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檳

別再為自己找藉口 戒檳學員落淚勸說

別再為自己找藉口 戒檳學員落淚勸說#戒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嚼食近二十年檳榔的鐵工廠老闆羅明義,他在7日大林慈濟醫院戒檳班成果發表現身說法,激動落淚地呼籲紅唇族趕快戒除檳榔,可以重獲健康、節省花費,還能提昇自信、改善人際關係。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李清池醫師表示,吃檳榔除了形成牙週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且口腔癌是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最快的癌症,五年內各增加30%及25%。有研究顯示,口腔癌患者中約有88%有咀嚼檳榔的習慣,近來更有研究顯示嚼食檳榔會增加肝癌風險。戒檳班除了上課以外,課後還加入實際模擬演練,讓學員互相練習應對技巧。李清池說,如何拒絕別人給檳榔有幾個撇步,包括哀兵致勝法、自我解嘲法、走為上策法、投桃報李法、安身立命法,其實只要有戒檳榔的決心,再配合適當的課程規劃,要成功戒檳榔一點也不難。大林慈濟醫院與國民健康署、嘉義縣衛生局合作推動減、戒檳榔班,今年報名的31名學員當中,不但所有人都達成設定的減檳目標,更有23人成功戒除,戒檳率高達74.19%。國民健康局為減少檳榔危害,提供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凡三十歲以上有抽煙或嚼檳榔者,每二年一次。羅明義笑稱以前菸酒檳榔錢大約3萬多,現在都省下來了,雖然剛戒的時候,牙齒感到酸軟無力,也容易會有口渴的情況,不過一個禮拜過後就好了,最重要的是只要有心戒就一定會成功。 

阿公為孫子戒檳 透過自身經歷勸戒

阿公為孫子戒檳 透過自身經歷勸戒#戒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爺爺,不要再吃檳榔了!」孫子的一句話在李先生的心理埋下了戒檳的種子,因緣際會參加了為期四個月的戒檳班,「原來檳榔子本身就會致癌」顛覆了對檳榔的看法,便下定決心戒除檳榔,期盼透過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做的到,你也可以。李先生,今年62歲,從小學開始就到工廠做工,工廠同事都會吃嚼檳榔,同事之間相請也都不會拒絕,不清楚檳榔對身體健康是否會產生影響,直到20歲,從未曾間斷過,一天嚼檳量約100顆,長達30-40年。婚後妻子及子女皆反對吃檳榔,就連漸漸長大的孫子也異口同聲的說:「爺爺…不要再吃檳榔了!」,只因自己個性為大男人主義,家人便不敢積極反對,偶爾有朋友會好言相勸,但是還是繼續吃著檳榔。有一天,李先生到署南的門診就醫,當門診結束後,護理人員將口腔黏膜檢查的提示單交到李先生手上,來到癌症篩檢服務中心時,個案管理師便邀約參加戒檳班的課程,因為本身喜歡結交朋友,便一口答應,課程結束後,才知道吃檳榔對身體的損害如此嚴重,加上家人與朋友的勸說,又怕孫子嫌棄,便下定決心戒除檳榔,在這過程中最怕遇到朋友相邀吃檳榔,擔心意志力不夠堅定,所幸戒檳課程中有教到如何拒絕的技巧,李先生表示一開始戒檳榔時牙齒會酸軟,無法嚼食太刺激食物,但仍會忍耐,約一個月後症狀改善許多,慢慢的少吃、不吃、到完全不吃!對於戒檳榔這件事,認為並不會太困難,決定權在於自己,這一次能戒檳成功家人皆感到非常高興,由於本身喜歡結交朋友,也願意將自身經驗分享給大家知道,期盼透過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戒檳成功!

