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

小時候胖 長大以後一半人還是胖!

小時候胖 長大以後一半人還是胖!#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坊間常說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不然,小時候胖的人,長大後也會胖的機率相對提高,研究指出,42%到63%的肥胖兒童,長大後會成為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達70~80%。由於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為協助學童及家長透過減重,遠離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國民健康署自103年起鼓勵醫院在暑假期間辦理親子減重班,透過趣味性的體重控制活動,提供親子一起甩油顧健康。國小國中學童 近3成過重及肥胖肥胖的健康危害是21世紀全球性公共衛生議題的焦點,尤其對青少年的威脅更是不容小覷!依2014年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資料,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率為29.0%(男學童32.8%,女學童24.9%),而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率為28.8%(男學童33.1%,女學童24.2%)。將健康飲食 規律運動融入生活在暑假期間由於大多數家長要上班,所以都會在冰箱裏存放飲料、蛋糕及餅乾等高熱量點心,或是讓孩子外出買東西吃,不知不覺又胖了一圈, 有鑒於此,國民健康署開辦暑期親子減重活動,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供親子選擇,如由營養師及運動指導員等專業人員,透過分組遊戲競賽、親子DIY健康料理、體操活動,使親子將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融入生活中,只要兒童及青少年(6~17歲)有過重或肥胖情形,都可報名參加健康減重課程。去年參加活動的一名11歲男童陳同學,BMI高達28,平常喜歡吃炸雞、甜甜圈等高熱量食物,在活動過程中,接受營養師的健康飲食建議,改變飲食習慣,爸媽也開始增加他的蔬菜及水果的攝取量,並祭出每減少一次炸雞攝取,增加可以出去和朋友打籃球一次的約定,追蹤半年,男童BMI也降到了21,成功減重。 

吃湯圓看標示、份量代換 3原則不怕胖嘟嘟

吃湯圓看標示、份量代換 3原則不怕胖嘟嘟#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農曆年剛過完,緊接著就是元宵節,根據傳統闔家團聚吃湯圓,但是湯圓雖應景,背後卻有著驚人的熱量,大部分民眾更容易忽略包餡湯圓額外添加的油脂、糖或鹽。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無論將湯圓當作正餐或點心食用,選擇甜或鹹的湯圓都謹記下列3原則,才能歡樂過元宵,健康慶團圓。●細看標示聰明挑選購湯圓時應查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聰明換算並詳細比較,選購熱量、脂肪、飽和脂肪、糖與鈉含量低的湯圓。一般60公斤之靜態工作者,每日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30%,即540大卡計算,脂肪不超過60公克,其中飽和脂肪不超過20公克;游離糖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5%,即90大卡計算,糖不超過22.5公克;鈉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為2,400毫克,約6克鹽。以紫糯花生甜湯圓為例,4顆就相當於1碗白飯的熱量,且含脂肪約13.2公克,已超過一天脂肪攝取上限的五分之一,其中飽和脂肪約6公克,已約占一天飽和脂肪攝取上限的三分之一;含糖量約為8.4公克,已超過一天游離糖攝取上限的三分之一。●健康搭配好味道無餡紅白小湯圓建議湯頭避開濃糖水,如紅豆湯或花生湯,改搭配天然的桂圓、枸杞、紅棗或薑汁來提味,保留食物原本的風味,並減少甜湯的糖分及熱量;亦可加入豆腐、少許肉絲和當季蔬菜熬煮食用,營養均衡又美味。而包餡甜湯圓因芝麻、花生內餡已含高糖分,建議直接以滾水煮熟食用,不要再額外添加糖或配料,以減少甜湯的糖分及熱量。另外,包餡鹹湯圓內餡含油脂及絞肉,且已經調味,建議湯頭配料不要再以熱油爆香油蔥酥,並避免用過多調味料烹調,只要加入昆布、紅白蘿蔔、番茄、大白菜、茼蒿、菇類等蔬菜熬煮,再加上青蔥提味,不僅減少鈉、油脂及熱量,還可補充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及促進腸道蠕動。●份量代換有技巧湯圓的外皮大多以糯米為主,糯米與米飯、麵條皆屬於全穀根莖類,因此無論是當正餐或點心,食用時應掌握與其他餐點的全穀根莖類代換的技巧,像是吃4顆包餡芝麻湯圓(約280大卡),或5顆包餡鮮肉湯圓(約298大卡),就相當於吃進1碗白飯的熱量,因此要將當天的飯量減少1碗,才能避免熱量攝取過多。此外,餡料中還有肉類、油脂、糖及鈉,因此需減少額外添加配料、油脂及調味料,以維持均衡飲食。邱淑媞署長也提醒,食用湯圓後,可外出健走、賞花燈,利於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過年吃多動少 4招猴年如意操不怕胖

