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素

頭暈疲倦就是貧血?教你1招在家測貧血:血紅素低於「這數值」小心

頭暈疲倦就是貧血?教你1招在家測貧血:血紅素低於「這數值」小心#血紅素

許多女生為貧血一族,容易暈眩、疲倦、心跳加速,食藥署表示,可以透過血紅素檢測試劑,在家就可檢測血液中血紅素含量,初步評估是否貧血,使用前須詳讀、謹慎遵守產品說明書的注意事項,以免影響後續檢測結果。再者,血紅素檢測儀器及試片皆為醫療器材,務必選購經核准的產品。

82歲老翁走路易喘竟是白血病 口服標靶藥減少副作用、提升存活

82歲老翁走路易喘竟是白血病 口服標靶藥減少副作用、提升存活#血紅素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初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發病若未及時就醫,短短數月即恐危急生命。1名82歲長者長期罹患高血壓,持續用藥控制,體力良好可外出活動。某日覺得容易頭暈,走路容易喘,原本以為幾天就會好,沒想到症狀持續數個月,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初期症狀易忽視 未即時治療很快就面臨死亡威脅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許雅婷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癌細胞生存在骨髓中,成長速度非常快,會嚴重影響造血功能,導致正常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量低下,病人容易感到體力不佳容易喘,免疫力下降感染風險增加,也常發生不正常瘀青或內出血,並且隨著時間症狀越來越嚴重。 許雅婷說明,上述病患身體原本還算健朗,當出現頭暈與走路喘等症狀時,並不以為意,但隨著發生頻率增加、且症狀日益嚴重,才到住家附近診所抽血檢查,發現血紅素僅6至7gm/dl,遠低於成人男性正常值的標準。診所醫生立刻安排轉院後續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高齡病患難承受強烈化療副作用 標靶藥物加快癌細胞死亡 許雅婷指出,臨床觀察,約半數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推測隨著身體老化,造血基因突變機會增加,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風險越高。高齡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患,難以承受高強度化療伴隨的副作用,因此現在多使用標靶藥配合低劑量化學治療清除癌細胞。 健保給付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標靶藥物 增加高齡病患治療品質與意願 許雅婷強調,為了讓高齡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能兼顧良好治療效果與維持較好生活品質,健保於2020年給付第一款標靶藥物FLT3,2021年7月進一步給付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只要是年紀超過75歲年長者,或18歲以上但未滿75歲,且經檢查確認心、肺、肝功能當中一項不佳的共病患者,亦可符合BCL-2抑制劑的健保給付資格。 許雅婷呼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在積極配合治療下,可大幅改善存活與預後。過去高劑量化療的副作用常讓年長或有共病的患者為之卻步,然而健保已有條件給付口服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幫助上述體況較弱的患者。透過口服BCL-2抑制劑標靶藥與低劑量化療的搭配下,可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切勿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抗拒治療,導致病情快速惡化。 治療時必須按照醫生指示 有任何狀況必須有充分討論 許雅婷提醒,發現疑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一旦確診,切勿放棄任何治療希望,目前標靶藥物相當進步,加上健保逐步納入或放寬給付,不會因為年紀大就沒有治療空間。治療時應遵從醫囑,切勿中斷治療或聽信偏方,有任何狀況都要跟主治醫師充分討論,才能有最好治療效果。 若出現相關症狀想要探詢更多衛教資訊,或是想要尋找住家附近醫院及醫師進行相關檢查、治療,可點擊下方連結,進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成立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網站」,取得完整疾病介紹及治療資源。https://knowamltaiwan.org/

「缺鐵性貧血」別只靠鐵劑!醫師教高鐵質蔬果「看顏色」這樣選

「缺鐵性貧血」別只靠鐵劑!醫師教高鐵質蔬果「看顏色」這樣選#血紅素

42歲陳小姐近日胸悶,稍微活動就感覺全身不對勁,懷疑心臟出問題,而且每逢經期出血量極大,第2天用上10多片衛生棉還會滲漏。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劉子弘觀察其臉色蠟黃、眼結膜、指甲蒼白,抽血發現血紅素低下僅有7.8 g/dl(正常值約10.9~15.6 g/dl)、鐵蛋白明顯不足,而婦科超音波檢查結果則無明顯異常,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婦及早測出血紅素過低 免於急性腹膜炎

