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疹

吃魚起紅疹 組織胺惹的禍

吃魚起紅疹 組織胺惹的禍#紅疹

日前一名5歲男孩因喝味噌魚湯引起全身蕁麻疹,經治療後蕁麻疹症狀緩解;另一名2歲男孩在吃炸魚排後,引起臉部潮紅、蕁麻疹、頭痛、噁心、嘔吐及腹瀉等,經抗組織胺等治療後症狀漸漸緩解。他們父母都疑惑為何以前吃魚沒有問題的孩子,現在為何會對魚肉過敏?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張寶玲醫師指出,日前因白天氣温較熱,如果魚肉被細菌污染或魚被捕撈後未適當冷藏保鮮,魚肉中之胺基酸(histidine)會被細菌的酵素(histidine decarboxylase)代謝成組織胺,温度愈高使細菌活性愈强,且時間愈久組織胺量愈多。組織胺魚肉中毒(Histamine fish poisoning)症狀嚴重度與食用組織胺之量有關,煮熟受污染之魚肉可殺死細菌,但當產生組織胺後,加熱或冷藏均無法破壞組織胺,故需注意魚肉之新鮮度。張寶玲醫師指出,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主要為臉部潮紅、頭痛、頭暈、蕁麻疹、心悸、噁心、嘔吐、腹胶痛及腹瀉;症狀在食用此類魚肉後幾分鐘至1小時內出現,多持續數小時。如果以前吃魚沒有問題的孩子,在吃魚後有類過敏反應,或有多人同時食用此類魚肉後有以上症狀,臨床上應考慮組織胺魚肉中毒症。以同類魚肉之新鮮魚肉檢體作皮膚過敏測試或血液過敏原檢查,可排除真正之食物(魚肉) 過敏。張寶玲醫師提醒父母,讓孩子食用魚肉時要特別注意魚肉之新鮮度及適當冷藏保鮮魚肉,以免產生組織胺魚肉中毒。

夏日旅遊 小心小黑蚊肆虐

夏日旅遊 小心小黑蚊肆虐#紅疹

暑假旅遊旺季到了,天氣也逐漸變熱,正是小黑蚊「黑金鋼」密度開始攀升的季節,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十三歲妹妹,六月中旬第一次與父母親來到花蓮遊玩,在旅遊途中,疑似被小黑蚊叮咬後,四肢出現大片的紅疹,紅腫不消,呼吸急迫,在被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後,經過醫護團隊治療,所幸已無大礙。花蓮慈院小兒科吳昭霆醫師表示,患者來到急診之後,呼吸很快就恢復正常,初步判定呼吸急迫的症狀,是由緊張等心理因素引起,在抽血檢查後雖然沒有發現異常,但是患者全身還是出現紅疹,所以,特地會診了急診部毒物科陳立光主任。陳立光主任表示表示,一般來說通常被蜜蜂或是虎頭蜂叮咬,才容易出現全身類似紅疹的過敏症狀,而小妹妹應該是第一次來台旅遊,被小黑蚊叮咬所引起的過敏現象,經過治療後以無大礙。陳立光主任也呼籲家長,被蚊蟲叮咬不能因為是小小紅腫就輕忽,曾經有人抓搔使紅疹腫大,最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更是得不償失。暑假到了,許多人趁著假期外出遊玩;在玩樂的同時,別忘了防蚊的工作不可少,尤其家長帶小孩外出踏青,隨時潛藏蟲蟲危機。陳立光表示,發現被蚊蟲叮咬後,應盡速治療處理,別猛抓、猛搓,建議可以沖點冷水,或擦具涼性的藥膏,減緩發癢的不適,減輕紅腫;若是出現若疼痛感持續、紅腫不消,甚至出現嚴重過敏現象,應儘快就醫治療!

