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里

消耗多少熱量? 研究:距離是關鍵!

消耗多少熱量? 研究:距離是關鍵!#卡路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每個人對於美食都無法抗拒,但你知道嗎?你必須走多少距離才能消耗掉你吃掉的食物熱量?別小看這個「走路菜單」,在這個斤斤計較的戰鬥中,可是對你有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只是吃進熱量卻一點都沒有營養的食物,計算卡路里的用餐者是會傾向於選擇健康的快餐小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熱量是需要走多少路才能消耗掉。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性研究期刊-食欲,顯示了消費者對於比起花上多少時間走路消耗熱量,應該更要關注的是要走多少的距離。這表示,可以想像需要多少充分程度的體力去燃燒攝入的熱量,當重點不是在時間而是在距離的時候。近年來,可以明顯看到許多食品的標籤上都有熱量和食物內容的資訊。且也有一點明顯的證據,顯示了這如何影響飲食習慣,和是否有鼓勵健康的飲食。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專家們,希望看到不同類型的標籤,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行為。藉此,他們招募了800位志願者,把他們分成4組。每組選擇一種菜單,都是沒有標示營養訊息、卡路里,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走多少距離才能消耗掉這些熱量。結果顯示,消費者在沒有任何資訊的提示下,平均每盤菜攝取的熱量是1020大卡,是男性每日應攝取熱量的40%,更是每位女性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的一半。且志願者說,平均吃掉916卡,他們花了時間去消耗,卻被告知走的那些距離只有消耗掉816卡。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是項小研究,但是這「走路菜單」似乎有個潛在的影響。他們更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對於需要走多少距離去燃燒卡路里,最有效的影響就是選擇低熱量飲食。而82%的參與者都說,對於那些任何熱量資訊都沒有的食物,他們更喜歡身體需要消耗多少卡路里的菜單。

飲食做記錄 計畫性減肥較易瘦下來

飲食做記錄 計畫性減肥較易瘦下來#卡路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如果要減肥,許多人想到的,勢必是少吃一點,國外有研究指出,若想少吃一些,就將自己的飲食做記錄,寫下自己的飲食內容、卡路里、外出吃飯的次數等,有效成功幫助女性朋友瘦身,且有持續記錄飲食日記的人約較沒有記錄習慣的人多成功減重2.7公斤。研究中心找來123位身材過重的女性,一半女性被要求飲食加上運動習慣,另一半則沒有,而所有的女性都必須要記錄每天的飲食狀況,起初發現所有女性皆比原本的體重減少10%,而那些仍然有寫飲食紀錄的女性,又比其他人平均多瘦了2.7公斤。大多數的研究專家建議,飲食日記最好在吃完東西後當下就記錄,而不是一天結束後才回想自己所吃過的東西,因為這樣可以記錄到自己何時會產生飢餓感,確實記錄自己所攝取的卡路里,且從飲食中改變一些不當的生活模式,如此一來,較容易控制體重。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參指出,將飲食做記錄的減重方式,主要是從飲食紀錄中發現自己平常不經意吃下的東西,進而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洛桑加參醫師也提醒想要減重的民眾,飲食記錄的方式最好持續超過21天以上,且要注意到營養均衡的問題,才能瘦得健康。

可樂罐註明跑步一小時可消耗 沒人要買!

可樂罐註明跑步一小時可消耗 沒人要買!#卡路里

雖然現在每瓶飲料幾乎都有標示其營養成分,不過單純只寫卡路里量卻無法阻止民眾想買來喝的慾望,最新一期「美國公共衛生雜誌」報導,醫學研究發現,在垃圾食物或飲料上標明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消耗熱量,會比傳統標示卡路里的方式更有效來勸阻青少年吃喝這些東西,青少年見到汽水瓶上標明其熱量需要跑步一小時才消耗得掉,有半數人會不喝。(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cyclonebill)這項研究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彭博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Health)的醫療政策管理副教授布萊許(Sara Bleich)主持的最新醫學研究發現,一般民眾其實不太容易準確地估計食物當中到底含有多少卡路里,如果提供民眾簡單易懂的資訊,將可有效降低吃下肚的卡路里,例如:在可樂罐上註明需要跑步一小時才能消耗掉其熱量,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會買。研究人員以巴爾的摩西區學校附近的商店做為研究地點,觀察非洲裔青少年消費者對於有著不同營養標籤食品的購買意願,將一些食品註明卡路里,一些則註明需要跑幾分鐘才能消耗掉這份食物所含卡路里量,結果顯示,提供熱量相關資訊只能降低這類飲料的銷售逾三分之一(約四○%),但提供「等值體力活動」最有效,大約阻止了半數青少年購買。而根據電視媒體報導指出,國內營養師表示,喝完一瓶700CC的珍奶,就要跑步70分鐘,一瓶焦糖瑪琪朵也要跑60分鐘,就連一小瓶養樂多,都要跑步20分鐘才能消耗掉裡頭的熱量。

