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驚!乳癌病史患卵巢癌率高2倍

驚!乳癌病史患卵巢癌率高2倍#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日前衛服部公布癌症十大死因,卵巢癌首度進榜,讓女性的健康又多一項威脅。不僅如此,若本身有乳癌病史的女性,發生卵巢癌的機率又比一般女性高達2倍。常腹脹、腹痛 提前做檢查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表示,卵巢癌和乳癌一樣都是會受荷爾蒙刺激而形成的腫瘤,因此乳癌患者會有2倍的機率罹患卵巢癌,然而卵巢癌不像乳癌可透過乳房攝影提前做有效篩檢,通常出現腹脹、腹痛或異常的子宮出血等症狀時,大多已是晚期。卵巢癌年輕化 多生育、哺餵母奶可預防卵巢癌的好發年紀大多在更年期後,約50-60歲,因現代人晚婚、晚生子且生得少,加上環境汙染、飲食西化或不當使用荷爾蒙等影響,導致卵巢癌的發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想要預防卵巢癌,林敬旺主任鼓勵婦女朋友要多生育及哺餵母奶,因為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卵巢不會排卵,可暫時休息,不受荷爾蒙刺激。發現就治療 存活率有80-90%目前卵巢癌的治療方式,首要為開刀,醫師會進行卵巢癌腫瘤摘除及減積手術,將看到的腫瘤清乾淨之後,再視卵巢癌期別搭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由於卵巢癌預後狀況及復發機會和癌症期別有關,若在第1期就發現並治療,一般5年的存活率就有80-90%,復發率也較低,然而若是到第3、4期,5年的存活率就會下降到3%左右,復發機率也相對提高許多。定期做檢查 降低威脅性有性行為的女性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一起做骨盆腔檢查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來篩檢有無卵巢腫瘤。除此之外,尤其是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家族史或本身有病史者,想要對抗卵巢癌,務必定期至婦產科門診做骨盆腔檢查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確保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卵巢癌的威脅性。

卵巢癌治療沒效?亂槍打鳥害的

卵巢癌治療沒效?亂槍打鳥害的#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卵巢癌治療以手術、化療為主,當患者接受化療時,不是所有人都對化學藥物有反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部長劉偉民指出,卵巢癌患者當中,每5人就有1人對化療藥物沒反應、所以預後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選擇用的化療藥物「亂槍打鳥」導致。卵巢癌治療 以手術、化療佔大宗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3年癌症統計資料,女性癌症發生率排行榜當中,卵巢癌佔第7名,且排名逐年上升,每年約1447人罹患卵巢癌,其中近9成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接受化療比率約7成5,使用標靶治療的患者則佔少數。「基因缺陷」患者 容易對藥物沒反應劉偉民醫師表示,卵巢癌患者手術後,多需要接受化療,化療用藥以鉑金類、紫杉醇類藥物佔大宗,但約有20%的患者因特殊「基因缺陷」,對藥物沒反應,不只如此,這些患者還必須承受神經痛、疼痛、掉頭髮等副作用,抗癌之路非常辛苦。精準治療 有助提升治療功效目前醫界治療卵巢癌,走向「精準治療」趨勢。劉偉民醫師分析,患者接受治療前,若先採集唾液、抽血、或以切下來的腫瘤組織檢體進行基因檢測,便能了解哪些藥物對患者較有效果,並可根據不同基因型選擇適合藥物、擬定治療策略。BRCA1、BRCA2基因 惡名昭彰舉例來說,國外研究早發現,BRCA1、BRCA2基因突變族群,特別容易產生乳癌、卵巢癌。,一旦BRCA1基因陽性,就有80%的機率出現乳癌,50~60%出現卵巢癌。國外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就因為帶有BRCA1基因缺陷,選擇預防性割除乳癌、卵巢。另外,美國2014年通過一種標靶藥物,可針對BRCA1突變患者進行治療。劉偉民醫師認為,若在治療前先做基因檢測,並選擇適合藥物,或許就能增加患者標靶藥物、化療藥物反應成效,減少亂槍打鳥的副作用。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 更要提高警覺不過腫瘤基因會隨病程、療程變化而有變動,因此患者接受一個療程後,可能還需要重覆做一次基因檢測,這樣才能視情況調整治療策略。劉偉民醫師也提醒,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一定要提高警覺,定期做婦科檢查,以及早發現病灶、盡早展開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國中生下腹痛 卵巢癌當盲腸炎!

