,較容易細菌感染。但是反覆性的泌尿道感染,可能需注意身體結構問題。南投醫院腎臟科醫師葉哲廷表示,病患右側有不完全雙套集尿系統,雖然有2套輸尿管,但在接到膀胱前就會先匯合在一起,在膀胱僅有1個輸尿管開口,為先天泌尿系統異常,發生機率約0.8%至1%。有雙套集尿系統者 可能腰痛、血尿及發燒部份雙套集尿系統的人可能會因為集尿系統阻塞或者狹窄,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堆積在集尿系統裡,造成水腎,並引發腰痛;部分則因為結晶沉積造成泌尿道結石,而出現血尿及劇烈的腰部疼痛;另外則是因為細菌容易附著而導致泌尿道感染而出現發燒、畏寒、排尿不適、噁心及嘔吐等症狀。葉哲廷醫師建議,通常病人會因為腰痛、血尿、泌尿道感染就診,安排超音波檢查或靜脈腎盂攝影或電腦斷層,發現此特殊情況,而大部分的人若沒有明顯不適其實不需要積極治療。有雙套集尿系統的民眾應多喝水,一天飲水量需超過2000毫升,並食用蔓越莓,預防尿路感染及結石等泌尿道系統疾病發生。

35歲男突失憶 竟是尿路感染導致!

35歲男突失憶 竟是尿路感染導致!#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35歲彭姓男子,某天下班後突然忘記回家的路,家人動用各種管道尋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回家後竟然什麼事情也記不起來,就連自己的房間也認不出來,也沒辦法自己去上廁所,就連100減7也算不出。年紀大、加護病房患者 易出現敗血性腦病變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經檢查後發現男子「忘記」的情形,主要是因為腎結石造成尿路感染,導致「敗血性腦病變」,出現腦波異常,敗血性病變並不是因為壓力所引起,而是潛在性疾病所引起。「敗血性腦病變」通常好發於年紀較大的民眾、或是加護病房的患者,同時伴隨病人的死亡率也比較高。意識不清或意識混亂較常見,而失憶表現的情況很少見,若沒即時診斷並開始治療,可能錯失治療時機。腎結石造成尿路感染 引發敗血性腦病變洪良一主任表示,這名患者因「敗血性腦病變」,除了記憶受影響外,會不記得時間、地點等,其實連運算也受影響,好比基本的算術100減7,也無法算出來。腦部病變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幸好這名年輕男患者經過2周將「潛在性疾病」腎結石造成尿路感染治癒,「敗血性腦病變」也改善、恢復記憶,然患者一旦再出現染,「敗血性腦病變」仍有機會再復發。若有發現突然意識不清、意識混亂或是失憶的表現,應速就醫進一步檢查。

裝導尿管引發尿路感染 竟使陰囊腫成雞蛋大

裝導尿管引發尿路感染 竟使陰囊腫成雞蛋大#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裝設留置尿管的男性要注意,當陰囊無故疼痛、紅腫並合併有發燒,當心恐是罹患急性睪丸與副睪丸炎!一位76歲的陳先生,因為膀胱功能障礙、攝護腺肥大症與身體其他疾病,所以接受經尿道留置尿管導尿。根據照顧者表示,這兩天發現病人右側陰囊紅腫,猶如雞蛋,而且有發燒、畏寒情形,經診斷為睪丸與副睪丸急性感染合併敗血症,因此住院以抗生素治療後出院。急性睪丸炎合併敗血症 嚴重恐奪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柯明中醫師說,排尿功能障礙或接受導尿的病人,發生尿路感染的風險較高。細菌經尿道上行感染的通道有2條,第1個路徑是經尿道由膀胱造成腎臟感染,若出現發燒及腰痛就要當心,第2個路徑則是經尿道由射精管、輸精管造成副睪丸與睪丸感染,最明顯的症狀便是陰囊疼痛、紅腫。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睪丸與副睪丸急性感染發炎造成的陰囊腫痛看似表淺,但實際上已是屬於泌尿道的深部感染,嚴重情況還可能引發敗血症致死,不可不慎!柯明中醫師也提醒,留置尿管是簡單安全的處理排尿的方式,但仍有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風險,且還會復發的可能,加上許多被照顧者是中風、臥床或是老年人,對於自身不舒服或疼痛的感覺較不敏銳或無法清楚表達,所以就需仰賴照顧者多費心留意。

慢性發炎 睪丸腫如駝鳥蛋

慢性發炎 睪丸腫如駝鳥蛋#尿路感染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靦腆地走進診間。原來,他右側的睪丸直徑脹大超過十公分,因不痛不癢,故長期不以為意。孰料近日不知何故,陰囊竟然潰爛,在坊間診所打針吃藥不見改善,才到醫院求診。經詳細檢驗,發現只是慢性發炎,但壞死的組織愈聚愈多,才形成如「駝鳥蛋」般的大小。由於尿液檢驗有尿路感染的跡象,故之前幾位醫師都研判是副睪丸炎,投藥診治後,雖然已沒有發炎的跡象,但「蛋蛋」腫大依舊,導致最後破皮、潰爛,著實疼痛。於是,陰囊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全派上場。只見超音波下,陰囊內容物呈現不均勻的迴音區塊,分不出睪丸及副睪丸的界線,而斷層掃描卻又看不出是否遭癌症侵襲,抽血檢查也都在正常的數值之間。為求釜底抽薪,老先生接受醫師的建議,用手術「一探究竟」。原來只是慢性發炎作祟,但因經年累月的忽視,才造成如今沉痛的「負擔」。睪丸是男性最重要的性器官。男孩到了青春期,睪丸便會發育長大並開始製造男性賀爾蒙、精蟲。也會逐漸長高、長鬍子、肌肉更加發達、聲音開始低沉、第二性徵出現,這時,「男孩」轉變成「男人」而具備生殖能力。沒有了它,男性賀爾蒙沒了,男性雄風也會隨著灰飛煙滅,就如古代的「太監」。睪丸的大小,不代表功能的好壞。通常,長軸在4-5公分都屬正常。有些人身材高大,但睪丸卻只有如花生般大,則很可能是染色體異常。若是睪丸突然「長大」,可千萬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這不代表你是「超人」,反而有可能是罹患癌症。睪丸癌的發生率在美國每年每十萬人口,大約是2-3個,台灣更少,可說是不常見。但糟糕的是,它通常侵犯年輕人(20-35歲),對生產力與家庭的衝擊很大。60歲以上的男性也存在著另一個高峰。所幸,睪丸癌若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五年的存活率可以高達九成以上。統計上,患有隱睪症的男性罹患睪丸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多了7-10個百分比,而隱睪的睪丸若是留存在腹腔中,則機率更高。所以醫師會建議隱睪症小孩子的家長,讓小孩子早點接受手術,將睪丸固定於陰囊。但此舉只能讓我們易於觀察其變化,而無法改變它是否會轉變成癌症的機率。睪丸癌最常見的是精細胞癌,另外還有絨毛膜癌、畸胎瘤、胚細胞癌,而年紀大於50歲的則以淋巴癌較常見。其症狀是睪丸無痛性的腫大,患者通常不自覺。雖然三總08年在期刊論文發表有些睪丸癌的患者會感到疼痛,但不論如何,只要「寶貝蛋」有腫大或疼痛,還是要儘早找泌尿科專科醫師診治。這位老先生幸好不是癌症患者,雖然捱了一刀,但也解決了他的心頭大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