過年吃多動少 4招猴年如意操不怕胖#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年假將近,許多人已經準備開啟假日模式,活動範圍不離開電腦桌以及床,當心大魚大肉又少運動,過完年後徒增脂肪。正逢猴年,國泰綜合醫院簡文仁物理治療師發表「猴年如意操」,僅4個動作,就能幫助民眾達到伸展、強化肌力、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平衡感的作用,且做20分鐘,就能消耗300大卡,相當於走路一個小時所消耗的熱量。1) 西天王母摘仙桃,雙手合抱左右搖/雙手雙腳輪流往上伸展,盡量向上抓取,像摘樹上的仙桃一般;右手抱、左手抱,兩邊各抱一顆大桃般,身體左右搖擺晃動。2) 東海龍王也求饒,飛天遁地無處逃/雙手合掌鞠躬,轉身向左向右;雙手高舉,身體往一邊腳踮高成飛天狀,再雙手放低抱頭,身體蹲低成遁地逃避狀。3) 火眼金睛四處望,望見台灣好寶島/雙腳盡量打開,一手在前轉臂曲肘,掌心朝下於額頭部遮於眼上,一手在後,置於臀部,雙腳成左右弓箭步變化,頭轉向四處猴望;弓步方站直踮起,箭步方後方伸直抬起似乎望到了台灣狀。4) 猴靈猴現樂逍遙,筋斗雲遊你尚遨(台語)/手伸直前擺,配合對側腳伸直前踢,交替左右輕跳漫步狀,樂逍遙;雙手分開平舉,雙腳打開身體左右側彎似乎要翻筋斗,最後雙手比大拇指向前伸直,一腳從後抬起,單腳站立上身向前比讚!簡文仁說,這四個動作沒有限定一天要做幾次,可依個人喜好及能力調整,他也提醒,開始前應先暖身,收操僅需將動作放緩。這是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幫助脊椎及全身筋骨伸展,改善腰酸背痛,且連續做10分鐘可消耗150大卡,做20分鐘即可消耗300大卡,過年吃多也不怕身材走樣!

睡不飽吃更多!小心過年致胖6陷阱

睡不飽吃更多!小心過年致胖6陷阱#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今年年假有9天,許多人迫不及待可以好好放鬆一下,然董氏基金會提醒,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超過3成民眾會在過年期間發胖,平均1.7公斤!為預防過年肥上身,民眾應小心六大致胖陷阱,以免假期結束後卻被減重惡夢纏身!1) 塞滿零食櫃,埋下肥胖地雷/過年時家家戶戶常習慣一次採買囤積大量的零嘴、飲料,在家裡閒閒無事就來一包,無形中攝取過多熱量;董氏基金會指出,現在大賣場、便利商店林立,營業時間也長,隨時需要購買都很方便,建議不要囤積太多零食飲料,以減少被垃圾食物誘惑的機會。2) 熬夜睡不飽吃更多/許多民眾放假捨不得睡覺,連日通宵聚會、夜唱,但研究指出,晚睡比正常時間入睡的人,每天多攝取248大卡;日常飲食則是平均每週多吃2.2餐速食、多喝3.2份含糖汽水,還會少吃1.5份蔬果,長期累積易造成肥胖。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睡眠時間太少的人,會讓體內的瘦體素減少,無法刺激腦部提醒停止進食,並也讓飢餓素增加,因此刺激食慾增加,而且特別想吃高熱量食物。3) 邊看電視邊吃,給你沙發馬鈴薯身材/年假懶在沙發上看電視好愜意,但如果邊看邊吃點零食,腦中不容易產生飽足的訊息,容易不自覺把食物一口口往肚裡塞,回神才發現吃太多。研究顯示,邊看電視邊吃會多攝取272大卡,邊吃邊看電視又比聽音樂平均多吃255.5大卡。許惠玉主任建議,看電視時如果想吃點東西,可用小盤或小碗先取用一定的份量,避免九天連假後身材也變得跟馬鈴薯一樣圓滾滾。4) 美食節目、部落格,看越多胖越多/人的食慾容易受到視覺上的刺激而產生,例如漂亮的食物外觀和色澤等;像是近年很流行的美食節目,拍攝各種香噴噴的菜餚,再加上主持人大口咀嚼露出享受的表情,常讓人愈看愈餓,忍不住也想去拿點食物來填填嘴。曾有研究讓兩組人分開看美食節目和生態節目,之後再提供起司條、巧克力糖和胡蘿蔔讓兩組人任意取用,結果看美食節目的人會多吃42.66大卡的巧克力糖果。5) 不餓只是嘴饞/有時候覺得肚子餓,可能只是因為無聊想打發時間,或是嘴饞想慰藉自己;如果不久前才吃完東西卻又感到餓,建議可以先喝杯水,或是做點別的事轉移注意力,過一段時間後也許嘴饞感就自然消失無蹤。6) 放縱一下沒關係,明天再少吃補救/美食當前總是很難拒絕,有些人可能會先安慰自己「明天再節制或做運動消耗掉吧」,但大多人常輸給惰性,將補救時間一拖再拖,或是乾脆放棄想說「反正昨天都吃這麼多了,今天就繼續吃吧」,結果越吃越多;而且連日放縱暴食後,要再用好幾倍的運動和節食消耗掉,還可能因為過度激烈減重而傷身,反而得不償失!