婦及早測出血紅素過低 免於急性腹膜炎#血紅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六旬的游阿姨獨居,患遺傳性多囊腎合併慢性腎臟病且合併高血壓、痛風,嚴重可能腎臟衰竭而定期回診。回診時除了檢查腎功能,由於腎臟功能不佳時容易貧血,也將血紅素列為定期檢查項目。某次意外驗出血紅素異常降低,問診發現病人最近感覺較疲倦、易喘,符合中度貧血。上腸胃道出血 導致糞便偏黑羅東博愛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賴明育表示,病人年過六旬也已停經,若有出血情形應與月經無關。患者近3天糞便偏黑,一陣一陣的肚子不舒服,懷疑是上腸胃道出血,混合胃酸後,導致排出的糞便偏黑。依據血紅素減少的數值推估,出血的量不少。再次檢查血紅素,赫然發現血紅素又大幅下降,立即進行輸血。情況穩定後經胃鏡檢查,證實游阿姨有急性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狀況,緊急處置後逐漸康復。當初若沒有發現血紅素急速下滑,或晚一點發現,持續大量出血恐怕併發急性腹膜炎或休克。獨居、獨自旅行 應注意掌握健康狀況賴明育醫師表示,民眾對於疼痛的感知因人而異,疼痛程度不一定能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如果身邊有親友退休後常獨自到處旅行又一個人獨居,應提醒注意平時身體變化,若有慢性病更要定期回診,才能及時掌握健康狀況。羅東博愛醫院社工課組長吳媺瑩提醒,如果身邊有年過65歲且獨居長者需要照護上協助,可聯繫在地社福機構,如「長期照護服務管理所」及當地「社會局(處)」,尋求更多照護資源注入。

多起一氧化碳中毒 皆因熱水器使用不當

多起一氧化碳中毒 皆因熱水器使用不當#血紅素

近日新竹市發生一家五口在家中同時死亡7日才被發現,發現時熱水器還在點著火,浴室水還在流;另有一對夫妻及小孩突然同時頭暈、頭痛、感覺吸不到氣;一位年輕女性獨自居住,每次洗完澡後,都會感覺頭暈、噁心接著就近乎暈厥。這些案例都是在過年前後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實案列。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雖然醫院、消防單位一再宣導、教育民眾,但令人遺憾的中毒事件仍是一再發生,所以特別再將一氧化碳中毒做一番介紹,讓民眾能更加提高警覺,防患未然。一氧化碳(CO)是無法用五官感覺的氣體,能抑制血液帶氧能力,殺人於無形,故被稱為無形殺手。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空間中,任何可燃物燃燒時都會產生一氧化碳,尤其家中因密閉或通風不良,使用瓦斯熱水器或瓦斯爐、汽油、煤炭等燃料不當,導致碳化合物燃燒不完全,因而產生一氧化碳中毒。林保方主任指出,醫院大部分是檢驗一氧化碳氧和血紅素百分比,一氧化碳氧和血紅素百分比濃度愈高,傷害就愈大。大致上來說,一氧化碳氧和血紅素達10-20%會產生頭痛、運動會喘;達30%時,會產生頭昏、頭痛、判斷力喪失;達40%-50%時會意識不清、昏厥;大於60%-70%時,會昏迷、抽搐、呼吸衰竭;大於80%時可立即死亡。一氧化碳對身體之毒性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下列的傷害:1. 心臟血管系統:單純缺氧、心律不整,甚至心肌梗塞。2. 神經系統:抽筋、頭痛,甚至失去意識,約15-40%病患會有神經後遺症,如痴呆、巴金森氏症、失憶症等。3. 肌肉及腎病變:肌肉壞死、水腫、橫紋肌溶解症等。4. 眼病變:眼盲、視野缺損、視網膜缺損等等。5. 胎兒毒性:孕婦婦女的胎兒有相當高比例會大腦委縮、小腦症、舞蹈症等等。林保方主任表示,就診斷及治療而言,診斷主要是依據病史及臨床症狀,再測量血中一氧化碳氧和血紅素濃度即可迅速診斷,在治療方面則有下列要項:1. 維持呼吸道、呼吸及循環:必要時甚至需插管使用呼吸器。2. 使用百分之百氧氣:使用80分鐘純氧,可使一氧化碳濃度減半。3. 高壓氧治療:若使用2大氣壓氧46分鐘,而3大氣壓氧23分鐘可使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林保方主任呼籲民眾,最重要是防患未然,注意家中燃器使用、保養及通風,必要時可請消防單位協助檢查,如此才可永保安康。

