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

講座/寶寶發燒怎麼辦?

講座/寶寶發燒怎麼辦?#嬰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歲以上的孩子能夠自己表達不舒服,3歲以下尚無表達能力的寶寶,可能會比較嗜睡、躁動、食慾不佳或活動力下降等,此時家長必須注意孩子是否身體不適。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9/28(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寶寶發燒該如何處理?」,提供您正確的嬰幼兒發燒處置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與關心家庭醫學保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寶寶發燒該如何處理?時間:107年9月28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寶寶發燒別刻意逼汗!舒服環境更重要

寶寶發燒別刻意逼汗!舒服環境更重要#嬰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發燒是大人猜測寶寶是否生病的開端,請檢查寶寶是否有發燒之外的症狀,發燒是身體正在和病原戰鬥的證據,感染病毒或細菌等病原時,幾乎都會發燒,這是因為病毒或細菌等一進入身體內,就會產生發燒物質,體溫就會因為這些發燒物質而上升。發燒是為了保護身體 不讓病毒增殖體溫一上升,身體的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的運作也會同時活躍起來,也就是說,發燒是為了保護身體,不讓病毒或細菌在體內增殖而產生的反應。每次都要在同一個部位量體溫可以在腋下、口內、耳朵等部位測量體溫,重點是每次都要在同一個部位做測量,測量腋下體溫時,首先要擦掉腋下的汗水,從下方直直地把體溫計放在腋下的中央,放得過深或過淺都不好。寶寶動來動去的話,會測不準,所以測量腋溫的訣竅是:一邊抱住寶寶,一邊測量,另外,一天之中體溫不會都一樣,午後的體溫比早晨高,所以平常要在早晨、中午、傍晚、睡前量4次體溫,若了解寶寶平常的體溫狀況,就比較容易判斷寶寶是否發燒。發燒伴隨想吐 應立刻就醫基本上,就算發燒超過40度,也不會對腦部造成影響,發燒是身體在與入侵體內的病毒及細菌戰鬥所表現出來的現象,表示身體正在保護自己,就算發高燒,也不一定會對腦部有不良的影響,但除了發高燒之外,伴隨想吐、頭痛、頭昏腦脹等症狀時,代表可能有腦部方面的疾病,請立刻就醫為佳。並不是一發燒 就要馬上退燒退燒藥並不是治療疾病的藥物,而是用來緩和發燒所帶來的不適,即使寶寶發高燒,只要精神很好,就算不使用退燒藥也沒關係,另外,發燒是身體保護自己所產生的重要反應,所以並不是一發燒,就要馬上退燒。雖然媽媽一定很擔心,但還是不要隨便使用退燒藥比較好,只是,如果寶寶持續發高燒,吃不下、睡不好時,會消耗過多體力,此時就不要再忍耐,使用退燒藥吧!使用時,請確實遵守用法及用量。觀察寶寶情形 給一個舒服的環境即使讓寶寶流汗也無法退燒,當寶寶體溫上升,已經覺得熱的時候,還為了讓寶寶流汗,而刻意給他穿厚衣服、蓋棉被,是很不恰當的,與其這麼做,倒不如觀察寶寶的情形,給寶寶一個舒服的環境比較重要,具體來說,寶寶剛開始發燒時會覺得冷,那就幫他保暖,而當寶寶覺得熱的時候,就讓他涼爽一點。(本文摘自/居家照顧 x圖解40種小兒疾病/大好書屋出版)