腸病毒好發期 手腳出現紅疹應注意

腸病毒好發期 手腳出現紅疹應注意#紅疹

隨著天氣漸漸回暖,又到了腸病毒好發的季節,署立彰化醫院呼籲家中有幼童的家長應多注意,若幼童出現發燒、口腔黏膜水泡及破損、不吃東西或手腳長紅疹,應儘早到小兒科門診就醫,避免引發腦炎、心肌炎等重症。署立彰化醫院小兒科黃耀鋒醫師說,從三月中旬,彰化醫院小兒科門診感染腸病毒的幼童明顯增加,以六個月至六歲幼童最多,症狀除了明顯的發燒、口腔黏膜水泡、手腳出現紅疹外,還有常被誤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喉頭黏膜破損。黃耀鋒醫師說,腸病毒有漸漸增加的趨勢,前來求診的小朋友的症狀大多是發燒和喉嚨痛,另外求診家長也訴說小朋友都吃不下東西,這幾天就有一位六歲的小妹妹,因為在家突然高燒至39度,所以媽媽帶到小兒科門診,這位小妹妹當時並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但在醫師細心檢查後,發現她的喉頭黏膜已經出現破損,而且在她的雙手和雙腳上有許多細小的紅疹,綜合小妹妹的症狀,確定感染的是腸病毒所造成的手足口病,靠著媽媽細心的照顧,小妹妹回家接受數日的藥物治療後已經痊癒。黃耀鋒醫師表示,腸病毒感染是小兒族群常見的疾病,其實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這一群病毒包含了至少三十種以上不同的病毒,例如柯沙奇病毒、小兒痲痺病毒、以及惡名昭彰的腸病毒71型等等,都統稱為腸病毒。黃耀鋒醫師進一步表示,當小朋友們感染腸病毒時,通常會以兩種病徵表現,一種是疱疹性咽峽炎,另一種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病童一般有發燒、口腔黏膜水泡及破損,還有拒絕進食等症狀;罹患手足口病的小朋友除了有以上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外,在雙手、雙腳和臀部皮膚還會出現小粒的紅疹或是水泡。相較於一般造成感冒或是腸胃炎的病毒,腸病毒的毒性比較強,所以小朋友發燒的溫度和天數通常會比較高,整體症狀也會持續比較多天,讓家屬在照顧上更加辛苦。另外,因持續高燒和進食的困難,使的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很容易脫水,這些都會讓病人增加需要住院觀察治療的機會,雖然絕大部份的腸病毒感染都會自行痊癒,但少部份的病患有可能出現併發重症,例如腦炎或是心肌炎等等,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所以如果小朋友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或是原本已經穩定的腸病毒病情又出現變化,那一定要儘速就醫,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另外,預防勝於治療,平日大小朋友們一定要多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減少感染的機率。

冬天這也癢,那也癢?!吃中藥比塗乳液有效

冬天這也癢,那也癢?!吃中藥比塗乳液有效#紅疹

一位常往來國內外的竹科人來院求診,患者表示近2-3週全身嚴重搔癢,讓他整天坐立難安,尤其兩側大腿內側及小腿外側,已經被他抓到流膿出血。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黃雪雅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近年因為常常往返國外天氣乾冷的地帶,因此這幾年冬季癢幾乎年年來報到,整天東抓西抓,實在令他相當尷尬困擾,因而尋求中醫治療。黃雪雅醫師診察後發現這位患者面色偏白,舌質淡紅,舌苔薄白稍乾,有血虛的現象。全身皮膚偏乾,並出現水分分布不均的現象,像是頸部、小腿部位、大腿內側,甚至手臂到手肘部位都偏乾燥。於是選用治療血虛型的方劑「當歸飲子」為主方,加減些許單味藥。治療第一周即有明顯療效,第二、三週又連續按時服藥,患部紅疹搔癢已經消失。患者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中藥治療冬季癢這麼有效,因為他試過多塗乳液,洗澡時不洗太熱,並且少用清潔劑,卻都無法改善症狀,還是經常抓不停。黃雪雅醫師表示,從中醫的理論來說,這位患者的體質為「血虛生風」,而「癢」多屬風症,辨明病因再給予「養血驅風」的藥物,像是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白蒺藜、防風、荊芥、何首烏、黃耆、甘草等來養血驅風潤燥。患者在連續服用1-2個月之後,皮膚乾燥缺血、缺水的情況得到改善,皮膚自然就不再搔癢了。黃雪雅醫師指出,皮膚搔癢症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現代醫學認為,皮膚老化、皮脂腺萎縮分泌減少或清洗過度,會導致表皮角質層中所含的水分減少,引起搔癢的症狀,所以臨床上老年病患較為常見。中醫認為,其病因多為風邪,而老年性皮膚搔癢症多為肝腎精虧、氣血兩虛、血不榮膚所致。故在治療皮膚搔癢時,應重視養血祛風。當歸飲子中何首烏、生地黃補腎填精;當歸、黃耆補氣血、潤肌膚,而黃芪又能固表;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白鮮皮祛風止癢。此外,洗澡仍應避免水溫過熱,或使用鹼性肥皂;飲食方面則忌食辛辣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季節交替,異位性皮膚炎惱人

