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

離奇!老翁左腿遭毒蛇咬 竟害右腿截肢

離奇!老翁左腿遭毒蛇咬 竟害右腿截肢#動脈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夏季是毒蛇出沒的高峰期,不論在山區、自家庭院,只要雜草叢生處,都要特別注意。日前,中國一名老翁遭毒蛇咬傷,左腿上出現咬痕後傷口潰爛;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幾天後,卻是右腿出問題!經檢查發現,病患右腿發黑且動脈血栓栓塞,害他逃不過截肢命運。左腿傷口潰爛 右腿動脈硬化遭血栓明明是左腿被咬傷,怎麼截肢的是右腿?半個月前,這名老翁在自家庭院遭蛇咬傷,家人得知後隨即帶他就醫,而除了左腿腳趾有明顯咬痕外,傷口還潰爛,幾天後,奇怪的事情發生,老翁右腳趾竟出現滲水現象,且從腳趾發黑至整條腿,嚇得他再次就醫。如此離奇的事情,實在令人不可置信,老翁送醫緊急治療後,手術卻不盡理想,醫師發現,病患整條右腿動脈已遭血栓栓塞,搶救後還是殘留許多血栓於腿內,花了5天時間,只打通一根血管,還有2根必須捨棄,最終還是面臨截肢。足部疼痛、行走困難 恐是下肢動脈硬化醫師表示,老翁的狀況相當特殊,因為大部分被毒蛇咬傷,只要及時處理,頂多有局部症狀,極少患者會因此出現血液凝固的情形。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個案的右腿本身存在動脈硬化問題,加上毒液引起血液凝固,最終使右腿動脈系統廣泛血栓,才造成此遺憾。事實上,此狀況正暗示「下肢動脈硬化」潛藏的危機,醫師提醒,若足部感覺異常疼痛、行走困難,這就是前期表現;而如果腳突然感到灼熱、刺痛、麻木等,很可能是神經缺血病變的徵兆,兩者都屬於不正常現象,應儘速就醫。

喉嚨卡卡咳嗽出血 魚刺吞肚險穿透動脈

喉嚨卡卡咳嗽出血 魚刺吞肚險穿透動脈#動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魚刺若不慎吞下去,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台中一名53歲張姓男子,去年11月用餐時不慎吃進一根魚刺,雖然感覺喉嚨「卡卡」,但也沒多加理會。但卻開始有咳嗽情形;約一個月後,咳嗽不但沒改善,甚至出現咳出血絲,最後變成「咳血」。經醫師檢查發現,右下肺葉支氣管第8分枝處「插著」一根魚刺,用支氣管鏡企圖將魚刺拔除,卻發現魚刺已被肉芽組織包覆,且輕輕觸動就很容易出血。署立台中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葉周明表示,不慎吞進魚刺雖屬常見,但如此「深入」,且已長出肉芽包覆,實不常見。可能是因張先生咳嗽,慢慢的將魚刺往深部推進,最後「卡」在右下肺葉支氣管第8分枝,並長出肉芽組織包覆整隻魚刺,肉芽組織增生則會演變成阻塞性肺炎引發肺炎、肺膿瘍,持續咳嗽恐刺穿支氣管旁的肺動脈引起啟大出血。若發生大出血則須開胸手術且須切除右下肺葉。所幸,詳細檢查後發現魚刺,葉周明以雷射先將魚刺的一根腳(魚刺成三角狀)燒斷拔出,再慢慢將肉芽組織剝開、切除後,將魚刺取出,若再不處理,後果可能更加嚴重。葉周明提醒民眾,若發生不慎將魚刺吞入,千萬不要強將魚刺往下吞,有時會傷害食道周邊血管造成大出血,將有危及生命之虞。特別是尖銳的禽類股投,一定要就醫請醫師協助取出。

番茄製成藥丸 改善心臟病防中風?