國中生下腹痛 卵巢癌當盲腸炎!#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下腹劇痛不止要當心,恐為卵巢癌作怪!一名15歲國中生因下腹疼痛在父母陪同下就醫,原以為是盲腸炎作怪,但經抽血檢驗及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疑似卵巢腫瘤,安排婦產科作超音波檢查並抽血檢驗,沒想到竟疑似為惡性腫瘤。 卵巢癌發病年齡在青春期或更年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護理師童姿鈞表示,卵巢腫瘤是婦女常見疾病,但又根據其功能細分成多種,例如濾泡囊腫、黃體囊腫、巧克力囊腫、畸胎瘤等,腫瘤發病年齡在青春期或更年期,一般功能性囊腫會在1、2個月經週期之內自動消失,因此會建議患者在月經過後再來照一次超音波檢查。 沒有性經驗的婦女常會以為只是小腹童姿鈞護理師表示,卵巢腫瘤的常見症狀是下腹不適、下腹痛、摸到腫塊、胃腸不適、月經紊亂、頻尿等,由於大部分都是非特異性的症狀,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還沒有性經驗的婦女常諱疾忌醫,或以為只是有小腹,因而延誤病情。 青春期前、停經後或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應定期檢查根據腫瘤的大小、內容、良惡性度的高低,加上患者的年齡、生育狀況等各種因素決定藥物治療、化學或放射線療法、腹腔鏡手術、剖腹探查等方法。即使發現是卵巢癌,雖然平均存活率只有4成,但如能在第一期就發現,5年生存率達90%,而且有些初期卵巢癌或低度惡性卵巢癌,甚至可以保留子宮和對側正常的卵巢,童姿鈞護理師建議,在青春期前、停經後或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的婦女,應該定期每年婦科檢查,才能保障健康。  

女性注意!豆製品吃多恐罹癌

女性注意!豆製品吃多恐罹癌#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女性不知道,西醫用來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用藥大都屬於外源性雌激素。更多人可能不知道,黃豆所含的植物雌激素對肝細胞的影響甚至遠大於外源性雌激素。每天服用10克 恐致鈣缺乏研究發現,只要每天食用30公克的黃豆,一個月後就足以抑制甲狀腺與睪酮素的分泌,如果每天服用分離式大豆蛋白10公克,1個月後就可能造成維生素A、B12、D、E、K和礦物質鈣、鎂、鋅的缺乏。餵食嬰兒1天 等同5顆避孕藥具有中醫師和營養師執照的李芬蘭醫師在書中指出,紐西蘭毒物專家報導,餵食嬰兒一天的大豆蛋白基底嬰兒配方,等同於餵食嬰兒5顆避孕藥,肝細胞是人體最重要的雌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與腎上腺素接收器,稱做受體(Receptors),不論是外源性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或是卵巢、腎上腺分泌的雌激素與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的受體都是肝細胞,大豆植物雌激素較人體分泌的雌激素作用強。過量攝入豆製品 恐發甲狀腺癌研究發現,分離式大豆蛋白的植物雌激素含量甚至高於外源性雌激素,當肝細胞雌激素受體接收到分離式大豆蛋白大量的植物雌激素時,肝細胞的雌激素受體會被分離式大豆蛋白的植物雌激素侵占,而使肝細胞甲狀腺受體β1的蛋白質增多。對甲狀腺素不靈敏,甚至阻斷了肝細胞受體,讓肝細胞接收不到甲狀腺素,甲狀腺會因此分泌更高的甲狀腺素,造成甲狀腺亢進,直到甲狀腺素虛耗殆盡,則由甲狀腺亢進轉而誘導甲狀腺異常或甲狀腺低落,甚至發展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發生率直攀升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2015年發布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甲狀腺癌已躍升10大癌症排行榜,而中國國健署2015年發布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乳癌、肺癌、甲狀腺癌,是中國發生率上升最多的癌症,2地的女性罹癌新增幅度都明顯高於男性,主要是因為罹患乳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肺癌的女性人數逐年增多。賀爾蒙失調引發乳癌、子宮、卵巢癌大豆植物雌激素阻斷了肝細胞受體,肝細胞同時喪失對胰島素與腎上腺素的靈敏度,也接受不到卵巢、腎上腺分泌的雌激素,不但肝臟在雌激素的轉換上會出現問題外,可能造成嚴重的爾蒙失調,提高腦下垂體瘤、甲狀腺癌、攝護腺癌、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的罹患率。(本文摘自/食林改錯 七大排毒迷思/康鑑文化出版) 

