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專家揭殘酷事實:就是因為你太過努力,夢想才離你更遠

專家揭殘酷事實:就是因為你太過努力,夢想才離你更遠#專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生活的複雜度讓人們慣於將事情分成2類:一類是「困難而重要」,另一類是「簡單而瑣碎」。我們很容易反射性地放棄重要但沉重的工作,去做那些簡單但沒有意義的工作,卻誤以為過勞就是勤勞。其實我們還有第3種選擇:把重要但困難的工作變得簡單。以下是《努力,但不費力》一書摘文:不是每件事都得這麼累讓我來說說派屈克.麥金尼斯(Patrick McGinnis)的故事。該做的事他全做足了,人生勝利組的條件全部達標: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畢業,哈佛商學院深造,進入頂尖金融與保險公司擔任要職。他每天超時工作,每週工時長達80小時,即使假日和休假也在忙工作的事。老闆還沒走,他絕不會先下班,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從來沒離開過辦公室。他頻繁出差,已成為達美航空最高等級的飛行常客,級數高得連名稱都沒有。他在正職以外,又橫跨三大洲兼任四家公司的董事。有一次,他抱病開董事會,會議上去洗手間吐了3次,回到會議室的時候,同事說他臉色慘白,但他還是硬撐下去。他從小就被教導,一生之計在於勤,這種想法來自新英格蘭人的傳統觀念:從工作倫理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而一向表現超前的他,把這個觀念發揮到極致,他不只認為不眠不休地工作會使人成功,他以為這種表現本身就代表成功───不需要加班到很晚的人,其職務肯定無足輕重。他以為那些沒日沒夜工作的日子到頭來會有回報。直到某天,他一覺醒來,發現公司破產了。那年是2008年,他任職的公司是美國國際集團(AIG)。他手上的股票跌了97%。那些在辦公室裡熬的夜,那些飛往歐洲、南美和中國的紅眼航班,那些錯過的生日和慶祝聚會,竟全是徒勞。金融海嘯爆發後的幾個月裡,麥金尼斯完全沒辦法下床,夜裡開始盜汗,視力變得模糊不清,內心也如墮五里霧中。那幾個月,他始終看不清周遭的事物,跌跌撞撞,迷失了方向。他因為壓力太大而病倒了,醫生幫他做了一些檢查。他感覺自己就像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筆下《動物農莊》(Animal Farm)裡那頭下場悲慘的馱馬「拳擊手」,拳擊手是農莊裡最賣力的動物,不管碰到什麼難題、遭遇什麼挫折,牠的回應一概是「我會更努力」,結果就一直努力到過勞倒下,然後被送進屠馬場。麥金尼斯說:「我解決所有問題的方式,就是花更多時間、再努力一點。」但突然之間,他發現,「再努力一點的邊際報酬竟然是負的。」他辭去AIG的全職工作,但以顧問身分繼續留在公司。他不再一星期工作80小時,而是每天5點下班,週末假日也不再發電子郵件。他不再把睡覺當成必要之惡,並開始散步、慢跑和注意飲食。他瘦了11公斤,開始懂得享受生活,甚至重新愛上工作。差不多在這時候,他受朋友啟發,開始投資新創公司。投入的錢不多,這裡一點、那裡一點,卻因此開啟了他這方面的興趣。他投資了幾家公司,投資組合的報酬率達到25倍。即使碰到經濟不景氣,他也不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因為他不再只有單一的收入來源。經此一役,他學到了教訓:當你已經沒辦法再多努力一點,就是時候另覓出路了。努力但不費力的方法生活有起有落,每件事都有一定的節奏,努力進取有時,調養生息有時。然而現代人常常是無休無止地努力再努力,沒有節奏,只有消耗。我們生活在一個遍地機會的時代,但現代生活有時就像在高海拔地區健行,讓人腦袋如有一團迷霧,腳下也虛浮不定,稀薄的空氣使人每前進一步都感到分外吃力。也許是對未來有揮之不去的恐懼和不安,也許是孤單寂寞覺得冷,也許是財務壓力或經濟困難,也許是日復一日被各式各樣的責任和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總之我們常常事倍功半。人生好難,太艱難了。有各式各樣的難,從複雜到沉重,從悲哀到疲憊。承受各種失望很難,有各種帳單要繳很難,感情不睦很難,養育小孩很難,痛失所愛很難。人生還有那麼一些時期,連每天過日子都很難。面對人生的重大難關,感到難以承受、身心俱疲,是正常的;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煩心瑣事,感到難以承受、身心俱疲,同樣很正常。每個人都有這種時候,而且似乎愈來愈多人有這種感受,這種感受也愈來愈頻繁出現。奇怪的是,面對這種過勞倦怠感,有些人的反應竟是誓言更努力、加更多的班。我們的文化也是幫凶,把過勞吹捧成自我價值和成就的體現,背後隱含的訊息就是:你只要不是一直處於疲勞狀態,就是做得還不夠,只有流血流汗、把自己榨乾的人才會成功,不斷擠出更多東西不知何時成了大家的目標。別把過勞倦怠當成榮譽勳章付出努力確實可以換來更好的成果,但這個等式到了某個臨界點就會開始失效,畢竟我們可以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這麼多。隨著精力消耗得愈來愈多,努力的回報愈來愈少,變成惡性循環,直到我們筋疲力竭、倦怠不已,卻還是達不到想要的成果。你應該能懂這種感覺,也許此刻你正承受著這種煎熬。你一定能體會那種全心投入工作,但已累得快倒下的感覺。你已經卯足全力,卻還是自覺做得不夠。重要的事情多到怎麼也處理不完,想付出更多卻再也擠不出時間。好些重要任務確實取得了進展,但你已經累得無法從中感受到任何喜悅。對於像你這樣盡心盡力的人,我要說:其實還有另一種做事方法。不是每件事都得這麼累。在往上爬的過程中,不見得就要長期忍受疲勞。想貢獻一己之力,不是非得賠上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可。當手上重要的事已經超出你所能負荷,你可以選擇割捨,或是找輕鬆的方法來做,用對的方法來做對的事。(本文摘自/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天下文化)

