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

吃飽後「右上腹」持續痛●●小時⋯竟是結石作怪!嚴重須切「膽」

吃飽後「右上腹」持續痛●●小時⋯竟是結石作怪!嚴重須切「膽」#急性膽囊炎

一名45歲男性,飲食型態不正常、睡眠不足,曾有噁酸水與食道灼熱、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病史,日前因上腹痛就醫,合併有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安排做胃鏡與腹部超音波檢查。醫生發現他不僅逆流性食道炎,還有輕微胃潰瘍,腹部超音波時更意外發現有膽結石,而且出現膽囊壁增厚,診斷為急性膽囊炎。

上腹痛非胃炎 竟急性膽囊炎作怪

上腹痛非胃炎 竟急性膽囊炎作怪#急性膽囊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0歲的黃伯伯因中風長期臥床,近日因上腹痛及發燒被送急診,經超音波及抽血檢查,診斷為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由於醫師評估其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因此為他進行「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引流出許多化膿的膽汁。術後經由抗生素及靜脈輸液治療,黃伯伯腹痛改善且恢復至能夠順利進食。伴隨發燒黃疸及嘔吐症狀 儘速就醫衛福部樂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趙珂漢表示,上腹痛除了最常見的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所引起外,少數情形也需考慮膽囊炎、膽結石引起的膽絞痛甚至胰臟炎,若無法自行緩解,尤其合併發燒、黃疸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建議要盡快就醫。「急性膽囊炎」約九成是因為膽結石或膽沙塞住膽囊出口所引起,常合併有右上腹痛、發燒,白血球上升狀況,除了問診、理學檢查外,通常會安排腹部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確認。急性膽囊炎的治療可分成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如果患者的感染症狀較輕微或不適合手術,可以考慮採取保守的治療方式。保守治療包含患者需禁食,且搭配抗生素、點滴輸液及止痛藥。若發燒或腹痛等症狀無法完全改善且患者不適合手術,則可使用「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將化膿的膽汁引流出來,控制感染。醫:膽囊炎復發率高 建議切除膽囊趙珂漢醫師指出,「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是以電腦斷層透視下或超音波引導下,以穿刺針穿刺膽囊,進而達到引流目的,檢查前必須禁食至少4小時。整個檢查約需時 30至60 分鐘,但困難的個案可能花費更久時間,術後會將引流管固定在皮膚表面。若置後引流功能不佳或是有出血情況,須隨時告知醫護人員,可能須調整位置或做其他處理。趙珂漢醫師表示,急性膽囊炎即使經由保守治療成功控制感染,由於復發率高,仍會建議患者安排膽囊切除術,避免再次復發。現今手術大多採取微創腹腔鏡手術,只需要3至4個小傷口就能切除膽囊。優點是傷口小、術後恢復快。但是若膽囊發炎較嚴重、合併腹腔沾黏或解剖構造異常,則可能更改為傳統的膽囊切除術,建議術前應與醫師詳細溝通。

