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腦部刺激術

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 克服巴金森症口服藥瓶頸

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 克服巴金森症口服藥瓶頸#深腦部刺激術

罹患巴金森症病患最大的困擾就是病患對於行動控制出現障礙。巴金森症的病徵,是腦中的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控制運動多巴胺神經退化超過60%時,便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包括肢體顫抖、僵直及動作緩慢。初期症狀會先由身體單側的手腳發生抖動現象,再延伸至另一側,退化愈多,則症狀會愈嚴重。目前巴金森氏症前期主要是以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為主,病患在服用藥物5-8年後,便會出現藥效逐漸減弱的現象,由於巴金森氏症是種漸進式的疾病,多巴胺神經會持續凋零,以致口服左多巴藥物的有效劑量愈來愈高,藥效時間卻愈來愈短,出現所謂「開關現象」;意指患者的運動功能猶如電器的開關,電來時能夠走,電力不足時,寸步難行。另一個副作用是異動症,當藥效達到頂點時,病患會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搖晃與肢體亂動。由於年輕型患者對於藥物的敏感反應度較高,症狀特別明顯,常常會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當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嚴重病患之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品質,手術治療便成為很重要的治療方法。台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表示,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能透過電極放電與輕量藥物輔助來舒緩症狀,是目前巴金森病患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有效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症狀的手術之一。以過去有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為例,開腦前的檢查相當複雜,病人要忍受頭頂用螺絲鎖著三公斤重鐵盔,再藉由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造影,以及視丘下核定位造影取得插針座標位置,且手術時間長達8~10小時;然而新式「無框架立體定位技術」只需在頭上插上五枚感應釘,利用功能性導航系統導引,即可定位出精準視丘下核的3D立體座標位置,方便下階段開腦手術快速進行,手術時間可節省3-4小時。台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解釋,深腦刺激術治療也有約3%至5%腦出血的風險,但該風險取決探針插入腦部的次數,由於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的精準定位,大幅降低插針次數,因此也將手術準確率提高約46%。根據美國新英格蘭雜誌於2003年1份研究報導,針對49位巴金森氏症病患連續追蹤5年調查發現,使用深腦部刺激術(DBS) 的病患,1-5年後可減緩巴金森氏症狀產生顫抖現象約75%,僵直現象約71%,無法動作約49%,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然而台大醫療團隊在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也發現,接受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的患者,術後的運動功能改善約57%,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因此深腦部刺激術(DBS) 在國內外都給予高度肯定。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是亞洲唯一以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施行巴金森症外科者。目前醫療團隊已完成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30例以上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還設有深腦部刺激術特別門診,可依病情需要,由專業團隊提供病患一套完整的術前評估模式,以及術後的專業照護諮詢。

