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不沾鍋塗全氟碳化物?專家:增糖尿病風險

不沾鍋塗全氟碳化物?專家:增糖尿病風險#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全氟碳化物(簡稱PFCs)由於具有防水抗油的特性,在過去五十年中已被廣泛使用於多種生活用品與工業製程中,常用於製造不沾鍋塗層,及食品包裝如披薩盒、微波爆玉米花袋子、室內裝潢、地毯和個人護理產品等。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全氟碳化物在環境中分布廣泛,且具有持久性與生物累積性,長期暴露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的危害。孕婦暴露PFCs環境 恐影響幼兒體重、智商根據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血中全氟碳化物較高者,會增加其頸動脈內中皮層厚度,且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先前台大公衛學院團隊對小孩氣喘的研究,發現氣喘小孩的PFCs濃度皆較高,且暴露較高PFCs的氣喘病人,會增加氣喘嚴重度及其過敏發炎指標。在台灣的出生嬰兒世代研究則發現,PFCs會經過胎盤臍帶血傳送給胎兒影響神經發育。以國家衛生研究院環醫所人員為主的團隊,則發現孕婦曝露較高PFASs(全氟烷基化合物)時,不但和孕婦本身的甲狀腺素濃度下降有關,也可能導致其新生兒的甲狀腺濃度下降,由於甲狀腺素在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追蹤新生兒,觀察到隨者曝露程度的增加,出生後2、5、8、11歲體重顯著較輕,並且這些兒童的智商分數也有較低的情形。不當排放 河川、地下水皆可測得上述重要的本土研究,指出PFCs對人體的健康效應,從胎兒、小孩、青少年到中年人皆有明顯影響,如何減少暴露,值得我們特別重視。目前台灣河川、底泥、水生魚類及地下水中皆可測得PFCs,其濃度受到鄰近排放源之影響。歐盟及美國皆相繼嚴格規範,淘汰並限制使用,因此台大公衛院呼籲政府,對此訂出標準,早日規範全氟碳化物的使用,訂出時程淘汰並嚴格限制使用。

生產肉類增碳排放 專家倡吃素救地球

生產肉類增碳排放 專家倡吃素救地球#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生產1公斤牛肉等肉類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生產1公斤胡蘿蔔等蔬果類的六、七十倍以上!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甫於去年底落幕,大林慈濟醫院呼籲民眾,讓自己回歸簡單的生活型態,就能減少碳排放,減緩地球暖化現象!生產1公斤牛肉 竟需萬噸水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統計2011年六家慈濟醫院的餐數,總共有254萬3669份素食餐,平均可減少243萬937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假如一人一天三餐都吃素,可減少2公斤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66棵樹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依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數據,1棵樹每日可吸收約0.03公斤二氧化碳)。相關文獻研究顯示,生產1公斤牛肉等肉類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生產1公斤胡蘿蔔等蔬果類的六、七十倍以上,生產過程還會消耗大量的水、農藥、肥料、能源等,例如生產1公斤玉米需要900公升水,生產1公斤稻米需要3000公升水,但是生產1公斤牛肉,卻需要15500公升的水。聯合國專家因此提出,吃素是控制溫室效應的有效方法。為滿足口腹之慾 每秒吃掉千隻牲畜大林慈濟醫院表示,素食能提升健康、環境及道德,藉由素食,可以減少有害物對健康的威脅,更能減少水資源等珍貴資源的浪費。大多數的人聽到素食就面有菜色、難以接受,但他們並不知道,一秒鐘有1776隻牲畜被擺上餐桌,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恐加速溫室效應產生。

素食蒟蒻藏純碱 專家:少吃加工食物避毒害

素食蒟蒻藏純碱 專家:少吃加工食物避毒害#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日食安問題頻傳,讓許多人改吃素食,然而經常用來作為素食料理材料的蒟蒻,竟也爆出其中添加非食用級純碱(又名碳酸鈉),只為了讓蒟蒻變白,另外將蒟蒻鹼化凝固後較容易調理塑形。專家指出,若使用非食品級純碱,可能含有重金屬及雜質等汙染在蒟蒻條裡,長期食用恐導致毒性,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天然食物搭配 攝取好的蛋白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建議民眾少吃加工食物,藉由多種新鮮植物性蛋白質食材的搭配,彌補植物性蛋白質彼此間白質的不完整,例如稻米中缺乏必需胺基酸之離胺酸;黃豆中缺乏必需胺基酸之甲硫胺酸,但如果米飯與黃豆共食,吃飯配豆腐或煮黃豆飯,彼此所缺的胺基酸之間就能互補,也就等於攝取到高品質的蛋白質。素食者易缺鐵、B12另外素食者的鐵質及維生素B12攝取量需要比非素食者較多,各類食品多樣性變化的搭配,上述這些建議對吃素者尤其重要,每天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素,吃素時才能更安全更健康!蕭曉安營養師強調,無論本身是吃素者、純粹想要瘦身而吃素,或為了趕上樂活風潮體驗當個素食主義者,唯有健康的吃素才是最重要的環節,否則可能會愈吃愈毒或是因不正確飲食丟了健康。