上腹悶痛誤胃炎 就醫驚罹急性膽囊炎

上腹悶痛誤胃炎 就醫驚罹急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因為工作時間關係,三餐不正常的餐廳服務員-小州(假名)。常在夜間覺得上腹悶痛,以為是胃發炎,服用胃藥之後,症狀大多在隔天就消失,腹痛狀況反反覆覆,近一個禮拜來卻發作得頻繁,昨天晚上和同事吃吃到飽後,睡前感到上腹悶痛又出現,之後開始噁心、嘔吐,被送至急診。經超音波檢查確定有膽結石且膽囊脹大合併壓痛,診斷為「急性膽囊炎」。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陳秉澤醫師說明,「膽囊炎」是指膽囊有發炎的現象,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膽囊炎」,右上腹痛、發燒,白血球上升。大概九成多的病人都可找到膽結石,急性膽囊炎原因是因為結石或膽沙塞住膽囊出口或膽囊管而引起。「慢性膽囊炎」是指慢性發炎性的細胞浸潤,受到結石刺激的影響或是反覆發生膽囊炎,造成膽囊纖維化然後壁增厚。急性膽囊炎發作,應立即住院先接受抗生素及靜脈輸液治療,大部分的人都會緩解,但是還是要接受手術,因為一旦膽囊有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發作第一次後,即便保守治療後症狀緩解,根據過去文獻統計,之後還是會持續發作,並且發炎程度越來越嚴重,在糖尿病或免疫力不好的病人身上,造成產氣性或者是壞死性的膽囊發炎或者是膽囊與腸道的廔管等併發症,後續都會讓手術困難度大大提升。膽囊炎有哪些症狀?大約75%的病人在急性發作前曾發生膽道疼痛,膽道疼痛是因為陣發性阻塞膽囊管所致,但尚未造成膽囊急性發炎。當膽道暫時阻塞,就會出現症狀,主要是突然疼痛,疼痛逐漸加劇,可以持續數小時,但緩解後就完全沒有症狀。由於常在飯後發生,依其疼痛位置很容易被認為是胃部疾病。 避免結石 應注意以下3點:1.飲食採低脂、低膽固醇及適量膳食纖維。2.少量多餐,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3.充足水分攝取有利膽汁稀釋。過去膽囊炎手術,要在右上腹開個約十五公分的大傷口,才能將膽囊移除,傷口大,術後恢復時間要比較久。現今手術,多半是採取微創腹腔鏡手術,只需要3–4個小傷口,就能切除膽囊,並將膽囊移除,但是腹腔鏡有一些自費耗材方面,開刀前能與醫師討論溝通,優點當然是傷口小,術後恢復快。但即便腹腔鏡手術,有些真的發炎嚴重,造成術中解剖構造不清楚,仍可能轉為傳統手術,畢竟在膽囊手術中,總膽管是一個不能傷害到的構造,手術醫師會以安全為重,如果有任何問題,在術前記得與醫師討論溝通喔!

消化不良?胃痛恐為膽囊炎

消化不良?胃痛恐為膽囊炎#急性膽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8歲徐女士日前和家人晚餐後,覺得腹部微痛、不太舒服,自行服用胃藥後就寢,直到凌晨6點多,因全身寒顫及發燒、右上腹部疼痛加劇,才至醫院就診,經電腦斷層攝影檢查發現,為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進行腹腔鏡手術後順利取出結石,並經藥物治療,術後2天即康復出院。上腹部疼痛、畏寒、發燒、噁心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外科醫師蕭庭豐指出,臨床上約60%膽囊結石的病人,無明顯症狀,急性膽囊炎的症狀包含:上腹、右上腹疼痛、畏寒、發燒、噁心、嘔吐,手術採全身麻醉,在肚臍周圍開一個10~12mm的傷口,在上腹部及右上腹開2~3個5~12mm的傷口,膽囊管及血管結紮後將膽囊分離,從肚臍或上腹部傷口取出,再視患者狀況有時會放置體外引流管,手術時間約1~2小時不等,視病患狀況而定。傷口小,痛楚小、出血少、恢復快簡單地說,腹腔鏡手術具有傷口小,痛楚小、出血少、恢復快的特色,建議民眾若檢查發現有膽結石問題,應和醫師討論並評估後,儘早手術治療,以避免轉趨嚴重引發腹膜炎和敗血症的風險。病人約有6~8%合併總膽管結石此外,蕭醫師還指出,膽囊結石的病人大概有6~8%合併總膽管結石,若病人合併肝指數異常、胰臟炎、黃疸或影像學上總膽管擴張,則可在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時,加做術中膽道攝影術,若發現有總膽管結石可在同次手術進行腹腔鏡總膽管切開取石術,腹腔鏡手術成功機率高達9成,蕭醫提醒民眾,避免結石,應多注意以下3點:1)    飲食採低脂、低膽固醇及適量膳食纖維。2)    少量多餐,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3)    充足水分攝取有利膽汁稀釋。

