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

是真的!簡單2句話助降血壓

是真的!簡單2句話助降血壓#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高血壓與體重、運動、飲食、生活壓力等日常作息都息息相關,高血壓患者的年輕化趨勢更是家庭中的不定時炸彈,然而國外研究指出,只要適時關心問候,「血壓量了沒?」、「乖乖吃藥!」簡單2句話也可幫忙降血壓!家庭成員的關懷對增加高血壓患者有正向的影響,甚至可幫助降低舒張壓與收縮壓。臉紅當喜氣 竟是高血壓警訊今年30歲的劇場演員陳先生,因為喜氣洋洋得臉紅現象被暱稱為「財神爺」,身高170公分體重卻超過158公斤,曾在籌備演出夜晚因高血壓昏倒送醫,檢查才發現平常的臉紅現象,竟是血壓發出的健康警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醫師指出,台灣高血壓人口近500萬人,但僅約一半曾被診斷並接受治療,而高血壓與腦中風、心臟衰竭、腎臟衰竭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有密切關聯,若輕忽積極治療的重要性,除了危及患者健康,也為全家人的生活與經濟帶來潛在的壓力。血壓控制應該更嚴格過去多建議一般高血压患者收縮壓應控制在140 mmHg以下,然而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於1月底刊登的2017血壓目標建議提到,50至74歲患者收缩壓控制在130 mmHg以下,75歲及以上患者則應低於140 mmHg。嚴格的控制標準在不同試驗中分別被證實可助於顯著降低非致命性中風風險,甚至可減少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性死亡率。吃湯圓、久坐少動都可能惡化病情林俊立醫師表示,元宵節應景湯圓下肚,再加上春酒聚餐,吃太多高糖高鹽份食物, 久坐少動,熬夜疲勞未恢復等,都是惡化高血壓病情的危險因子。為落實全民血壓健康衛教,並迎合民眾大量使用通訊軟體聯繫家人的習慣,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攜手台灣諾華推出全台首款三高貼圖【UPUP舉牌小人x健康心人物】暖心上架,期望藉此喚起大眾對三高慢性病親友的健康關懷與鼓勵。   

容易喘 亂停藥竟致心臟衰竭

容易喘 亂停藥竟致心臟衰竭#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0餘歲的林姓患者先生無家族病史,因走路會喘而就醫,一開始因延誤就醫,加上未依醫囑服藥,自行停藥轉服中藥,造成末期心臟衰竭,須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救命。下肢水腫、呼吸喘吁 僅能端坐呼吸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陳映澄表示,林先生2015年底開始下肢水腫、呼吸喘吁而且每況愈下,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到最後竟然呼吸困難到僅能端坐呼吸,經急診送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後,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插管,當時林先生意識清醒,心臟卻衰竭到收縮壓只剩14%,連帶影響肝、腎功能。 其實林先生在39歲時,診斷出擴張性心肌病變,原本長期於心臟內科就診及靠藥物控制,但2015年1月份起卻改吃中藥而自行停服西藥,病況急轉直下,於短短的10個月內演變成末期心臟衰竭,喘到連刷牙、洗臉這些簡單的日常生活行動都有困難 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陳映澄醫師指出,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是一種機械性心臟輔助裝置,可以取代部分心臟搏動功能,整個系統包含植入人體的幫浦(長7公分、直徑3.5公分、重量約280公克)、小型電腦控制器、可充電電池、充電器及電源供應器,醫院跟病人可以靠系統監視器監測心臟功能。裝設此系統的手術跟開心手術一樣,都有風險跟不舒適感,但優點是有助病人重返家居生活,且機器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又可以延長等待換心的時間,而根據國外臨床紀錄,如不再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裝設此輔助系統的病人,目前已知有將近11年存活時間。  

血糖控制好 可降43%截肢率

血糖控制好 可降43%截肢率#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成為台灣的新國民病!吳女士33歲那年,因頭暈、手抖,家人緊急送醫,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15年來與糖尿病為伍,隨著藥物越吃越多,體重更一度重達70公斤,在使用新型針劑降血糖藥物後,糖化血色素逐漸恢復正常,3個月內,體重也從70kg減至62kg。每8.5名成年人 1人罹患糖尿病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換算下來,平均每8.5名成年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全國糖尿病患者高達227萬,且每年新增2.5萬人,糖友人數持續上升中。臨床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如能下降一個單位,就能減低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包括降低43%因末稍血管疾病所引起壞死或截肢,小血管疾病風險則能減少37%,白內障風險則可減少19%,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機率,則分別下降16%、14%、12%。口服降血糖藥物 吃到一半會有瓶頸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游能俊分析,在現有口服降血糖藥物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往往會有瓶頸,無法繼續有好的控糖效果、讓數值達標,糖友也可能因為口服治療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或因服藥種類過多所帶來的不便性,因此沒有完全遵從醫囑好好服用藥物,導致控糖效果不佳。新型針劑降血糖藥物 腸泌素GLP-1助達標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針劑降血糖藥物有4種,注射頻率分別有1天2次、1天1次和1周1次,提供醫師與病人治療上不同的選擇,游能俊院長表示,新藥有機會幫助病人降低糖化血色素並控制體重,減少低血糖風險,透過控糖能有效預防腎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

躺著難呼吸 恐為心臟衰竭!

