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

不管洗幾次都不見改善頭皮屑與搔癢?

不管洗幾次都不見改善頭皮屑與搔癢?#改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生,我每天洗兩次頭、假日甚至一天洗三次,為什麼頭皮屑還是好不了而且一直癢起來?」這是一位40多歲男性病患對我的提問。市售洗髮精類型與訴求非常多樣,常見的有強調去屑、講求成分溫和天然或含有胺基酸等,而以上這些他也都試過了,仍遲遲不見起色。【推斷】可能是過度清潔或沖不乾淨所致【原因】事實上,這名病患的頭皮屑問題與搔癢正是來自過度清潔。多餘皮脂會造成頭皮屑與搔癢,但適度的皮脂分泌也是防止水份散失、保護頭皮不可缺少的一環。頭皮是人體皮脂腺最密集的部分,但若清潔過度把皮脂洗得一點不剩,就會使頭皮變得太乾燥,反而對汗水、髮品等刺激更敏感而形成搔癢。同時,一天洗太多次頭或用指甲過度搓洗也會傷及頭皮,加重愈洗愈癢的狀況。此外,過度清潔對頭皮角質層造成損害,更將致使表皮細胞整塊剝落,形成所謂的「頭皮屑」。若有相同困擾,只要減少洗頭次數,就能改善搔癢與皮屑問題。因為沒有沖洗乾淨造成的髮品殘留,也是導致頭皮搔癢及頭皮屑產生的另一個原因。破解你對髮絲護理的錯誤認知正確洗髮的五大步驟:1.勿過度清潔頭皮乾燥肌者一天洗一次即可。建議動作如下:以洗髮精輕輕搓洗→溫水洗淨→洗髮精輕輕搓洗→以溫水沖洗乾淨。如此循環即可進行頭皮清潔。2.盡量選擇溫和低刺激的洗髮產品3.務必將洗髮精充分搓揉起泡再接觸頭皮4.洗髮時嚴禁用指甲抓頭皮,應以指腹輕輕按摩搓洗5.最後請以溫水充分洗淨,不要讓髮品於頭皮殘留關於最後一點,有的人會問「護髮乳不是稍微沖一下就好了嗎?因為產品上的使用說明就是這麼寫的。」其實這樣的做法大錯特錯,因為護髮或潤髮產品根本沒有必要停留在頭髮上。唯有讓修護成分滲透髮芯,才能發揮護髮功效、改善髮質,所以即使是護髮乳也必須「徹底沖洗乾淨」,這才是正確的清潔方式。洗澡順序影響肌膚膚況另外,洗澡時也建議「由上往下洗」。具體步驟如下:1.先洗頭(或加上潤髮),並以清水洗淨想確認有沒有沖乾淨,不妨參考以下三個判斷基準:「指尖可輕鬆撥開髮絲」、「感覺不到殘餘的黏膩感」、「背部清爽無髮品殘留」。2.接著清洗身體,並從頭部再次以溫水沖洗乾淨3.最後,再以清水由上而下徹底沖淨全身洗髮精的洗淨力優於肥皂,採用由上到下的沖洗方式可確保不致殘留。另外,若正在使用皮膚炎外用藥,可趁洗髮後頭皮仍濕潤時擦上,有助藥品滲透。基本順序為:稍微以毛巾擦乾多餘水分→上藥→吹乾頭髮。(本文摘自/自己的皮膚自己救!:1分鐘活化肌膚!全球臨床與研究冠軍名醫的「救膚養肌術」,教你改變膚況、根除皮膚問題!/蘋果屋 )

