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阻塞

戴口罩可以運動嗎?醫:肺阻塞、心臟病患不宜

戴口罩可以運動嗎?醫:肺阻塞、心臟病患不宜#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小陳每天下班後會去河濱公園跑步,面對Covid-19三級警戒偶爾還是會戴上口罩出門運動,但是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戴著口罩跑步實在不舒服,上個月還有民眾戴口罩夜跑昏倒的新聞,他想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戴口罩運動又不缺氧昏倒。健康成人就算做高強度運動也沒差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林孟廷醫師表示,新聞中未提及男子是否本身剛好身體不適或是有其他慢性疾病造成暈厥。根據美國胸腔學會年鑑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健康成人戴口罩運動的所有心跳、血壓、呼吸等生理指標,與運動者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此,戴口罩並不會影響一般健康成人的運動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若是想要從事健走、跑步或騎腳踏車等戶外運動,民眾仍要遵守三級警戒規範,戴上口罩運動。出門前多帶一、二個備用口罩,在運動汗濕後,勤加更換口罩,以確保口罩仍有保護作用。但若是本身是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為疾病所造成的呼吸阻力較高,戴口罩運動,確實可能因為呼吸阻力增加與通氣的下降,造成持續性缺氧與血中二氧化碳濃度累積,進而刺激了身體產生呼吸代償而更喘,影響運動表現;同時也因為隔了一層口罩使得呼吸散熱較差,進而影響呼吸的效率與通氣。另一類則是有心臟疾病如心衰竭或冠心病的患者,心臟代償的能力較差,可會因為戴口罩運動的呼吸效率不好,進一步加速心率代償,增加心臟的負擔。因此建議三級警戒時刻,這類心肺疾病患者還是留在家中,不要外出運動,避免戴口罩運動增加身體的負擔。每天持續同樣運動卻出現頭暈、胸悶 小心疾病上身居家個人運動,建議可以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安排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攝取足夠水分,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林孟廷醫師提醒,如果每天持續同樣的運動強度,發現自己出現頭暈、胸悶、喘、嘴唇發紫等不適現象,就要小心是否有任何急性肺炎或心血管疾病的狀況,若本身有心肺疾病或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建議運動前先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方式,才能確保安全的活動。 

7分鐘活力健肺操 四量級提升肺活量

7分鐘活力健肺操 四量級提升肺活量#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第三級警戒延長,許多長者無法外出活動,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與健身老師共同設計4組7分鐘「活力健肺操」,讓肺阻塞患者只需一把堅固的椅子、一個小空間就可持續鍛鍊肺活量,對肺復原很有幫助,將安排住院中的隔離病患於固定時間運動健肺。 「如果肺不好,人生更是蒼白」彰基院長陳穆寬表示,很多到日照中心學習的老人家,因疫情關係改由居服員到府服務,在居家防疫這段時間,家裡只要有堅固的椅子,可以看示範影片,繼續來鍛鍊肺部健康,避免肺部功能受損、肌力流失。  設計規劃健肺操的彰基副院長林慶雄表示,過去人家說,「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但是「如果肺不好,人生更是蒼白。」因為肺不好,可能就躺在床上無法動彈,想買菜、爬樓梯、陪孫子玩耍,可能都有問題,健肺操的設計就是要讓肺功能復原起來。減緩肌肉流失、機能退化活力健肺操推出四個量級影片,主要針對肺阻塞患者的疾病分類、氣道受阻嚴重度來設計,尤其羽量級與輕量級,特別針對活動力不佳的長者設計,在坐姿下運動預防跌倒,只要一把堅固的椅子、一小方空間就可練習。 民眾在居家防疫這段期間,可藉由居家呼吸訓練及肺復原運動獲得幫助,減緩肌肉流失、機能退化、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民眾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量級下載影片。7分鐘活力健肺操重量級:https://youtu.be/_1J63qZmKIA中量級:https://youtu.be/ItRLduytLPA輕量級:https://youtu.be/jeNgA102ciU羽量級:https://youtu.be/-eXsj9kR4As