番茄製成藥丸 改善心臟病防中風?#動脈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沒有人會喜歡每天吃6磅的番茄,來預防中風或心臟病發作,但是如果是一顆易於服吞的藥丸,那就另當別論了。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在試驗後想出來的補充物Ateronon,這顆藥丸含有一種化學物質番茄紅素,能分解在動脈的脂肪沉積。劍橋大學研究發現,服用膠囊促進血液流動,改善了預先存在心臟疾病的患者襯裡的導管,增加了他們50%的動脈彈性。科學家們認為,這藥丸可能可以限制造成的損害心臟疾病,幫助每年因中風死亡人數18萬,減少近5萬人死亡的機會。也希望它可以造福那些患有關節炎,糖尿病,甚至癌症的病患病情可以進展緩慢。每粒提供了相當於吃6磅的成熟番茄。有研究顯示,吃地中海風格的飲食含有豐富的番茄,魚,蔬菜,堅果和橄欖油可以顯著降低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美國心臟協會會議發表為期兩個月的試驗結果,其中把藥丸給36為心臟疾病患者和36例平均年齡67歲的健康志願者,結果表明,可以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它也提高了他們的一氧化氮的敏感性,氣體從而引發了對運動的動脈擴張。英國劍橋大學臨床試驗單位,伊恩•威爾金森表示,這些結果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更多的試驗,看看他們是否能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英國心臟基金會,Mike Knapton說,雖然這顯示番茄紅素能改善血流與心臟疾病,但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來證明,大眾服用它是否可以改善心臟疾病。不過最好的方式就是地中海飲食,吃大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動脈粥狀硬化解密 可助發展新藥

動脈粥狀硬化解密 可助發展新藥#動脈

心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一向高居前幾名,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工程組研究員裘正健所率領的「血管分子生物工程研究團隊」,解密動脈硬化形成的分子機制等,對心血管疾病有多項新發現被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刊。如動脈粥狀硬化常發生在靠近血管彎曲或分歧處的地方。裘正健與他的團隊更發現第三型組織蛋白去乙醯酶可發展為標靶新藥。裘正健的研究團隊進行體外實驗,模擬體內不同血流與血流變化對於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並以大鼠進行動物實驗,模擬血液中的擾流,臨床證據顯示,頸動脈、腹部及腎主動脈等最容易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由於該區域血管流動十分複雜,形成如游渦狀的擾流與振盪,使得血管壁發炎或增厚,久而久之就造成動脈硬化。這項結合科學及醫學的跨領域研究為動脈硬化解開謎團,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刊,更被國際知名生理評鑑期刊,做為封面刊登,在國際上獲得極大的肯定。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能調控血管內皮細胞氧化、發炎、增生的第三型組織蛋白去乙醯酶,未來將其發展為標靶藥物,可預防或治療動脈粥狀硬化等內皮細胞功能異常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除了第三型組織蛋白去乙醯酶可能幫助心血管患者,研究也指出運動確實可以有效防止動脈硬化,裘正健表示,運動可增加血管彈性、減少血液中擾流,維持血管的健康,建議民眾平時養成運動習慣,可降低罹患動脈硬化風險。

不捨父受病魔折磨 欲注射甲苯判刑7年半

不捨父受病魔折磨 欲注射甲苯判刑7年半#動脈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有一名王姓男子(45歲,在押)的父親(100年10月2日過世)患有柏金森氏症,結果在去年7月19日昏厥,被送往署立桃園醫院急救,王男不忍心父親長期飽受病痛之苦,購買含有汽油類的甲苯及注射針筒,趁探視父親時,將甲苯準備注入父親右手的動脈導管內,因不慎碰觸動脈導管警報器,才發現到王男的行為,日前桃園地院依殺直系尊親屬未遂罪,判王男7年8月徒刑。根據環保署的文章表示,甲苯對健康的影響以腦部最為受關切,甲苯會引起頭痛、恍惚與喪失記憶,至於嚴重的程度要看暴露期的長短而定。如果每天在工作場所的低、中度濃度暴露,會引起疲倦、恍惚、虛弱、類似酒醉症狀、記憶喪失、反胃與沒有胃口,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停止暴露後消失,但是人們可能在工作場所長期暴露以後造成聽力損失。 若有人故意吸食膠水或油漆因而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甲苯,首先頭會有輕飄飄的感覺,若是繼續暴露,可能暈眩、嗜睡或失去意識,甚至可能死亡。甲苯引起的死亡是因為干擾呼吸與心跳所造成,一旦暴露停止,眼花與嗜睡就會消失而恢復正常。是有人反覆從膠水或油漆中吸入甲苯,則可能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經歷語言、視覺或聽覺的異常、肌肉控制能力喪失、記憶喪失、平衡感差、心理調適能力降低,甚至會造成永久性的功能喪失。

習慣性轉動脖子 年輕男子腦中風!