運動後頭痛?3大預防方式助改善

運動後頭痛?3大預防方式助改善#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不少頭痛病友在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後,頭痛的狀況有跟著改善,所以,林新醫院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經常鼓勵大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來幫助改善。但最近有不少人,在運動完突然頭兩側開始抽痛、整個頭脹脹的,是為什麼?林志豪醫師表示,其實運動後會頭痛,主要和運動時心跳變快、血管擴張所導致,另外則可能和天氣因素、身體脫水或突然進行太高強度的運動等等有關。一般人運動後的頭痛大多在短時間內就會緩解,但如果是頭痛體質的朋友們,就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盡量避免太高強度的運動。以下這幾個運動是比較推薦的:瑜珈、皮拉提斯、太極、舞蹈、游泳和走路。另外這幾年蠻夯的 飛輪課,也是有不少國外專家推薦給容易頭痛的人,比起在室外,室內的腳踏車運動比較能避免因為天氣誘發頭痛。林志豪醫師提供幾個能夠幫助「預防」運動後頭痛的方法一、隨時補充水分不管是在運動前、中後,都要持續補充水分,讓自己保持嘴巴不乾燥並持續出汗的狀態,如果水分不足就可能會誘發頭痛。二、補充足夠能量大家都知道運動會讓人血糖降低,因此要維持足夠的能量來源。像是在運動前,可以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茶葉蛋、無糖豆漿或燕麥棒等等。三、記得熱身‍突然進行太劇烈的運動,也會容易引發頭痛。建議不管從事任何運動,都要先熱身一下,像是可以先走路走個幾圈再接著慢跑、或進行重訓等比較激烈的運動。林志豪醫師提醒大家,如果你運動中會出現劇烈的爆炸性頭痛,還是要盡快找醫師評估喔!(文章授權提供/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

冬季養肺有秘訣 改善過敏咳嗽按這裡

冬季養肺有秘訣 改善過敏咳嗽按這裡#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讓人忍不住咳嗽,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內科主任林經偉分享日常保養肺部的秘訣,包含穴道按摩、飲食之外,也分享肺癌病友的肺部保健,以中藥材來調養,改善治療後身體不適的症狀。滋潤養肺可吃白木耳、山藥咳嗽有痰、打噴嚏、鼻塞、聲音沙啞、鼻竇炎或是皮膚乾燥、頭髮枯黃可能表是肺氣不足,林經偉主任表示,建議平日可以多使用溫補肺的食材,如蘿蔔,可以化痰熱;白木耳,可滋潤肺部;百合,能潤肺止咳;山藥,可用於肺虛咳嗽,病友在食療選擇上可食用水梨燉貝母、銀耳蓮子紅棗湯,或是熱的甘蔗汁泡幾片甘草,可以潤肺止咳、補中益氣。也可以多食用深色食材像是桑葚、紫山藥、茄子,不只顧腎氣也可以保肺。按摩列缺穴 緩解感冒聲啞平時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保養肺部,中醫部內科主任林經偉表示,可以按摩肺經的列缺穴,以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按在另一側橈骨莖突上凹陷處,即是列缺穴,可以緩解感冒聲啞、咳嗽痰多等症狀。按虎口 改善鼻子過敏及咳嗽症狀「肺與大腸經相表裡」林經偉醫師指出,肺經與大腸經相連,彼此互相影響,所以可以按摩位於大腸經上的合谷穴,其位於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可疏通氣血,改善鼻子過敏及咳嗽症狀。若是急性感冒、聲音沙啞、失聲,也可以按壓大拇指指甲根尺側轉角處的少商穴來緩解,每次按摩五秒,持續一分鐘即可。肺癌連續十年蟬聯癌症十大死因第一位,肺癌病友也可以透過中藥材來調養,林經偉醫師說,可依據病人的體質虛實和疾病的輕重緩急,來開立處方用藥以改善不適症狀,術後若有疲倦無力等症狀,可以服用人參、白朮、黃耆等補氣益肺中藥,以及沙參、麥冬、玉竹等滋陰潤肺中藥,增強身體抵抗力。肺癌病友化療後常見的掉髮及手腳發麻等不適症狀,中醫也會使用補血與補肝腎藥物,包含當歸、熟地、何首烏等,促進頭髮生長;而手腳發麻或手指末端皮膚變暗沈,屬於「氣滯血瘀」的體質,可使用行氣化瘀和養血活血的中藥來緩解症狀。另外,也能搭配運動來保養肺部,林經偉主任說,深呼吸法能訓練肺活量,或是太極拳、外丹功、八段錦等緩慢並配合呼吸的氣功來鍛鍊肺部,對恢復體力和提升免疫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 改善尿失禁