你是肺阻塞高危險群嗎?爬樓梯檢測見分曉

你是肺阻塞高危險群嗎?爬樓梯檢測見分曉#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一年造成逾6000人死亡,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肺阻塞是一種因為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引發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長期受到髒空氣的刺激,例如:吸菸、空氣污染、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或化學物質等,造成呼吸道長時間受刺激,產生發炎反應讓呼吸道分泌過多黏液,進而造成支氣管阻塞,使氣體無法順暢進出肺部,嚴重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1分鐘內未達30階 屬於高風險族群根據國健署2017年國民健康調查顯示,肺阻塞患者有6成認為疾病影響日常生活,但由於肺阻塞早期易與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患者易因輕忽症狀或缺乏病識感而延遲就醫,病患確診時病情多已達中重度,而造成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特別是長期吸菸或慢性咳嗽長達3周、濃痰、喘鳴、運動易喘的民眾,建議多利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展的「1分鐘358」登階測試(爬樓梯),進行自我檢測肺功能的狀況:*0~30階:1分鐘內未達30階,屬於高風險族群,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症狀,盡速就醫檢查。*30~50階:1分鐘內能登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留意自身肺功能。*50~80+階:1分鐘內能登50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吸菸者罹患肺阻塞風險 高6.3倍1.戒菸與遠離二手菸:菸害是造成肺阻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研究指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6.3倍,據調查,曾吸菸的肺阻塞患者仍有44.1%未戒菸,可利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洽醫療院所及各地衛生所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戒菸協助。2.規律正確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肺阻塞主要藥物之一,應遵醫囑規律且正確使用藥物,並按時回診追蹤監測。3.肺部復原運動:患者配合醫囑指示,並依照身體狀況進行肺部呼吸及運動訓練,來增強肺功能,建議可散步、騎腳踏車、噘嘴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長期咳嗽竟是肺阻塞 菸齡越長越要小心

長期咳嗽竟是肺阻塞 菸齡越長越要小心#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3歲的鄭先生菸齡37年,10年前雖已戒菸,但4年前仍因長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檢查發現是嚴重的肺阻塞,所幸在穩定服藥和持續進行肺復原療程下,鄭先生目前病情控制良好。醫師指出,長期吸菸已被證實是罹患肺阻塞的高風險因素,且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跟吸菸時間成正比,越是老菸槍越要小心。症狀容易和感冒搞混 經常很喘未必是肺活量不好肺阻塞是「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簡稱,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濃痰、運動易喘等等,因症狀容易和一般感冒搞混,許多人患有肺阻塞,自己卻完全不知情,就算經常感覺很喘,也以為只是缺乏運動、肺活量不好。「最關鍵的仍然是戒菸。」花蓮慈濟醫院個管師侯惠娟說,肺阻塞患者絕大部分都有吸菸習慣,身為個管師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讓患者遵從醫囑、確實戒菸,提高患者對療程的配合意願,「每個人的難處都不同,單純要求患者做這個、做那個,有時候效果並不好,所以才需要個管師介入了解,提供最合適、客製化的治療辦法。」患者專屬運動處方 訓練心肺功能「除了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還要還要幫患者設計適合的運動處方。」呼吸治療師陳宜榛表示,肺復原運動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體力允許範圍內,盡量完成醫師及呼吸治療師設定的目標,達到心肺訓練的效果;同時需要監測心電圖、血壓及心跳是否異常,因此必須有呼吸治療師在旁協助。肺復原室內也備有純氣,必要時提供給進行肺復健的患者使用。由於肺阻塞是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若沒有及早發現、妥善治療,當肺部功能損壞和惡化,除了可能導致日常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有性命危險;國人十大死因中長期佔據第七名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就包含肺阻塞。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高麗菜 減輕肺部負擔胸腔內科醫師劉迪塑醫師說,慢性疾病的療程通常都是持續且漫長的,即便對於症狀同樣嚴重的病患投以相同的處方藥,根據對醫囑的配合程度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有像鄭先生這樣入院時雖然已經嚴重肺阻塞,但後續病況控制良好的個案;也有始終無法戒菸,導致病情惡化快速的患者。個管師侯惠娟表示,除了治療肺功能本身,營養師也會教導患者如何吃得健康,比如避免產氣性食物,像豆類、高麗菜、洋蔥、玉米,以減輕肺部負擔。