愛吃生食 小心急性膽囊炎

愛吃生食 小心急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子,因為腹痛一個星期,且發燒不退到醫院掛急診,腹部超音波檢查出急性膽囊炎,但是沒有膽結石,醫生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排除膽結石也排除腫瘤引發膽囊炎,而是「氣單胞菌」所引發的急性膽囊炎。氣單胞菌 存在哺乳類動物身上「氣單胞菌」存在野生哺乳類動物身上,原來患者老家在山區,回家鄉的時候,會打飛鼠生吃,同時把菌也吃下肚,加上免疫力下降,引發急性膽囊炎,經過引流和抗生素治療兩周後,才康復出院。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何明印表示,急性膽囊炎通常因為膽結石所引起,沒有膽結石的膽囊炎,會發生在重症、敗血性、加護病房患者身上,仔細了解患者的生活飲食,才知道他喜歡吃醃肉、生魚片、生蚵等未烹煮的食物,返回山上老家的時候,還會打飛鼠生吃,研判就是生吃飛鼠感染氣單胞菌。免疫力下降 抵抗力減弱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對於病菌的抵抗力相對減弱,患者因為長期飲酒,還有慢性肝硬化的問題,免疫力也在下降,還有年紀和工作等因素,身體勞累抵抗力不好時,雖然飲食習慣和往常一樣,但是對抗病菌的免疫力卻下降,這時候就氣單胞菌就有機可乘了。 何明印醫師特別提醒,食物沒有經過烹煮生食下肚,會把細菌一起吃下去,不建議生食,尤其對於免疫力不好的族群,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化、免疫疾病、癌症等患者,食物最好不要生吃。

急性膽囊炎易感染 2階段照護康復快

急性膽囊炎易感染 2階段照護康復快#急性膽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急性膽囊炎每年在台有超過兩千名病例。這個國人常見的問題,病因多起源於膽結石,且往往併發膽管同時亮起紅燈。急重症暨外傷中心主治醫師羅鴻捷說,立即腹腔鏡膽囊摘除是低侵襲性的手術,雖然難度較高,卻能讓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中國醫藥大學將近九成病例均循此途,術後只找得到幾個小傷口,肚皮上留下長長疤痕的歷史鏡頭已經久不復見。六年多來,中醫大附設醫院約四千例急性腹症中,羅鴻捷指出,急性膽囊炎多半是膽結石引起,而膽結石又常併發總膽管結石,合併急性膽管炎。一路堵塞的結果,病患會出現黃疸、高燒、腹痛等難忍症狀,緊急送醫。有的病況屬複雜性膽囊炎合併膽管破裂,這種極為嚴重的發炎及腹腔感染,照顧起來特別麻煩,往往讓外科醫師望而卻步。病患必須先做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等到六至八週後,再進行腹腔鏡摘除膽囊。換句話說,兩階段手術期間,病患必須時時刻刻帶著膽汁引流管,生活上的不便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總住院日數平均長達十五天。現行的處理方式一般都分兩階段進行,讓病患頂多住院一週就康復出院。開腸破肚的傳統手術,現在已被腹腔鏡取代。一般會先採用逆行性內視鏡膽管攝影,取出總膽管結石,休養幾天後,再進行腹腔鏡膽囊摘除術。值得注意的是,分兩階段做兩種不同的手術,不但花費較多,耗時較久,病患也等於暴露在兩種不同的風險之下,更何況,逆行性內視鏡膽管攝影並非百分之百安全有效。羅鴻捷說,院內累積的經驗顯示,立即腹腔鏡膽囊摘除能藉由手術技巧提升安全性,將總住院天數縮短為五天。即便是嚴重的膽囊發炎合併總膽管結石合併急性膽管炎,也有辦法採用一階段腹腔鏡手術,將膽囊摘除及總膽管切開取石同時處理完畢,免除兩個不同步驟的療程,總住院天數頂多七天。