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 改善尿失禁#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婦女先天背負孕育下一代的天職,但是在生育的喜悅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擾人的併發症:尿失禁、骨盆鬆弛(子宮、膀胱及直腸膨出)、及產後性功能障礙等等。特別是尿失禁,常常羞於啟齒或認為這些是必然的自然老化現象,而不願求診。許多剛生產後的較年輕婦女也常常有尿失禁、頻尿、急尿、及陰道鬆弛等困擾。對於懷孕及產後婦女中約有54%的婦女會受到生活品質上的影響,譬如:身體活動、旅行、社交生活、及情緒上還有性生活的影響等,的確很傷腦筋。36歲林小姐,3年前106年經剖腹產方式產下3,600公克的寶寶。喜悅之餘,卻開始有尿失禁的困擾。本想才第一胎、又是剖腹產方式生產應該不會發生尿失禁的情況吧?林小姐嘗試自行練習骨盆底肌運動(即凱格爾運動)試著努力來改善或治療尿失禁,結果漏尿情況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還發生陰道有突出物(膀胱膨出)的狀況,原來是因為不正常的用力腹壓把膀胱給硬擠出來了。於是林小姐至醫院就診,藉由詳細病史詢問及尿動力相關檢查後,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其實林小姐雖然是接受剖腹產,但是因為產程過長,產道及骨盆底肌已經造成傷害了。而骨盆底肌傷害一旦造成,就不是隨著時間可以自然改善的了。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建議可利用「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來治療目前的狀況。目前林小姐不僅尿失禁的問題漸漸改善,也提高了生活品質。隨年齡增加尿失禁情況會越來越明顯吳銘斌教授說明,依文獻上報告,婦女孕中及產後發生尿失禁平均約為41%,且隨著週數增加而增加。造成的原因是因為懷孕期間子宮肌肉肥厚增大、再加上胎兒體重增加、以及荷爾蒙大量改變而對骨盆底肌造成傷害的影響而產生。一般而言,尿失禁隨孕期週數增加發生比例也越高。懷孕36週是尿失禁最高峰,一直會持續到產後一個月。尤其高齡產婦及懷孕前期(小於12周)就發生尿失禁症狀的婦女,就容易發生產後發生尿失禁,所以可以用來預測是否發生產後尿失禁。根據資料統計,許多產後尿失禁婦女從開始出現漏尿的困擾之後,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所以積極治療是必要的。骨盆底肌運動較難正確做好吳銘斌教授指出,如果在懷孕中或產後加以訓練骨盆底肌運動(或稱為凱格爾運動)來改善尿失禁。會從48%調到32%也就是的改善了約三成。但是如果婦女未經教導自行練習骨盆底肌運動的話,如果沒有做正確的話,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可能造成更多運動傷害。骨盆底肌運動需使用到提肛肌中的「恥骨尾肌」收縮,不容易有明顯的動作或感覺,所以一般婦女較難正確地做好。利用「生理回饋」協助正確執行骨盆底肌訓練所謂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是利用電腦螢幕影像來讓婦女知道並感覺自己的骨盆底肌位置及功能,在訓練婦女做骨盆底肌肉運動時,護理技術員將使用特殊設計的感應器偵測婦女骨盆底肌收縮:其中一組感應貼片貼在外陰部皮膚,偵測骨盆底肌肉收縮情況;另一組感應貼片貼在下腹皮膚,偵測腹肌有無不當用力。婦女的骨盆底肌運動情況會藉由電波反應圖傳至電腦螢幕上。讓醫師、護理技術員及婦女本身皆可清楚骨盆底肌運動是否做得正確,並評估是否進步。成效部分依考科藍綜合文獻分析報告,「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比單獨骨盆底肌運動的療效相比,對於尿失禁發生次數及下泌尿道症狀生活品質提高等,治療效果可再向上提升25%的進步。除了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療法,還有雌激素賀爾蒙補充療法、三環抗憂鬱劑等藥物治療,或藉由不同頻率電刺激或磁波椅等都是改善尿失禁值得考慮的治療方式。如果前述各種療法都效果不彰,就需接受手術治療(尿道中段超迷你吊帶手術),可提供第二線治療方式成效良好。吳銘斌教授提醒,有產後尿失禁的婦女不要諱疾忌醫,勇敢的向醫師說出病症,即可得到有效的幫忙!