季節交替,異位性皮膚炎惱人#紅疹

近來氣候溫差大,小心皮膚也隨之亮起紅燈,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張和興主任表示,尤其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由於皮膚平衡能力較弱、保水性差,油脂分泌不足,每當季節交替時,乾燥、紅斑、極度搔癢的皮膚往往造成極大的困擾。醫師建議,勤塗保濕劑、症狀嚴重時應到醫院接受治療,將可幫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緩解症狀發生時之不適。張和興醫師表示,台灣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平均每百位就三位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一般而言,季節交替時期常促使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此類患者可能伴有鼻子過敏或氣喘的毛病,是一種會使得肌膚乾燥且奇癢無比的疾病,病童們常因無法控制的抓癢衝動而抓到皮膚出血為止,也由於身體上的不適,造成病童脾氣暴燥不安,是父母眼中的磨娘精。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時而發生時而消失,天熱時易因熱流汗而癢,但天涼時又因過度乾燥而發癢。張和興主任進一步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產生的皮疹好發於臉頰頸側、手肘窩或膝蓋等彎曲部位,嚴重者在四肢伸側,軀幹等都會有極癢的症狀,長期的搔抓、磨擦易造成紅疹、皮膚粗糙、苔蘚化甚至抓破皮而引起潰瘍、細菌感染及色素沉著等併發症產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減少接觸過敏原、做好皮膚保濕、維持在適當的生活環境、溫度及濕度中等,都是可避免病情惡化的方法,而傳統針對異位性皮膚炎在治療上多會給予類固醇藥物來緩解搔癢及紅腫症狀,但由於擔心長期接觸類固醇會為皮膚帶來變薄、色素改變等副作用,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它是又愛又恨。張和興主任表示,近來針對異位性皮膚炎在治療上已有非類固醇新藥可供應用,針對症狀已延伸到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美國及日本已經有兩年以上的治療成功經驗,此外,也是對於目前藥物反應不佳或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患者的另一新選擇。

換季讓你臉上無光?!向脂漏性皮膚炎說NO

換季讓你臉上無光?!向脂漏性皮膚炎說NO#紅疹

你曾經有過夏天臉部油膩到可以煎蛋,冬天卻出現脫皮乾燥的惱人經驗嗎?光滑細緻的皮膚到了秋冬,最容易出油的T部位便開始脫皮脫屑起紅斑,實在讓許多俊男美女臉上無光、不敢見人。其實這是「脂漏性皮膚炎」搞的鬼。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張和興主任表示,每到秋冬換季之際,便有許多脂漏性皮膚炎病患前來求診,大部分的症狀是鼻翼兩側、眉毛、耳朵等有紅疹及脫皮的現象,偶爾也會伴隨著發黃及油膩的皮屑。「脂漏性皮膚炎」顧名思義,即是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皮膚部位發炎;這些部位在秋冬時的皮脂腺分泌比平時來的少,習慣油潤的皮膚容易產生脫屑及出現紅斑疹塊等症狀。除了臉部的症狀以外,也常見於皮脂腺密集的地方,例如頭皮、前胸、腋窩及陰部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如發生在頭皮上會有頭皮癢、頭皮屑增多等症狀,嚴重者會在頭皮上產生帶有厚皮屑的紅色斑塊。雖然脂漏性皮膚炎不會癢得令人難受,但由於最常出現在臉上眉毛內側及鼻翼外側(俗稱T部位),對於愛美的民眾可真是一大困擾。張和興主任進一步指出,目前脂漏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仍未明確,可能與皮屑芽胞菌的過度增生有關;另外體質不好、疲累、緊張、壓力大、睡眠不足、營養缺乏、免疫功能失調等也都會導致皮膚變差,相對地罹患脂漏性皮膚炎的機率便會增加。一般而言,脂漏性皮膚炎很難根治,採藥物及保養並重的方法來治療:藥物治療方面,必須按時使用醫師處方的藥物及抗過敏、消炎藥膏,以及使用去除頭皮屑的洗髮精;保養方面,平時就應該注意皮膚保養,避免日曬及悶熱的環境、不吃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不使用不合適的化妝品,不洗過熱的洗澡水等,因為以上行為都會刺激皮脂腺,應該盡量避免。保持愉快的心情、維持正常的作息、避免熬夜,也是正確的保養方式。張和興主任提醒民眾,出現脂漏性皮膚炎症狀時,在使用保養品時需小心,應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物質的保養品以免皮膚炎更加嚴重,如果皮膚仍有乾燥的情形,還是需要使用一些保濕品:例如燕麥萃取物能有效改善肌膚乾燥、發炎、搔癢及發作的頻率;或是用不含肥皂成份、人工香精並含天然保濕劑的洗臉劑,洗後將皮膚油脂帶走,又可留住水份,減少皮膚的緊繃不適感;此外,含甜杏仁油成份的洗臉劑中必需胺基酸的成份,用於保濕上可修護皮脂膜的完整性,而配合無刺激性、低敏感性的保養品效果更好。有些愛美的民眾總認為得了脂漏性皮膚炎就不能使用保養品,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只要保養品選擇得當、依照醫師的指示用藥、配合規律的生活步調、充分的睡眠與休息,就算得了脂漏性皮膚炎也不怕,馬上又是皮膚水噹噹的俊男美女。