半夜遇大地震驚醒「先做3動作」專家:千萬別離開床舖

半夜遇大地震驚醒「先做3動作」專家:千萬別離開床舖#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今(23)日凌晨1時6分起,台灣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之後接連發生高達57次餘震,相信很多人沒睡好,在睡夢中驚醒或被手機國家級警報簡訊叫醒。 ​ 遇地震記住「趴下、掩護、穩住」 消防署表示,地震發生時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3動作來避難: 地震避難3動作 1. 趴下:將頭部和身體壓低。 2. 掩護:盡量用雙手或物品保護頭部與頸部,躲進堅固的桌子或家具下方。 3. 穩住:雙膝跪地、雙肘觸地,雙手緊握桌腳。 消防署說明,當民眾躲在桌下或是牆角時,若是躲在桌子下則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如果是躲在牆角或柱子旁邊等地方避難時,要小心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 深夜大地震!睡前、睡夢中驚醒應變方式 而近年除了發生在白天的地震,消防署也在FB紛絲專頁特別提醒民眾,像這次規模6.6的大地震是在深夜發生,若地震當時是在睡夢中驚醒、身處在房間床鋪上,應如何迅速保住性命: 睡前防震準備 1. 床鋪位置要注意:不要在電視、書架或大型家具前 2. 手電筒放置在床邊 3. 床邊準備拖鞋或鞋子:以防震後誤踩物品或玻璃 4. 手機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 睡時地震應變 1. 驚醒時,請勿驚慌,不要離開床鋪 2. 翻身臉部朝下趴著,並用枕頭護住頭、頸部,保護自己 3. 維持姿勢直到搖晃停止 (睡夢中因大地震驚醒時,趕快翻身並用枕頭護住頭頸部保護自己。圖片提供:消防署FB粉絲專頁)