盼”深腦部刺激術”納入健保 造福巴金森病人

盼”深腦部刺激術”納入健保 造福巴金森病人#深腦部刺激術

四月十一日是世界巴金森日,花蓮慈濟醫院九日上午在世界巴金森日前夕邀請病友相聚,舉行世界巴金森日紀念活動,並請知名畫家沈廷憲老師帶領病友彩繪「鬱金香」向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醫師致敬。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自2003至2008年長期追蹤接受深腦部刺激術的病人,發現深腦部刺激術對巴金森病人的主要症狀有顯著改善,但對於年紀較大或罹病病時間較長的病患,在顫抖、僵硬、姿態及步態的改善程度則較有限。因此,巴金森醫護團隊及病友都希望健保能全額給付深腦部刺激術,照護更多巴金森病病人。 花蓮慈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源指出,巴金森病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性疾病。西元1817年,英國的詹姆士‧巴金森醫師對一種運動障礙疾病做了以下的描述:「不自主的顫抖併有肌力的減退,顫抖發生在非運動期;軀幹彎曲,站姿前傾;步態會由走路的樣子變成小跑步;但理性與智力並沒有受到影響」。這發現使後來的人不斷的研究並了解病因與治療的方法,因此就以巴金森來作疾病名稱。1996年,歐洲巴金森病協會以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的生日,每年的四月十一日,定為「世界巴金森之日」。 罹患巴金森病患最大的困擾就是無法自我控制行動。常見的主訴包括「突然間就動不了,身體好像被鎖住了」,或是「吃藥一小時後,身體才能動,但過不了多久身體又失去正常活動的能力」。許多臨床統計顯示,超過四成以上的巴金森患者,在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會形成一種所謂「開關交替反應」,在藥物引起「開反應」時,病情可獲良好控制,但當「關反應」啟動時,症狀完全無法控制,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巴金森患者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之外,在幹細胞療法尚未發展成功之前,DBS深腦部刺激術是巴金森患者目前的最大希望。這種稱為「深腦部刺激術」( 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的外科手術,可以有效地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的病情。目前花蓮慈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已將巴金森治療帶入與全球先進國家同步的治療領域,陳新源主任說,「深腦部刺激術( DBS)」術式用於動作障礙疾病例如巴金森症、肌張力不全等疾病治療已是美國FDA核可,因為手術具有可逆性和可調整性,使其療效增加而副作用減少。家裡只要有一個巴金森病人,全家人都會陷入低潮。今年二月十八日才動手術的楊晴三,是深腦部刺激術病友中的第121例。他的太太葉麗娟說,楊晴三在手術後,改變很多,不但能自己照顧自己,換衣服、穿鞋子,生活自理,也找回喪失已久的信心。同是病友的手工皮鞋製作師傅黃魏銘也認為,現今的巴金森症治療方法中,深腦部刺激術是最能改善症狀的療法,遺憾的是國內尚未將整套的晶片儀器納入健保給付,不僅讓許多巴金森病人只好任病情惡化,更使許多家庭為了照顧罹患巴金森病的親人,經濟陷入困頓,希望政府能從社會成本的考量,在巴金森病人還未惡化到極點前,能有機會藉由深腦部刺激術的治療,至少能恢復生活自理、不依賴家人的程度,讓有工作能力的家人可以安心的工作,以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

兩岸深部腦刺激術高峰會

兩岸深部腦刺激術高峰會#深腦部刺激術

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兩岸深部腦刺激術高峰會」,來自中國大陸北京宣武等七家醫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與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團隊、門諾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等二十多位醫師與會,透過討論會雙向溝通,了解兩岸深部腦刺激述的現況與發展,以及在動作障礙、疼痛、癲癇、中風等疾病的治療與相關研究成果與計畫。此次高峰會,由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陳新源主持。有來自中國大陸北京宣武醫院、天壇醫院、北醫三院、齊魯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廣東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等一行八人,及花蓮門諾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逸文、花蓮神經醫學團隊及護士等近三十人參加。近十年來,北京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在深部腦刺激術已累積個案經驗已達五百二十例,主任醫師李勇杰教授指出,目前多用在巴金森病以及戒毒、精神疾病的治療,已有相當的成效。天壇醫院副主任醫師張建國教授也分享腦深部刺激術在該院的發展;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陳玲副教授則提出深部腦刺激述個案研討,希望透過各院的經驗,改善個案術後遇到的問題。花蓮慈院是台灣單一醫學中心巴金森深腦部刺激手術量最多的醫院: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深腦部刺激術共手術99例,佔全國手術人次的46%。深腦部刺激術的成功有賴於精準的將晶片植入視丘下核,並以全身麻醉取代國外的半身麻醉模式進行手術,這項結果已獲得國際上的肯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聖皇在簡報這項全身麻醉的手術個案分析後,立即獲得熱烈討論,因為目前在國際神經醫學雜誌上僅有三篇論文,相關資訊有限。花蓮慈院神經外科哈鐵木爾醫師分享近年他與神經內科主任辛裕隆、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合作運用資訊科學的方法在癲癇醫學臨床實務上的突破與成果,以及運用在癲癇治療的多點軟腦膜下分隔術。發現多點軟腦膜下分隔術治療後腦皮質區,不僅放電減少,手術後的局部腦神經代謝也獲改善了,臨床上痙攣次數減少,連合併發生的局部癲癇也顯著改善。陳新源主任指出,這次的兩岸深部腦刺激術交流非常難得,因為中國大陸約有七成的個案是在這幾家醫院完成,當地不僅運用巴金森病、肌張力不全等疾病的治療,運用在戒毒及精神疾病的個案及經驗也很豐富,很值得慈濟神經醫學團隊學習;花蓮慈院也自今年起開始進行頑固型強迫症的深部腦刺激術人體實驗,目前已完成兩例,病人都有獲得不錯的改善。張建國教授表示,很感動慈濟人在全球的奉獻,也認為慈濟神經醫學團隊在深腦部刺激術的細緻與精進,以及未來將運用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新療法在腦中風、脊髓損傷、腎衰竭、心臟衰竭、肌肉疾病等疾病治療的相關研究計畫,都很值得兩岸持續交流與學習。