鼻子過敏嚴重夜咳 四九貼助改善體質

鼻子過敏嚴重夜咳 四九貼助改善體質#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2歲的李姓男大生常常一大早起來就流鼻水、咳嗽,特別是晚上常常咳到沒辦法睡,還會覺得胸口悶悶的,一到冬天還容易氣喘發作,於是至中醫求診。醫師先透過三伏貼療法來幫助改善過敏,冬天再搭配四九貼,李先生明顯感受到過敏症狀好轉許多。扶原中醫診所王咨翔中醫師說明,很多人都有鼻過敏和氣喘問題,加上最近空汙嚴重,幾乎快變成國民疾病了。過敏除了可以靠內服中藥來調理體質外,其實還有外敷療法—四九貼可以幫助改善! 屬於天灸療法的四九貼,是根據中醫「內病外治」、「夏病冬防」的傳統理論,用溫陽益氣的藥磨成粉劑,再以生姜精油調和,選取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透過皮膚滲透,對經絡腧穴進行溫熱刺激,促進氣血運行,提升全身陽氣、散寒祛濕,進而達到治病防病,增強體質的目的。四九貼的貼敷日期,主要是從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起的四個九天,由於「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若在冬天沒有把身體調養好,來年就容易犯病。以下也提供今年度的四九貼日程表,若時間上無法配合,可以自行安排在冬至後到二月底前,每隔七天,進行共四次的貼敷療程。成人一般貼敷時間為2到4小時,兒童則是貼0.5到1小時。敷貼之後,局部皮膚會些微發熱、皮膚紅潤,表示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除了治療過敏外,四九貼也能幫助改善女性經痛、體虛容易感冒、腸胃疾病、長年筋骨痠痛等等。最後王咨翔醫師也提醒,基本上只要是3歲以上的小孩就可以進行四九貼,但若是正在咽喉發炎、發燒者,有感染性疾病、皮膚過敏有傷口者及孕婦、則不建議使用此療程。想要改善過敏,平常也可以多按位在鼻翼外緣的迎香穴、手部虎口根部的合谷穴喔!(文章授權提供/扶原中醫診所王咨翔中醫師)

