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發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17年4月,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登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空氣中PM2.5的汙染,在2015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的各項致病危險因子中高居第5位,估計約造成全球共420萬人死亡,而其中近6成(約250萬人)在南亞與東亞135。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空氣汙染是近來的熱門議題,愈來愈多民眾重視空汙,許多人的手機裡都會下載空氣品質通報 App,隨時掌握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PM2.5程度、霾害嚴重度、空氣汙染指標等,也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紫爆或紅爆,空氣品質極差。要是空氣品質下降,App還會提醒外出時應特別注意,呼吸道敏感者甚至應該避免外出。 直觀來想,當我們吸入遭受汙染的空氣時,會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導致咳嗽、氣管分泌物、誘發過敏氣喘、影響肺功能等,長久下來將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但如果你以為空氣汙染只會影響呼吸道、鼻子、眼睛,那可是大錯特錯!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 恐誘發「心病」許多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除了呼吸道之外,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硬化、心臟衰竭、中風、胰島素阻抗性、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著名的美國心臟醫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曾經發表聲明,表示空氣中的懸浮顆粒(particular matter,PM)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數小時到數星期,可能就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引發死亡,長期暴露更是會減少餘命。 另一份《刺絡針》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歐洲長期追蹤空氣汙染影響的22個世代研究計畫(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ESCAPE),結果發現,即使PM2.5濃度在歐洲允許的濃度範圍內,但在長期暴露之下,依舊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更難想像的是,空氣汙染還會影響腸道的健康。「什麼?怎麼可能?空氣跟腸子?應該八竿子打不著吧?」慢性發炎會影響腸道健康空氣汙染當中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除了被我們吸入呼吸道,也可能被我們吃進去,因為它們可能會汙染我們平常吃的食物與水源。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進入腸胃道,就會改變腸道菌叢的組成,腸道菌也會利用這些化學物質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造成腸道發炎。 懸浮顆粒在腸道會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引起發炎、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影響緊密連結的結構,導致腸道屏蔽的受損,增加腸道通透性而形成腸漏。一旦造成腸漏,就更容易讓腸道菌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我們體內的循環,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身體的慢性發炎又進一步影響腸道健康,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發炎與現代許多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我們更應該盡量減少可能的發炎來源。空汙與腸躁症、腸道感染病有關研究報告指出,以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例,在過去20多年裡,發生率不斷提高。空氣汙染不只跟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也跟腸燥症、腸道感染疾病、腹痛有關,影響腸道健康甚鉅。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空氣汙染的程度與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有顯著的相關性。 新的研究還發現,居住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的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明顯偏低,因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與汙染物,會阻擋陽光裡紫外線UVB照射到地表的量,當人體接受UVB照射的量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再加上人們因為空氣汙染會減少戶外活動,暴露在陽光中的機會也就更少了,種種原因相加,終將導致體內維生素D的不足。然而,維生素D對健康極為重要,除了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也跟體內其他各種生理反應有關,更是維持腸道屏蔽完整、避免腸漏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腹瀉大不乾淨 當心恐為大腸急躁症

腹瀉大不乾淨 當心恐為大腸急躁症#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工作中的壓力恐導致生理狀態大改變。一位50歲左右的女性受腸躁症困擾,下腹絞痛問題時常困擾她,每天最少會拉肚子5到6次,有時候甚至超過10次,甚至有時還嚴重到需要請假休息。其實在現在快速生活步調的社會中,大腸急躁症也許不致命,但卻會在社交、人際關係上令人大感困擾。腹痛、排便習慣改變 台灣發生率約 17%~22%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吳昱勳表示,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方面的問題,像上述這位婦女有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的表現,就是典型大腸急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最常見的症狀。北美調查指出,約有10~15%的人患有大腸急躁症,其中以年輕女性的發生機會最高。台灣的發生率約17~22%,不過男女之間的發生率並沒有差異。腹瀉又便祕 排便不乾淨的感覺民眾注意,出現這些警訊要當心!大腸急躁症主要表現的徵狀為慢性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其中慢性腹痛主要以絞痛感為主,腹痛的發生可能與情緒或飲食有關,在排便之後症狀則會改善。排便習慣改變則是可能會有腹瀉、便秘或是兩者交替出現的情況,也會有排便不乾淨的感覺。若民眾有每週至少1天反覆性的腹痛,持續超過3個月並有排便次數改變、排便型態的改變就很有可能為大腸急躁症的警報,此外,體重減輕或抽血結果異常(貧血、發炎或電解質異常)的民眾也要有所警覺。少吃容易產氣類的豆類、洋蔥、胡蘿蔔飲食上的控制非常重要,多產氣類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可能會惡化腹痛的症狀,酒類與咖啡也應儘量避免食用,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應減少乳糖攝取。如果症狀無法改善或是已經影響到生活,則可以使用藥物治療,而藥物的種類根據便秘或是腹瀉的症狀來做調整。此外,改變生活型態與壓力調適,多多從事運動也會對症狀改善與減緩症狀惡化有所幫助。吳昱勳醫師表示,這位婦女改變飲食習慣與接受藥物治療,大便的次數已經有明顯地減少,雖然每天仍有2到3次的排便,但已不至於影響生活而且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因此,有類似症狀的患者,建議可以先到腸胃科門診與醫師討論後,接受相關檢查與配合治療,學習如何與自己的腸胃道相處,重新找回健康與自信的生活態度。