雲端運動保健戴著走!可記錄卡路里

雲端運動保健戴著走!可記錄卡路里#卡路里

出外踏青登山不但有益健康也能有效舒壓,臺北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健康服務中心,於26日辦理競走活動,共有658人報名參加,臺北市衛生局姜郁美主任秘書表示,活動當中試辦引進先進技術「雲端運動管理系統」,2位使用者配戴一個如手機大小的運動感測器,進行戶外活動,不一樣的是運動時的心跳、活動量與經緯度位置資訊會即時的傳到雲端電腦進行自動運算判斷。如果偵測出使用者發生任何異常情形,包括心律不整、心跳停止、跌倒等危險狀況,雲端電腦就會將這些狀況配合他的經緯度位置傳給救護單位,救護單位即可進行後續的救護工作包括電話確認、諮詢,甚至出動支援。發生意外畢竟是極少數,大部分時間用不上,所以本系統還有另一項實用的功能:運動管理功能。使用者在每次運動結束後,系統立即產生分析報表提供給使用者,報表內容包括該次運動中行經路線與距離,平均移動速度、運動中的平均心跳與最大心跳值、運動中的平均運動強度(METs)與最大運動強度、活動量與消耗的卡路里,這些都是作為健康管理的珍貴資料。藉由這些數據的呈現,使用者可以瞭解他的運動量是否適當、過當與不足。如果過當會造成運動傷害,不足則運動效果大減,都值得注意。姜郁美主任秘書表示,這個雲端健康管理系統之前身曾於2009年將登山者的心電圖即時從喜馬拉雅山傳回臺灣,締造了一項世界紀錄。經過臺北市衛生局林奇宏局長的挖掘與支持,從極限運動的法寶轉為一般運動使用,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與使用最方便的雲端運動監測系統之一,不但可用於健走,也適合踏青、登山、慢跑、騎單車,或高爾夫球等運動,未來視需要可擴大到臺北市其他行政區使用。姜郁美主任秘書表示,所有的開發製造與測試都是在臺北市完成,原始技術由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郭博昭教授提供,目前正在臺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測試,由林莉茹主任、中華科技大學林順萍老師輔導社區健走隊民眾使用,相關資訊可上http://terrykuo.idv.tw/exe.ppt查詢。

不是體重計數字追低就好! 健康減重打破迷思

不是體重計數字追低就好! 健康減重打破迷思#卡路里

國民健康局今年推動「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並建置「0800-367-100 瘦下(落)去、要動動」減重諮詢專線。從民眾踴躍來電諮詢中,發現體重管理已經蔚為風潮,坊間也有許多關於減重的專書,而其中有幾項錯誤的觀念,國民健康局慎重澄清。體重控制,過猶不及,絕不是體重計數字追低就好:「養瘦」絕對是減重人的迷思,「瘦」就一定是好嗎?就公共衛生的角度而言,肥胖和多種慢性病息息相關,但「養瘦」也得三思,瘦並不一定代表健康,我們真正該關心的BMI數值(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是否屬於健康範圍。以18歲至65歲的成人來說,健康體重應在18.5 kg/m2 ≤ BMI<24 kg/m2的範圍內,倘若BMI值低於18.5 kg/m2即為過瘦了。一味地追求「瘦」,恐怕出現免疫力差、容易有婦科疾病或不易懷孕,及骨質疏鬆的危險。熱量易進難出,不能忽略卡路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然也沒有白吃的熱量!體重增減完全符合熱量不滅定律,因此進行體重控制,必須根據每日活動量來計算所需的熱量,再依照算出來的熱量去了解每天所需攝取的食物份量,因此,食物的「熱量」及「份量」兩者皆重要,每日記錄自己吃進多少卡路里是很重要的。另外,健康減重必須兼顧健康吃和多運動,每天少吃500大卡熱量;或少吃300大卡熱量並且多運動消耗200大卡,相當於每天多消耗500大卡,每週可以減重約0.5公斤。不要丟掉體重計,常量體重,有助成功控制:當體重漸漸上升,若是以照鏡子來評估,等到看出體型的變化時,往往已經不知不覺增加了幾公斤,那時更不容易減重。所以建議,天天量體重,掌握自己每日體重變化,是最好的評估方法。而且體重計上的數據,可較準確的幫助我們自我監控體重。國際肥胖專業期刊也證實定期量體重,是確保減重不復胖的良方。天天五蔬果,健康伴著我:為保持健康的身體,應該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包含蔬菜、水果,因為葉菜類含豐富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能達到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等效果,同時也含有豐富礦物質及維生素,而礦物質及維生素是參與身體代謝的重要因子,建議將五份蔬果分散在每天三餐中,如果能夠攝取多色蔬果更好。消耗脂肪瘦全身,緊實曲線體態佳:(1)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而想減重的人:減重的目的是要減掉過多的脂肪,只要遵守「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秘訣,便可消耗全身各部位的多餘脂肪,如此便能一併達到瘦腰與瘦大腿之目的。此外,若能加上適當的肌力訓練,對於減重或是維持正常體重都有非常大的幫助。(2)對於追求體態漂亮的人:對於不需減重,但期望身材更加玲瓏有緻的人而言,除了力行「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來維持健康體重外,還可以在運動中加入肌力訓練,藉由個別肌肉線條的訓練,讓這些部位不要有鬆弛的感覺,可使身材看起來更有曲線。減重過程遇到疑惑和瓶頸,應向誰尋求協助:遇到瓶頸時,建議民眾至醫療院所尋求營養師或肥胖專科醫師的指導,詢問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可相信偏方。同時民眾也可上國民健康局網站-肥胖防治專區,有體重管理的方式包括飲食指導、運動指南等,更可直接撥打國民健康局免付費室內專線0800-367-100,有營養師及運動專業人員為您解答減重遇到的問題及狀況。此外天氣轉涼,又到了冬令進補時節,提醒大家,每人體質各異,進補的食材需因人而異,最好與醫師、藥師討論後再進行,否則補過頭,反而會攝取過多高油、高鹽、高熱量等食品,造成身體額外負擔,以致於過完一個冬季,體重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兩三公斤,後悔莫及。建議若逢天氣寒冷,想要喝溫熱的飲品,可選擇低糖熱花茶、水果茶或清湯。薑母鴨、火鍋、羊肉爐等誘人的鍋品可加入多量蔬果且絕對要適量就好。