時常按摩 提升寶貝肌肉、關節協調性

時常按摩 提升寶貝肌肉、關節協調性#嬰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尋求撫慰是人的本能,透過肌膚相觸,人們得以傳遞溫暖親愛,早在胚胎時期,觸覺便是發展最快的神經系統,當嬰兒出生後,更需藉著豐富的感官刺激讓身心發育成長。促進寶寶發育 增加肌肉、關節協調近40年來,撫觸對嬰兒的幫助已逐漸被肯定,研究顯示,嬰兒按摩能促進寶寶發育,增加肌肉、關節的協調性,常被撫觸的寶寶較少生病、哭鬧,睡眠穩定,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功能較佳,此外,嬰兒按摩還能緩解疼痛及不適,撫觸能讓寶寶更有安全感,研究發現,這種互動能讓父母變得更慈愛、親切。杏仁油、葡萄籽油 易吸收防皮膚乾燥在寶寶能放鬆的時間做按摩,例如洗澡後或清醒、心情愉快時,選一個乾淨清爽的地方,將毯子或大毛巾鋪在地上,讓寶寶舒服地躺著,可以放輕柔的音樂,專心準備按摩,穿寬鬆的衣服,拿掉戒指,剪短指甲、洗淨雙手,摩擦掌心溫暖,滴數滴按摩油潤滑雙手,建議選用天然的植物按摩油,如杏仁油、葡萄籽油,易於吸收且能防止皮膚乾燥。深呼吸 緩慢、有韻律的節奏進行開始動作前先告訴寶寶,在按摩的過程中,記得深呼吸,用緩慢、有韻律的節奏進行,你可以讓按摩成為寶寶每天或每星期的固定行事,但要慢慢來,剛開始只按摩少數部位,每個部位可隨著寶寶喜好的程度,逐漸增加時間和次數。•    依寶寶反應 調整力道和時間/環境的光線、聲音、氣味及溫度,都要適合寶寶,例如為了避免寶寶著涼,必須在溫暖舒適的密閉空間做按摩,室溫約28~30℃,以穿薄衣仍覺得熱為準,秋冬時需開暖氣及除濕機。• 按對穴位,養出健康孩子/嘗試選擇依寶寶能接受撫按的身體部位來開始,有可能是腿部、背部等,再逐步慢慢增加其他身體部位的按摩,隨著寶寶可接受的部位逐步開放,父母一樣能按摩到寶寶的全身,按摩關節時要特別小心,按摩的過程中,試著保持一手不離開嬰兒的身體。有彈性調整力道 隨時補充按摩油不要在吃飽時按摩,稍等半小時後再做,力量要溫柔而均勻,父母要學著辨認出寶寶被撫觸與按摩的接受與喜好程度,有彈性地調整力道,過程中隨時補充按摩油,但臉部則不需塗抹,寶寶發燒、身體不適時不要按摩,以寶寶的信任與反應做為引導。(本文摘自/經絡養生除病痛/天下雜誌出版)

嬰兒歪頭好可愛?恐是「斜頸」警訊

嬰兒歪頭好可愛?恐是「斜頸」警訊#嬰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媽媽在強強3個月大時,發現脖子習慣傾向左側,就算擺正過一下依舊會自動轉回去。醫師在強強左邊頸部摸到一小硬塊,評估斜頸情形嚴重,需進行復健。強強物理治療8個月,脖子依舊沒有改善,評估後執行手術配合術後復健,不到1個月,強強的脖子已經恢復正常、不再傾斜。「斜頸」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陳克琦醫師說明,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嬰幼兒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因某些原因導致構造異常、緊縮或結成硬塊,使患側脖子受力變短,頭部傾斜於患側,造成頸部活動受限,發生率約0.3至2%。造成斜頸的原因不明,可能因素可略分為先天性、後天性2種。先天性成因包括嬰兒在生產過程中肌肉不慎拉傷、頸部胸鎖乳突肌的血管阻塞、感染病毒引起肌肉纖維化等;後天成因則多是頸部因發炎、受傷、腫瘤等問題造成。頭總歪向同側、頸部出現硬塊是常見症狀斜頸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嬰幼兒的頭總是歪向同一側,或頸部因肌肉纖維化出現雞蛋大小的硬塊,甚至左右臉、頭型不對稱。醫師主要以症狀表現及理學檢查(觸診)作為診斷依據。治療則有物理治療、手術治療2種。陳克琦醫師表示,每個寶寶斜頸程度不盡相同,約80%孩子能透過在醫院、家裡勤做熱敷、頭部旋轉、搖擺、拉筋等物理治療復健改善,但物理治療最佳的黃金治療時間是半歲以前,如果成效不彰,就會建議外科手術,放鬆胸鎖乳突肌。斜頸不治療 易造成駝背、肩胛骨歪斜甚至視力問題為嬰幼兒執行斜頸手術時,會先在脖子上劃出一小傷口(約2公分),再以電燒方式將患部緊縮的胸鎖乳突肌切開,讓病童脖子能自由轉動、消除硬塊。手術僅約30分鐘,雖然大部分孩子在術後都能恢復正常,但術後仍必須由父母協助復健,避免復發。通常嬰幼兒斜頸術後復發的機率低於1%。陳克琦醫師提醒,斜頸若不治療,未來除容易造成駝背、肩胛骨歪斜外,孩子也可能因長時間歪斜看東西,導致視力減弱、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等後果。嬰幼兒脖子軟嫩,有時不易判斷是否歪斜,父母應保有警覺心,以免延誤6個月的黃金治療時期。