暈車、停經後腹脹感 竟讓她發現罹卵巢癌

暈車、停經後腹脹感 竟讓她發現罹卵巢癌#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62歲張小姐是一名醫護人員,一向注重健康、崇尚有機飲食,從不曾暈車的她,在101年間第一次出現暈車不適,再加上停經後卻出現月經來潮才會有的腹脹感,警覺到不對勁,於是主動就醫並向醫師要求做超音波檢查,沒想到竟發現罹患卵巢癌第三期(3c)。雖然她積極接受手術及化學治療,但卻在去年9月回診時發現復發,然而她不願放棄任何讓自己後悔的機會,選擇接受醫師建議新的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並保持「吃得好、睡得好、過得好」3原則,力戰3c期卵巢癌,6個月以來,癌指數穩定維持於個位數。卵巢癌半數發現已晚期 致死率高卵巢癌是女性第9大癌症,每年新增一千二百多名新患者,但因為人數較少,常容易被忽視。台灣婦癌醫學會屠乃方理事長表示,根據台灣過去34年的癌症登記統計,女性每十萬人口中,卵巢癌發生率已上升4倍之多,而罹癌人數成長近10倍之多。卵巢癌素有「沉默殺手」之稱,因早期卵巢癌可能毫無症狀,或常以腹脹、腹痛、便秘、腹瀉、容易有飽足感、頻尿、腰圍體重增加、疲倦、背痛等症狀表現,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實在難以讓人直接聯想到卵巢癌;加上容易誤診,約有5成患者發現罹癌時已是卵巢癌晚期,而使得卵巢癌治療不易、致死率高,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8位。標靶藥+化療 降低5成惡化風險屠乃方理事長表示,過去卵巢癌治療方式有限,標準治療包括手術及化學治療等,但大約2成患者在接受化療六個月內復發,而即使治療有效,六個月後復發比例相加仍有6成之多,然而在未有新藥物出現的情形下,患者只能持續使用化療,復發後的卵巢癌治療陷入瓶頸。睽違已久,復發性卵巢癌終於有了化學治療以外的新選擇。屠乃方理事長指出,以往復發性卵巢癌治療,如單用化療僅有約6成的治療反應率,不過目前衛生福利部已核准以標靶搭配化療,用於復發性卵巢癌治療,讓患者的治療反應率大幅提升,達到近8成的治療反應率,平均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至1年,降低5成的惡化風險,且能改善卵巢癌常見的腹水症狀,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比起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女性朋友對於卵巢癌相對陌生。屠乃方理事長提醒,卵巢癌如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五年存活率較高,患者也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建議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婦科檢查。即使治療後復發也不要輕言放棄,隨著藥物進展,仍有新的希望。

卵巢癌元兇找到了!原發部位竟在輸卵管

卵巢癌元兇找到了!原發部位竟在輸卵管#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性殺手卵巢癌,佔臺灣地區婦科癌症的第二位,每年約有548人死於卵巢癌。過去,卵巢癌生成原因不明及潛伏體內深層,導致死亡率難降。但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團隊以6年時間,終於找到卵巢癌元兇,他們發現原發部位在輸卵管,並非卵巢,也發現預防排卵造成輸卵管癌化的方法。而這份研究成果也將刊登於最新一期「癌症病因學」國際期刊。氧化致癌物 輸卵管成代罪羔羊花蓮慈院婦產部朱堂元醫師表示,近年來多了許多有效治療卵巢癌的方式,但是致死率卻沒有太大的改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卵巢癌的生成原因不明。長久以來,絕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卵巢癌的原發部位理所當然在卵巢,直到最近年來才逐漸確認,絕大部分的卵巢癌的原發部位在輸卵管!朱堂元醫師說,卵巢癌的原發位置是在婦女排卵時會貼近卵巢,抓取卵子的輸卵管繖。研究團隊,藉由正常婦女的排卵濾泡液、卵巢及輸卵管組織、輸卵管上皮細胞以及基因轉殖小鼠,找出了卵巢排卵時所夾帶的「氧化致癌物質」才是卵巢癌的元兇,而排卵時前來迎接卵子的「輸卵管繖」就成為代罪羔羊,在其表皮形成癌症,經過多年後再擴散至卵巢、腹腔。褪黑激素對抗卵巢癌此外,研究團隊也找到預防排卵造成輸卵管癌化的方法,給予抗氧化物能保護輸卵管細胞不受這些癌化作用的影響,其中保護效果較顯著的是褪黑激素,給予低劑量,就能防止。朱醫師也說,卵巢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初經早、停經晩的婦女;少生育、少哺乳;壓力大、睡眠不足或日夜顛倒的婦女;有卵巢癌及乳癌家族病史者。建議平日應維持正常作息、以生育減少排卵次數及補充褪黑激素等抗氧化物質,都是防治之道。