前立委肺阻塞換肺 老菸槍咳痰喘警訊

前立委肺阻塞換肺 老菸槍咳痰喘警訊#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前立委蔡啟芳因嚴重肺阻塞日前進行肺部移植手術。醫師提醒,肺阻塞在台灣一年奪走5000條性命,患者90%以上都是老菸槍,「咳、痰、喘」症狀是重要警訊,務必戒菸並就醫治療。全球每10秒有1人死於肺阻塞蔡啟芳之子、立委蔡易餘指出,蔡啟芳因長期抽菸,罹患肺阻塞已10多年,肺功能持續下滑,上月起住院插管治療。肺阻塞全名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吸菸是主因,據統計,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於肺阻塞,全台一年更有超過5000人因肺阻塞過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肺阻塞是慢性的肺部疾病,由於長時間接觸對肺部有害的氣體、懸浮微粒,肺部經反覆發炎,對肺部氣管、肺泡造成不可逆傷害,包括吸菸者、吸二手菸者、長期暴露汽機車廢氣、因職業因素長期吸入懸浮微粒或以木柴生火的民眾都是高危險族群。余忠仁指出,肺阻塞患者多達90%以上是老菸槍,菸齡長達10至20年以上,到了30至40歲肺部累積一定傷害後,開始出現「咳、痰、喘」症狀並且愈來愈嚴重,連走兩步路都氣喘吁吁。嚴重24小時需用氧氣 甚至換肺不過,余忠仁臨床觀察發現,吸菸者常認為吸菸會咳嗽、有痰都是「正常的」,或誤認為只是小感冒而忽略警訊,往往都是被家人抓來就醫才得以確診。受損的肺泡、氣管功能雖不可逆,但症狀輕微者仍可透過氣管擴張劑增加氧氣吸入量,無奈藥物總有極限,隨肺阻塞患者肺功能快速衰退,漸漸會需要使用氧氣才能正常生活,甚至上廁所、睡覺都喘到不行,經常容易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到了最後,肺阻塞患者恐將24小時都需要氧氣、日常生活無法自理,或肺氣腫導致肺高壓,恐影響心臟功能,這時可能就要考慮走上「換肺」這條路。咳嗽三周未癒還會喘 應速就醫余忠仁說,由於吸菸有成癮性和同儕壓力,很多患者即便得知罹患肺阻塞,也很難立下決心戒菸,讓惡化速度加快、治療難度提高。他呼籲,一般感冒通常一、二周就會痊癒,若持續咳嗽長達二、三周,甚至開始出現喘的症狀,就應提高警覺,尤其是吸菸者、工作容易暴露粉塵或空污環境的民眾,應儘速就醫。

肺阻塞為新冠高危險群 抗惡化為首要

肺阻塞為新冠高危險群 抗惡化為首要#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不少患者痊癒後,出現肺纖維化的嚴重後遺症。除了新冠肺炎外,肺阻塞患者也容易出現肺纖維化的狀況,若是肺阻塞患者又不幸感染新冠肺炎,肺部的狀況恐更加惡化。醫師提醒,非常時期,肺阻塞患者應更注意正確用藥,避免急性惡化、確保治療成效。肺阻塞漸進式傷害 易造成肺部纖維化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胸腔科杭良文主任表示,當病毒或細菌進入肺部,讓肺產生發炎的狀況,而修復後的纖維母細胞產生結疤,當結疤的地方變多,柔軟的肺泡及肺泡壁就會變硬,變硬的肺部無法舒展,就是所謂的肺部纖維化。肺阻塞最容易發生在抽菸多年的老菸槍身上。尤其是每天一包菸,連續十年以上的菸齡人口,再來是身處於嚴重空汙的環境。杭主任繼續說明,肺阻塞及新冠肺炎都可能造成肺部纖維化,相對於新冠肺炎,肺阻塞造成的肺部纖維化屬於漸進式的。比方說,肺阻塞患者發現走斜坡會喘,就不再願意爬斜坡,漸漸的也不願意運動,造成體能持續惡化。至於肺阻塞患者明顯的特徵?杭良文主任表示,如果「咳、痰、喘」症狀超過三周,建議盡快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罹患肺阻塞。肺阻塞患者面對新冠肺炎 耐受性差杭主任說明,人體呼吸道有自己的防禦機轉,首先病菌進入呼吸道,呼吸道的纖毛會嘗試將它們排出,若是通過呼吸道,下一步人體會出動吞食細胞,將病菌吞食消滅,若是病菌進入到肺部,才有可能產生肺部發炎或肺部纖維化的狀況。杭主任認為,有肺阻塞等呼吸道慢性病的患者,抵禦新冠肺炎的耐受性較差,因為肺阻塞患者容易喘咳,易導致患者不願意進食,或不願意活動。在進食與運動量下降的情況下,肺阻塞患者身體耐受性就會變的更差、更難抵禦外來的侵害。新冠疫情下的肺阻塞患者 防疫之餘也要正確用藥針對肺阻塞患者平日防疫須注意事項,杭主任呼籲,首先患者要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若是必須出入公共場所,一定要戴口罩,以減低感染風險。再來是多方攝取營養素、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並且每天勤洗手。據數據顯示,今年國人為了防疫努力做到以上幾項,因此腸病毒及流感求診的患者也降低不少,顯示防新冠疫情之餘,還可以一同預防腸病毒及流感,民眾一定要繼續保持。杭主任分享,他觀察到肺阻塞患者在疫情下可分兩群,少部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害怕至醫院求診,也不規律使用藥物,後來導致病情惡化緊急送醫。另一群患者則因疫情的關係,變得比較願意遵從醫囑,規律、正確使用藥物。正確用藥包含使用合適的藥物和吸入器。杭主任提醒,無論發生疫情與否,肺阻塞患者一定要規律用藥,才能真正控制住病情,且盡可能維持生活品質。