SNQ專家教你 心臟衰竭如何照護

SNQ專家教你 心臟衰竭如何照護#專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SNQ品質標章  為民眾把關保健產品和醫護服務「SNQ國家品質標章」16年來,審核把關保健產品和醫療照護服務的「品質」和「安全」,並輔導廠商和醫護團隊以「科學實證」說服評審委員,爭取獲認證的榮耀,讓好的產品更被消費者看見、信任和選擇。漸漸的,SNQ已經影響了只重視行銷或代言人的市場機制,也打破了慣用的價格戰競爭方式,促使企業加強把關品質,回歸產品本身。年度健康派對!  SNQ給你好康又好玩SNQ推廣中心副執行長陳宛蓉表示,SNQ認證的類別包含從健康人、亞健康族群到疾病患者所需的相關產品與服務,希望能帶給國人「吃的安心、用的安全,所處安身」的健康環境。這兩年我們也感受到更多的市場通路會以有沒有SNQ認證作為篩選保健產品的依據,而消費者也愈來愈傾向選購有認證的產品。同時為了讓SNQ被更多民眾認識,每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都會有SNQ主題館進駐,今年更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不但有100多個攤位的空間展示幾百項的SNQ認證產品,也規劃了活潑多元的活動包括醫師衛教、試吃試喝、闖關活動、限量贈禮和抽獎等,歡迎大家到SNQ官網瞭解及報名。「SNQ醫師講堂」  把醫師邀到你面前SNQ醫院類的評審召集人許重義醫師表示,台灣有很多醫療成就已經達到世界頂尖的水準,除了醫療團隊各自的努力,SNQ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力,但很多民眾其實不知道,也不見得意識到身處在醫療天堂中。今年SNQ主題館將展出有獲SNQ認證的六大主題特色醫療,包括兒童、老齡、癌症、代謝、心血管與腦中風、精神等方面。同時舉辦「醫師講堂」,由獲認證的醫療團隊現身說法,告訴民眾最新穎的治療方法及最實用的照護妙計,其中一場將針對心臟衰竭分享從發現到治療的歷程,教給聽眾重要的救命法寶。易被忽略的「心臟無力」  專家教你面對心臟衰竭不擔心基隆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王兆弘醫師指出,舉凡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心律不整或是急性病毒感染的心肌炎都有很高的風險會引發心臟衰竭,而心臟衰竭從發現到治療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疾病歷程。疾病的治療是多面向的,跨多個專業職類整合且需要病患配合進行良好的照護,透過系統性的從急性住院、出院到居家等不同階段的照護無縫銜接,才能幫助患者降低再住院機率、提升活動功能,為的是能有最佳的疾病生活品質。王兆弘醫師將在講座中講解心臟衰竭疾病歷程以及從發現到治療所面臨的不同問題、風險以及診療與處置方式。12月5日至8日醫師講堂還有更多主題場次,民眾只要事先線上報名並提早出席,就有機會獲贈好書一本。報名網址:http://www.snq.org.tw/chinese/01_news/activity-detail.php?ndid=139延伸閱讀:長期打電腦當低頭族 恐造成頸椎骨刺理想手臂粗細公式 檢視蝴蝶袖標準

專家實證的早期教養 才能是遺傳?

專家實證的早期教養 才能是遺傳?#專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並非所有才能都是與生俱來。但是,遺傳確實會有影響。調查遺傳影響的古典方法是雙胞胎研究。實驗中聚集了擁有相同基因的同卵雙胞胎和只有一半基因相同的異卵雙胞胎,針對他們的才能和體質加以比較。因為也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所以以兩人在不同環境成長的雙胞胎為研究對象。藉此,可以推斷基因和環境的影響各占多少比例。但現在有更直接的調查方法,那就是基因檢測。只要我們採取唾液樣本送到某些企業,他們就會幫忙檢測基因。透過這種大規模的調查,多少可以了解基因的影響範圍。不,正確的說法是,具體而言,我們「幾乎不知道」什麼樣的基因和什麼樣的才能有關。因為多種基因複雜交錯,要拆解非常困難。事實上,或許根本就無法解開。比方說,我們知道是否有「絕對音感」,是會遺傳的101,但並不知道是跟什麼樣的基因有關。除了絕對音感,計算能力102和閱讀寫作103、是否擅長外語104,某種程度都和基因有關。但是,幾乎都不知道該檢測什麼基因。「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各半讓我們以明顯受到遺傳學影響的「絕對音感」為例,進一步說明。並不是只要擁有絕對音感的必要基因連鎖群,就一定有絕對音感。除了要有適當的基因,還必須有在孩提時代接受「適當的教育」這種環境因子。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接受絕對音感的訓練,就不會有絕對音感,必須接受視唱練習(solfège)(主要是讀譜)或彈鋼琴這些訓練。歸根結柢,絕對音感是基因和環境影響的「複合能力」。光擁有基因還不夠,如果養育者沒有提供適合的環境,才能就無法發揮。有些才能除了必須具備絕對音感這樣的適切基因,同時,也要準備適當的環境,另一方面,對許多才能來說,基因只會發生些微影響,環境才是決定的關鍵。從這些事情我們可以估算出,整體而言,才能和環境的影響大概各占一半。我檢測自己的基因時,發現了驚人的才能。檢測者告訴我,我擁有可以練就出世界級短跑選手肌肉的基因,我回想國高中時期,我的短跑和跳躍能力非常好,運動會時也代表班級參加接力賽跑,說不定我可以成為優秀的職業選手?!不過,那只是我的自以為是,事實上不可能。因為我並不喜歡活動身體,更不用說加入運動社團。我參加的社團或俱樂部,全是文化類的。如果想要讓基因賦予的才能徹底發揮,必須具備以下幾項要素:一、重複訓練的能力,二、透過訓練讓成績進步的才能,三、對那件事的喜好,四、無比的耐心。這些要素的相互關聯讓人很難對基因的影響做一個很清楚的結論。(本文摘自/書名/時報出版)

