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

看診收據除保險理賠外還有「隱藏用途」?醫改會揭「這點」最關鍵

看診收據除保險理賠外還有「隱藏用途」?醫改會揭「這點」最關鍵#醫改會

小于因缺牙至牙科診所就醫,醫師告知需自費植牙。植牙前先預付訂金兩萬元,待拆線及做完相關處置後,再支付兩萬元。小于將向櫃檯繳費時,同時詢問是否能夠開立收據,診所卻回覆植牙沒有收據,僅能提供繳費紀錄單翻拍。不久後,小于接到診所連繫無付款紀錄,才讓他驚覺不對勁⋯⋯

遭醫師徒手摸私處她嚇傻⋯醫改會教你「自保5招」避醫療性騷擾

遭醫師徒手摸私處她嚇傻⋯醫改會教你「自保5招」避醫療性騷擾#醫改會

Amy因恥骨疼痛與腰痠到中醫診所治療,卻只有男性中醫師一人進入診療室,並無其他護理人員跟診,醫師要求她脫掉褲子採坐姿,並以確認疼痛位置為由,未再詳細說明與告知並取得同意的情況下,徒手翻開她的內褲,且無穿戴手套就徒手上下觸摸私密處,嚇得Amy拍開醫師的手,後續醫師不發一語地迅速針灸完後便匆匆離開診療室。讓Amy不僅在就醫過程中留下陰影,更質疑醫師是否藉由提供醫療服務之便對患者性騷擾。

遇到醫療糾紛,「醫預法」能幫上忙?醫改會教你「3步驟」自保

遇到醫療糾紛,「醫預法」能幫上忙?醫改會教你「3步驟」自保#醫改會

「34歲產婦進入手術室分娩,1小時後卻傳來子宮破裂命危、新生兒死亡的消息。因事發後院方並未在第一時間完整說明、更於當晚神隱失聯,氣的家屬前往事發診所撒冥紙抗議⋯⋯」因醫療爭議而灑冥紙、抬棺抗議的案件時有耳聞,或有些人選擇進行平均5至8年的醫療訴訟,但追根究底,真相釐清了嗎?爭議解決了嗎?能夠預防再發生嗎?

行動不便,哪裡有無障礙診所?醫改會「3招」教你速查

行動不便,哪裡有無障礙診所?醫改會「3招」教你速查#醫改會

文/醫療改革基金會小林是一位獨居且行動不便的障礙者。最近因為重感冒,吃了家中常備成藥卻未見改善。過往,小林尚有餘力到大醫院做例行檢查,但這幾天感冒症狀難耐且體力虛弱之下,不得已需要出門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好不容易,小林在繞行完重重阻礙的騎樓與人行道後,抵達有提供無障礙設施的診所,卻因診所設置的斜坡板過陡、過滑,他擔心快200公斤的電動輪椅開上去會有危險,始終不得其門而入。即使小林輾轉請其他就醫民眾協助向診所人員轉達就醫需求,沒想到診間醫生一出來,卻說只能在騎樓幫他稍微看一下。小林覺得在人來人往的騎樓看診,不僅引人注目,心裡還有點不舒服⋯⋯行動不便族群將是你我小林的故事並不少見,與小林一樣行動不便的就醫族群,包括高齡者或推著娃娃車的家長。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每5位國人中將有1位就是老人。如俗語所說:「生病不會看時間,疾病沒有日夜之分。」如何在安心、安全的無障礙環境中,依不同程度生病的就醫需要,在診所看小病、在醫院看大病,絕對會成台灣未來的醫療服務及社會課題。如今,就醫無障礙推動上已面臨2項挑戰: 診所多是租賃或購置現成的建物,擔憂不易落實無障礙環境。 社會對於無障礙的精神、設施及設備建置的原則,以及相關法令或替代方案的認識不夠。早在2013年頒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4年台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內法制化後,就已規範不論面積,建築物須全面無障礙化;於無障礙設施推動上,更須落實在醫院、護理之家、銀行、餐廳、加油站或學校等公共場域,窒礙難行者也可尋求替代改善方案。該怎麼尋找最近的無障礙就醫資源?但時隔多年,民眾最可近的厝邊診所仍獨落人後,尚未納入相關規範。既然診所無障礙化的相關法規推動緩慢,若民眾有無障礙就醫需求時,該怎麼尋求鄰近的資源呢?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先透過以下3個方法查找:1. 上網查詢衛福部公布的「全國醫療院所無障礙就醫環境資訊」。2. 透過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可查看診所周遭就醫環境。3. 使用「健保快易通」App: 「就醫院所查詢/進階選項/特約類別(診所)」 選擇所在縣市、勾選病人有需要的「無障礙服務」(無礙通路、無礙廁所、溝通方式、服務窗口) 搜尋、選擇住家周邊診所,查看是否有提供無障礙服務醫改會期待,政府應強化國民健康署、全民健康保險署等跨司署連結,運用多元的財務誘因,在各醫療網生活圈建立「友善示範診所」,或透過「認證制度」予以獎勵,並透過輔導、轉介等方式強化跨專業連結,讓無論是短期或長期有無障礙就醫需求的民眾,尤其是高齡社會下的失能長者,都能就近且安心的在基層就醫,落實分級醫療。