貧血補「鐵」飯後服用效果佳

貧血補「鐵」飯後服用效果佳#血紅素

是否發現您只要一上班,臉色就更白,頭就暈的更厲害?您是否經常被信用卡高利債或者是高額的房貸壓力壓得透不過氣,胸悶氣鬱經常引發頭痛、頭暈呢?可是換了銀行、換了信用卡情況怎還是一樣呢?事實上,您可能有潛在的貧血原因,因而造成您的頭暈腦脹,無法應付繁忙的工作,貧血不是大病,病起來真要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表示,貧血的原因有許多種,依照血球的大小,我們將貧血分為巨球性貧血、小球性貧血以及正常球性貧血。 「巨球性貧血」大多由於維他命B12或葉酸的缺損而引起,引發的原因與萎縮性胃炎、飲酒過量經常有關。在胃癌患者接受過胃全切除後,多會引發維他命B12的缺損,因而造成巨球性貧血,這是因為胃壁細胞會分泌維生素B12吸收所必需的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這個內在因子缺乏會造成造成維生素B12無法吸收或吸收降低,以致引發惡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胃黏膜萎縮或胃切除。而葉酸缺乏則常由於飲食不當,缺乏綠葉蔬菜、肝臟、柑橘類水果、酵素等食物,或者是酗酒患者所引發之慢性酒精中毒,在血中的高濃度酒精可以阻斷骨髓對葉酸的反應,妨礙紅血球的生成,因而引發巨球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鐵的吸收不良或流失造成的一種後天性貧血。因體內缺乏鐵質〈例如慢性出血〉引起的,女性因月經與妊娠極易發生此疾病,男性可能因胃潰瘍或痔瘡出血,也會引起此病,缺鐵性貧血並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症候,有相當多的疾病皆會引起。症狀輕微時通常沒有症狀。較嚴重時會有心悸、頭暈、怕冷、頭髮指甲變脆弱。嚴重時指甲成湯匙形,舌頭變粗糙,無痛性舌炎(舌頭味蕾消失、呈現光滑狀)、口角炎、、吞嚥困難。 戴承正主任說,缺鐵性貧血在醫療與護理上,會給予鐵劑增加血中鐵的濃度,一般服用鐵劑八星期,血色素可恢復到正常值,服用半年可補足鐵的存量。常用的口服藥物是硫酸亞鐵、葡萄酸亞鐵。若是吸收不良或胃切除的病人則考慮給予鐵劑之注射。注射常用的藥物是鐵─葡萄聚糖〈病人再48小時內會較有精神及食慾大增〉。在飲食食物方面,可考慮含鐵豐富之紅肉、內臟、蛋黃、葡萄乾、深綠色蔬菜等。護理方面由於鐵劑會刺激胃部,應在飯後服用。液態的鐵劑要充分稀釋並由吸管吸食,因為沒有稀釋過的鐵劑會使牙齒染色,鐵劑服用會引起便秘,所以要配合軟便劑與緩瀉劑使用。注射用的鐵劑會造成注射部位的皮膚顏色加深,所以要用Z字型注射方法。地中海型貧血則是一群先天的、慢性的、溶血性的貧血。紅血球的特徵為極薄、易碎。小孩會有生長與發育遲緩的現象。戴承正主任指出,此病的預後通常不好。