習慣性轉動脖子 年輕男子腦中風!#動脈

一位28歲的年輕男性,過去並無特殊疾病,在近幾個月以來,因為經常感到脖子後面緊緊的,所以常常去找按摩師傅按摩後頸部,或是去理髮店洗頭時順便按摩,他自己也習慣性的會把脖子往左右轉,直到發出「喀」的聲音才覺得滿意。某日早晨病人因為頭痛而痛到醒過來,隨即感覺暈眩、步態不穩、嚴重嘔吐,立即至急診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兩側小腦梗塞(中風),進一步核磁共振血管攝影發現左側脊椎動脈剝離,經抗凝血劑及降腦壓藥物治療,病人症狀改善,已經返家休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威志指出,脊椎動脈剝離是因為血管壁內膜發生破裂,血液流入血管壁之間,造成血管腔狹窄,腦部血流供應不足而發生腦中風,或是血管內形成血栓,當血栓掉落則會產生栓塞性腦中風。陳威志說,頸部受到不當外力和動脈本身的病變是主要致病原因,車禍、習慣性甩動脖子、推拿或按摩時過度扭轉脖子,皆有可能導致脊椎動脈剝離。他還說,頸部有頸動脈和脊椎動脈供應腦部血流,需要適當保護,推拿或按摩時,應避免脖子被過度扭轉或用力按壓;避免過度甩動或轉動脖子;上理髮院洗頭時,頭部不宜後仰太久,以免脊椎動脈受損而導致剝離。延伸閱讀「醫學小常識/脊椎動脈剝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77

健康要做”足” 重視下肢血管疾病

健康要做”足” 重視下肢血管疾病#動脈

下肢血管疾病是相當常見,但又最容易讓人忽略,以致延誤就醫時間,導致後來需截肢的噩運。下肢血管疾病可分成動脈及靜脈造成的問題。在動脈方面,一般皆與動脈硬化有關。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 許傳智醫師指出,曾經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或腦中風的患者皆是高危險群,其疾病發生率約為一般人的三倍。據統計,超過六十歲者約有5%的男性及2.5%的女性會有間歇性跛行(行走約100公尺感到下肢疼痛無力而必須休息才能再走),即下肢動脈血管狹窄阻塞的症狀。其他合併的危險因子有:抽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老年人及男性等。在臨床表現方面,剛開始症狀可能不明顯,接著可能會有因下肢血流及帶氧不夠造成間歇性跛行,因為休息一下症狀就緩解了,所以許多患者常輕忽它的嚴重性。到了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的程度,將來必須截肢的比率高了好多倍。及早就醫是避免截肢的不二法門。許傳智醫師表示,一般只要有下肢(含臀部)不舒服像:疼痛、冰冷、麻木感、顏色發白發紫或間歇性跛行,均應儘快至血管外科就醫。在門診醫師可經由理學檢查,分段血壓及超音波來評估是否為血管問題,若檢查為輕度阻塞可以藥物控制,若為中度以上阻塞,則需住院接受血管攝影檢查,再評估治療的方式。目前外科手術以血管繞道為主,成功率達99%以上;之後再輔以藥物控制及改變生活習慣例如戒煙、血糖及血脂等。根據文獻報告,血管繞道手術是緩解症狀避免截肢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在靜脈方面,最常見的是靜脈曲張,這也是大家常輕忽的問題,一般認為較不美觀而已。許傳智醫師說,其實它隱藏著許多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深部靜脈栓、肺栓塞等。在臨床表現上,除了難看的靜脈瘤外,患者也會感到頭暈、下肢脹痛抽筋、皮膚會癢、顏色變深、傷口不易癒合等。若是深部靜脈栓塞,造成肺栓塞則有生命危險。靜脈曲張因形成機轉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些只需穿著彈性襪或注射硬化劑治療即可;有些則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故儘早就醫治療可避免一些併發症的產生。另外,深部靜脈栓塞也是常發生於下肢深部靜脈的疾病。若發生於膝膕近心端,約有一半會合併肺栓塞。在臨床上,有些病患會呈現下肢腫痛、發燒等症狀,但有三分之二患者無明顯症狀。下肢深部靜脈栓塞的危險因子有癌症、大手術後、年過四十歲、敗血症、中風、肥胖、妊娠、充血性心衰竭、外傷、心肌梗塞、藥物濫用者、靜脈曲張等。其治療方式有注射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劑或以外科手術將血栓清除。許傳智醫師說,以上所談下肢血管疾病,目的在於提醒社會大眾,要多注意下肢及足部的健康。我們常注意手,卻忽略了足部的健康。若嚴重到需截肢以保生命,就後悔莫及了。不僅個人身心受創,家庭及社會醫療成本亦提高許多,所以多關心腳的不舒服,儘早就醫治療,才是全方位身心保健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