躺著難呼吸 恐為心臟衰竭!#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躺在床上無法呼吸?小心心臟衰變!李先生5年前因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雖於門診持續追蹤,但因平時工作忙碌常要交際應酬,故在按時服藥和生活飲食控制上往往力有未逮,1個月前開始出現活動力受限,晚上睡覺容易喘不過氣,緊急住院治療,經超音波檢測發現心臟功能不正常,影響到腎功能甚至需要緊急洗腎。心臟衰竭的死亡率5年高達5成據衛福部統計,心臟衰竭的死亡率5年高達5成,超過發生率全球第一的大腸癌,已是威脅國人生命的第一大殺手,而且國人對於心臟衰竭往往認知不足,低估其危險性,直到心臟功能受影響才就醫也是死亡率上升的一大主因。伴隨肺水腫、心悸、虛弱症狀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表示,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搏出足夠的血液滿足身體組織代謝,而出現周邊組織缺氧、肺水腫、端坐呼吸、心悸、水腫和虛弱等症狀,而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相當多,包括心肌梗塞、高血壓性心臟病、瓣膜功能不全、心律不整和心肌病變或發炎等。躺在床上不動也會感覺呼吸困難心臟衰竭的臨床嚴重度與預後有關,輕微者身體活動略為受限制,嚴重者躺在床上不動也會感覺呼吸困難,唯有早期發覺和治療才能延長壽命及改善生活品質,而心臟衰竭的診斷除了一般的心電圖和X光,心臟超音波可以精確地偵測心臟腔室大小、功能、瓣膜狀態及壓力功能,是評估及追蹤心臟衰竭的一大利器。藥物治療的部分除了毛地黃和利尿劑等改善症狀的藥物外,乙型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或受體抑制劑及保鉀型利尿劑更有延長病人壽命的功效,近年新上市的心衰竭藥物如心得適(Simdex)、康立來(Coralan)以及安喘心(Entresto)也被證實可以幫助急性或慢性心衰竭的症狀控制與預後改善。

吃太補 惡化心衰竭找上門!

吃太補 惡化心衰竭找上門!#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心臟血管病友而言,秋冬是一個十分需要注意的季節,患者容易因為日夜溫差而惡化你的心臟血管疾病,醫師提醒民眾若有長期服用的藥物,必要定時使用,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可以減少家中長者感染的風險,家中長者有異常的胸悶氣促症狀,也請務必與家庭醫師進一步追蹤診治。日夜溫差 血管反覆舒張與收縮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嚴元鴻表示,到了秋冬之際,身體會因為日夜溫差而產生反覆的血管舒張與收縮,尤其是白天從戶外走進冷氣環境的時候更應多加注意,血管收縮導致周邊的阻力上升,如果同時產生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得不到所需的氧,就會產生心絞痛。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這更會危及到家中長者的生命安全。排汗減少 會惡化心臟衰竭嚴元鴻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是另一個常見因為氣溫下降而惡化的疾病,到了晚秋與冬季時,排汗減少而引起的水份滯留也會惡化心臟衰竭,聚積在體內的水份需要良好的運輸到腎臟才可以成功排除,但是因為心衰竭而減少的水份運輸能力使得腎臟無法順利排出水份,進一步惡化了心衰竭病患下肢水腫與肺水腫的情況。鍋物料理 增加病患體內的鈉含量嚴元鴻醫師提到,進補也是心衰竭病患必須要非常注意的一件事情,傳統進補大多是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這一類的料理會增加病患體內的鈉含量,進一步導致腎臟的水份回收與體內的水滯留,惡化心衰竭的症狀。因應氣溫變化,對於家中具有心臟血管疾病的長者健康務必十分注意,如果家中長者有清晨出門運動的習慣,請確保防寒保暖衣物的完備性,儘量不要在烈日之下活動,更嚴禁頻繁出入溫差大的環境。