一般分為主要地中海型、中間型、次要地中海型。症狀有脾臟腫大、黃疸、膽石病、足部潰瘍,患者骨頭會過度活動造成顱骨加厚,面似蒙古症。地中海型貧血在醫療與護理上可從以下幾點改善:1.輸血:大多可不必輸血,有時中型患者因感染而暫時性血紅素下降,此時輸血可回復。中型患者,在懷孕期間需要規則輸血,如果可能的話用冷凍血球以減少感染的機率,懷孕期間排鐵要暫停。2.排鐵:每年驗血內鐵質,若血鐵質 ( Feritin ) 大於2000mg/ml 時,每星期排鐵1-2天即可。 3.維他命之補充。4.健康檢查。5.飲食:以均衡營養為原則,最忌偏食。切忌服用含鐵藥物補血。飲茶可減少鐵的吸收。6.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可增加血管彈性,對輸血時之注射有幫助。 特別注意骨骼病變所造成的傷害。7.脾臟切除:脾腫大、功能亢進時,經血液專科醫師認定後切除,在脾切除同時請外科醫師注意是否有膽囊結石現象。預防地中海型貧血的方法包括:1.婚前篩檢:未婚之男女均需篩檢是否為帶因,病患之對象及婚後未懷孕前更為必要。2.產前檢查:如夫妻均為帶因者或病患之配偶為帶因者應抽取胎兒檢體(絨毛採樣、羊膜穿刺、胎兒採血)檢查,若為重型胎兒可予人工流產,以免將來照顧上的負擔。此外,化療對於紅血球的影響:血紅蛋白量在男性為14-18 g/dL,而女性為12-16 g/dL,化學治療的目的在於破壞身體中的癌細胞,同時也可能破壞了骨髓中的正常造血細胞,當然包括了紅血球生成細胞,這就可能造成更低的血紅蛋白量,因為氧氣是由紅血球所攜帶,也就會造成身體細胞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血液檢驗可以測量血液中的紅血球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病患應與醫師溝通您的疲勞和虛弱狀況是否必須在化療期間儘速處置。目前紅血球生成激素以運用在化療後病患避免貧血的發生,有研究指出,在一部份的病人施與紅血球生成激素注射後,減少輸血的必要性。貧血治療不難,在診斷確定以後,針對缺乏的營養素給予充足的補充,就有可能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對於地中海型貧血以及其他遺傳性貧血也應該與醫師配合定期堆追蹤血紅素的狀況,以避免有急遽的變化而不知悉的狀況。化學治療引起的貧血則應牢記多提醒您的主治醫師,針對不舒服的狀況早點處置,避免引發心臟的不適以及心臟功能受損。戴承正建議,當所有的貧血患者應當多休息,特別是在開始覺得疲累時,就應休息片刻。盡量減輕和避免過多的社交活動,以避免加重身體的負擔。吃東西可以改善不適狀態,因此當你感到疲倦或覺得不太舒服,應當考慮進食,並且增加液體食物的飲用。活動就是為了活應當動,所以不要吝於進行一些基本的運動,即使是短暫的散步也可以覺得活力充沛。起身時應當緩慢以避免頭暈現象的出現。這些都是針對貧血患者生活上的建議。