肺阻塞患者 當心成新冠肺炎受災戶

肺阻塞患者 當心成新冠肺炎受災戶#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蔓延,對於肺阻塞患者來說,更要特別留意。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晟瑜表示,肺阻塞是一種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較差,所以較容易受到感染,氣溫較低時,稍不注意,也容易出現惡化狀況。大部分肺阻塞患者肺部功能已受損,這些患者在急性感染後,可能得住院,造成呼吸衰竭的風險亦比較高。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建議患者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口罩、多洗手,而且要遵從醫囑,正確使用藥物。肺炎vs.新冠肺炎有何差異?肺阻塞患者因肺臟較不健康,罹患肺炎的比例較常人高4倍 ;更有數據指出,每10人中最少有1人3年內會再罹患肺炎,需要特別留意。張晟瑜醫師解釋,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和非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或黴菌等病原侵入肺臟所造成。目前廣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會造成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與細菌性肺炎不同的地方是,病毒性肺炎會在肺臟裡或肺臟外出現一些非典型變化。嚴重的病毒性肺炎的病程進展比較快,在胸腔X光上的表現跟常見的細菌性肺炎不太一樣,即使痊癒,部分患者肺臟會出現纖維化的變化。病毒性肺炎所造成的發燒可能比較高,且合併有肌肉痠痛、關節痠痛、頭痛等症狀。少數病毒性肺炎可能引起人體比較強烈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點像免疫風暴,導致肺部細胞死亡,這也是許多患者在痊癒後出現肺部纖維化變化的主要原因。肺阻塞急性惡化 也會出現咳、痰、胸悶張晟瑜醫師指出,無論是肺阻塞急性惡化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會出現咳、喘、痰、胸悶等症狀,不容易辨別。但是病毒性的肺炎,除了有呼吸道症狀,還可能有發高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肺阻塞急性惡化時可能沒有發燒,或是輕微發燒。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要盡快就醫,醫師可以透過X光或其他檢查來判斷。無論是病毒或細菌性肺炎,肺阻塞患者遭到感染後,病情容易因此惡化。所以醫師提醒肺阻塞患者須接種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肺阻塞患者使用藥物時要留意什麼?目前治療肺阻塞比較常見的藥物有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性類固醇,根據研究,吸入性類固醇有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罹患肺炎的風險會增加20-30% ,所以肺阻塞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張晟瑜醫師提出,除非慢性肺阻塞患者有合併明顯氣喘,或是血液裡的過敏指數比較高,或已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才會考慮加上吸入性類固醇。此外,除了肺部感染,吸入性類固醇的副作用還可能出現口腔潰瘍、口腔黴菌感染,至於全身性的影響較少,不過由於成人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劑量較高,在一些研究分析裡,可能使得產生白內障、骨折的機率增加。階梯式治療循序漸進 吸入型藥物效果佳針對肺阻塞會採取「階梯式治療」,張晟瑜醫師表示,「階梯式治療」就是根據症狀將患者區分成A、B、C、D等四類。A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且不常急性發作,通常會給予單方支氣管擴張劑,在不舒服的時候使用。B類患者持續有症狀,走路、運動會喘,但是不常急性發作,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C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但經常急性發作而跑急診,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保養。D類患者平常就有症狀,且經常急性發作,建議使用單方或複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並視狀況加入吸入性類固醇。治療肺阻塞時,吸入型藥物的效果都比口服藥物的效果好很多,建議盡量使用吸入型藥物,可以避免藥物造成全身性副作用。醫師會依照病情,循序漸進使用不同的藥物。肺阻塞不可逆 保養重點記起來張晟瑜醫師提醒,氣溫劇烈變化、細菌或病毒感染、空氣污染、壓力都會增加慢性肺阻塞急性惡化的風險。這四個原因可能讓原本控制穩定的患者提早回門診甚至跑急診的比例增加。曾有一名70幾歲老榮民,是個老菸槍,每次問他有沒有戒菸,他都會說「有抽比較少」,但其實一直都有在抽菸。夏天時,病情較穩定,他會自己把藥物減量,冬天一到他幾乎都會跑急診。有一年冬天,老先生又來急診,由於狀況較嚴重就被插管送進加護病房,對他產生很大的衝擊。通常插管會是患者生命中很大的轉捩點,這位老先生從那次經驗後,再也不敢抽菸。臨床上很常見這樣的患者,沒辦法理解肺阻塞必須規律用藥,讓呼吸道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況。肺阻塞基本上不可逆,只會慢慢變差,惡化的速度就取決於是否好好用藥、有沒有戒菸、有沒有經常急性惡化,肺部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有助改善生活品質。戒菸與否 治療效果差很大張晟瑜醫師強調,年輕時抽菸可能感覺不明顯,但進展到慢性肺阻塞後,有戒菸跟沒戒菸,肺部感染的頻率就不一樣,沒有戒菸的患者常常會反覆發作,然後反覆感染,而且藥物治療的效果都不太好。除了可能造成肺炎、急性發作比例增加之外,抽菸也使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肺阻塞還可能影響肺癌的治療,因為肺功能比較不好,就算早期發現,外科醫師可能擔心肺功能不佳,而不敢動手術切除。抽菸是導致肺阻塞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可能與粉塵暴露的職業有關,例如做牙材、磨石、洗地板、噴砂、油漆等。慢性肺阻塞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有痰、容易喘,喘通常是比較後後期的症狀。我們會問患者,究竟是走路會喘、爬樓梯會喘、還是坐著就喘,這是不一樣的嚴重度。建議有抽菸、長期咳嗽或痰很多的民眾,只要上述症狀持續超過三周,要至胸腔內科就診,看看是否有肺阻塞、感染、甚至肺部腫瘤的狀況。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至於戒菸的部分,目前已有戒菸輔助藥物可以使用,愈早把菸戒掉,對健康愈好!(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滿40歲注意!16人有1人罹肺阻塞