治療膽結石 中西醫合併效果佳

治療膽結石 中西醫合併效果佳#急性膽囊炎

膽結石是國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現代人飲食西化,高油高熱量食物攝取過多,使得膽固醇結石發生率增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消化內科主任吳炳燁表示,膽結石主要成分有以膽固醇為主的【膽固醇結石】,及以膽色素鈣為主的【膽色素結石】。前者與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過高有關,後者則與體質及溶血性貧血有關。歐美國家以膽固醇結石為主,發生率較高,東方人則是以色素結石較多,較易發生膽結石的族群包含女性、懷孕、肥胖、快速減肥、服用女性賀爾蒙、糖尿病患者。吳炳燁說,膽結石可以毫無症狀,病患常常是在體檢時意外發現。膽結石由於是可移動,當它往前滑動,阻擋膽囊出口時,會引起膽汁無法排出,此時就會有右上腹疼痛感,這種疼痛常發生在飯後或是夜間,疼痛程度會越來越強,持續1-2個小時後緩解。如果結石卡住出口時間太久,就會引起急性膽囊炎、甚至腹膜炎、胰臟炎等,危險性極高。若排出至腸道,有時卡住腸道也有可能引起腸阻塞。目前以腹部超音波檢查為主要診斷方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科醫師黃伯瑜指出,古代沒有超音波檢查,因此要從臨床表現來推論。古人觀察到有些人吃東西容易脹氣、胃口不好或消化不良、右上腹常感悶脹不適,嚴重時會疼痛。這些人多半是飲食不節制,或者常常生氣、情緒壓抑的人。因此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情志不暢會引起肝膽疏泄不利,脾胃運化失調,導致津液不正常運行而成濕濁,鬱久化熱,薰蒸煎熬而成膽石。黃伯瑜建議,患者飲食以清淡少油為主。對於已經併發急性膽囊炎或是反覆膽囊疼痛患者,應施行腹腔鏡手術進行膽囊切除術。藥物治療可以幫助因開刀風險過大無法開刀的患者、或是症狀輕微者。針對結石小於一公分、膽囊排空良好、且為膽固醇結石的患者,可以考慮以藥物治療,治療一至兩年,大約有三到四成患者膽結石可以溶解或排出。中醫治療原則是「疏肝利膽,健脾化濁,清熱活血」。黃伯瑜指出,其作用可能使膽管與膽囊平滑肌收縮穩定,使膽固醇與膽色素分泌正常,並且減輕局部發炎反應,因此同時併用中醫方藥與西藥利膽劑並不衝突,還可能有相輔相成之效,或是降低復發機會。一般會依據不同表現而選用柴胡舒肝散、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大柴胡湯等複方,再加用雞內金、鬱金、金錢草等單方,經中醫師診斷後才能開立適當處方。由於膽結石時常會復發,患者仍應定期追蹤,透過中醫師與西醫師合作,從診斷、治療到追蹤,可以提供更為全面性的醫療服務。

急性膽囊炎,儘早腹腔鏡手術恢復快

急性膽囊炎,儘早腹腔鏡手術恢復快#急性膽囊炎

一位85歲的老太太平日身體硬朗。某日清晨,突然從睡夢中痛醒,右上腹有明顯疼痛,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內有結石,膽囊明顯腫漲,膽囊壁明顯增厚,醫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因老人家身體狀況良好,在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後恢復順利。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肝膽腸胃外科楊銘棋醫師指出,急性膽囊炎是急診很常碰到的腹痛病症,95%的個案會合併膽結石;病患常在飲食後兩三個小時開始覺得右上腹或上腹疼痛,午夜發作者也很常見。楊銘棋醫師表示,以往治療急性膽囊炎,常是先嘗試用保守療法,也就是讓病人禁食,並投以抗生素治療及補充水分。如果病人症狀有改善,則在住院5到7天後讓病患回家,等幾個星期過再請病人回院接受手術切除膽囊,若病患對抗生素反應不佳,持續腹痛難耐、發燒不退或膽囊破裂,則只好進行緊急膽囊切除術,此時病患身體狀況往往較剛住院時差,且局部由於發炎時間較久,粘黏程度會更嚴重,手術更難處理,甚至只能先以導管引流膽囊內的膽汁而不宜進行手術。目前由於腹腔鏡手術的進步,除非病患身體狀況不宜手術,否則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而言,儘早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被認定是一值得推薦的選擇。腹腔鏡手術最怕的是嚴重局部粘黏,因為粘黏的程度與發炎時間長短有關,因此儘早手術可以減少因粘黏而增加手術的難度,甚至因粘黏而需改為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楊銘棋醫師表示,他在過去三年多連續手術處理了約150例急性膽囊炎個案,需改為傳統開腹手術者只有4例,轉變率約3%(在文獻上,需改為傳統開腹手術比例大約是10%)。腹腔鏡手術的病患因傷口小,通常手術約3天到5天即可出院,較傳統保守性療法再加上手術治療,可省下不少時間與體力的耗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