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

糖尿病患避免截肢惡運 足部皮膚保養是關鍵

糖尿病患避免截肢惡運 足部皮膚保養是關鍵#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常有的慢性病變,也是造成重大罹病、殘障及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帶給患者和家屬極大的威脅及痛苦。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血糖控制好壞,是足部併發症發生的關鍵;建議每日檢視足部皮膚並保持清潔乾淨,而若有小傷口建議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感染或截肢。衛福部胸腔病院家醫科辛明容醫師解釋,造成糖尿病足的病因,包含神經病變、周邊動脈疾病、免疫系統受損、足部變形及局部細菌感染等。這些病變會造成足部感覺、運動、循環功能與結構上的異常。其中,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是以周邊神經症狀為主,它影響到周邊的感覺及運動神經。所以,當足部感覺逐漸喪失,將會漸漸失去感覺與保護作用,臨床上患者無法正常地察覺肢體末梢的異常或疼痛,因此足部容易產生傷口並形成潰瘍。受傷後由於患者沒有發覺,以致未即刻接受適當的治療,且由於血液循環不良,受傷部位難以癒合,若合併細菌感染,侵犯組織及深部肌腱、骨骼,可能產生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與壞死,甚至需接受截肢才能維持生命。2要點「不失足」:控糖、傷口照顧辛明容醫師說,糖尿病足的治療,需評估傷口狀況與感染程度,透過積極的傷口照顧和血糖控制、足部輔助器使用、廣效性抗生素、手術及高壓氧治療等。而預防方面,則著重於長期血糖控制以及正確的足部照顧方法:每日檢視足部皮膚並保持清潔乾淨、穿著舒適的鞋襪、定期修剪趾甲、如有灰指甲或小傷口應確實就醫治療,避免自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造成更多傷害。同時他建議患者至少每年需定期接受一次足部檢查與評估,透過定期追蹤、患者足部自我照護與相關慢性疾病的控制與治療,可大幅減低糖尿病足的發生,遠離更大的傷害。

手術還要挑「好」日子?老婦延誤就醫差點截肢

手術還要挑「好」日子?老婦延誤就醫差點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一般人若知道自己身體出狀況,必須透過手術治療,一定趕緊處理,不敢拖延;不過中國這名72歲老太太,因右腿動脈硬化、靜脈血栓,導致腿無力走動,原本應該儘速動刀,但卻堅持看農民曆才肯出門,一拖再拖後,害她差點失去一條腿。動脈硬化+靜脈血栓 晚一天就截肢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許多人來說,農民曆就像生活指標,落髮、嫁娶、遷居,全部都要看到「宜」字才肯執行,不過老太太這次的堅持卻讓旁人心驚膽顫。當地醫師說,她因為右腿出現動脈硬化,加上靜脈血栓,比左腿整整腫上一圈、甚至發黑,連行動都有困難,而這疼痛指數與生小孩相同,竟然還可忍上8日,晚一天就要截肢。家人表示,老太太看農民曆上寫這幾天「不宜外出、不宜手術」,堅持要等「可以出門」才進行治療,所幸急救順利,才讓她脫困,卻也因為固執的個性差點賠上一條腿,實在有驚無險。血栓好發65歲以上 走不動、腿痠是前兆醫師提醒,血管栓塞易發生在65歲以上,起初症狀是「走不動」,大約走上500公尺腳就會痠,接著能走的路程會越來越短;許多人以為是年紀大,身體老化而忽略,但其實是血栓造成,若持續1到2年情況都沒改善,就要去醫院治療,千萬別拖延就醫時間而釀成大患。