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

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醫改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台灣多重慢性病人因免疫力低,成為首當其衝的高風險群,多次就醫,仍無法改善病況。一名70歲老翁,日前住進醫學中心,因多重病因於短短1個月內看了17科別,透過醫師多次轉介,仍無法改善身體狀況。醫勞盟理事曾家琳表示,該名老翁除了小兒科、婦產科外,該院所有科別通通跑過一遍,直到醫師介入,透過單一整合門診縮減成2科別,後續改在家庭醫學科及老年醫學門診追蹤及治療,才解決老翁複雜且漫長的就醫過程。民眾多半聽過卻找不到醫院整合窗口「台灣不是沒有整合計畫,是已經有很多,像是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等,但都是跨司署、跨醫院基層及社區等診所,但卻因為計畫設計不周下,缺乏人力及誘因,醫療端只能有心無力,民眾多半也只是聽過卻找不到醫院整合窗口,實際使用過整合門診的人數更是少。」曾家琳說。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台灣每5.5人就有1人有2種以上慢性病,且多重慢性病人的就醫次數是一般人的2倍、花費醫療點數更超過國人的3倍。而在用藥方面,一般病人平均藥品項數3.1項,但多重慢性病人藥品項數卻達7.5項,平均都要吞達近20種藥物品項,「顯見飯前一把藥、飯後一把藥,若未能有效回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醫療需求,不僅會增加病人安全風險,惡化多重慢性病人醫療照護品質,更會成為民眾與健保的沉重負擔。」醫改會實際體檢「醫院門診整合照顧計畫」,發現執行率不到5成,照護人數更從2016年55 萬人,直落至2020年20萬人不到,只佔整體多重慢性病人的5%;甚至,總額評核報告也指出,利用過門診整合的病人,不論在門診點數、急診次數或是藥品項數,都沒有顯著改善,顯見政策執行成效不佳。醫療院所面臨「整合門診」4大困境「健保署等於繳交了一張完全不及格的成績單。」劉淑瓊認為,醫療院所面臨的困境包括:1.沒有團隊:為維持整合門診運作,除了核心的醫師,還須穩定且專業的團隊人力來協助評估與管理,但這個計劃卻沒有從團隊人力來設計支付標準,導致整合團隊經常沒有聘足人力或流動率高,影響疾病照護的連續性與病人的信任感。2.沒有誘因:整合門診開設成本高,又因多重慢性病人往往併發症多、用藥複雜需耐心梳理,個案看診及處置所費時間也較長,依規定卻只能申報前3次的整合診察費,也因收案慢、案量低而有業績壓力被檢討。醫院端往往因顧及執行成效或個案不得重複收案之限制,所以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改成自行吸收或甚至拒絕收案。3.沒有配套:因實施門診減量,隔年起健保署不再提供重點照護對象收案名單,這造成原本會依名單挑選需整合的病人的中、小醫院,後續卻因不具充足量能或資訊科技能力,苦無配套下反而無法找出院內的潛在照護對象,收案能力大受影響甚至停止提供相關服務。4.沒有輔導:因為政府沒有去輔導各層級醫院發展合適的模式,有意推動 整合門診的專科別,往往僅能做到最基礎的資訊整合或一次掛號多科看診模式,而無助於改善病人多科看診、用藥多與醫囑多的擔憂與恐懼, 易造成「空有整合之名,而無整合之實」的困境,進而降低控制病情與治療之成效。劉淑瓊說,從健保署健保財務收支檢討報告中,提出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老年人口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性醫療匱乏。而設計不當所造成的「有心無力」與「有名無實」,還可能惡化病人對整合醫療的可近性以及照護的連續性。健保署應全面檢討整合醫療政策劉淑瓊呼籲,健保署應積極檢討整合醫療政策,針對收案條件、給付項目、支付標準不合理,以及監測指標不能反映實務需求等問題,提出計畫轉型時程規劃。也應針對有意願推動整合醫療服務的醫療院所,輔導院所發展因地制宜的整合模式與操作方式,同時強化民眾宣導,並提供可簡易查詢符合自身需求的整合門診照護院所名單,讓目前160家的門診整合服務更能讓民眾所知所用。劉淑瓊指出,衛福部應拿出推動整合醫療的決心,加速提升多重慢性病人的醫療照護品質與病人安全。讓有需求的民眾知道、看到並可以就近使用整合資源,才能有效提升醫院與醫師對複雜照護需求病人的長期關注,與達到提高慢性醫療照護品質及控制醫療成本雙贏的計畫推動目標。除此之外,醫改會也建議民眾要聰明就醫,破除廟大和尚靈、名醫才好的迷思,若自覺有多重慢性病、多專科、多用藥等複雜就醫困境時,可主動詢問信賴的醫師院內有無提供整合服務。