婦一吃就拉胖不了 中醫:消化差恐致胃癌

婦一吃就拉胖不了 中醫:消化差恐致胃癌#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減肥對許多人來說如登天般困難,總是羨慕那些怎麼吃也不會胖的人,然而吃不胖可能更不健康;一名60歲的陳女士,身高150公分,體重不到40公斤,雖然胃口都正常,但只要一吃東西就會產生便意,每天排便次數多且稀軟,也造成她就算刻意想增胖還是胖不起來。就診中醫才發現,自己有長期消化不良問題,吃多拉多,食物的營養都沒有被吸收。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游志勤醫師表示,陳女士因先天體質關係,一吃就拉,糞便沒有成形,顯示消化能力不佳,營養沒有被吸收。透過中藥調理,並建議她將飲食習慣改為少量多餐,改變進食順序,提高消化能力;治療後可見其排便次數和量逐漸減少,體重終於有所增加。壓力大者易消化不良 女性較嚴重游志勤醫師表示,長期消化不良的人普遍體型較瘦,多吃也不容易胖,且容易因為食物積滯於腸胃,形成廢物和毒素傷害身體,出現胸悶、胃脹、胃酸過多,嚴重甚至引起胃痛、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他指出,功能退化的老年人、6歲以下發育尚未完全的幼童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而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進食不定時定量、營養失衡,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臨床上觀察,女性患者略多於男性,與女性較易感受壓力有關。先吃蛋白質、油脂 提高消化能力中藥的治療上,針對胃脹,常以保和丸改善腸胃蠕動和消化;胃潰瘍可以安中散、半夏瀉心湯,加上白芨、三七、延胡索治療潰瘍性疼痛;若與幽門桿菌有關可選用蒲公英;若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心灼熱感,可以烏貝散制胃酸、旋覆花、代赭石治療,其他如山楂、陳皮、神麴、麥芽、穀芽、內金都有促進消化的功能。若與情緒壓力有關,可適量選用疏肝行氣藥;脾胃虛弱者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藥。除了中藥調理,改變飲食習慣也相當重要。游醫師建議,消化不良的患者應先吃蛋白質和油脂食物,讓消化液開始分泌,有助提高消化能力,且應少量多餐,讓食物都能充分被消化。此外,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三餐定時定量並適度運動,肌肉、神經協調性佳,自律神經穩定,消化功能也會改善。

胖到無法睡!宅男戒網路 成功甩73公斤

胖到無法睡!宅男戒網路 成功甩73公斤#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47歲的林先生十多年前因為車禍韌帶斷裂,長期在家休養,且開始沉迷於網路,導致體重直線飆升,162公分的他,體重竟達151公斤,健康也大受影響,不只三高、心臟病纏身,甚至造成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胖到連居家護理師都看不下去,建議他參加減重班,在醫師及營養師的幫忙下,林先生靠著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順利減到剩74公斤!以為少吃就會瘦 反而越減越肥林先生說,減重之前,在公車上一個人要佔兩個位子、受到旁人側目,連回到位於三樓的家中都要休息好幾次才能爬完樓梯;做許多事情都力不從心,更不用說出門工作。曾經嘗試過要減肥,以為少吃就會瘦,而沒有增加運動量,結果不但效果有限,且很容易復胖,導致體重一直居高不下。過度肥胖的林先生,長期受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甚至因為睡眠障礙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騎車恍神摔車,更擔心擔心晚上睡覺會一覺不醒;萬芳醫院復健科醫師林硯農表示,肥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因子,減輕體重有助改善。此外,現代人多依賴3C產品、網路,久坐少動的「靜態生活習慣」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沉迷遊戲導致活動量減少,則一整天消耗的熱量僅有1200大卡,遠少於於正常活動量的1800大卡。 拒當低頭族 一年減74公斤林醫師表示,呼吸中止-淺呼吸指數(AHI)可分為輕、中、重度三級,AHI指數30以上屬於重度,林先生體重151公斤時,AHI高達111.8 counts/hr,透過參加醫院的減重班,林先生學會培養運動習慣,每週運動180分鐘以上,包括慢跑、散步及跳有氧舞蹈等。除了運動外,林先生也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且真正下定決心,切斷家中網路,拒當低頭族,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從開始減肥的147公斤減到剩74公斤,腰圍也從原本的142公分減至目前88公分,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趨緩,血壓、血糖與尿酸的指數也有大幅改善。他表示,要減到60公斤才會恢復家中網路,可見其驚人意志力。