新生兒黃疸持續7天 當心腦麻危機

新生兒黃疸持續7天 當心腦麻危機#嬰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每個新生兒都會歷經黃疸,卻也是新生兒最常住院治療的原因。到底寶寶皮膚黃黃的要不要緊?吳媽媽懷孕38週5天時,剖腹生下3590公克的小平。雖然是足月寶寶,但醫師考量吳媽媽產前做羊膜穿刺時曾經破水,擔心小平有感染風險,收入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住院觀察。前2天均無異狀,第3天測腳跟血時,膽紅素卻上升到18.4mg/dl。照光治療後,小平的膽紅素仍未降低,進一步抽血檢驗,發現數值高達27.73mg/dl。跟家長說明後為小平換血,並在換血後持續照光,順利降低膽紅素。檢查結果確定小平無溶血性疾病、血液檢查與核磁共振檢查皆正常,且沒有黃疸腦病變症狀,14天大時小平順利出院,之後發展皆正常,持續門診追蹤。蠶豆症可能造成新生兒黃疸異常升高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蘇一宇說明,膽紅素是紅血球代謝產物,一旦在體內累積過高,就會發生黃疸。膽紅素產生後,會經由肝臟代謝,成為糞便、尿液的成分被排出體外。但新生兒紅血球壽命短,代謝快、肝臟機能未成熟,無法及時代謝膽紅素,加上腸肝循環好,腸道會將部分膽紅素再度吸收到血液中,容易使膽紅素濃度增加,發生黃疸。正常的黃疸在孩子出生3天左右升高,5天到達高鋒、7天左右開始降低,不會傷害新生兒。但有些孩子會因某些病理性因素影響,如蠶豆症、先天性球型血球症、與母親血型不合;出血;先天性肝臟酵素缺失或異常;奶量攝取不夠;感染,導致黃疸異常升高,需進一步治療。亞裔的足月新生兒膽紅素超過15mg/dl就是高黃疸血症,超過25mg/dl就可能造成永久性腦部病變(核黃疸),引起腦性麻痺。黃疸變化通常是從頭往腳黃、從腳往頭退檢測膽紅素的方式包括經皮檢測、腳跟血檢測、抽血檢測3種,若數值過高,可藉由照光、換血2種方式治療。蘇一宇醫師說明,照光治療是在嬰幼兒皮膚照射特定波長的藍光,讓膽紅素變成可溶於水的物質由尿液排出;換血治療則是在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液抽出的同時,輸入紅血球與血漿,快速降低血液中膽紅素濃度。換血治療的血量約是新生兒總血量的2倍(約每公斤170-200CC),風險較高,適用於膽紅素濃度高,有核黃疸風險的新生兒,必須在加護病房進行。黃疸是新生兒必經的正常過程,無需過度擔心。在家中可藉由簡易目測方式判斷孩子的黃疸程度,寶寶的黃疸變化通常是從頭往腳黃、從腳往頭退,黃疸範圍在胸部以上尚屬可接受範圍,但若黃到胸部以下就要多加留意。此外,孩子若超過7天看起來仍黃黃的,或出生1天內變黃很多,也要盡快就醫檢驗,以免延遲治療。

爸媽必知!從寶貝便便揪出膽道閉鎖

爸媽必知!從寶貝便便揪出膽道閉鎖#嬰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米出生第10天,媽媽比對兒童健康手冊內的黃金九色卡,發現小米大便顏色偏淡,加上當時仍有黃疸,趕緊帶小米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直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比值偏高,確認是膽道閉鎖引發膽汁滯留性黃疸,小米及早接受手術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國民健康署提醒新手爸媽,嬰兒膽道閉鎖只要比對大便辨識卡即可觀察,寶寶出生後要觀察便便顏色,才能早期發現治療,守護寶寶健康。膽道閉鎖未接受治療 多數會在2歲前死亡文獻指出台灣每年約30至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至2,高居世界第2位,致病原因仍未清楚,可能是先天性異常或感染及發炎造成。膽道連結肝臟與十二指腸,是運送膽汁的通道,如膽道不通(閉鎖),膽汁無法排出滯留在肝臟,會影響肝功能,造成灰白或淡黃色大便。膽道閉鎖未接受治療者,多數會在2歲前死亡,是兒童肝病死亡與換肝的首位原因。若能早期篩檢並於60天內接受葛西手術,依日本研究顯示,10年存活率可高達73%。膽道閉鎖寶寶 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血液中紅血球的代謝分解產物「膽紅素」會經過肝臟處理排出體外,因新生兒肝功能尚未成熟,處理膽紅素能力較差,無法代謝的膽紅素會造成皮膚及眼白泛黃,即黃疸。黃疸在寶寶身上相當常見,出生後第2至3天出現,第4至5天達到高峰,約2週消失。然而哺餵母乳會使膽紅素代謝延長,造成母乳性黃疸,約須2至3個月後才會消退,而膽道閉鎖寶寶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延誤就醫。黃疸寶寶應接受篩檢,早期發現,及早就醫。如確診為膽道閉鎖,最好在出生60天內接受治療,降低日後肝硬化的機率。黃金九色卡 比對嬰兒便便顏色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嬰兒大便辨識卡逐年檢視修正,目前共有9種顏色(1-6號為不正常,7-9號為正常)。請家長將寶寶的便便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黃金九色卡在日光或白色燈光下比對,便便呈現黃色或綠色才是正常的。嬰兒大便辨識卡推行以來,已有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等15國經過國民健康署及張美惠教授授權同意,將此卡使用於研究教學、顏色參考及推廣,對於國際在膽道閉鎖兒的篩檢上貢獻良多,也讓更多寶寶受益。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寶寶出生第14天黃疸持續不退或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就要注意,如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對辨識嬰兒大便顏色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發現便便顏色不對,要盡快帶寶寶請教兒科醫師,讓醫師診斷寶寶的健康狀況。