巴金森氏症的預防與保健 專家來教你

巴金森氏症的預防與保健 專家來教你#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人,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四肢顫抖僵直無力,導致運動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在疾病確診之後3- 5年內約有30- 50%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症,5- 7年可能導致患者完全失能,因此造成患者、家屬與社會很大的衝擊。藥物控制可減輕運動功能障礙 維持日常生活功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病變退化的疾病,疾病產生的病理原因包含基因突變、遺傳、環境毒素和退化,目前最常使用的藥物是左多巴(L-dopa),此藥物雖然沒有辦法阻止神經繼續退化,也無法預防患者出現失智症,但是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可以減輕運動功能障礙,以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巴金森氏症患者日常應多做運動 訓練肌耐力有22年臨床經驗的弘光科大物理治療師呂麗華教授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肌肉僵硬動作緩慢,有顫抖現象導致平衡不佳無法立刻調整重心,常常會跌倒,日常保健可藉由漸進式增加運動幅度的大動作原則,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學習無痛練習,長期可增加關節靈活度、訓練肌耐力與心肺功能,預防及延緩退化,也可以讓患者安全地自主生活,保持平衡不再摔跤。醬菜、牛肉、奶製品及氣泡飲料 會加速巴金森氏症惡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盈汝營養師指出,根據科學研究,醬菜、牛肉、奶製品及氣泡飲料都會加速巴金森氏症惡化,平日盡量多吃高纖蔬果、非油炸食品及魚類,才能延緩疾病退化之速度。另外要依據患者的吞嚥狀況,選擇將食物煮軟爛或打成泥狀;若是患者經常喝水嗆到,則需要考慮將液體或湯汁變得濃稠一些以增加阻力,可以購買食品增稠劑或以少量太白粉或地瓜粉使湯汁變稠,有利於吞嚥;在保健食品選擇上,建議詢問醫師必要性及可行性後再進行購買。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瑞金基金會董事何應瑞博士指出,患者的認知退化與憂鬱問題必須由生理、心理、社會等三個面向積極介入,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1)抑制神經死亡、2)增加神經新生、3)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何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採用頭孢曲松治療巴金森氏症,他的研究結果獲得許多國家授予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我國食藥署核准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

醫療級專家分享 教你告別黴心情

醫療級專家分享 教你告別黴心情#專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黴菌容易孳生的意外場所家中會滋生黴菌並不限於梅雨季。黴菌會發生需要滿足氧氣、溫度二十度以上、濕度百分之八十以上三個條件。氧氣無法隔絕,所以要預防黴菌增生就要經常通風、換氣,營造出黴菌討厭的環境。在此將介紹特別容易被忽略的「黴菌容易滋生處」以及三種應對方式。1.洗衣機的洗衣槽在洗衣槽中,黴菌容易繁殖,而且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場所代表。要清除洗衣槽的黴菌,氯系漂白劑 (次氯酸鈉)的殺菌效果較高,所以最為適合。不過現在的洗衣機大半都是不鏽鋼製的洗衣槽,若長時間浸泡氯系漂白劑,恐怕會讓洗衣槽生鏽。因此我推薦,配合使用有防止生銹劑的氯系洗衣槽用清潔劑。2.浴室天花板黴菌的胞子約五微米(○.○○五公厘),是非常小的生物,會黏附在浴室天花板所產生的水滴四周。胞子被稱為菌絲,會不斷邊伸展絲邊增生,直到變成可以用眼睛確認的大小,我們才會知道有黴菌存在。水滴的水分若蒸發,菌絲的成長就會停止,菌絲的伸展雖會停止,但相對的,菌絲前端會開始形成許多胞子。這些胞子會落在地板或空中,再次為尋找能繁殖的場所展開旅程。雖然稍微有點麻煩,但若使用完浴室,請用長柄的橡皮刮水器(裝有光滑的橡膠,可以去除窗戶玻璃水滴等的T字型打掃用具)或超細纖維拖把去除天花板的水滴。單是這樣就是非常有效的黴菌應對法。3.地毯如果在地毯完全乾燥前使用了吸塵器,吸塵器的紙袋內就會充滿濕氣,造成黴菌繁殖。要解決地毯濕氣與黴菌問題,只有曬乾。濕度維持在80%以下家中黴菌容易繁殖的其他地方,包含用水處、會結露的窗戶周邊、床四周、無隙縫緊貼牆壁的家具內側、通風不良處、日照不好處、空調或加濕器。在家中,請務必趁還看不到黴菌的時候努力除濕,將房間濕度經常維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下、用完水後每次都要擦乾水滴,還有要清掃會成為黴菌飼料的灰塵與髒汙,不要放著不管,希望大家都能留心防治黴菌。(本文摘自/健康掃除力:醫療級專家教你30個不生病的居家清潔妙方!/時報出版)