離奇!老翁左腿遭毒蛇咬 竟害右腿截肢

離奇!老翁左腿遭毒蛇咬 竟害右腿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夏季是毒蛇出沒的高峰期,不論在山區、自家庭院,只要雜草叢生處,都要特別注意。日前,中國一名老翁遭毒蛇咬傷,左腿上出現咬痕後傷口潰爛;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幾天後,卻是右腿出問題!經檢查發現,病患右腿發黑且動脈血栓栓塞,害他逃不過截肢命運。左腿傷口潰爛 右腿動脈硬化遭血栓明明是左腿被咬傷,怎麼截肢的是右腿?半個月前,這名老翁在自家庭院遭蛇咬傷,家人得知後隨即帶他就醫,而除了左腿腳趾有明顯咬痕外,傷口還潰爛,幾天後,奇怪的事情發生,老翁右腳趾竟出現滲水現象,且從腳趾發黑至整條腿,嚇得他再次就醫。如此離奇的事情,實在令人不可置信,老翁送醫緊急治療後,手術卻不盡理想,醫師發現,病患整條右腿動脈已遭血栓栓塞,搶救後還是殘留許多血栓於腿內,花了5天時間,只打通一根血管,還有2根必須捨棄,最終還是面臨截肢。足部疼痛、行走困難 恐是下肢動脈硬化醫師表示,老翁的狀況相當特殊,因為大部分被毒蛇咬傷,只要及時處理,頂多有局部症狀,極少患者會因此出現血液凝固的情形。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個案的右腿本身存在動脈硬化問題,加上毒液引起血液凝固,最終使右腿動脈系統廣泛血栓,才造成此遺憾。事實上,此狀況正暗示「下肢動脈硬化」潛藏的危機,醫師提醒,若足部感覺異常疼痛、行走困難,這就是前期表現;而如果腳突然感到灼熱、刺痛、麻木等,很可能是神經缺血病變的徵兆,兩者都屬於不正常現象,應儘速就醫。

老年人罹糖尿病有傷口輕忽!當心慘截肢

老年人罹糖尿病有傷口輕忽!當心慘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有罹患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老年人,務必提高警覺,有傷口就要趕快處理!苗栗就有一名百歲人瑞爺爺,日前小腿處出現傷口,癒合狀況一直不佳,雖有在家自行換藥處理,但情況卻仍是日漸惡化,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罹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勿輕忽身上的任何一個小傷口,若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引起感染。老年人血液循環差 傷口容易缺氧蔓延大千綜合醫院高壓氧中心林澤村醫師指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問題傷口已成為高壓氧治療中常見的適應症。除了糖尿病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好壞之外,血液循環、感染及營養的狀況也是影響傷口癒合與否的重要關鍵。他進一步說明,第一個決定傷口癒合的因素是血液循環,當人體循環系統不佳時,促進傷口癒合的物質及氧氣無法有效地循環到傷口周圍,更無法透過良好的循環進行代謝。第二個因素是感染,循環差導致缺氧,進一步影響白血球的殺菌能力,如果再加上罹患糖尿病,還會有免疫功能不全的問題,因此可能發生感染導致影響傷口癒合。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太少 也會影響傷口癒合最後一項因素則是營養,營養是促進傷口癒合的最佳原料,尤其是血中白蛋白的濃度,假使白蛋白過低的病人即便有好的循環及感染控制,仍會影響傷口癒合。這些因素發生時都可能會使傷口癒合速度減慢,因此在照顧傷口及促進恢復時,都必須考量這些狀況,以確保傷口癒合的情形。林澤村醫師呼籲,如果民眾有傷口癒合的問題,請儘早尋求高壓氧專科醫師的評估,可適時的給予高壓氧治療,儘可能減少問題傷口所造成的嚴重併發症及避免截肢的命運

女嬰戴防抓手套 手指遭細線纏繞竟截肢

女嬰戴防抓手套 手指遭細線纏繞竟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照顧嬰兒務必小心!台中一名三個月大小女嬰,近日因天氣寒冷,父母為了保暖,遂拿防止嬰兒亂抓的護手套,以求保暖,不料,因氣溫連日偏低,所以女嬰三日沒有洗澡,手套也連續三日未取下,直到拿下手套後,父母赫然發現女嬰左手中指遭手套脫落細線纏住,呈現發黑狀態,緊急送醫後,因組織壞死,只能截肢。女嬰手指發黑經火速送醫,經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李子朋醫師檢查,確診這名女嬰中指前端遭細線纏繞過緊,造成血管與細胞嚴重受損,已缺血壞死且錯過修復時機,因此只能進行截肢。截肢部位僅指甲處 所幸不影響正常運作李子朋表示,女嬰的手指遭到異物纏繞過緊又過久,造成長時間血液無法流通,並且神經也嚴重損傷,細胞整個壞死無法挽救,所幸截肢部位是指頭前端一小段,日後手部運作不會受到影響,長大後也可做指套來協助外觀的美化。他呼籲,傷害常常是無意間發生的,尤其嬰兒遇到不舒服時無法自行掙脫,遭到小小的細線,甚至成人頭髮纏繞住手腳指或四肢時,都可能造成莫大傷害與悲劇;因此若要幫家中寶貝穿戴衣物或手套襪子時,要特別檢查注意裡層細線是否脫落,避免穿戴進去時遭到纏繞,另外孩子睡覺與躺臥的地方,也要隨時保持清潔,防止嬰兒抓取時受到傷害。