講座/產前後性福及運動、嬰兒洗澡須知

講座/產前後性福及運動、嬰兒洗澡須知#嬰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產後婦女因分娩導致陰道受到傷害,大幅影響夫妻間的性生活品質。其實產後夫妻的親密關係維繫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如在產後性生活中遇到陰道鬆弛、摩擦力不夠敏感等問題,可進一步尋求專業醫師諮詢,提升產後夫妻性生活的品質。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婦產部將於6/9(六)舉辦親子教室活動,由婦產部醫師毛士鵬主講「產前產後『性』福不打烊暨孕期宜做的運動」,以及護理部護理長陳燕菁教導「快樂洗澎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準爸爸、準媽媽預約報名,不限雙和醫院產檢、生產之孕婦。活動期間提供茶水,請自備環保杯。(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婦產部親子教室時間:107年6月9日(六)下午13:30-15: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12樓會議室洽詢:02-22490088 轉2972(婦產科秘書楊小姐)或   02-22490088 轉2988(諮詢衛教師宋小姐)

嬰兒口腔白斑別慌!速分辨「鵝口瘡」

嬰兒口腔白斑別慌!速分辨「鵝口瘡」#嬰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媽媽帶2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時候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白色斑塊。媽媽表示,寶寶這幾天較容易哭鬧,奶量也減少。寶寶的白色斑塊確診為鵝口瘡,經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恢復正常。分辨鵝口瘡或奶垢 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醫師柯婷蓉說明,白色念珠菌是臺灣常見的黴菌致病源,鵝口瘡則是白色念珠菌的局部感染,好發於兩頰內側的口腔黏膜、舌頭及上顎。外觀的白色斑塊很容易誤認是一般奶垢,分辨方法可用棉棒或濕潤的紗布輕輕擦拭,奶垢一般能夠輕易去除,鵝口瘡則會持續附著在黏膜上,若用力擦掉白色斑塊,底下黏膜會發紅甚至有出血點。鵝口瘡常見於免疫缺陷的病人,但一般健康的嬰兒是好發族群。大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明顯不舒服,部分嬰兒可能容易哭鬧甚至不愛喝奶。若是親餵的寶寶,口腔裡的念珠菌也會附著在媽媽的乳頭上。當媽媽的乳頭有念珠菌感染時,可能會局部輕微紅腫、刺痛,或親餵時異常疼痛,但這些輕微症狀很容易被忽略。鵝口瘡易復發 餵奶後口腔清潔很重要當發現親餵的寶寶有鵝口瘡時,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治療方式為使用抗黴菌藥物直接塗抹在嬰兒的口腔黏膜,還有親餵媽媽的乳頭上,一般療程約7至14天。其他嬰兒口腔會接觸到的物品,如奶嘴、奶瓶、固齒器或是玩具等都要徹底消毒。由於臺灣環境濕熱,適合黴菌生長,鵝口瘡雖然很容易治療卻也容易復發,除了治療外,日常照顧也需要多注意細節。預防方面,除了維持環境與器具清潔,餵奶後的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鵝口瘡的重要步驟。柯婷蓉醫師建議,爸爸媽媽們每天餵完寶寶時看看寶寶的口腔,如果發現這樣的白色斑塊,可請教兒科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