衛生局助你戒檳 從檳榔減量開始

衛生局助你戒檳 從檳榔減量開始#戒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先生個性灑脫豪邁,成年後結識無數同業好友,於是嚼食檳榔也就在無形中成為與同行間一起談天、談心不可缺少的話題內容,殊不知,如此不良健康行為對口腔保健的傷害,導致白斑、紅斑、黏膜下纖維化接踵而來。在衛生所不斷個別關懷下,他嘗試由減檳做起,包括「如果你已是檳榔嚼食者一時無法戒除,可以每天減少嚼食檳榔的數量及時間;一天督促自己少一顆,漸漸達到不嚼食檳榔的習慣」,所以他已從之前每日嚼200顆,減至目前每天10顆,雖然還沒有完全戒除,但減檳率已達95%,距離100%的目標就快達到了,讓大家都非常的高興,癮君子可以學習之。在各種癌症發生當中,口腔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早期80%是可治癒的,希望有異常發現者應儘速進一步接受複檢。宜蘭縣衛生局表示,今年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個案,截至目前為止尚有230位異常個案仍未接受進一步確診,國際癌症研究總署認定「嚼食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長期嚼食會造成口腔黏膜異常病變,乃是轉化為口腔癌的前奏,可見檳榔對健康危害,是不容忽視的。衛生局呼籲,戒除嚼食檳榔的民眾初期可能會有下列不適現象:如牙齦不適、無法嚼咀、覺得牙齒酸軟等,這些現象大多數會在停止嚼檳榔後3至5天會出現,多數維持一個星期後即會消失,戒除檳榔其實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因此,為避免民眾口腔健康遭受危害,鄉鎮市衛生所,會持續開設戒檳班,由戒檳成功者引導您如何「向檳榔say no」。

拒當紅唇族 基市提供免費口腔黏膜篩檢

拒當紅唇族 基市提供免費口腔黏膜篩檢#戒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口腔癌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抽菸、嚼食檳榔及喝酒為口腔癌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且同時有抽菸、嚼食檳榔及喝酒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三大惡習正常人的123倍。嚼食檳榔族群是口腔癌的高危險群,基隆市1994年男性發生率為每十萬人6.46,至2011年已達每十萬人13.5,逐年上升之趨勢非常明顯,而死亡率由1996年每十萬人口3.5上升至2011年為7.3,也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因此,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於明日結合財團法人山美基督長老教會,在山美教會,為慶祝九九重陽節共同辦理市民免費口腔黏膜篩檢及老人流感疫苗注射活動,並提供戒菸、戒檳衛教服務,共同為市民健康把關,參加篩檢的市民好朋友還可以獲得精美禮物,當天活動內容還有音樂會、竹編製作教學、義剪等,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每月吃1000多顆檳榔 30年紅唇族戒檳

每月吃1000多顆檳榔 30年紅唇族戒檳#戒檳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在台灣,幾乎每10個男性當中就有1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成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50歲的錢惠明十幾歲就開始吃檳榔,曾一個月吃掉1000多顆檳榔,平均每天要嚼近40顆,可說除了睡覺,嘴裡無時無刻沒有檳榔;但這樣一個擁有30多年癮頭的「紅唇族」,參加新北市永和耕莘醫院舉辦的社區戒檳班後,目前已完全不碰檳榔。為了加強檳榔危害宣導,永和耕莘醫院從前年開始,陸續與貨運、營造、義消等不同的機關、團體進行策略聯盟,推廣拒檳觀念,辦理戒檳減檳班,希望透過團體的約束力與人際傳播方式,落實健康無檳社區,成效相當良好,獲得不少迴響。在七到九月間,分別辦理了兩梯次的戒檳減檳班,共有14名學員參與,其中6人已完全戒掉檳榔。14名戒菸學員分別來自新店溪洲部落以及永和清潔隊,根據統計,新店溪洲部落戒檳班的8名成員,原本每個月嚼食檳榔共968顆,但參與戒檳班後,總嚼檳量降為348顆,降幅達64%;而永和清潔隊的6名學員,每月總嚼檳量也從3404顆降至896顆,降幅高達74%,成效達四成以上,而尚未戒檳者也都大幅減少了嚼檳榔的數量。一名服務於永和清潔隊的錢惠明,參加戒檳班後,嚼檳量先從每月1120顆降至160顆,只在每周一兼兩份工作、比較累時才會吃檳榔,至現在已完全戒掉。他說,以前每天要花三、四百元買檳榔,減檳後不但省錢,人也變得比較好看、嘴巴裡不會粗粗的,讓他的老婆相當高興,他還打算接下來把菸癮也戒掉!永和耕莘戒檳班呼籲戒彬民眾,只要有信心、毅力,戒檳絕非難事!