停經胖婦BMI超過30 恐增37%乳癌率

停經胖婦BMI超過30 恐增37%乳癌率#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乳癌一直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且在台灣更好發於癌症之首,平均每年都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近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而這一切可能與肥胖、停經有關!日前,在美國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停經後的婦女,雖然不會在產生女性荷爾蒙,但若是身體變胖、BMI大於30時,恐怕就會增加37%的乳癌風險。只要BMI大於25 就有17%的乳癌風險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西雅圖癌症研究中心針對6.7萬名女性進行長達13年的調查,其中包括身高、體重、BMI值、乳房X光攝影和乳癌間的關係等,結果發現,只要BMI大於25時,就會增加17%的乳癌風險,且體重越重,罹癌的機率也會越高,當BMI大於30,就會增加37%風險;BMI超過35時則增加58%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JAMA腫瘤學期刊》。對此,雙和醫院蘇智銘醫師表示,雖然過去在醫學上已知女性荷爾蒙過量是乳癌的原因之一,但其實肥胖也可能會提升乳癌風險,所以,別再以為控制體重僅有美觀的效果,還能預防癌症,提醒民眾除了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養成運動習慣等外,也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預防乳癌上身。

容易疲勞想睡?身體恐已慢性發炎ING

容易疲勞想睡?身體恐已慢性發炎ING#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生活壓力大或是飲食不規律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身體上的不適與負擔,根據調查顯示,「累」、「肥」、「眠」、「冷」、「澀」皆登上「2014年身體小毛病代表字」前五名。你是否有容易感到疲累、肥胖、睡眠不足的困擾呢,如果沒有盡早進行改善或調適生活,恐引發慢性發炎的產生。免疫系統降低 易造成體內慢性發炎當人因操勞、生活壓力大或是生病傳染而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俗稱為人體防火牆的「黏膜免疫系統」,就會失去平衡,使得細菌、病毒等外在有害物易侵入人體細胞而遭受破壞,阻斷營養素的正常吸收、干預生理活動的進行,甚至使身體出現慢性發炎等症狀,造成許多身體小毛病的出現。然而,現代人慢性發炎的原因,多伴隨著鐵蛋白、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與同半胱胺酸的指標多寡而判定,有些人易精神不濟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鐵蛋白不足,而有肥胖困擾的人與自己身體內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含量過高有關。以下為健康管理機構依這三項指標的特性及對人體的影響做出整理:1)鐵蛋白/鐵是血紅素的核心組成,當鐵不足時,會釋放鐵離子供身體使用,而其餘過多的則以鐵蛋白的型式儲存。當鐵蛋白過多時,體內受自由基傷害的可能性隨之增加,容易導致肝功能失調;反之,鐵不足,恐影響運送氧氣的紅血球品質,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人的精神狀態也會受到影響,易感到疲憊。2)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肝臟製造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伴隨著外傷、感染發炎等症狀發生, 因此,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也可作為,局部發炎或組織受傷時的評斷標準;此外,胰島素阻抗、腫瘤、糖尿病、肥胖,也都與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指數過高有關。3)同半胱胺酸/同半胱胺酸的代謝與睡眠、抗壓性、抗自由基、排重金屬等生理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當身體的慢性發炎產生,會生成大量細胞,耗損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使得維生素B12、B6 、葉酸及鋅等物質匱乏,造成血液中同半胱胺酸無法代謝而升高。此外,同半胱胺酸偏高者容易出現手腳麻木、無法專心等神經性、精神症狀,年邁者甚至還會出現暈眩、無力、體重下降的不良症狀。偏低者則有肝臟解毒效果差、氧化壓力甚大的情況。健康管理機構技術長周家宇呼籲,身體的小毛病並非一天所造成的!除了定期做健康檢查以外,及早從生活上發現身體的不適及不良變化,才能夠早點做改善,調整身體狀況,增強免疫系統,可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纏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