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

不銹鋼保溫杯該怎麼洗?毒物專家顏宗海警告「這方式」小心越洗越毒

不銹鋼保溫杯該怎麼洗?毒物專家顏宗海警告「這方式」小心越洗越毒#餐具

氣溫驟降,天冷民眾愛用保溫杯暖胃,除了多數人裝熱開水,還有的上班族喜愛裝進熱咖啡、熱牛奶、熱茶等,帶進辦公室慢慢喝,開啟忙碌的一天。不過,醫師提醒,「保溫杯裝飲料不建議慢慢喝,應該盡快喝掉」,清洗方式最好是用過即刻洗,切勿用鋼刷用力清洗,「海綿加上清潔劑」才是最好的做法。

不鏽鋼餐具大多標示不清 民眾購買得小心

不鏽鋼餐具大多標示不清 民眾購買得小心#餐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確保民眾使用不鏽鋼餐具的安全,消基會日前對市售的不銹鋼餐具進行抽檢,發現多項樣品,產品標示不清,其中,樣本當中,僅有一件為民眾熟悉的300系列,消基會呼籲業者應標示不銹鋼的材質成分或種類,才能確保消費者的購買權益。多樣產品 全都標示不清消基會指出,此次樣品於2013年11月間,於台北市的量販店、生活百貨店、10元商店及五金百貨等購買,共計購得25件樣品,其中有8件為不銹鋼碗(尺寸為13~14公分),8件為鍋鏟及湯杓,其餘9件為湯匙。經檢視,8號「雅緻台式麵碗身13 cm」沒有標示生產製造廠商名稱、電話及地址,16號「金龍加長電木煎匙」沒有標示製造廠商名稱,25號「尊品阿德拉經典大餐匙」沒有標示製造商地址。8號「雅緻台式麵碗身13 cm」除了沒有標示產地,該樣品也沒有標示主要成分或材料,其餘24件樣品都標示「不銹鋼」或「高級不銹鋼 」,其中2件樣品標示「304不銹鋼」,1件標示「不銹鋼18-0」。23號「萬點大尖匙3入」則沒有標示製造日期。25件樣本 僅有一件為300系列另此次檢測的25件樣品中,就有高達14件的樣品為200系列的不銹鋼,其中還包括1件標示304,結果卻是200系的產品,而消費者最認知的300系列,竟然只有1件。消基會呼籲,在主要成分或材料方面,除1件未標示外,只有3件有標示不銹鋼的種類,其餘21件都僅標示「不銹鋼」或「高級不銹鋼」,消費者無法知道不銹鋼的種類,建議業者應該標示不銹鋼的材質成分或種類。此外,不銹鋼材質標示在國際上已經行之有年,無論是標示200/300/400系列或以材質成分標示(如18-8或18-0等),消費者才能瞭解成分並自行選擇所需的產品。

餐具顏色 會影響食物「口味」?

餐具顏色 會影響食物「口味」?#餐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你以為影響食物味道,只有烹飪技巧嗎?據刊登在Flavour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其實餐具、器皿的顏色、大小等,也都會讓你覺得食物口感變了!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以100多名學生做為實驗對象。結果顯示,用白色湯匙吃優格感覺更香甜,而用餐刀吃乳酪會感覺更鹹。這項研究顯示,吃東西時所用的刀叉、湯匙的尺寸、重量、形狀和顏色都會深深影響食物的「口味」。事實上,在食物入口前,人類腦子裏已經對味道做出了判斷。盛放食物的器皿 能改變人對食物和飲料的感覺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餐具的重量對食物的「口味」也有影響。如:小湯匙常被用來吃甜點,而用它來吃其他東西時,似乎會讓嘴裏的食物感覺更甜。而顏色也能影響人們對食物味道的感覺,優格用白色湯匙吃,感覺比用黑色湯匙吃更甜。一盤奶酪,可以選擇用餐刀、湯匙、叉子和牙籤吃;而參加試驗者覺得用餐刀時奶酪最鹹。負責這項研究的斯賓瑟教授說,以往的研究都指出,盛放食物的器皿能改變人對食物和飲料的感覺。比如用較小的器皿盛食物,人們一般會吃得較少。這項最新研究的結果,相信對減肥者會有幫助;餐廳也可用不同的器皿、餐具,在不影響味道下又能提升「口感」!

美耐皿容器若破損 應立即更換

美耐皿容器若破損 應立即更換#餐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日前有安全衛生研究員針對美耐皿容器進行三聚氰胺檢測,發現用美耐皿容器吃泡麵的人比用一般陶瓷碗的人,尿液驗出的三聚氰胺量是陶瓷碗的6倍,讓許多民眾對於家中的美耐皿容器使用安全產生疑慮。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美耐皿材質之食品容器是目前廣泛被使用的餐具,材質屬耐熱硬化性樹脂,耐熱溫度約為110~130℃,具有耐酸、耐鹼等特性。然而產品如有品質不良或使用時產生破損、刮痕等,極有可能造成三聚氰胺、甲醛或重金屬等物質溶出,進而透過食物進入人體。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為有效管理美耐皿材質容器具,行政院衛生署已於101年1月18日發布修正「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增加「以甲醛三聚氰胺為合成原料之塑膠」為管制項目,並訂定三聚氰胺、甲醛等項目之試驗標準。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餐飲業者、民眾購買及使用塑膠類食品容器具時,應注意產品標示之特性及正確使用方式,避免塑膠類食品容器具長時間接觸高溫之食品,使用過後以中性洗潔劑清洗,如產品發生破損或裂痕,亦應立即更換,以維護使用安全。

美耐皿餐具吃熱食 小心容易腎結石!