《杜絕登革熱》緊急噴藥前後須知

《杜絕登革熱》緊急噴藥前後須知#紅疹

登革熱正流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應注意防治登革熱,並確實做到『除積水、清容器、滅孑孓』,落實孳生源清除三步驟。除了做好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外,萬一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如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也請主動告知醫師。針對登革熱緊急噴藥,衛生局也提出以下注意事項供民眾注意:《噴藥前注意事項》噴藥前請先將室內、外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源之積水容器徹底清除。 重要物品請收拾或蓋好,食物一定要收到冰箱。 人或寵物應到屋外並將門窗緊閉,不可待在室內,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工作進行。 若有飼養魚,蝦類請將魚缸蓋好並拔掉打氣用電源,避免接觸藥劑。《噴藥後注意事項》噴完30分鐘後打開門窗,充分通風30分鐘後再進入屋內。 本藥劑會自行揮發,亦可消滅家中塵蹣,減少氣喘發生機率。 較常接觸或使用的物品,使用溼布或地板清潔劑擦拭即可。 若因特別體質出現不適症狀,請盡速就醫。■ 噴藥問答Q&AQ1.要噴哪些地方? 緊急噴藥的範圍包含屋內所有樓層及房間內部,因此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作業進行。Q2.使用的殺蟲劑有毒嗎?衛生機關於戶內噴灑的藥品為除蟲菊精成分,對人體毒性很低,若不慎沾及眼睛,請以清水洗淨。Q3.上班或噴藥時外出怎麼辦? 因要事或工作需於該段時間外出時,請將鑰匙交付鄰居或里、鄰長。若屆時無人在家,衛生機關將會同派出所員警,由鎖匠開鎖進入貴戶屋內噴藥。 Q4.可以不噴嗎,不噴會怎樣?若您不噴藥,病媒蚊會往沒噴藥的區域竄逃,增加您及家人被叮咬的危險性喔! 對於防疫工作若有拒絕、規避或妨礙情形時,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3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請務必配合。衛生局也提醒各醫療院所醫師提高警覺,遇有疑似登革熱症狀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市民若有登革熱相關疑問,請撥打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詢問。

颱風過後防”登革” 首重清掃積水容器

颱風過後防”登革” 首重清掃積水容器#紅疹

備臺北市於8月中旬爆發本土性登革熱疫情,截至97年9月12日止,共有20位民眾確定得到登革熱,雖然近10天來已無新增本土性病例發生,疫情控制獲初步成效,但隨著辛樂克颱風挾帶的大量雨水,已造成各地淹水災情嚴重,如未做好登革熱的預防,極可能讓已控制的疫情再次引爆。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要提醒市民,颱風過後應積極清掃居家附近積水容器、清除孳生源,檢視周遭活動的環境是否髒亂或有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在進行環境整理時,須事先做好防蚊措施,盡量穿著淺色長褲及長袖衣服,身體裸露部位皮膚塗抹防蚊劑,避免蚊蟲叮咬,以降低感染登革熱的機會。登革熱傳播係由帶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叮咬感染,感染後有3~8天潛伏期,發病前1天至後5天期間,血液有登革熱病毒存在,此時,若受到斑蚊的叮咬,斑蚊體內病毒經8~12天後即具傳染力,叮咬人體後引起疾病發生。衛生局也特別呼籲:若自南部北上或國外旅遊返國,出現發燒、全身酸痛、頭痛及皮膚紅疹等症狀,要立即就醫,並告訴醫師旅遊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衛生局並提醒各醫療院所醫師,若遇有懷疑感染登革熱民眾,必須於24小時內通報,以及早採取防範疾病散播之措施。鑑於登革熱疫情未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團隊時時保持高度警戒,並呼籲市民共同認知:防治登革熱,光靠政府團隊的努力是不夠的,釜底抽薪的預防方式必須發動市民齊心協力,主動落實自我防範措施外,並徹底清除家戶及社區周圍環境的病媒孳生源,掃蕩蚊子的家,共同維護家園環境清潔,才能有效遏止登革熱疫情蔓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防蚊小偏方供市民參考:(1) 請穿著淡色長袖衣褲,避免穿涼鞋。(2) 在皮膚裸露處塗抹(噴)防蚊藥品,並依照藥品說明使用。(3) 居家應裝設紗窗紗門,未裝設者應儘量減少開、關門窗之動作。(4) 睡覺時請懸掛蚊帳或使用捕蚊燈。防疫工作人人有責,民眾如有疑問時,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