放小傷口不管 老婦竟要遭截肢

放小傷口不管 老婦竟要遭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可要多加當心自己的腳!一名已有七、八年糖尿病史的戴奶奶,腳拇趾原本好端端的,因一個小傷口,竟在三天內莫名變黑、持續惡化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立即就診後,醫師因擔心引發敗血症,竟建議最好截肢,讓她嚇得臉色發青,豈料一個傷口會演變成須截肢,所幸兒女積極諮詢更多治療方法,發現「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以高壓氧治療、導入新血,即使壞死的拇指無法救回,成功「保足」。糖尿病患正確治療 保足好安心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不好,常伴隨著神經、血管病變,導致血液供應不良、感覺功能日漸退化。不少患者因足部傷口不易癒合,感染潰爛或壞死,嚴重則易引發敗血症,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但對患者來說,不僅造成身心受創、生活自理困難,對家庭與社會的影響也很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比例約2.8%,超過一億人為糖尿病患者;而在台灣,每年糖尿病諮詢門診治療多達150萬人;且近三成糖尿病患者易併發足部潰傷,一旦潰傷惡化,常伴隨出現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等病痛發生,最終得面臨組織壞死或截肢,對此,衛生福利部從90年開始於各縣市建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提供糖尿病患者解決病痛疑難雜症,積極「保足」。衛生福利部呼籲,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二十歲以上罹患人口佔了百分之八,倘若無預防治療或控制病情,恐怕病痛引起的併發症,將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甚至造成醫療龐大負擔,糖尿病的防治療程應搭配醫師囑咐及生活作息改善,減輕病痛對生活帶來的負擔。

糖尿病患不控「糖」 足部病變嚴重恐截肢

糖尿病患不控「糖」 足部病變嚴重恐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64歲的劉小姐,有家族遺傳糖尿病史,最近稍為運動一下,便覺得足部疼痛痠麻。起初不以為意,但狀況並未隨休息改善,於是前往醫院求診,原來是糖尿病造成足部產生病變。醫師建議,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好壞,是足部併發症發生的關鍵,而若有小傷口建議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感染或截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孫丕昌說,糖尿病在臺灣盛行率及死亡率均逐年增加。而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伴隨產生足部的潰瘍、感染以至於截肢是造成患者嚴重失能,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早期發現+提早復健 延緩足部肌肉萎縮在所有非外傷所造成下肢截肢的患者之中,其病因約有一半以上是和糖尿病的控制不良,造成下肢病變有關。糖尿病患常常併發周邊血管病變,引起足部缺血,加上神經病變,使足部感覺減弱,甚至出現畸形,此時若再發生感染,就會導致嚴重的足部問題。因此他強調,早期發現並預防糖尿病造成的各種足部問題,是避免將來發生感染、截肢等嚴重併發症,進而危及生命。而糖尿病患最重要的還是血糖控制,若能在早期尚未產生足部變形時,透過復健活躍遠端肌肉,或許可延緩肌肉萎縮。

他罹糖尿病愛泡腳 雙足「燉」到險截肢

他罹糖尿病愛泡腳 雙足「燉」到險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寒流南下,有許多民眾開始會用熱水袋、泡腳機等來取暖,但醫師提醒,可要格外留意,因為使用不慎,很可能就會造成燙傷的風險。對此,萬芳醫院整形外科王先震醫師表示,日前出現五天之內,就有2名因不慎使用熱水袋或泡腳機,而造成下肢深二度燙傷的案例,其中一位是糖尿病病人,因下肢感覺神經病變,導致使用泡腳機時間過久,造成雙足深二度燙傷,所幸及時進行清創及植皮治療,才免於截肢風險。使用暖爐、電毯 應以10分鐘內為宜面對寒冬,王先震醫師提醒,老年人、糖尿病患常有下肢感覺神經退化的問題,當泡腳水溫過熱時,肢體的感覺及疼痛防衛機轉消失,因此,即使是45度的溫度,一旦浸置過久,也會因聚熱慢火燉肉,而導致燙傷的皮膚損害,甚至造成深度的燙傷。尤其足背薄薄的皮下,就是韌帶以及足骨,更會增加清創後重建的困難,嚴重時有可能需要截肢,因此,不可不慎,家中若有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使用泡腳機、暖爐、電毯等保暖設備時,應注意溫度不宜過高,建議以攝氏45~50度為原則,且時間以10分鐘之內為宜,以免造成燙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