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基質瘤

走路用力就頭暈、嚴重貧血 罕見胃腸道基質瘤作祟

走路用力就頭暈、嚴重貧血 罕見胃腸道基質瘤作祟#胃腸道基質瘤

46歲的黃先生,走路稍用力就頭暈,整個人疲憊不堪,被送到臺中慈濟醫院急診室時,已呈現半休克狀態,血液檢查有嚴重貧血,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大量出血,經止血後,進一步檢查結果竟是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引發胃出血。年輕時,黃先生菸、酒不離手,又偏好香辣油鹹的重口味食物,曾有中風病史,後來又發生髖骨骨折,兩年來持續做復健,終於能夠自理生活,沒想到好景不常,去年十月中旬,走路稍稍出力,或進出室內外溫差大的環境時,會突然頭暈目眩,休息後仍未好轉,反而更加疲憊。頭暈症狀合併解黑便、食慾不振,黃先生送進臺中慈濟醫院急診時,整個人已呈現半休克狀態,醫師檢查發現,頭暈是因為胃出血導致的貧血、低血壓,輸血後先做胃鏡止血,住院期間,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黃先生的胃大彎上緣黏膜下,有個突起約3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後病理切片,證實是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胃腸道基質瘤,發生率每百萬人約10~20位,全台大約只有200人。一般外科吳永康主任說,胃癌種類有許多種,以胃腺癌比例最多,胃淋巴癌次之,胃基質瘤屬罕見胃癌,黃先生屬於早期發現的第一期。手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約三、四成病患獲得很好控制,經腹腔鏡切除腫瘤,術後四個月追蹤,目前黃先生病況在掌握中。吳永康主任指出,胃腸道基質瘤生長位置以胃與小腸居多,發生原因是身體的一種酶(稱為TKI的蛋白質)產生變化,致基因突變引發癌症,突變原因仍待了解,預防之道還是少吃變質、加工過的食物、遠離菸酒、注意食物保鮮方式等,降低接近致癌物機率。吳永康主任提醒,胃腸道基質瘤復發率高,需要長期追蹤,想抗癌務必戒掉菸、酒,注意清淡飲食。黃先生則表示,中風後,菸酒都不敢碰了,以後也要盡量少吃刺激性的東西,改成容易消化、比較營養的食物,找回健康。

左腰摸到腫瘤 竟跟南瓜一樣大

左腰摸到腫瘤 竟跟南瓜一樣大#胃腸道基質瘤

彰化縣一名87歲婦人,二個月前在左邊腰部發現腫塊而且可以直接觸摸到,有感覺腹脹情形長達2週,但並不會疼痛,由家屬陪同到署立彰化醫院就醫,經過詳細檢查,在婦人胃部發現19×14公分南瓜大小的腫瘤,緊急安排手術治療,目前病情穩定已返家休養,待後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圖:醫師說像南瓜大小的腫瘤在患者的胃部後方實在罕見)署彰癌症中心余明昌主任表示,這名婦人在二個月前,在左邊腰部發現腫塊而且可以直接觸摸到,有感覺腹脹情形,但並不會疼痛,由家屬陪同到本院腸胃內科門診,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在胰臟部份有一個約19×14公分的腫塊,建議住院安排手術治療, 10月7日外科進行末端胰臟切除、脾臟切除合併胃修補手術,術後轉至加護病房採密集性照護,10月15日病況穩定後轉到普通病房繼續照護,10月18日開始緩慢進食,10月20日病理報告呈現為腸胃道基質瘤,病患術後進食情況良好,於10月31日出院返家照顧,目前一般外科門診持續追蹤中。余明昌主任說明,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簡稱GIST)經研究資料顯示,是罕見的消化系統癌症,在美國每年有大約5,000例發生,在台灣每年有大約300例發生。多數是因為Cajal(卡哈爾)細胞的c-kit基因發生突變所導致的疾病,常發生在消化系統的胃及小腸,少部分病人發生在食道和大腸或腸胃道的任何一處,外科手術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這名個案是藉由腸胃內科轉介到外科門診做後續診治,並由院內多專科團隊成員共同討論擬訂治療計畫,開刀手術治療後,透過團隊成員提供優質的整合照護,讓罹患癌症經需積極治療的患者,透過多專科專業人員的整合照顧,讓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得到充分支持,進而有助於疾病的治療與復原。