購買包裝食品前 先檢查”營養標示”

購買包裝食品前 先檢查”營養標示”#卡路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7年7月及8月份分別至轄內各大超商、各大賣場(含百貨公司)、雜貨店及觀光飯店進行市售包裝「冷藏」食品及「禮盒」標示稽查專案,分別檢查「冷藏」食品共計817種品項及「禮盒」產品共計302種品項,共查獲「冷藏」食品有2種產品標示不符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產品來源均屬外縣市業者,已移請所轄衛生局依權責辦理,而「禮盒」標示查核均符合規定。    市面上的包裝食品琳瑯滿目,如何吃得均衡、營養又方便,衛生局建議除了認清標示外,大家一起來認識「營養標示」,只要在選購包裝食品時多花點時間,認清「營養標示」,瞭解食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作為選購的參考,就可減少營養素不均衡及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購買完整標示及營養標示的包裝食品,可藉由「營養標示」的呈現,了解買的東西含有什麼?吃了什麼?輕鬆的做好健康自主管理,衛生、安全又健康。「營養標示」項目包含有熱量(卡路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熱量來源,用公克標示。每公克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有4大卡的熱量,每公克的脂肪則有9大卡的熱量。要了解食物含有多少卡路里,可以先瞭解食物的含量(也就是重量),例如每份的重量是100公克,熱量為250大卡,就代表這東西每吃進100公克就有250大卡的熱量。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10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減肥運動的5大錯誤觀念

減肥運動的5大錯誤觀念#卡路里

1 運動減肥效果不佳?平均60公斤的女性,跑步20分鐘約消耗170卡,而170卡的熱量只要喝一杯奶茶就全補回來了,表面上看來運動消耗的卡路里確實不多。不過,運動後的6~8小時內,因運動提升的代謝率每小時將可再消耗20~30卡的熱量,也就是說一天可多消耗120~240卡。2 運動一定要流汗?運動時會不會流汗和個人的身體狀況、週遭環境有關,並不表示汗流得愈多,愈有瘦身效果。不過,如果運動卻沒有流汗、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代表運動強度或運動時間不足,尚未達到燃燒脂肪的標準,自然瘦身效果不佳。3 運動只會產生肌肉?運動的確會鍛鍊肌肉,不過,要達到健美先生的程度,恐怕只有男性才有這個福氣。因為女性缺乏一種稱為「睪固酮」的男性荷爾蒙,無法練就一身結實肌肉,至於健美小姐們的結實肌肉,則是經過嚴格訓練,一般人普遍缺乏運動,並不容易達到這種程度。4 局部運動就能消除局部脂肪?有氧運動才能燃燒脂肪,局部的肌力運動是加強局部肌肉的鍛鍊,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最好的方法是將運動分成二階段,先進行20~30分鐘的有氧運動燃脂,再進行10~20分鐘的肌力運動加強局部鍛鍊。5 偶爾運動就能減肥?雖然只要運動都會消耗熱量,不過,偶爾運動一次的效果絕對比不上長期運動來得好。久未運動,又突然從事劇烈運動後,身體會感覺疲勞、肌肉痠痛,容易令人心生惰性而放棄。況且,時間短、爆發力強的運動,消耗的是體內的蛋白質,只有持續20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夠燃燒脂肪。因此,下次做運動時,至少要達到20分鐘哦!(本文擷取自「我要再瘦一點」一書)

Menu