滿40歲注意!16人有1人罹肺阻塞#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肺阻塞是慢性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每年奪走6000條以上的性命,換算下來約每77分鐘約有1人因肺阻塞而死亡。。咳、痰、喘的症狀多半與感冒或菸咳混淆,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反覆發作、急性惡化將增加呼吸衰竭、死亡風險。74歲老菸槍張先生,5年前開始經常咳嗽有痰、一開始並不在意,後來爬樓梯會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演變成半夜喘到沒法睡覺,因此反覆住院治療,生活型態變成和以前完全不同,原來是「肺阻塞」悄悄找上門。咳痰喘勿輕忽 肺阻塞每77分鐘就奪走1人性命以前很喜歡騎著腳踏車到處晃晃串門子,或帶孫子外出散步的張先生,輕忽咳、痰、喘,後來活動就喘導致體力變差,漸漸的選擇少活動與不出門,家人都擔心張先生會不會得了憂鬱症,就醫後檢查後確診是【肺阻塞】,開始接受治療,在醫護衛教人員的詳細說明後,瞭解到戒菸與正確吸藥的重要性,現在的張先生總算能好好的睡覺,也能出門散步了!張先生感嘆:如果早一點知道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或更早期發現、早期戒菸與治療,相信人生會更美好。40歲以上肺阻塞的盛行率為6.1%臺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張基晟主任指出,引起肺部慢性發炎係因呼吸道長期受到有害物質的刺激,長期吸菸是最常見的致病因子。在臺灣,40歲以上肺阻塞的盛行率為6.1%,且會隨著年齡而增加。張主任指出,肺阻塞的早期表徵如咳嗽有痰、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易與氣喘、感冒混淆,且病人多半在40歲後才逐漸出現症狀,往往被歸因於老化所致,甚至多數人走沒兩步,爬沒三階就喘不停,仍未覺察不對勁,提醒民眾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就應該提高警覺,及早就醫。肺阻塞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有助大幅改善肺阻塞咳、痰、喘雖看似不影響生活,據統計,肺阻塞病人出院後一年的死亡率高達22%5,當肺功能逐漸惡化、呼吸困難,就會危及生命。臺中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詹明澄主任說明,肺阻塞的治療以緩解症狀、預防急性惡化為主要治療目標。因肺功能受損後無法復原,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加重要,除此之外戒菸、遠離二手菸是絕對必要的。臨床上會依照症狀嚴重度及過去發作紀錄,施予適當治療。輕度肺阻塞病人以單方支氣管擴張劑為主,中重度肺阻塞病人則以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如反覆急性發作,則建議加上第三項藥物-吸入性類固醇,改善慢性發炎問題。詹明澄主任表示:建議40歲以上長期抽菸者且有咳嗽有痰、呼吸困難、活動性喘都應定期做胸部的X光、肺功能的檢查,若發現問題也能至胸腔內科進行檢查,找對科別、對症下藥,贏回健康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