幼兒挑食怎辦?營養師2大重點助改善

幼兒挑食怎辦?營養師2大重點助改善#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照顧幼兒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挑食』!令很多爸爸媽媽頭痛不已,不同種類的挑食會影響幼兒不同的成長,可以看到以下簡單表格,對於六大類食物攝取不足影響,挑食問題可大可小,嚴重還會造成發育不良,所以不能忽視!李佳蕙營養師今天要告訴大家如何解決幼兒挑食的問題,分為兩大重點:生活習慣及食物替換。首先生活習慣,可以針對以下4點改善幼兒挑食:1.言教身教非常重要,通常爸爸媽媽挑食,幼兒會有樣學樣,跟著挑食,所以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不可以偏食,即使本身不喜歡吃某樣食物,也要讓幼兒有接觸機會。2.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避免給予過多零食。3.長輩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食物好壞,容易影響幼兒對於食物的誤解、厭惡。4.增加幼兒活動量,可以幫助增加食慾。接著食物替換,看到以下表格,幼兒最常挑食的食物,通常在於特殊氣味及口感,如果幼兒真的極度無法接受及厭惡,不妨試試其他食物,也可以攝取到不同營養素,才不至於造成幼兒因為挑食營養不良。除了食物替換外,還有以下4點可以進階改善幼兒挑食:1.發現幼兒挑食,先少量嘗試,真的不能接受,則隔一段時間再嘗試,有時並非食物本身不喜歡,而是烹調方式,可以嘗試找到原因。2.避免單一食物,多變化菜單,廣泛給予不同種類食物,增加幼兒食慾。3.養成用餐定時定量習慣,使用幼兒專屬餐具,增加幼兒用餐意願。4.用鼓勵方式讓幼兒進食,千萬不可以強迫,否則對食物的厭惡感會更加嚴重。要仔細觀察幼兒的挑食,可由生活習慣及食物替換逐步著手。吃飯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別強迫幼兒進食,容易造成反效果,討厭的食物越來越多。善用食物替換,讓幼兒一樣可以攝取到不同營養素!幼兒挑食的路有點漫長,爸爸媽媽加油!

血糖失控老是覺得餓!中醫食療助改善

血糖失控老是覺得餓!中醫食療助改善#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奇病論》:「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因此糖尿病在中醫來看就是屬於消耗以及代謝異常的疾病,而會造成血糖高其實在中醫來看原因也非常多,包含傷風外感、營養過盛、機體代謝異常、老化導致肝腎虛損、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或過服溫燥藥物等都有可能造成身體的血糖上升,而陰津虧損,燥熱內生就容易消耗身體的能量,所以血糖高底起伏不定的人特別容易感覺到餓。中醫著重調理脾胃 消化存在於血液裡面的葡萄糖目前的西方醫學大部分的治療著重在於末端的降低血糖,所以常常必須限制患者的飲食,而中醫的看法除了希望可以找到血糖上升的源頭病因外,對於高血糖給人體細胞造成傷害需要營養的治療和修復,西方醫學強調了血糖控制而忽視了營養。中醫治療高血糖著重在於解決血糖於身體在吸收利用的功能,調理脾胃使消化系統機能恢復正常,過多存在於血液裡面的葡萄糖才得以被人體再吸收以及利用,達到降血糖的目的。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賴睿昕認為,血糖高的患者必須注重營養均衡,而不僅僅是限制飲食。粗糧達到50%以上,「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糧食、肉、蛋、奶、蔬果等都要均於攝取。過度控制飲食會造成隱性飢餓,反而對身體的運化功能造成傷害。糖尿病造成的病理性細胞缺氧,患者吃的再多也不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必須要轉化成「糖」,在胰島素的幫助下才能進入細胞,為人體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受損,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或者受體細胞不敏感,導致食物中的「糖」無法進入細胞,大量糖份停留在血液中,出現高血糖和飢餓感;另一方面糖尿病友在治療過程中對飲食的限制也會造成的營養不良。糖尿病一個主要治療措施就是控制飲食,糖尿病人不懂得選擇飲食,害怕血糖升高,不敢吃,胰島細胞得到的營養就越少,分泌的胰島素就越少,血糖就越高,併發症就越多,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食物多樣化 增加運動 飯後再吃水果高血糖的患者首先攝取的食物必須多樣化,以穀物為主,多吃粗糧、水果、蔬菜。攝入適量的營養素,避免所有的加工食品。其次要加強運動,每天6000萬步,保持肌肉和關節功能。而用餐順序也能有效地降低血糖,首先從蔬菜開始吃,幫助抑制血糖值急遽上升的蔬菜(包含菇類、海藻類)可以先行食用,再接著吃蛋白質主菜包含肉類、海鮮類、大豆類、或是乳製品等主菜囉。此時將蛋白質料理留下一半或是三分之一在吃碳水化合物等米飯、麵包、麵食、薯類等食物會讓血糖值上升,最後在吃水果。我常建議患者飯後吃水果,會緩和水果所產生的血糖急速上升作用,因為水果的糖大多屬於單醣類,吸收速度快,糖尿病人飯前吃水果,會使果糖很快被吸收,造成血糖快速增加,因此立即分泌大量胰島素,而對代謝不利。胰島素急速上升,固然使糖分很快下降,但如此很快又餓,為保護身體,等一下反而會吃更多,導致血糖更不穩定,胰島素不是只對糖分有作用,對很多代謝物質也都有作用,胰島素可促進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以合成肝醣;但對脂肪組織的作用是,增加體脂肪合成,降低體脂肪分解,也就是增加身體脂肪。所以分泌太多的胰島素,對身體健康反而是不利的。吃飯要使胰島素分泌穩定,建議先喝湯再吃青菜再吃肉再吃飯最後水果。 高血糖食療 善用南瓜南瓜有一個特點,就是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鈷。鈷是人體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必須的微量元素,適量攝入,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胰島素分泌的正常化,從而降低血糖。另外南瓜富含的果膠能和人體多餘的膽固醇結合,對防止膽固醇失調引起動脈硬化有幫助。所以建議糖友們想吃飯的時候把南瓜一起丟下去煮。推薦食用方法:南瓜適量,米適量,作法南瓜洗凈,切成小方塊,放入有水的鍋中,煮到六成熟的時候再把南瓜加入洗凈的米,用電鍋把米煮熟即可當主食食用。