新竹市推動戒檳班 提供口腔黏膜篩檢

新竹市推動戒檳班 提供口腔黏膜篩檢#戒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嚼食檳榔的社會觀感不佳,而種植檳榔樹也有害於水土保持,更可怕的是因為嚼食檳榔所引起的口腔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六位,其死亡率也逐年上升。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資料證實,檳榔嚼塊及檳榔子本身皆為致癌物,嚼食檳榔是造成口腔癌的主要原因。口腔癌,對家庭、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不幸罹癌後所造成之醫療資源對家庭而言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新竹市衛生局為促進民眾對口腔癌之認知,在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計畫的醫院裡開辦戒檳班,讓嚼食檳榔的民眾報名上課戒斷檳榔,並與新竹市各大醫院及基層診所合作,對30歲以上吸菸及嚼食檳榔的民眾提供口腔黏膜篩檢服務,以期降低口腔癌發生率,提升市民健康生活品質。  

打火義消踴躍參與 戒檳不落人後!

打火義消踴躍參與 戒檳不落人後!#戒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苗栗縣衛生局於今年4-6月結合頭屋鄉衛生所與頭屋消防隊義消同仁合作,辦理「拒當紅唇戒檳班」,期間感謝頭屋鄉義消謝長輝分隊長及其隊員的支持及踴躍參與,預計於101年8月19日辦理「拒當紅唇戒檳班」成果發表會,表揚戒檳及減檳成功的學員。戒檳班共招募6位男性學員,平時因工作和朋友、同事聚餐時有嚼檳榔習慣。參加戒檳班前每人平均每天嚼食量為24顆,在1個月的戒檳課程結束後,已下降至剩每天5顆。課程結束後,陪伴志工也在往後3個月持續追蹤關懷、鼓勵學員,謝分隊長及其他3位學員在這段時間都未再嚼食檳榔。上課過程中分隊長也有感於檳榔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特地於4月15日定期訓練結束後,請所有義消同仁參加一堂「檳榔危害健康」講座,期許同仁能對檳榔害處有更深一層認識;透過此講座宣導義消楊先生也立刻報名參加戒檳班,也成功的戒除檳榔。學員們從一開始對戒檳班的抗拒,到對戒檳班的肯定與認同,表示從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與拒絕檳榔技巧,在平日也一定會積極分享給周遭朋友,鼓勵、灌輸還在嚼檳榔朋友,如果暫時無法戒除就要少吃的健康觀念。嚼食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28倍,為了家人及健康請儘早戒嚼檳榔,並請記得30歲以上有嚼檳(含戒檳)或吸菸者,每二年有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機會,千萬別讓自己權益睡著!

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 杜絕檳榔保健康

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 杜絕檳榔保健康#戒檳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臺灣嚼檳榔人口約有139萬,10個口腔癌患者中,9個有嚼檳榔的習慣。2010年臺灣因為口腔癌死亡的有2,370人,臺北市就佔了151人。口腔癌是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6歲,比其他癌症早10歲,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2003年指出,檳榔子本身就是人類第一類致癌物,臺北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最好戒掉嚼檳榔的習慣。 有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嚼不含有添加物的檳榔,就不會罹癌,其實,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在2003年證實,檳榔子本身就是人類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等,光嚼檳榔就會致癌;檳榔的粗纖維,嚼食時有如菜瓜布在口中摩擦,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使口腔有灼熱感,並一再發生水疱或潰瘍等變化,致使進食、刷牙、口腔檢查和牙科治療皆十分困難。由於口腔癌0~1期的五年存活率可達76~80%,為了減少檳榔對於健康造成的危害,臺北市衛生局呼籲紅唇族們,趕快戒掉檳榔,並請30歲以上嚼檳榔、吸菸民眾每隔2年定期做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