搶救五大急重症 全台過半縣市醫院無可救!

搶救五大急重症 全台過半縣市醫院無可救!#醫改會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如果「急病」亂投醫、送錯急診室的結果,往往可能沒有碰對急救專科,或是沒有當班的專科醫師團隊可立即執行治療,最後病患只能轉診,以致後續治療結果不佳或造成後續龐大的醫療資源耗費。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有急診室的醫院都有能力及時處理中風、心肌梗塞、新生兒呼吸窘迫、重大外傷及孕產婦妊娠急症等「急重難症」,甚至救護車也只送「最近」的責任醫院。但其實這類急重症應該要送到「重度級」急救醫院或經認證的「特殊照護中心」。在台灣,其實很多病例常常因延誤或送錯醫院,而斷送生命。根據分析,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發現,全國22縣市竟逾半縣市出現搶救破洞,像是台東縣沒有一家醫院可急救腦中風,新竹市也無急性冠心症急救醫院,嘉義市則是無重大外傷救治醫院。台東達仁衛生所主任醫師徐超斌表示,台東縣是全台醫療資源最貧乏的地區,人口數約23萬,現在卻只有7名醫師可處理急重症情況,且又無捷運、公車,若要生病,真的只能挑時機。徐超斌說,就曾有一名30多歲年輕人因為騎機車車禍,造成硬腦膜下出血且硬腦膜上血腫,卻因醫院無神經外科無法診斷出病情,病患沒有得到及時的醫療照護,最後變成植物人無法救回。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台灣人民每人都繳一樣的健保費,卻因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地區不平等問題,造成非都會縣市病患無醫院可送或者送錯醫院,希望政府能夠慎重正視此漏洞,讓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就醫權利。(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缺乏急重症搶救概念 易錯失黃金搶救期