迎接高「鐵」時代 小寶貝不能缺鐵

迎接高「鐵」時代 小寶貝不能缺鐵#血紅素

過去的一年多,台灣人民的生活因為高速鐵路的啟用,不僅僅在交通運輸上提供了舒適便捷的選擇,也改變了國人的休閒生活習慣。同樣的在人的身體內也需要靠著高鐵的串聯來維持良好的運作。人的身體內除了有六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鈉、鉀、氯),鈣、磷、鎂之外,同時還需要多種的微量元素(指佔人體組成不到0.01%的物質),其中包括鐵、鋅、銅、錳、碘等離子,來做為體內代謝時所需的運作介質。鐵質在人體內扮演什麼角色?鐵質缺乏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營養素缺乏;而全世界最多引起貧血的原因也是缺鐵性貧血。可見這個問題不得不特別提出來探討。臺安醫院小兒科賴彥廷醫師表示,在健康足月兒的身體中含有約0.5克的鐵質,這是在懷孕過程中母親經由胎盤提供給胎兒生長所需;而正常成年男性的體內則含有約4.0克的鐵質;女性則有2.5克;這代表了從出生後平均每天必須經由飲食中攝取約0.8毫克的鐵質才能供給寶寶成長所需及正常生理上消耗,同時累積達成成年時體內的存量。身體內的鐵質主要以兩種型式存在:功能性及貯存性;在體內以功能性的鐵質佔大多數,其中約有75%存在於紅血球內的血紅素和肌肉內的肌紅素;15%組成身體各組織細胞內的酵素成份;其餘的則是以貯存的型態儲存在細胞組織內。簡單地來說,只要是細胞使用氧氣呼吸、肌肉收縮、以及中樞神經發展都需要有鐵質的參與。在懷孕時期如果鐵質缺乏會增加早產及低體重兒的發生機會;在嬰幼兒時期要是有鐵質缺乏會導致大腦認知功能發展的永久性遲緩;在青少年時期鐵質缺乏會影響記憶及心智功能;在成人時期若是鐵質缺乏則會容易疲勞進而影響日常工作表現。鐵質缺乏 ≠ 缺鐵性貧血賴彥廷醫師特別強調,貧血只會在鐵質嚴重缺乏時才會出現。當身體需要量增加或是流失量增多,同時再加上補充攝取量不足,那麼身體內所貯存的鐵質便會開始下降,此時會先消耗組織內所貯存的鐵,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隨著長時間鐵質補充不足,體內貯存的鐵質完全耗盡,接下來便會減少紅血球和肌肉內的鐵質含量,此時便會出現明顯的貧血症狀,而表現出容易疲勞、影響日常工作表現。更重要的是根據研究指出一旦組織內的鐵質開始出現組織貯存上的缺乏便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的發展,而且即便發現後給予口服鐵劑補充,某些部份的認知功能並無法恢復,造成永久地損傷。什麼人較易有鐵質缺乏的風險?一旦身體內的供需不平衡時就容易出現鐵質缺乏的情形。一、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提供胎兒孕育時所需的鐵質。二、進入青春期及生育年齡的女性:每月會有固定月經週期流失,相對所需的量增加。三、嬰幼兒及兒童,在這段時期是身體各方面快速成長的時期,特別是:早產或是出生體重較輕的嬰兒,出生時的儲存量就不足;純哺餵母乳但在六個月後未添加富含鐵質副食品的嬰幼兒;使用一般非鐵質強化嬰兒配方哺餵的嬰幼兒;一歲以前使用牛奶代替嬰兒配方或是母乳的嬰幼兒;六個月到三歲大的嬰幼兒童常會因偏食而導致攝取不足夠的鐵質。如何避免鐵質缺乏?一般說來在嬰幼兒時期,大多藉由均衡的飲食來攝取足夠的鐵質便足以提供成長所需,以下針對各個年齡期的飲食加以介紹,希望提供各階段完整的飲食。首先必須先認識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不同型態的鐵質在人體腸胃道會有不同的吸收率。簡單地說,動物性的鐵質會較植物性的鐵質好經由腸胃道吸收;母乳(human milk)和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國人母乳的含鐵量是0.5~1.0毫克/公升,在腸胃道的吸收可達50%;相較於嬰兒配方奶粉內的鐵質都經過特別強化,含量約12毫克/公升,但是在腸胃道的吸收卻只有10%,因此母乳中的鐵質最容易給寶寶吸收利用。賴彥廷醫師也提醒,許多的食物成份會相互影響吸收,例如同時食用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而若是和抑制物同時食用會與鐵質互相競爭吸收,例如鈣質和許多植物所含植酸(phytate)會與鐵質結合,大幅降低鐵質的吸收。一、早產兒和低體重兒自出生後便需要開始補充口服鐵劑製品,由兒科醫師追蹤並且決定何時可以停止;哺餵母乳可以持續至一到兩歲,若是無法哺餵母乳則可以鐵質強化的嬰兒配方奶粉替代。二、足月產的嬰幼兒母乳哺餵可以持續至二歲大,若是無法哺餵母乳則以鐵質強化的嬰兒配方替代;在前六個月只要哺餵純母乳或是鐵質強化嬰兒配方便足夠;只是到了六個月大以後便需要開始添加富含鐵質豐富的副食品,例如鐵質強化的穀物和肉類,同時添加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幫助植物性鐵質吸收。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像是動物內臟、肉類、蚌、牡蠣、深綠色蔬菜、穀物和豆類含較多的鐵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逐漸接觸各種種類的食物,並且可以多補充富含鐵質食物的攝取量,便可提供足夠的鐵質量。賴醫師表示,往往有許多新手爸媽會因為不清楚而害怕讓寶寶接觸新的副食品,擔心寶寶接觸過敏原,錯失養成寶寶接受新食物的時機,而造成寶寶僅僅依賴嬰兒配方為唯一營養來源,導致偏差的飲食習慣。藉此機會要讓大家了解寶寶成長所需營養素,能提供寶寶成長各階段所需的均衡營養,把握成長黃金時期,要讓寶貝贏在起跑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