心臟衰竭如骨牌崩塌 死亡率5年達50%

心臟衰竭如骨牌崩塌 死亡率5年達50%#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佈104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連年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此外,健保署2014年統計資料顯示,心臟衰竭平均住院天數高居所有心血管疾病之首,許多老年人或三高、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容易無視心臟衰竭警訊,誤以為易喘、夜間胸悶與下肢水腫等症狀,導致心臟衰竭病程如骨牌效應般急速惡化,嚴重者恐猝死。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於今日偕同心臟專科醫師,呼籲患者注意心臟衰竭初期症狀,把握治療黃金時期,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指出,美國目前約有570萬名心臟衰竭患者,每年於心臟衰竭疾病治療、住院等花費高達307億美元;而在歐洲,44%的患者於出院後一年內至少會再次住院。心臟衰竭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表示,心臟衰竭是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的疾病,然而一般大眾缺乏正確疾病認知與治療積極度,導致住院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對社會與家庭造成無法衡量的損失。心臟衰竭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喘」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副秘書長楊甯貽表示,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就像以有洞的吸管吸食珍珠奶茶一般,即使再努力運作,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身體各器官所需,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喘」,此外,心臟疾病患者、具「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注意累、喘、腫 需積極治療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指出,若感覺「累、喘、腫」或夜晚忽然胸悶難耐,甚至要起床開窗透氣,需特別注意。此外,要有效扭轉心臟衰竭病情,除了積極接受心臟衰竭藥物治療、配合醫囑及定期回診外,尚需嚴格控制飲食的水分及鹽份、維持適當體重、控制血壓,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無刀口手術 助翁開「心」一回

無刀口手術 助翁開「心」一回#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0歲的王老先生今年開始出現活動後呼吸會喘的現象,漸感身體無法負荷,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政翰表示,檢查發現病人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導致心臟血流無法有效送出而造成心臟衰竭,鑑於年老病患接受傳統開心瓣膜置換手術有較高死亡率,經評估決定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來治療。完全沒有刀口 1星期順利出院成大醫院心血管外科醫師蔡孟達表示,手術是經由病人鼠蹊部股動脈,放入導管至主動脈瓣位置,將新的瓣膜支架撐開,再以血管閉合器修補股動脈傷口,完全沒有刀口,術後1星期即順利出院,以超音波追蹤新瓣膜運作良好。逾70歲 約3%有主動脈瓣狹窄李政翰醫師指出,近年隨著老化人口增多,瓣膜隨著年齡退化而有鈣化、粘連的情形,是造成主動脈狹窄的主要病因,逾70歲的病患,約3%有主動脈瓣狹窄,若因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無法進行主動脈瓣置換手術,且已開始產生心臟衰竭症狀時,1年的死亡可高達約50%。他表示,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正常狀態下需配合心臟收縮、舒張,做打開及關閉的動作,是血液通往全身的開關,但主動脈瓣有可能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造成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變。完全撐開主動脈瓣 傷口小、復原快蔡孟達醫師表示,傳統對於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多為進行開胸手術置換主動脈瓣,現在透過結合影像檢查、介入治療的技術,可以執行微創式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經由導管將瓣膜支架置入,完全撐開主動脈瓣,與傳統手術比較,傷口小、復原快,對高齡且合併其他疾病的主動脈狹窄病患來說,相對安全。

5成腎性貧血 嚴重心臟衰竭

5成腎性貧血 嚴重心臟衰竭#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及人數世界排第一,這當中隱藏著易忽略的致命風險-腎性貧血,腎性貧血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的一種特有症狀,它與腎功能損害的程度有相關性,第五期患者竟有高達9成皆貧血,其中近5成屬嚴重貧血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外,更可能加速洗腎、加快心臟衰壞,及更多危及生命的憾事。腎性貧血常見的因素有缺乏鐵質、葉酸及維他命,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造成骨質纖維化感染或炎症反應…等,一個小感冒,都有可能使血色素急速降低,血液由腸道快速流失,血液透析中血液流失紅血球的壽命減少:正常紅血球的壽命約120天,腎臟衰竭病人的紅血球壽命會減少,因體內毒素增高容易產生溶血。 疲勞、食慾降低 加速心臟功能惡化腎性貧血的定義為:男性血色素值低於13g/dL、女性血色素值低於12g/dL,正常的血紅素值是14~17 g/dL,腎臟有一個重要功能是「釋放紅血球生成素」,用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因此當腎臟功能衰退,也會造成貧血的狀況。可能出現疲勞、嗜睡、食慾降低、運動能力減少、有時候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嚴重時又合併有心臟功能不好的問題時,貧血還會加速心臟功能惡化,而心臟功能惡化後,又會加速腎功能惡化。補充紅血球生成素並定期監測醫師在使用紅血球生成素前,會評估病患是否有其他造成貧血的問題,如是否缺鐵、缺B12、缺葉酸,或是有發炎感染、營養不良以及潛在血流失的現象等,至於治療的方式,紅血球生成素(EPO)的補充是最常見而且是最有效的治療,其次為鐵質、葉酸、維他命B12缺乏性貧血,視情況需要時醫師會給予治療。幫助維持患者血色素的穩定,第三期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更要定期做血紅素監測,且越晚期的病患監測需更頻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