常見的腸胃不適 可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作怪

常見的腸胃不適 可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作怪#胃腸道基質瘤

根據中央健保局及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資料顯示,胃腸道基質瘤是腸胃道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好發於50~60歲中高年齡者。常見的症狀有腸胃不適,如腹痛、噁心或嘔吐、易飽足感、體重減輕、甚至於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有些症狀與腸胃不適很像,所以此癌症不易早期發現,且惡性程度偏高,早期仰賴手術切除,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用於抑制腫瘤成長及復發,大幅提高此疾病患者的存活時間。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游介宇醫師表示,約六成發生在胃部,三成在小腸,其次為大腸及直腸,因此常有民眾誤以為是胃癌或大、小腸癌等的上皮細胞癌;其實它是一種「肉瘤」。游介宇主任說明,腸胃道是由黏膜、肌肉與漿膜組成;大眾最常聽到的胃癌、腸癌等,是最內層會接觸到食物或食糜的黏膜組織(上皮細胞)發生病變;而胃腸道基質瘤是位於第二層的平滑肌組織(紡錘狀細胞,此部份組織有結點,與腸胃道的蠕動有關),也因胃腸道基質瘤發生在第二層組織,因此較不容易發現,加上胃腸道基質瘤皆為惡性,因此腫瘤大小、發生位置及分化惡性程度是診斷與治療上最重要的預後因子。游主任表示,胃腸道基質瘤主要發病的原因目前僅能以基因突變解釋,而且尚無法確切歸納出哪些人是罹患此癌的高危險群。早年胃腸道基質瘤治療僅能仰賴醫師的巧手來切除腫瘤,但實際上患者約半數以上會復發或轉移,且過去僅有四成左右的病人能長期存活。游主任說:「近年發現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藥物基利克(Glivec),以及應用在腎細胞癌的紓癌特(Sutent)二者同樣可以作用在胃腸道基質瘤上,確實明顯延長了轉移性胃腸道基質瘤患者的存活時間。儘管如此,目前最好的方式仍以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為主。」醫師解釋,目前已有第一線藥物給付於惡性胃腸道基質瘤,來治療成年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當患者使用第一線治療無效時,則健保給付使用紓癌特做為第二線治療,二者皆為口服標靶藥物。由於二種藥物的作用機轉不同,基利克可能出現血球降低及水腫等副作用,而紓癌特則會出現黏膜及皮膚破損和胃腸道症狀。游主任補充,轉移性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患者初次使用第一線藥物約八成對藥物有反應,但仍有部份病人可能治療無效。一旦患者開始出現對基利克無反應而病情惡化時,除了傳統增加藥物劑量的選擇外,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紓癌特的治療,能夠廣效性地抑制復發的腫瘤,病患可達到65%的臨床效益,讓疾病獲得有效地控制,延長病患的生命。延伸閱讀「腸胃不適 應提防惡性腫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904

別絕望!胃腸道基質瘤可靠標靶藥物控制

別絕望!胃腸道基質瘤可靠標靶藥物控制#胃腸道基質瘤

依據99年全國十大死因統計顯示,癌症已29年蟬連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國人罹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快速成長!近年來分子醫學的快速發展,讓部分致癌基因逐漸被發現,進而發展出針對基因治療的抗癌標靶藥物,開啟了癌症治療新頁。其中,c-kit腫瘤基因的發現,讓患有「胃腸道基質瘤」的病患得以有更好的治療方式,也是標靶藥物治療的受惠癌症之一。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蘇裕傑說明,胃腸道基質瘤並無特殊的症狀表徵,早期不易察覺,常因其他因素進行內視鏡檢查,或因大便異常、腸胃道出血、慢性貧血問題、腸胃道阻塞等問題至醫院求診時才發現病灶。臨床上,當醫師透過內視鏡發現腸胃道有可疑組織時,可於檢查的同時取出切片,送至病理科醫師加以診斷,但腫瘤常因生長部位較深層,有時內視鏡無法取到切片,這時則需透過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攝影取得更詳細的腫瘤相關訊息。蘇裕傑醫師表示,目前全球醫界共識,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都應視為為惡性腫瘤,外科手術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若為中高復發風險的患者,術後再給予分子標靶藥物的輔助治療。但針對手術無法完全切除、復發或轉移性的胃腸道基質瘤,則以標靶藥物治療為主。基利克(Glivec)與紓癌特(Sutent)是目前用於治療胃腸道基質瘤的標靶藥物,基利克是一種蛋白質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主要是透過阻斷c-Kit基因的信號,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是目前健保補助的第一線標靶藥物,但部分患者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即發現效果不佳,或是多數病人在持續吃藥後產生抗藥性,以致造成復發或是腫瘤轉移等惡化現象時,醫師則會考慮加重基利克藥物的劑量加倍至800mg,蘇裕傑醫師表示,由於台灣人體質關係,若加重藥物劑量,常會造成更嚴重的副作用發生,導致病人身體無法負擔,為避免此種狀況發生,則建議改用第二線標靶治療利器紓癌特。「紓癌特」主要是針對PDGFR-α的突變,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與成長,同時亦能幫忙阻止新生的血管形成,避免提供氧氣及營養,使得癌細胞難以存活。蘇裕傑醫師叮嚀,雖然標靶治療可有效治療胃腸道基質瘤,但不表示使用標靶治療就能輕鬆的控制腫瘤與疾病發展,標靶治療跟傳統的化療一樣,都會出現藥物的副作用。基利克容易出現白血球降低導致出血、貧血甚至水腫等副作用,而紓癌特則會出現手腳破皮等狀況,但這些副作用通常在1~2個月內會得到改善,需耐心配合醫師指示及用藥,若有任何不適也要立即回診。標靶藥物的發明能有效延長病患之生存時間,同時病患若能持續保持正面的態度,配合醫師的醫囑與治療,有效抗癌,癌症絕對不再是不治之症。延伸閱讀「什麼是胃腸道基質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714

胃腸道基質瘤好發中老年人 男比女多

胃腸道基質瘤好發中老年人 男比女多#胃腸道基質瘤

一名65歲男性,因經常性胃脹及不舒服的情形持續兩三個月而來醫院就醫,先於肝膽腸胃內科做了胃鏡檢查,發現於胃大彎處有腫瘤突起,再透過電腦斷層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有一顆3公分的黏膜下腫瘤,於是轉診肝膽腸胃外科,由外科醫師進行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經病理化驗結果確定為「胃腸道基質瘤」。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黃俊傑醫師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胃腸道惡性肉瘤中最常見的一種,腫瘤細胞是從胃腸壁中控制胃腸蠕動的細胞演變而來,主要成因是細胞的基因突變所引起,大多數發生在中老年人,平均年齡約60歲,男性比女性稍多,台灣每年超過300人罹患,其中50~70%發生在胃,20~30%在小腸,其餘10~20%發生在食道、大直腸及腹腔內。 胃腸道基質瘤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但不需要做大範圍的淋巴結清除,因此若腫瘤不大時,很適合以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方式進行,由於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效果不佳,若是無法切除或是已轉移的患者,可以使用標靶藥物來治療。延伸閱讀「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71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