避免過敏 別讓身體胡亂發炎!

避免過敏 別讓身體胡亂發炎!#發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上最快的方法就是利用藥物去「壓制」身體反應,讓症狀消失。這多半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與其「壓制」反應,不如「平衡」共處。你可能會問:「要如何避免過敏?」「為什麼過敏老是反覆發生?」我要說避免過敏症狀的最好方法,就是別讓身體胡亂發炎。過敏不一定是同一原因 要記得保養預防發炎或過敏之所以會再次復發,就好比一個人感冒症狀痊癒了,下次還是可能再罹患感冒;刀傷復原之後,更不代表往後就不用擔心再被劃傷。治好的過敏症狀,雖然不代表永遠不再復發,但也不代表得到什麼不治之症,先前的過敏原因與當下的過敏原因,不見得是同一件事,真正的重點應該放在接下來的保養及預防。很多具有過敏體質的人,通常在長大成人後,因免疫能力增強,或是改變居住環境後,就不再有過敏症狀,這種例子可說屢見不鮮。因此,想要解決過敏問題並非不可能,但確實不容易,這需要長時間的身體力行。然而為了讓患者擺脫過敏時的痛苦與不便,醫學上最快的方法,就是利用藥物暫時「壓制」身體反應,讓症狀迅速消失。任何病症都沒有一顆神奇藥丸,只要一吞,疾病全消!藥物多半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與其「壓制」,不如找到根源「平衡」它。藥物不是解決過敏的唯一方法臨床上,醫師使用藥物治療過敏症狀的動機,並非出於惡意,絕大多數的醫師為了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品質,所以優先採取較速效的手段,以解決患者當下的困擾。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絕大多數的醫師並沒有告訴患者用藥的真正意義,以及用藥後,接下去應該要做的保養工作。這讓多數患者誤以為藥物才是解決過敏的唯一方法,等到症狀再次復發,自然又會想到找醫師拿藥換取控制,如此周而復始,過敏問題卻始終未被真正解決。其實過敏一再復發的原因,就是因為把藥物對症狀的短暫壓制,誤以為是一勞永逸的治癒。事實上,身體被過敏原誘發的發炎反應,並沒有因為藥物被真正地完全平息,所以當再度受到刺激時,未完全熄滅的火苗,便很快地又被燃起,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於是身體再度肆無忌憚地發炎起來。想一想,這要怪就怪自己從上次過敏發生以後,除了吃藥以外,其他什麼(保養和飲食調整)功課都沒做,身體當然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痊癒。或許你會認為醫師並沒有善盡告知責任,所以自己並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吃些什麼,然而,不應該過度期待醫師必須對此完全負責,健康終究是你自己的責任!(本文摘自/自體免疫排毒有方/博思智庫)

私密部位出痘?不處理恐致敗血症!