為食品安全把關 專家催生風險評估中心

為食品安全把關 專家催生風險評估中心#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日前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癌症報告指出,紅肉以及香腸、培根、臘腸等加工紅肉,都會增加罹患直腸癌的機率,引起各國強烈關注,世衛組織也接獲許多要求澄清的詢問;反觀台灣在歷經多場食安風暴後,此時再面臨紅肉致癌危機,專家表示,現階段最需要的是專業、有科學根據的專業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能夠在任何時候客觀的評估、監測與交流食品的風險。食安問題不斷 民眾卻無法獲得正確資訊我國至今無專責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每逢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時,民眾仍然無法獲得正確的資訊。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會長孫璐西表示,像是紅肉事件中,就可以看出風險評估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確保食品的安全,就要積極進行食品安全風險的管理,而有效的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是要有以科學為基礎的風險評估和透明流暢的風險溝通體系來支持的,而食品的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溝通三個體系一般合稱食品風險分析系統。借鏡美國、中國、日本經驗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任筑山教授表示,美國農業部於1994年成立,「風險評估和成本利益分析室」,是由首席經濟專家帶領的單位,主要任務就是要確認該部提議的法規是建立在健全的科學和經濟分析之上。中國也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其總顧問陳君石院士表示,機構的具體作為是為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制度,此機構承擔著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交流和食品安全標準等技術支援工作。至於在日本的食品安全系統中,風險評估的任務不是設在政府組織外,而是屬於內閣府中的一個單位,叫作食品安全委員會。此委員會除了負責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事宜外,尚需負責食品事件和緊急事件的應變處理,以確保國家重大議題之一的「保護人民的健康」。降低健康疑慮 確保食品安全看過美國、中國、日本的經驗,孫璐西表示,做好風險評估,讓風險控制於可接受的範圍內,使健康疑慮能夠降至最低,才能確保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則需要以科學為基礎、累積專業性的訓練和實務的運作,才能永續有效的發揮功能。如何在資源有限的台灣,設立專業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是政府到民間,此時此刻亟需要思考和行動的議題。

吃肉補蛋白質?專家提4原則 別再吃錯了!

吃肉補蛋白質?專家提4原則 別再吃錯了!#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蛋白質能構造器官、修補細胞、調節機能,是發育與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說到補充蛋白質,大多數人會想到多吃肉,但是,鮮少人知道攝取超量蛋白質時,這些未能排出身體的多餘蛋白質,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於肝臟或脂肪組織!那麼肉該怎麼吃才健康?專家分享吃肉4撇步,排除民眾對於吃肉的錯誤觀念。紅肉白肉怎麼吃?份量最重要臺灣大學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指出,談到吃肉,多數人認為白肉比紅肉好,但鮭魚不論生熟都是紅色、蝦子煮熟也是紅通通,該如何分辨紅肉與白肉呢?最簡單的分類法為,家畜類如牛、羊等,歸在紅肉;家禽類如雞、鴨、鵝等,則為白肉;至於魚、蝦、蟹、牡蠣、蛤蜊等海鮮,則屬於白肉。白肉的脂肪量比紅肉少,而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促進體內合成壞膽固醇,減少能預防動脈病變的好膽固醇量,因此專家多建議少吃紅肉多吃白肉,但不論紅白肉,關鍵因素其實在適量攝取!洪泰雄也分享4步驟健康吃肉:1) 適量攝取肉類,每餐1份,約2兩重,大概是手握拳之份量,盡量選擇脂肪量較少的白肉。2) 坊間流傳多吃白肉、少吃紅肉的觀念,但紅肉其實是鐵質的優質來源,不僅被人體的利用率高,也不太容易被其他營養物質影響而減低吸收率,尤其發育期的孩子,對於鐵質的需求更是迫切,因此不可完全避免,建議一週攝取量少於3份即可。3) 選擇瘦肉,少吃肥肉,避免吃看得見脂肪肉類,如肥肉、皮層,和動物內臟,如豬肝、雞胗、雞心等。4)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多吃脂肪含量低的肉類,脂肪含量由低到高分別為魚→雞→鴨→牛→羊→豬。不同部位也有差別,以牛肉為例,盡量選擇菲力、牛腱、里肌;避免沙朗、牛小排、牛五花、牛腩這些脂肪較多的部位。

伊波拉來勢洶洶 專家憂未來恐變空氣傳染

伊波拉來勢洶洶 專家憂未來恐變空氣傳染#專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伊波拉病毒全球蔓延,至今已造成3800多人喪命,且傳播速度快,目前已有專家警告伊波病毒可能突變,未來的傳播途徑恐變成空氣傳染,這也意味著感染範圍將擴大。伊波拉感染途徑 除了唾液外空氣也有可能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衛生官員告訴民眾,伊波拉病毒僅會透過血液、嘔吐物、尿液、糞便和精液等感染,但卻有多名伊波拉研究員表示,不應該將病毒突變與空氣感染的可能性排除。 美國病毒學專家Charles L.Bailey表示,一般大眾都知道病毒會藏在唾液中,但卻從來沒有透過實驗來反駁咳嗽、打噴嚏也可能會是傳染途徑之一,因此,完全保證伊波拉不會經由空氣傳染,是在誤導民眾。病毒複製創新力強 若出現發燒、腹瀉要當心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研究伊波拉的C J Peters醫師表示,目前仍無足夠資料可排除空氣傳染的可能性,另外,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中心Michael Osterholm也表示,伊波拉病毒複製性、創新力強,要突變成空氣傳染並不難。有鑑於此,伊波拉病毒的傳播途徑仍不可輕忽應多留意,如有民眾前往感染疫區,應盡量避免至醫院探病或接觸病人,若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