習慣吃成藥?專家:濫用恐上癮、致命

習慣吃成藥?專家:濫用恐上癮、致命#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除了生病就醫外,也習慣自行購買成藥,對於吃藥的觀念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不論大小疾病,便前往醫療院所、藥局,甚至向廣播電台購買藥品,出國返台也經常購買藥來當伴手禮,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藥可以救命,但也可能會致命,民眾應保有正確的用藥觀念,應遵從醫師與藥師的醫囑來使用。藥物濫用可比吸食毒品 恐致抗藥性錯誤的使用藥物,很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濫用或者藥物成癮的狀況。南投醫院藥劑科林鴻昌藥師表示,凡是以不正當醫療用途為目的,而未經醫師處方或指示的情況下,過度且強迫使用某種藥物,其程度足以傷害個人的健康,即稱為「藥物濫用」。這種行為,很容易造成上癮而無法自拔,不但傷害個人健康且影響社會及職業之適應,還會對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寧造成嚴重危害。藥物濫用的種類包括酒精、咖啡因、鎮靜劑或安眠劑、幻覺劑、尼古丁、大麻、古柯鹼、鴉片類、安非他命或作用相近之擬交感神經劑等。林鴻昌藥師表示,例如抗生素的濫用可能會導致抗藥性的產生,而吸食毒品也是屬於藥物濫用,吸毒會導致成癮、進而影響到家庭、社會,害人害己。事先詢問藥師、醫師 避免身體危害林鴻昌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亂服用成藥,如果有身體上的不適,或者有健康上的問題,應先與專科醫師請教、詢問,也可向藥師進行諮詢,並且確實依醫師的醫囑、處方服用藥物,才可以避免藥物的濫用造成身體的危害。

別再喝手搖杯!專家:冷飲也會釋放塑化劑

別再喝手搖杯!專家:冷飲也會釋放塑化劑#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大部分民眾知道,塑膠容器不能裝太熱的飲品或湯品,然而董氏基金會提醒,並不是只有熱到變形才會釋放出化學物質,塑膠容器即使裝低溫食物也有風險,民眾平時應少喝塑膠杯飲料,並且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避免塑化劑殘留。雙酚A易致肥胖、糖尿病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讓77位大學生第一週使用不鏽鋼瓶喝冷飲,第二週則換成PC塑膠瓶(聚碳酸酯材質);結果發現,改用PC塑膠瓶一週後,受試者尿液-中的雙酚A(BPA)濃度比使用不鏽鋼水瓶時的濃度平均增加了69%。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雙酚A為環境賀爾蒙的一種,化學結構類似雌性激素,在體內會干擾性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estrogen)的功能,長期過量接觸可能影響生殖能力與成長發育,及造成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解決之道:少喝塑膠杯飲料、常洗手成功大學2013年針對71名確診有性早熟現象的女童,及29名一般女童,檢驗其尿液中的塑化劑濃度;結果發現,性早熟女童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量是一般女童的1.2倍至2.4倍。研究團隊後續在2015年再進行行為介入實驗,對象為前次受試者中的30名女童,要求其盡量避免接觸塑膠相關製品,包括飲食少用塑膠碗盤、塑膠杯、塑膠袋、保鮮膜、微波食物等塑膠容器,少碰巧拼、化妝品及餐前洗手等。結果發現,有完整做到各項行為要求的女童,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含量皆有顯著下降;再進一步分析各項行為改變的影響,只要愈少喝塑膠杯飲料、愈常洗手,尿液中塑化劑濃度會明顯下降。並非熱到變形才會釋放塑化劑為使民眾更易辨識,衛生福利部已分階段要求塑膠食器須標示材質、耐熱溫度及重複性或一次使用等資訊,預計今年六月起即可全面實施。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提醒,塑膠容器宜清楚標示,消費者要合理使用,且並不是要熱到變形才會釋放化學物質;不論食物冷熱,容器和餐具最好還是使用不鏽鋼、玻璃等相對安全的材質,外食或外帶時也最好自備容器及購物袋,既環保又食得安心。此外,生活中塑膠製品氾濫,實在很難避免,因此許惠玉提醒,用餐前一定要切記確實洗手,洗去一些可能接觸過的環境賀爾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