私密部位出痘?不處理恐致敗血症!#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私密部位出痘?延誤治療恐致敗血症!當腋下、鼠蹊部、胸部下緣、臀部、大腿內側的皮膚因摩擦造成反覆性發炎時,會出現皮膚疾病,這種皮膚疾病會讓人誤認為是青春痘,受限於發作部位遲遲不敢就醫,嚴重者可能甚至會導致敗血症。輕微者皮膚會有小突起 嚴重者會有復發性膿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聖堯表示,化膿性汗腺炎是慢性、疼痛、反復發作的皮膚病,常發生於汗腺與皮脂腺部位。化膿性汗腺炎不是青春痘,也不會有閉鎖型粉刺。化膿性汗腺炎的發炎反應主要在毛囊的深層,毛囊發炎阻塞後會造成阻塞周圍汗腺,毛囊破裂就會造成汗腺與皮脂腺的纖維化甚至結疤。輕微案例包含皮膚出現小突起或些許皮膚囊腫,而較嚴重的病患會發生多個復發性膿瘡,有時會滲漏液體而產生異味。女性比男性發生率高2至5倍林聖堯醫師表示,化膿性汗腺炎以20多歲成人居多,50歲以後就較少。女性較男性發生率高2至5倍,且實際診斷患有化膿性汗腺炎的患者人數遠低於估計值。此病約有1/3具有家族史,另外,吸菸、肥胖均為誘發化膿性汗腺炎的高危險因子,至少有1%的一般成人族群受影響。化膿性汗腺炎是由身體免疫系統失調引起,此疾病易合併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毛囊阻塞症候群等疾病。若未適當處理會變得更嚴重。林聖堯醫師呼籲,民眾若皮膚皺摺處出現合併疼痛、癢、灼熱感甚至化膿的發炎病灶,或出現較硬、豆狀大小的紅色結節,應盡早到皮膚科就診,早期治療可防止症狀惡化,減少疼痛程度,提升生活品質。

停經30年後出血 原來避孕器惹禍

停經30年後出血 原來避孕器惹禍#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停經30年還出血?原來是避孕器惹的禍!一位80歲王姓老婦,停經已經超過30年,近日突然出現陰道出血及分泌物多的症狀,因為羞於開口,忍耐煎熬了多日之後鼓起勇氣向家人訴說,讓家人十分擔憂患者罹患了子宮頸癌,到院求診,醫師安排子宮頸及子宮內膜搔刮術時發現裡面有避孕器,且避孕器已崁入子宮壁,發炎化膿。王婦與家人才想起50年前裝置的避孕器根本沒有取出,王婦自己早已忘記身體內有避孕器的存在。醫師將避孕器取出,並且給予抗生素療程,患者已痊癒,家人也鬆了一口氣。避孕器忘記取出 會有分泌物過多的跡象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表示,在社區進行抹片篩檢時,常常會遇到避孕器忘記取出的婦女,導致分泌物過多及發炎,卻因為風氣保守,羞於對子女啟口,或是怕麻煩家人而一拖再拖。而院內偶爾也有老年婦女忘記裝置避孕器等類似事件發生,等到身體出了異狀後就醫檢查才赫然發現已與避孕器共存了數十年。月經異常、出現異味、下腹痛要快治療陳麗琴主任提醒,婦女在裝設子宮內避孕器後,應每年定期到醫院婦產科檢查、追蹤,並在停經之後至醫院請專業醫師取出,以避免避孕器穿孔等併發症發生。若出現月經異常、停經後不正常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加、出現異味等,甚至出現發燒伴隨下腹痛等症狀時,應該儘速就醫檢查與治療。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KP菌大暴走,喉嚨痛突變敗血症!一名62歲邱姓男子為糖尿病患,近日壓力大,某天突然感到喉嚨痛、發燒、畏寒、左頸部腫脹,就醫後發現病患血糖飆升到300~400mg/dl,發炎指數CRP也高達30mg/dl(正常應小於1),懷疑是KP菌作怪,醫師表示,若沒有及時開刀,就容易威脅生命。壓力大、免疫力變差 死亡率可達40%大部分人體內都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但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易引發KP菌「大暴走」,變成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KP菌對健康人體的殺傷力不大,但對糖尿病患而言,此菌的毒性變得很強。當身心壓力變大時,免疫力變得更差,攻擊點可能是眼睛、腦部、頸部、肺部、肝臟等,一旦演變成腦膜炎、肺炎、肝膿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20至40%,很多病患也因此失明。步入老齡要盡量避免壓力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忠信表示,這種病症可稱得上是台灣的「本土性感染病」,診間平均1個月有30個KP菌感染病人,大部分是尿道及呼吸道感染的輕症患者,有1至2例為重症,死亡率超過20%,這種情況以糖尿病人居多,不然就是慢性肝病、酗酒等免疫力較弱者。步入老齡要注意,KP菌的威脅將越來越強!許嘉方主任強調,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而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平時一定要確實量血糖、按時服藥,將血糖控制在200mg/dl以內,儘量避免壓力,才能避免成為KP菌攻擊的目標,一旦發燒就要馬上就醫,並告知有糖尿病史,有利於醫師多方判斷。

植牙停看聽 我適合多合一植牙嗎?