美耐皿餐具吃熱食 小心容易腎結石!#餐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新的研究顯示,用密胺餐具,也就是仿瓷餐具、美耐皿餐具吃熱騰騰的食物,可能對健康是有危害的。台灣研究人員發現,高的溫度會增加我們接觸到的三聚氰胺量,這可以增加腎結石的風險。研究實驗了兩組吃特騰騰湯麵的團體,一組用美耐皿餐具,另一組用陶瓷碗,然後在用餐前收集尿液樣本,用餐後的12小時,每2個小時也收集一次;三個禮拜後,被實驗者仍然食用同種食物,只是用的碗型互相交換,然後再次收集尿液樣本。 12小時後,用美耐皿餐具的研究對象,總尿液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為8.35微克,相對於用陶瓷碗的只有1.3微克。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首席研究員吳嘉芳表示,美耐皿餐具使用時,若在高溫下,可能會釋放出大量三聚氰胺。他指出,不管是在較高的溫度下,例如熱湯,或酸性食品,都可以導致三聚氰胺危害食品,尤其是在舊的、低品質的餐具使用下。但她補充,三聚氰胺從密胺餐具釋放到食物和飲料中的量會隨著品牌不同而變化。因此,這個研究可能無法概括其他品牌的餐具。然而,在安全方面,結果表明使用陶瓷餐具來吃熱時是明智的。研究人員說,目前還不清楚這對人類健康,究竟還有什麼全面性的影響。不過,先前的研究已發現,長期低劑量接觸三聚氰胺,會增加兒童和成人罹患腎結石的風險。研究表明三聚氰胺的毒性在動物體內,攝入會導致腎結石,腎功能損害,並可能誘發癌症。在2008年,就有例子在中國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造成6人死亡和5萬人住院治療腎結石和腎臟疾病。

臺北市抽驗美耐皿餐具 全數合格

臺北市抽驗美耐皿餐具 全數合格#餐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美耐皿(Melamine)是一種合成樹脂,為使用三聚氰胺與甲醛聚合所製成,在塑膠材質分類上屬於「第7類其他」,常用於刀、叉、湯匙、筷子、碗、盤、湯匙等餐具之製造,因便宜、耐高溫、漂亮而廣為使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保護民眾使用美耐皿材質餐具之安全,辦理美耐皿容器具調查計畫,共計抽驗35件產品,結果三聚氰胺溶出量均符合規定。行政院衛生署訂定「以甲醛-三聚氰胺為合成原料之塑膠」(俗稱美耐皿)之三聚氰胺溶出限量標準為2.5 ppm以下,且自101年1月18日正式實施。此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應正確使用美耐皿餐具,避免以美耐皿餐具盛裝過熱或酸性食品、不能微波加熱,且使用海綿擦洗替代菜瓜布,以免留下刮痕而造成細菌孳生、變色,若有刮痕即不應再使用,並建議盡量以不鏽鋼或瓷製餐具取代美耐皿餐具,以維護自身食的安全。

塑膠容器正確使用 自備餐具更環保

塑膠容器正確使用 自備餐具更環保#餐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鼓勵大家響應環保的健康生活,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食管局)透過實體展示、圖說,以及與民眾互動遊戲吸引民眾目光,宣傳「塑膠容器正確用,自備餐具更環保」觀念,並提升民眾對正確使用塑膠食品容(器)具的認知。食管局除了積極監督業者落實自主管理,要求其所製造與販售的供食品使用塑膠容器(具),都應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塑膠類」的相關規定之外,並對產品可使用的溫度範圍嚴加管控及標示,確實把關以避免不良產品流入市面。未來塑膠類食品容(器)具、包裝等,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顯著標示「品名」、「材質名稱」、「耐熱溫度」、「原產地(國)」、「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製造日期」及「注意事項或微波等其他警語」。舉例而言,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部分要清楚的標示在塑膠類水壺、奶瓶、保鮮盒等產品上面,標示應以印刷、打印或壓印方式,加標於最小販售單位的主要本體上,以防止標示脫落,因此如果採用貼標或吊牌的方式是不符合規定的。另外,如果產品使用上有必要提醒消費者使用方法時,如清洗方式、可否微波、盛裝食品的適用範圍(如適合酸性、鹼性或油脂類食物)等,也應一併標示,藉由主動告知消費者,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消費者在購買或使用塑膠容器時,應注意產品材質、耐熱溫度及廠商相關資訊等事項,並依材質特性正確使用。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大家選擇食品容器具時請別忘了,最好使用較環保的餐具或容器,珍惜有限的資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