深腦部刺激術 巴金森病友走出生命黑暗期

深腦部刺激術 巴金森病友走出生命黑暗期#深腦部刺激術

「躺在床上,連腳抽筋、翻身、解尿都需靠家人幫忙,那樣的生活,使我的心情陷入谷底,曾幾度興起輕生的念頭」,罹患巴金森病十四年的秦亞駒說,從發病服藥控制到肢體動作如植物人狀態時,神智清醒的他幾乎完全喪失求生鬥志,直到三年多前到花蓮慈濟慈院求治,成功的深腦部刺激術,才讓他重新站起來,回到工作崗位。巴金森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第二個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與許多的動作障礙疾病患者一樣,病人的神智清楚,但是身體卻像是被禁錮一樣不聽使喚,行動與日常的生活皆需要別人的扶助。秦亞駒說,三年多前,他和家人得知花蓮慈院有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燃起了求生意志,便在家人陪同下到花蓮慈院診治,經陳新源主任評估認為可以做深腦部刺激術,但因健保局沒有給付這項手術,幸經社工員協助可分期支付龐大的手術費用。加上治療期間蔡昇宗醫師的悉心照護,現在他才得以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而且還在台東地檢署找到一份工作。陳新源主任表示,巴金森病主要是因中腦的黑質神經細胞退化,多巴胺量減少,臨床表現包括顫抖(tremor)、僵硬(rigidity)及動作遲緩(bradykinesia);自1960年,左多巴胺、多巴胺促酵劑等對於動作障礙有顯著的改善。然而伴隨著疾病的進展,藥物仍會產生藥效時間縮短以及無法控制的異動症等副作用。1990年,深腦部刺激術的發明逐漸取代了燒灼術,在廿一世紀成為手術治療之主流。目前,花蓮慈院是台灣單一醫學中心巴金森深腦部刺激手術量最多的醫院: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深腦部刺激術共手術99例,佔全國手術人次的46%。深腦部刺激術的成功有賴於精準的將晶片植入視丘下核,並以全身麻醉取代國外的半身麻醉模式進行手術,這項結果已獲得國際上的肯定。近年來,在國外也有一些研究發現有少數的深腦部刺激術的病人會發生憂鬱、輕躁等身心問題,在陳新源主任支持下,蔡昇宗醫師在二年前提出有關深腦部刺激術對情緒影響的研究計畫,隨即獲得美國神經外科學會頒發最佳住院醫師論文獎。蔡昇宗表示,這項研究主要是花蓮慈院施行的深腦部刺激術的量夠多,於是以術後追蹤一年以上的病人為研究對象約有三十八例個案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約有八人有情緒管理問題。研究團隊將三十八例個案晶片放電的區域進一步比對,發現有情緒影響的病患與其他手術病患的區域有顯著差異。於是,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針對這八名病人的腦部晶片調整放電區域與藥物治療後,病人的情緒問題也獲得改善。秦亞駒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巴金森病人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之外,在幹細胞療法尚未發展成功之前,深腦部刺激術是巴金森病人目前的最大希望,若是這項手術被納入健保給付,應該會有更多的病人及家庭獲得解救,巴金森病人若無法生活自理,將可能拖垮整個家庭,造成更大的社會成本支出。目前花蓮慈院醫療暨研究團隊,致力於巴金森治療及相關研究,並在治療上則結合藥物與深腦部刺激術,輔以復健及社工輔導等全方位照顧,冀望進而改善巴金森病患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