缺乏急重症搶救概念 易錯失黃金搶救期#醫改會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名的心臟病(心肌梗塞)、第三名的腦血管疾(中風)、第六名的意外事故(重大外傷),以及孕產婦妊娠急症、兒科重症等號稱「五大急重難症」,每年造成國人巨大的生命威脅。例如,每31分鐘就有1位國人因心臟病死亡,全年約有1萬6千人死亡;每48分鐘就有1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全年約有1萬人死亡 。如果沒能及時搶救,不僅是家庭的悲劇,後續更可能耗用龐大的健保與社會資源。民眾若不幸碰到這類突發的急重症,當下往往亂了手腳,在沒有明確指引協助下,家屬或救護車對於該送何處搶救,也常是一頭霧水甚至意見不同。但據衛生署統計,急重症病患高達68%是自行送醫,與國內外的搶救指引建議先call 119以協助到院前評估聯繫,並正確送醫的方式有段落差;加上國人普遍沒有「急重症責任醫院或稱中風中心、冠心症中心等」概念,誤以為先送到醫院就安心、有急診的中大型醫院就有能力搶救5大急重症,以致錯失黃金搶救期。依據國內外的中風治療指引指出,如果缺血性腦中風能在病發後3小時的搶救黃金期內,注射血栓溶解劑,可明顯降低死亡與後遺症。但這要還考量病人送醫院急診後的檢傷時間、排攝影檢查到團隊就位後能進行治療所耗費的時間,可說是分秒必爭。因此許多專家都建議,最好能儘速在30分鐘車程內,送往最近且有處理能力的醫院。至於哪些是有處理能力的醫院,醫改會建議,應優先選擇送往衛生署急救醫院分級評鑑為「重度級的急救醫院」,或當地經衛生署認證為某類急重症「特殊照護中心」的中度級醫院。其中重度級醫院對前面所列5大急重症都有收治能力;「特殊照護中心」則是依醫院專長有所分類,最好事前詢問確認清楚,可上衛生署或醫改會網站查詢。醫改會最後提醒,急救責任醫院分成一般、中度、重度等三級。一般級可提供簡單的24小時急診,較複雜的急症可前往中度級醫院,這兩類醫院應該可以處理九成以上急診,民眾不必一窩蜂跑大醫院。但如遇5大急重症,則應該優先考慮送到重度級醫院或特照中心搶救,並與救護人員、接手醫院做好溝通聯繫,別讓送錯急診室或錯失黃金搶救的憾事發生。

九成衛生局不信新醫糾草案?醫改會:應再修

九成衛生局不信新醫糾草案?醫改會:應再修#醫改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行政院將《醫糾處理與補償法》草案,送進立院審議,強制規定醫療糾紛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對此,台灣醫改會則出面指出,此草案的修訂,對於醫療糾紛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據調查九成的衛生局也都不看好,並呼籲,更進一步的修改草案內容。根據醫改會調查顯示,民眾面對醫療糾紛,最希望能了解真相與要求道歉,其次才是賠償。而台大醫院吳建昌醫師11月完成的全國民調也顯示,相對於6成民眾希望補償或懲罰醫師,高達9成民眾希望醫糾處理能改善醫療品質或瞭解真相。另外,醫改會也指出,醫改會10月份針對近一年遭受醫糾傷害的求助民眾所做調查發現,醫糾民眾對衛生局調解產生不滿是因為,許多民眾並不信任衛生局,擔心衛生局效率差,以及衛生局人員態度不佳。其中,之前經由衛生局調解過的病患家屬,有超過四成皆認為,衛生局的調解無法幫助釐清真相,或化解誤會。其中,醫改會調查更顯示,有九成的衛生局對於推動強制調解新制感到擔憂。所有受訪縣市都擔憂調解案件一旦增多,以衛生局現有經費與人力根本「吃不下來」,反而可能降低調解品質與成功率,或拖延醫糾處理時程。對此,醫改會則呼籲,行政院應重新修訂草案,並取提出三大修改要點,包括,參考德國模式,將原來的調解會正名為「醫療鑑定調解會」,並增列條文,明訂醫糾調解應於調解前,先進行行政調查、簡易鑑定。中央應督責成立專業鑑定機構。增列中央主管機關應負責任,由中央統籌負責調解委員有關調解及簡易鑑定之訓練管理事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