連續四週經顱磁治療 助改善憂鬱症

連續四週經顱磁治療 助改善憂鬱症#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憂鬱症不只是暫時的情緒低潮,憂鬱症的症狀背後,有許多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影響。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全球疾病負擔的估計,憂鬱症在2020年會成為疾病導致失能的第二位,到2030年會上升至第一位,超過其他慢性疾病,造成龐大的社會經濟負擔。國內衛生福利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結果發現15歲以上民眾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在社會環境的變遷下,憂鬱症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心理問題。憂鬱症病人所經歷的負面情緒 需被同理和支持腦部影像研究發現,憂鬱症的患者大腦特定功能的迴路功能出現問題,導致大腦對於情緒的調節出現障礙,此外大腦神經與神經之間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也和憂鬱症相關,例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腦內化學物質的失衡,這些證據都支持憂鬱症是一個腦部功能出現病變的疾病。憂鬱症不應被視為是杞人憂天或庸人自擾,病人所經歷的負面情緒更需要被同理和支持。目前使用的抗憂鬱藥物如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便是透過增加病患腦中的血清素以改善憂鬱症狀,然而,研究指出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憂鬱症病患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成為臨床上的難題。經顱磁刺激採電磁脈衝 刺激特定區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張祜銘主治醫師指出,重覆式「經顱磁刺激(rTM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刺激,主要作用於大腦皮質,利用磁場產生的電磁脈衝,在特定區域產生感應電流,以增進或減弱特定區域神經細胞的興奮性。經顱磁刺激很早就在2008年被美國食藥署認證用於憂鬱症的治療,之後也被用於睡眠障礙、強迫症及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療。臺灣則在2018年由衛生福利部許可用於治療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之重度憂鬱症成人患者,至今已有許多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受惠,那些在用藥階段都無法獲得改善的成人病患皆有可能經由經顱磁刺激治療得以改善病情。經顱磁刺激是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不需麻醉,也不需要打針或其他侵入性的儀器。磁波刺激的過程中會聽到噠噠聲,和感受到頭上有輕輕敲擊的感覺,不會有特別的不適,治療後即可返家,不影響日常作息。連續二週治療後,約有50%-60%的患者情緒獲得改善。連續四週治療後,一般而言情緒改善的反應會來得更為理想。絕大多數患者僅會出現輕微之副作用,如短暫輕微的局部疼痛或面部抽動,多數反應非常輕微。治療過程中醫師也會評估情緒及生理變化,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經顱磁刺激是一種新的憂鬱症治療方式,目前健保尚不給付,相關疑問都可至門診向醫師進一步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