植牙停看聽 我適合多合一植牙嗎?#發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植牙手術在近幾年有很大的進步,有牙科推出多合一植牙術來招攬病人,宣稱可以快速植牙,甚至有濫用的現象;牙科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都適合使用多合一植牙手術,若是貿然採用,反而得不償失。 多合一植牙20分鐘就可完成牙科醫師溫世政表示,傳統植牙會先拔掉壞牙,然後進行補骨手術,待骨頭長好再來植牙,大約要耗時6至12個月後才能做假牙;至於多合一植牙是將這幾種手術一起完成,主要是因為拜電腦科技進步所賜,經由電腦輔助數位設計,大約20分鐘就可完成植牙手術,甚至假牙也可以一起完成。 3D客製化完全吻合假牙多合一植牙可經由電腦斷層掃描牙床結構,搭配口內掃描機,不用印模,可直接設計製作假牙。溫世政醫師指出,電腦可模擬出牙床形狀,並經由3D列印客製化製作出完全吻合的假牙;而植牙的病人,當天上麻藥之後,就可在手術數位導引板定位下,將方位、角度、深度都計算好,依照電腦導引植入人工牙根,再裝上連結的構造及假牙即可完成。 沒有系統性疾病、骨頭條件好才適合然而,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適用多合一植牙;溫世政醫師指出,病人的條件許可才能做多合一植牙手術,首先要篩選沒有系統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其次是病人本身骨頭條件要好,骨量及骨質都夠才行,因為正常情況下補骨需等2、3個月才會長好,最後就是手術區狀況良好沒有發炎,如此才可把人工牙根放入,並且當場將假牙裝上。 要補大量骨粉就不宜採用多合一植牙所以,如果沒有具備上述的條件,就不宜採用多合一植牙!溫世政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病人是得要補大量的骨粉,就不適合採用多合一植牙,因為將牙齒種在不健康或未成長好的骨頭上,很容易鬆脫而導致植牙失敗;而且要擁有好用的牙齒,療程短不見得有利,必須要選擇成功且安全的植牙方式,才能真的長治久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寶寶猛流口水 會厭軟骨恐發炎

寶寶猛流口水 會厭軟骨恐發炎#發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baby經常會有流口水的情況,雖然長牙或是腸病毒入侵都會造成小baby流口水,但是,如果是細菌感染造成會厭軟骨發炎,也會因為吞嚥困難,而有流口水的症狀,醫師提醒,由於會厭軟骨炎嚴重時會出現呼吸道阻塞,家長要特別留意! 病況嚴重會堵塞住呼吸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詠森表示,會厭軟骨炎是因細菌感染導致,所出現的症狀和感冒類似,會有發燒、喉嚨痛等呼吸道不適症狀,小病人往往會沒有精神,而且會因為吞嚥困難而流口水;病況嚴重時,甚至會因為會厭軟骨腫脹而堵塞住呼吸道。 大人小孩都會發生 喉嚨痛到說不出話其實,會厭軟骨炎並不常見,但是不只小嬰兒會出現,甚至大人也會發生,只是大人不像小嬰兒般會猛流口水;日前就有一名成年男子因為喉嚨痛到說不出話,還有吞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連看三家診所都沒有改善,進一步到大醫院才確診為會厭軟骨炎。 發燒、流口水、沒有食慾、沒有精神要就醫張詠森醫師指出,小嬰兒大約在四個月大後長牙階段,特別容易流口水,而且會伴隨著體溫一陣一陣的微燒,這並不需要治療,只需提供小嬰兒固齒器,來安撫情緒和緩解不適。然而,也有不少疾病出現時會使小嬰兒流口水,例如腸病毒或是會厭軟骨炎;因此,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有發燒、流口水、沒有食慾、沒有精神等症狀時,應就醫診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