女童抗卵巢癌爆瘦 癒後隔年增14公斤

女童抗卵巢癌爆瘦 癒後隔年增14公斤#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11歲的小蓁平時身體健康,與一般孩童無異,然而2年前卻被診斷出罹患好發於中老年婦女的卵巢癌,且發現時已經是第三期,讓小蓁飽受手術及化療的痛苦,一度因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體重只剩32公斤;險在營養補充品的幫助下,小蓁順利完成所有治療,且做了2次核磁造影追蹤,結果顯示幾乎沒有腫瘤細胞殘存。化療副作用多 曾吐滿嘴鮮血小蓁爸爸說,在接受化療時,小蓁經常嘔吐及腹瀉,甚至因消化道黏膜受損而曾吐出滿嘴鮮血,體力也明顯下降。在進行四次化療療程後,小蓁的免疫力急遽下降,白血球指數未達標準,在醫生建議下讓小蓁回家休息。小蓁接受化療後體重大幅下降,甚至體重一度只剩下32公斤。後來因持續使用營養補充品,才幫助恢復食慾,免疫力也有顯著的提升,隔年體重更一舉增加14公斤;現在還能自己騎腳踏車上下學,使小蓁爸爸倍感欣慰。體重減輕 恐增藥物作用困難度目前癌症治療過程中,有許多癌友接受化學藥物治療,造成嚴重白血球低下、消化道潰瘍,以致拖延化療療程,導致治療效果不彰,甚至惡化。根據統計有3成癌友在治療初期,就有體重減輕現象;5成癌友在化療期間,面臨嚴重體重下降與腹瀉的威脅,而體重只要減輕5%,就可能增加藥物作用的困難度。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一旦患者體內的白血球數量減少、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導致癌細胞再復發。且近年有越來越多醫學文獻發現,許多癌症患者並非死於疾病本身,而是化療使白血球低下、免疫力差,導致體力下滑或引起感染。也因為如此,許多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選擇使用營養補充品。根據高雄醫學大學產學合作計畫報告結果顯示,使用實驗鼠給予化療藥物期間,同時搭配營養補充品,有助於改善化療期間因免疫力低下所產生的副作用,並提升白血球與淋巴球數量,達到恢復免疫細胞數量比例與細胞自癒的功能。臨床上可能有助於患者回復食慾,輔助癌症病患積極完成化療,提高化療成功率。

驚!女童反覆肚子痛 竟是罹患卵巢癌

驚!女童反覆肚子痛 竟是罹患卵巢癌#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卵巢腫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從小女孩到老婦人都可能發生。最近就有一名小女孩,從去年的11月開始,她就常常覺得腹部疼痛,可是休息後都會緩解;直到今年初,家人開始覺得她肚子變大、體重增加,且腹痛的頻率愈來愈高,不管怎麼節食、減重,體重與腰圍持續在增加。經影像學檢查,才被發現原來是卵巢長了顆30多公分的腫瘤。經過手術完全切除後,確定是卵巢的惡性腫瘤,目前仍在醫院血液腫瘤科做後續的治療與追蹤。幼童大腹便便   當心卵巢藏腫瘤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外科張嘉麟醫師表示,卵巢腫瘤非常多樣,可以是良性腫瘤,包括單純的水瘤,良性的腺瘤、纖維瘤、畸胎瘤等,也可以是惡性的的卵巢癌。常見的症狀有腹脹、腸胃不適、頻尿、下腹痛、月經不適、腹部腫塊,但往往不太具有特異性。尤其是青春期前後的小女生,常常誤以為是月經的疼痛或只是最近變得愈來愈胖。因此求診時已經是顆不小的的腹內腫瘤。兒童醫院外科醫師黃富煥也說,卵巢腫瘤種類雖多,但仍然是以良性腫瘤佔多數。除了像上述案例的巨大腹腔腫瘤表現外,良性卵巢腫瘤也可能是以囊性腫瘤,或是腫瘤引起的卵巢扭結呈現。他也建議,若是腫瘤不大或是成分以透明澄澈的液體為主者,可以考慮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去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